阿斯珀恩-埃斯灵之战
阿斯珀恩-埃斯灵之战(法语:Bataille d'Aspern-Essling)為第五次反法同盟主要戰役之一,发生于1809年5月21日至22日。拿破仑的军队在维也纳附近越过多瑙河,但在卡尔大公的领导下,法军和他们的盟友遭到奥地利军队的攻击并被赶回河对岸。这是法军在拿破仑的亲自指挥下第一次在重大战役中被击败,同时也是拿破仑本人十多年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战败。卡尔大公的部队击退了法军,但却未能将其徹底擊潰。奥地利炮兵在战场上占主导地位,共发射了53,000发炮弹,而法国炮兵则发射了24,300发。
阿斯珀恩-埃斯灵之战 | |||||||
---|---|---|---|---|---|---|---|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 |||||||
阿斯珀恩-埃斯灵之战 | |||||||
| |||||||
参战方 | |||||||
奥地利帝國 | 法國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卡尔大公 |
拿破仑·波拿巴 安德烈·馬塞納 让·拉纳 † | ||||||
兵力 | |||||||
98,260人,292门火炮[2] | 80,130人,154门火炮[2] | ||||||
伤亡与损失 | |||||||
22,900人伤亡,2门火炮损失[2] | 19,980人伤亡,3门火炮损失[2] |
背景
為了報奧斯特里茨之戰的一箭之仇,奧地利養精蓄銳多年,與英國組成了第五次反法同盟,趁拿破崙深陷半島戰爭時,再次向法國宣戰,拿破崙聞訊迅速返回巴黎,調集萊茵邦聯盟軍,支援駐紮在德意志的貝爾蒂埃軍團。奧軍統帥是法蘭茲二世的弟弟卡爾大公,卡爾大公佯攻華沙公國與義大利王國以吸引法軍主力,並以主力進攻巴伐利亞,奧軍的攻勢比預期早了一周,拿破崙對此感到驚訝,但仍迅速進軍,期間更數度擊退奧軍,並向維也納進軍。當拿破仑試圖占领维也纳时,多瑙河上的桥梁已经被破坏,卡尔大公的军队在河左岸靠近科尔新堡的一座小山比桑贝格附近。法军此时想穿越多瑙河。5月13日,法军的第一次渡河行动被击退,法军损失了大约700人。[3]多瑙河上的洛鲍,是将河流分成小河道的众多岛屿之一,被选为法军的下一个渡河点。经过周密的准备,5月19日至20日晚上,法军将右岸的所有航道桥接到洛鲍并占领了该岛。到20日晚上,许多法军士兵已经聚集在那里。多瑙河的最后一条河道,位于洛鲍和左岸之间,法军在那里搭好了桥梁。马塞纳的军立即越过左岸并击退了奥地利的前哨。拿破仑没有被蒂罗尔和波希米亚对他后方袭击的消息吓倒,而是将所有可用的部队送上桥梁,到21日黎明时分,25,000名法军士兵聚集在左岸广阔的马奇费尔德平原上,这也将成为瓦格拉姆之战的战场。[4]
卡尔大公没有发起袭击来阻止法军渡河。他的意图是,一旦一支规模足够大的部队越过后,奥地利军队就在法国军队的其余部分前来援助之前发起袭击。拿破仑接受了这种攻击的风险,但他同时试图通过召集所有可用的部队到现场来将风险最小化。拿破仑在马奇费尔德的部队被集结在朝北的桥梁前,法军的左翼在阿斯珀恩,右翼在埃斯灵。这两个地方都靠近多瑙河,因此没有退路。事实上,阿斯珀恩位于其中一条河道的岸边。法军如此部署就不得不填补两个村庄之间的空隙,并且还要将阵线向前移动,为援军过桥留出空间。[4]
奥地利方面,约翰·冯·希勒(第六军)、海因里希·冯·贝勒加德(第一军)和霍亨索伦-黑兴根亲王(第二军)率领的部队在阿斯珀恩会合,而罗森伯格王子的第四军将攻击埃斯灵。列支敦士登的约翰王子在奥军阵线中央,随时准备袭击试图攻击奥军先锋部队的法国骑兵。在21日,由于水流过于湍急,搭建的桥梁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但法军部队仍然继续整日整夜不间断地过桥。[4]
战斗序列
- 第1纵队(第六军),军长冯·希勒中将,下辖:
- 阿曼·冯·诺德曼将军的前卫部队
- 科图林斯基将军的师
- 卡尔·冯·文森特将军的师
- 第2纵队(第一军),军长贝勒加德中将,下辖:
- 菲涅耳将军的师
- 福格申将军的师
- 乌尔姆将军的师
- 诺茨将军的师
- 第3纵队(第二军),军长霍亨索伦-黑兴根亲王,下辖:
- 前卫部队
- 布雷迪将军的师
- 韦伯将军的师
- 第4纵队(第四军),军长罗森伯格王子,下辖:
- 约翰·冯·克勒瑙将军的师
- 德多维奇将军的师
- 第5纵队(第四军的一部分),指挥官霍恩洛厄亲王,下辖:
- 罗汉将军的先锋队
- 霍恩洛厄亲王的师
- 后备部队,指挥官列支敦士登的约翰王子,下辖:
- 黑森-洪堡伯爵的师
- 米夏埃尔·冯·金迈尔将军的师
- 林德瑙将军的掷弹兵师
- 德·阿斯普尔将军的掷弹兵师
总计: 99,000人;84,000名步兵,14,250名骑兵,288门大炮
- 帝国卫队:
- 让·巴蒂斯特·库里亚将军的近卫第一师(新兵)
- 让-玛丽·多森将军的近卫第二师(老兵)
- 让-多桑特·阿瑞吉将军的近卫第三师(骑兵)
- 第二军,军长拉纳元帅†:
- 让·维克托·塔罗将军的师
- 米歇尔·克拉帕雷德将军的师
- 圣伊莱尔将军†的师
- 德蒙特将军的预备师(未参战)
- 第四军,军长马塞纳元帅:
- 骑兵预备队,指挥官贝西埃尔元帅:
- 艾蒂安·南索蒂将军的骑兵师
- 雷蒙德·圣叙尔比将军的骑兵师
- 让·路易·伊斯班涅将军†的骑兵师
总计: 77,000人;67,000名步兵,10,000名骑兵,152门火炮
战斗
第一天
战斗从阿斯珀恩开始。冯·希勒将军的部队在第一次冲锋时占领了该地,但马塞纳的部队重新夺回了它,并以非凡的毅力坚守住了阵地。法国步兵表现出极大的顽强和英勇,这在当年早些时候的战斗中未能表现出来。然而,奥地利人也以凶猛和坚韧的方式作战,这让包括拿破仑本人在内的许多法军指挥官感到惊讶。[4]
三个奥地利纵队的进攻只控制了阿斯珀恩的一半。夜幕降临时,阿斯珀恩的一部分仍然由马塞纳控制。与此同时,两个村庄之间和桥梁前的几乎所有法国步兵都被卷入了侧翼的战斗。因此,拿破仑为了转移注意力,派出由骑兵组成的中锋,向奥军的炮兵阵地发起冲锋,此前奥军的大炮排成一长列,向阿斯珀恩不断开火。法军骑兵的第一次冲锋被击退,但第二次由大量胸甲骑兵发起的冲锋成功击退了奥地利的炮兵。法军骑兵随后绕着霍亨索伦的步兵方阵,与列支敦士登的骑兵对抗,但法军骑兵最终没能突破奥军的防线,最终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4]
与此同时,埃斯灵的战斗几乎和阿斯珀恩一样绝望。法军胸甲骑兵向罗森伯格部队的侧翼发起猛烈冲锋,并推迟了奥军的进攻。在埃斯林,让·拉纳与法军的一个师一直抵抗到晚上才结束战斗。法军和奥军各自在野外露营。在阿斯珀恩,法军和奥军在手枪射击的范围内互相攻击。拿破仑在一天的战斗结束时并没有气馁,而是重新部署每个可用的单位。整个晚上,越来越多的法国军队加入战场。[4]
第二天
22日凌晨,战斗重新开始。马塞纳迅速清除了攻入阿斯珀恩的奥地利士兵,但同时罗森伯格的奥地利步兵冲进了埃斯灵。然而,让·拉纳和圣伊莱尔的师合力将罗森伯格赶了出去。在阿斯珀恩,马塞纳的士兵被希勒和贝勒加德组织的反击赶走。[4]
与此同时,拿破仑对奥地利阵线中心发动了进攻。整个法国中锋,包括让·拉纳的军团和骑兵预备队,全部向前推进。奥地利防线很快被突破,在罗森伯格的右翼和霍亨索伦的左翼之间,法国中队打出了一个缺口。当卡尔大公亲自手持战旗派出他最后的预备队时,法军几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此时拉纳的进攻被抵挡,随着他被击退,法军进攻的动力消失了。阿斯珀恩迅速被奥军占领,在关键时刻,更严重的消息传到了拿破仑手中。多瑙河的桥梁被奥地利人顺流而下的重型驳船摧毁了。[4]
得知消息后,拿破仑立即停止了进攻。埃斯灵此时再次遭到罗森伯格的袭击,而法军则再次将他赶了出去。罗森伯格随后将他的兵力集中在正在撤退中的法军。法军撤退的代价非常高昂,但拉纳的部队阻止了法军被赶入多瑙河。双方在彻底筋疲力尽后结束了战斗。[4]
后果
最終法军撤回到洛鲍岛上。22日晚,最后一座桥修好,法军继续等待援军抵达洛鲍。法军于此役中损失了20,000多人,其中包括拿破仑的密友和法军最有才能的指挥官之一--让·拉纳元帅,后者在袭击约翰·冯·克勒瑙(Johann von Klenau)在阿斯珀恩的部队时被奥地利火炮发射的炮弹击中受了致命伤。拉纳下属的一位师长路易·文森特·圣伊莱尔将军也在战斗中身负致命伤;他的腿被奥地利人的炮弹炸断,雖然奥地利方面的伤亡数字与法军相近,但他们取得了十多年来对法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法軍此役的失敗主要歸咎於拿破崙的過度自信以及輕敵,因在卡爾大公的銳意改革下,奧地利軍隊已今非昔比,拿破崙嚴重低估了奧地利軍的戰鬥能力,情報更錯判了多瑙河對岸奧軍的兵力規模,在兵力居於劣勢時倉促地渡河向奧軍發起進攻,期間重要的浮橋更數次被奧軍截斷,戰鬥陷入膠著之時,亦未能獲得即時的增援,進而導致了失敗,所幸戰後的奧軍也同樣筋疲力竭,未能擴大戰果追擊撤退的法軍,但奥地利军队这次胜利既证明了自1800年和1805年一连串灾难性失败以来所取得的进步,也证明了幾乎戰無不勝的拿破仑仍有可能在战斗中被击败。[4] 拿破崙此役戰敗後,他的對手自然不會放過機會:英國資助了大筆資金給奧地利,並準備登陸荷蘭;普魯士趁機中止戰爭賠款;教皇以侵犯教皇領為由宣布將拿破崙開除教籍,對此拿破崙自然不甘失敗,並準備重整旗鼓。一个月后,法军第二次尝试越过多瑙河,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付出高昂代价击败了奥地利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4]
脚注
参考资料
- Bodart, Gaston. Militär-historisches Kriegs-Lexikon (1618-1905). 1908 [2021-06-14].
- Chandler, David. Dictionary of the Napoleonic Wars. MacMillan. 1979.
- Castle, Ian. Aspern/Wagram (1809). Oxford: Osprey. 1990.
- Gill, John H. 1809. Thunder on the Danube: Napoleon's Defeat of the Habsburgs. Volume II: The Fall of Vienna and the Battle of Aspern. London: Frontline Books. 2009.
- Gill, John H. Leggiere, M. , 编. Napoleon and the Operational Art of War. Leiden: Brill. 2016. ISBN 978-90-04-27034-3.
- Aspern-Essling, Battle of.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67–768. 1911. Chisholm, Hugh.
- Rothenberg, Gunther E. Napoleon's Great Adversary: Archduke Charles and the Austrian Army 1792-1814. Sarpedon. 1995. ISBN 1-885119-21-6.
- Parker, Harold T. Three Napoleonic Battles (2nd Ed).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022-03-15]. ISBN 97808223054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It references Dominique-Jean Larrey, Mémoires de chirurgie militaire et campagnes, III 281, Paris, Smith.
- Béraud, Dr. Études Hygiéniques de la chair de cheval comme aliment. 1841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法语).
- David G. Chandler; Scribner.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The Mind And Method Of History’s Greatest Soldier.; New York, 1966; ISBN 0-02-523660-1
外部链接
- 大卫·约翰逊(David Johnson)于2001年4月在《军事史》杂志上发表的阿斯彭-埃斯林战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