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 (中華民國)
陝西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陝」。
陝西省 | |||||||||
---|---|---|---|---|---|---|---|---|---|
→ 中華民國的省 | |||||||||
1912年—1950年 | |||||||||
中華民國陝西省法理位置 | |||||||||
國家 | → 中華民國 | ||||||||
首府 | 長安縣1912-1943 西安市1943-1949 南鄭縣1949 | ||||||||
面积 | |||||||||
• | 187,691平方公里(72,468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 11,574,908 | ||||||||
歷史 | |||||||||
• 成立 | 1912年 | ||||||||
• 废除 | 1950年 | ||||||||
| |||||||||
今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陝西省 |
管轄範圍
中華民國陝西省繼承自清代,其管轄範圍大致與今大陸地區的陝西省相同。東接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西接寧夏省、甘肅省,北接綏遠省,南接四川省。
人口
民國初期,陝西省人口處於一種緩慢增長的狀態。民國元年(1912年)全省總人口為917萬5,799人,民國8年(1919年)增長為941萬7,359人,民國十二年(1923年)又增長為946萬5,558人,直至民國17年(1928年)增長到1,180萬2,446人,比民國元年增長了262萬6,647人,平均每年增加16萬4,165人[1],之後因民國18年(1929年)大饑荒,全省人口明顯下降。民國20年(1931年)陝西省總人口下降為897萬1,665人,與3年前陝西總人口相比,減少了283萬1,781人。
民國20年(1931年)至21年(1932年)陝北地區鼠疫流行,人口死亡嚴重。同年夏季,又有霍亂大流行,遍及關中,死亡人數有10萬餘人。之後因中共紅軍長征到達陝北,東北軍張學良部調入陝西、甘肅剿共,及淪陷區人口不斷逃入陝西,陝西人口開始回升,民國24年(1935年)全省總人口為989萬5,182人,到民國26年(1937年)迅速增加到1,015萬1,563人。
縣名 | 人口 | 縣名 | 人口 | 縣名 | 人口 |
---|---|---|---|---|---|
长安 | 398,876 | 宝鸡 | 216,180 | 紫阳 | 285,215 |
咸阳 | 84,065 | 扶风 | 97,894 | 石泉 | 72,222 |
兴平 | 104,952 | 郿县 | 70,660 | 宁陕 | 29,739 |
临潼 | 238,314 | 麟游 | 29,383 | 山阳 | 259,437 |
高陵 | 56,510 | 汧阳 | 58,299 | 镇安 | 191,669 |
鄠县 | 123,502 | 陇县 | 110,656 | 商南 | 90,972 |
兰田 | 265,948 | 邠县 | 70,095 | 凤县 | 30,496 |
泾阳 | 109,750 | 栒邑 | 64,336 | 榆林 | 87,629 |
三原 | 83,080 | 淳化 | 52,649 | 神木 | 100,772 |
周至 | 141,134 | 长武 | 43,731 | 府谷 | 115,122 |
渭南 | 265,800 | 乾阳 | 193,844 | 横山 | 67,783 |
富平 | 219,749 | 武功 | 113,244 | 葭县 | 122,485 |
醴泉 | 130,210 | 永寿 | 55,529 | 肤施 | 29,266 |
同官 | 42,134 | 南郑 | 218,845 | 安寨 | 23,105 |
耀县 | 58,177 | 褒城 | 208,234 | 甘泉 | 6,580 |
大荔 | 87,551 | 城固 | 218,593 | 保安 | 13,094 |
朝邑 | 104,860 | 洋县 | 289,955 | 安定 | 55,267 |
郃阳 | 117,325 | 西乡 | 275,952 | 延长 | 20,690 |
澄城 | 84,925 | 宁羌 | 143,160 | 延川 | 36,550 |
白水 | 65,977 | 沔县 | 142,584 | 定边 | 26,210 |
韩城 | 108,977 | 略阳 | 90,723 | 靖边 | 38,462 |
华阴 | 115,826 | 佛坪 | 19,344 | 绥德 | 160,465 |
平民 | 5,393 | 镇巴 | 106,240 | 米脂 | 151,792 |
潼关 | 51,655 | 留坝 | 20,476 | 清涧 | 80,426 |
华县 | 149,673 | 汉阴 | 314,213 | 吴堡 | 35,123 |
商县 | 269,835 | 岚皋 | 76,980 | 富县 | 28,643 |
蒲城 | 154,928 | 安康 | 424,217 | 洛川 | 37,298 |
雒南 | 179,614 | 平利 | 205,540 | 中部 | 25,085 |
柞水 | 53,500 | 镇坪 | 57,670 | 宜君 | 22,968 |
凤翔 | 83,686 | 洵阳 | 128,598 | 宜川 | 47,172 |
岐山 | 137,755 | 白河 | 136,449 | ||
总计 | 10,634,468 |
由於八年抗日戰爭,三年勘亂戰爭及中共長期佔據陝北根據地的原因,全省整體上看沒有留下完整的人口統計資料,國民政府在民國33年(1944年)、36年(1947年)兩次人口統計報告中均未統計陝北地區各縣的人口,因此有關人口資料很不準確。民國35年(1946年),陝西省人口統計為1,157萬4,908人。
調查年代 | 戶數 | 人口 | 男性 | 女性 | 每戶平均人口 | 性別比例 |
---|---|---|---|---|---|---|
1912年 | 1,636,000 | 9,364,000 | 5,269,000 | 4,095,000 | 5.72 | 128.60 |
1928年 | 2,043,000 | 11,802,446 | 6,593,000 | 5,209,000 | 5.78 | 126.57 |
1936年 | 1,865,000 | 9,780,000 | 5,306,000 | 4,474,000 | 5.24 | 118.61 |
1947年 | 2,095,000 | 10,011,000 | 5,245,000 | 4,766,000 | 4.78 | 111.07 |
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人數,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陝西省籍的人數為2萬2018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0.82%[參 1]。
歷史沿革
陕西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時代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时代 | |||||||||||
商 | 周部落 义渠 西戎 豐 镐 崇 𢀛方 鬼方 羌方 井方 卢 倉 | ||||||||||
周 | 秦国 古羌人 义渠 西戎 月氏 | ||||||||||
春秋 戰國 |
秦国 | ||||||||||
秦 | 上郡 北地郡 汉中郡 | ||||||||||
漢 | 涼州刺史部 并州刺史部 | ||||||||||
三国 | 凉州 | ||||||||||
晉 | 前秦 前涼 後涼 西涼 北涼 西秦 | ||||||||||
南北朝 | 北魏 西魏 北周 | ||||||||||
隋 | 京兆郡 冯翊郡 扶风郡 北地郡 上郡 雕阴郡 延安郡 弘化郡 榆林郡 汉川郡 西城郡 | ||||||||||
唐 | 京畿道 山南东道 关内道 | ||||||||||
五代 | 岐 后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后周 | ||||||||||
宋 | 永兴军路 秦凤路 | ||||||||||
金 | 京兆府路 鳳翔路 鄜延路 | ||||||||||
元 |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 ||||||||||
明 | 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
清 | 陕西省 | ||||||||||
中華民國 | 陕西省 西安直辖市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陕西省 |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下属的陝西省政府和中共政权分治陕西。陕西省北部即中共政权领导的陕甘宁边区。1943年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下辖延安市及神府、延安等20余县。随着,中共政权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辖区逐步扩大。1949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至西安,基层行政区调整为102个县(市、局),直属分区、陕北行署、陕南行署、西安市。同月,陕西省政府南迁南郑县。12月,解放军攻占南郑县。
1950年1月10日,共產黨政权成立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为省会。此时,陕西省所有县中,仅余省界最南端、与今重庆市、湖北省交界的镇坪县未被解放军攻占。陕西省军区、陕南军区指示安康军分区,进军镇坪县。中旬,解放军在镇坪县元木沟进行的战斗结束,占领镇坪县[5]。彻底结束了中华民国政府在陕西省的管辖。
行政區劃
省、縣之間的行政區
道制
民国十四年(1925)陕西省行政区划——辖三道91县
省会:长安县
长安县 咸阳县 兴平县 高陵县 临潼县 鄠 县 蓝田县 泾阳县 三原县 盩厔县 渭南县 富平县 醴泉县 同官县 耀 县 大荔县 朝邑县 郃阳县 澄城县 白水县 韩城县 华阴县 潼关县 华 县 商 县 蒲城县 雒南县 柞水县 凤翔县 岐山县 宝鸡县 扶风县 郿 县 麟游县 汧阳县 陇 县 邠 县 栒邑县 淳化县 长武县 乾 县 武功县 永寿县
南郑县 褒城县 城固县 洋 县 西乡县 宁羌县 沔 县 略阳县 佛坪县 镇巴县 留坝县 汉阴县 岚皋县 安康县 平利县 洵阳县 白河县 紫阳县 石泉县 宁陕县 山阳县 镇安县 商南县 凤 县 镇坪县
榆林县 神木县 府谷县 横山县 葭 县 肤施县 安塞县 甘泉县 保安县 安定县 延长县 延川县 定边县 靖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清涧县 吴堡县 鄜 县 洛川县 中部县 宜君县 宜川县
行政督察區
民國16年(1927年)7月,陝西省政府正式成立後,道級設置被取消,改為省政府直接領導縣,但在區域名稱上仍分關中、漢中、榆林3個區域。民國24年(1935年)7月,陝西省以該省交通不便,紅軍活動頻繁,乃訂定《陝西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兼區保安司令部暫行組織規程》呈准實行,先將榆林、漢中48縣及關中之商縣、雒南、柞水3縣,計51縣,劃分為6個督察區。關中區其餘41縣為省政府直轄。同時將原關中、漢中、榆林3區名義取消。各區如下[參 2]:
- 第一區,專署駐榆林縣,轄榆林、神木、米脂、府谷、葭縣、靖邊、定邊、橫山8縣。
- 第二區,專署駐綏德縣,轄綏德、膚施、延長、延川、安塞、安定、保安、清澗、吳堡9縣。
- 第三區,專署駐洛川縣,轄洛川、鄜縣、中部、宜君、宜川、甘泉6縣。
- 第四區,專署駐商縣,轄商縣、雒南、商南、鎮安、山陽、柞水、寧陝7縣。
- 第五區,專署駐安康縣,轄安康、白河、鎮坪、漢陰、洵陽、平利、嵐皋、紫陽、石泉9縣。
- 第六區,專署駐南鄭縣,轄南鄭、城固、西鄉、洋縣、沔縣、鎮巴、褒城、寧羌、佛坪、留壩、略陽、鳳縣12縣。
民國25年(1936年)7月,增設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10月,增設第八、九、十行政督察區,第四區寧陝縣劃歸第五區。各區如下[參 3]:
- 第一區,專署駐榆林縣,轄榆林、神木、米脂、府谷、葭縣、靖邊、定邊、橫山8縣。
- 第二區,專署駐綏德縣,轄綏德、膚施、延長、延川、安塞、安定、保安、清澗、吳堡9縣。
- 第三區,專署駐洛川縣,轄洛川、鄜縣、中部、宜君、宜川、甘泉6縣。
- 第四區,專署駐商縣,轄商縣、雒南、商南、鎮安、山陽、柞水6縣。
- 第五區,專署駐安康縣,轄安康、白河、鎮坪、漢陰、洵陽、平利、嵐皋、紫陽、石泉、寧陝10縣。
- 第六區,專署駐南鄭縣,轄南鄭、城固、西鄉、洋縣、沔縣、鎮巴、褒城、寧羌(1944年3月改名寧強)、佛坪、留壩、略陽、鳳縣12縣。
- 第七區,專署駐邠縣,轄邠縣、乾縣、耀縣、禮泉、同官、長武、永壽、栒邑、淳化9縣。
- 第八區,專署駐大荔縣,轄渭南、華陰、華縣、潼關、平民、朝邑、郃陽、韓城、大荔、澄城、蒲城、白水12縣。
- 第九區,專署駐鳳翔縣,轄鳳翔、隴縣、汧陽、寶雞、岐山、扶風、武功、郿縣、盩厔、麟遊10縣。
- 第十區,專署駐咸陽縣,轄咸陽、富平、三原、涇陽、高陵、興平、鄠縣、長安、臨潼、藍田10縣。
民國29年(1940年)7月,國民政府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後,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撤銷,行政區名義保留,轄縣由一區行署代管(實際歸陝甘寧邊區政府管轄)。同時,第七區同官縣劃歸第三區,耀縣劃歸第十區。民國30年(1941年)1月,劃設黃龍山墾區為黃龍設治局,由建設廳直管,7月劃歸第七區。民國33年(1944年)4月,正式取消第二區名義,並重新設置第二行政督察區[參 4],各區轄有所變動。各區如下[參 5]:
- 第一區,專署駐榆林縣,轄榆林、神木、府谷、葭縣、靖邊、定邊、米脂、橫山8縣。
- 第二區,專署駐耀縣,轄耀縣、宜君、同官(1946年7月改名銅川)、栒邑、淳化、綏德、延長、延川、安塞、安定、保安、清澗、膚施(1947年改名延安)、吳堡14縣[註 1]。
- 第三區,專署駐洛川縣,轄洛川、中部(該年6月改名黃陵)、宜川、鄜縣、甘泉5縣及黃龍設治局。
- 第四區,專署駐商縣,轄商縣、雒南、商南、鎮安、山陽、柞水6縣。
- 第五區,專署駐安康縣,轄安康、白河、鎮坪、漢陰、洵陽、平利、嵐皋、紫陽、石泉、寧陝10縣。
- 第六區,專署駐南鄭縣,轄南鄭、城固、西鄉、洋縣、沔縣、鎮巴、褒城、寧羌、佛坪、留壩、略陽、鳳縣12縣。
- 第七區,專署駐邠縣,轄邠縣、乾縣、禮泉、長武、永壽5縣。
- 第八區,專署駐大荔縣,轄渭南、華陰、華縣、潼關、平民、朝邑、郃陽、韓城、大荔、澄城、蒲城、白水12縣。
- 第九區,專署駐鳳翔縣,轄鳳翔、隴縣、汧陽、寶雞、岐山、扶風、武功、郿縣、盩厔、麟遊10縣。
- 第十區,專署駐咸陽縣,轄咸陽、富平、三原、涇陽、高陵、興平、鄠縣、長安、臨潼、藍田10縣。
民國36年(1947年)4月,陝西省政府適應國軍向陝甘寧邊區全面進攻的需要,將陝北重新劃分為三個行政區[參 6]:
- 榆林區,專署駐榆林縣,轄榆林、府谷、神木、葭縣、橫山、靖邊、定邊7縣。
- 綏德區,專署駐綏德縣,轄綏德、米脂、吳堡、延川、安定、清澗6縣。
- 延安區,專署駐延安縣,轄延安、甘泉、鄜縣、延長、安塞、保安6縣。
同年10月,陝西省政府重新調整全省行政區,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參 7]:
- 第一區,專署駐榆林縣,轄榆林、府谷、神木、葭縣、橫山、靖邊、定邊7縣。
- 第二區,專署駐延安縣,轄延安、甘泉、鄜縣、延長、安塞、保安6縣。
- 第三區,專署駐洛川縣,轄洛川、宜川、黃陵、宜君、銅川5縣及黃龍設治局。
- 第四區,專署駐商縣,轄商縣、雒南、商南、山陽、柞水、鎮安6縣。
- 第五區,專署駐安康縣,轄安康、漢陰、洵陽、白河、平利、紫陽、石泉、鎮坪、嵐皋、寧陝10縣。
- 第六區,專署駐南鄭縣,轄南鄭、城固、西鄉、洋縣、沔縣、褒城、寧強、略陽、鳳縣、鎮巴、佛坪、留壩12縣。
- 第七區,專署駐邠縣,轄邠縣、乾縣、禮泉、長武、永壽、栒邑、淳化7縣。
- 第八區,專署駐大荔縣,轄渭南、蒲城、大荔、華縣、郃陽、韓城、華陰、朝邑、澄城、白水、潼關、平民12縣。
- 第九區,專署駐鳳翔縣,轄寶雞、鳳翔、盩厔、扶風、隴縣、岐山、武功、郿縣、汧陽、麟遊10縣。
- 第十區,專署駐咸陽縣,轄長安、咸陽、臨潼、涇陽、富平、鄠縣、興平、三原、高陵、耀縣10縣。
- 第十一區,專署駐綏德縣,轄綏德、清澗、延川、米脂、吳堡、安定6縣。
民國37年(1948)2月,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取消,其所轄縣劃歸第二行政督察區管轄。是年4月,陝北絕大部分縣為陝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陝北行署遂撤銷。6月,再次調整全省區劃,仍設立十一個行政督察區。各區轄縣劃分如下[參 8]:
- 第一區,轄榆林、神木、府谷、葭縣、橫山、定邊、靖邊、延安、延長、保安、甘泉、鄜縣、安塞、延川、綏德、米脂、清澗、吳堡、安定19縣。
- 第二區,轄臨潼、藍田、渭南、華縣、華陰、潼關6縣。
- 第三區,轄富平、三原、高陵、涇陽、耀縣、銅川、宜君、黃陵、淳化9縣。
- 第四區,轄商縣、雒南、商南、山陽、柞水、鎮安6縣。民國37年(1948年)9月增領龍駒寨設治局。
- 第五區,轄安康、漢陰、洵陽、白河、平利、紫陽、石泉、鎮坪、嵐皋、寧陝10縣。
- 第六區,轄南鄭、城固、西鄉、洋縣、沔縣、褒城、寧強、略陽、鳳縣、鎮巴、佛坪、留壩12縣。
- 第七區,轄乾縣、醴泉、永壽、邠縣、栒邑、長武6縣。
- 第八區,轄韓城、朝邑、郃陽、平民、大荔5縣。
- 第九區,轄寶雞、汧陽、郿縣、麟遊、扶風、岐山、隴縣、鳳翔8縣。
- 第十區,轄武功、興平、咸陽、長安、盩厔、鄠縣6縣。
- 第十一區,轄蒲城、澄城、白水、宜川、洛川5縣和黃龍設治局。
民國38年(1949年)3月,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再次撤銷,其所轄的蒲城縣劃歸第二區,澄城縣劃歸第三區,白水、宜川、洛川3縣及黃龍設治局,因被西北野戰軍解放,未明確其歸屬。同年5月,陝西省政府遷往南鄭縣。為鞏固其所剩地盤,又將第五區的石泉、寧陝及第六區的洋縣、佛坪共4縣劃出復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區。並將第六區的南鄭、城固、西鄉、鎮巴4縣劃出增置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參 9]。
縣級行政區
清代陝西省在宣統三年(1911年)時,分為7府、5直隸州,下轄8廳、5州、73縣。民國15年(1926年)廢除道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民國38年(1949年)時,陝西省劃分為11行政督察區,下轄92縣、2設治局。民國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代碼,該法規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停用。陝西省各縣、市沿革情況如下:
陝西省 | |||||||
---|---|---|---|---|---|---|---|
行政督察區 | 專署駐地 | 代碼 | 縣等級 | 縣市局 | 駐地(2023年4月) | 北洋時期 | 沿革 |
第一區 | 榆林縣 | 19070 | 二等 | 榆林縣 | 今榆林市城區 | 榆林道 | 清代為榆林府附郭縣,民國3年(1914年)至民國8年(1919年)為榆林道駐地。 |
19071 | 五等 | 神木縣 | 今神木市駐地神木鎮 | 榆林道 | |||
19072 | 四等 | 府谷縣 | 今府谷縣駐地府谷鎮 | 榆林道 | |||
19073 | 五等 | 橫山縣 | 柴興梁(今榆林市橫山區東南懷遠街道) | 榆林道 | 清代為懷遠縣,因與安徽、廣西兩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縣境南部有衡山,故名[參 10]。 | ||
19074 | 五等 | 葭縣 | 今佳縣駐地佳州街道 | 榆林道 | 清代為葭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82 | 六等 | 定邊縣 | 今定邊縣駐地定邊街道 | 榆林道 | |||
19083 | 六等 | 靖邊縣 | 鎮靖堡(今靖邊縣南鎮靖鎮) | 榆林道 | |||
第二區 | 延安縣 | 19075 | 五等 | 延安縣 | 今延安市城區 | 榆林道(駐地) | 清代為延安府附郭膚施縣,民國36年(1947年)改名延安縣[參 11]。 |
19076 | 六等 | 安塞縣 | 今延安市安塞區東南沿河灣鎮 | 榆林道 | |||
19077 | 六等 | 甘泉縣 | 今甘泉縣駐地美水街道 | 榆林道 | |||
19078 | 六等 | 保安縣 | 今志丹縣駐地保安街道 | 榆林道 | |||
19080 | 六等 | 延長縣 | 今延長縣駐地七里村街道 | 榆林道 | |||
19088 | 四等 | 鄜縣 | 今富縣駐地富城鎮 | 榆林道 | 清代為鄜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第三區 | 洛川縣 | 19014 | 五等 | 銅川縣 | 今銅川市城區 | 關中道 | 清代為同官縣,因與本省潼關縣同音易混,民國35年(1946年)7月改名。 |
19089 | 三等 | 洛川縣 | 今洛川縣駐地鳳棲街道 | 榆林道 | |||
19090 | 五等 | 黃陵縣 | 今黃陵縣駐地橋山街道 | 榆林道 | 清代為中部縣,民國33年(1944年)6月改名[參 12]。 | ||
19091 | 五等 | 宜君縣 | 今宜君縣駐地宜陽街道 | 榆林道 | |||
19092 | 四等 | 宜川縣 | 今宜川縣駐地丹州街道 | 榆林道 | |||
19093 | 不適用 | 黃龍設治局 | 今黃龍縣駐地石堡鎮 | (榆林道) | 民國30年(1941年)7月以黃龍山墾區及韓城、澄城、洛川、宜川、甘泉、白水、鄜縣及郃陽8縣相鄰地置[參 13]。 | ||
第四區 | 商縣 | 19026 | 三等 | 商縣 | 今商洛市商州區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商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19028 | 三等 | 雒南縣 | 今洛南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29 | 六等 | 柞水縣 | 今柞水縣駐地乾佑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孝義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孝義縣。因與山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縣境有柞水,故名[參 14]。 | ||
19066 | 五等 | 山陽縣 | 今山陽縣駐地城關街道 | 漢中道 | |||
19067 | 四等 | 鎮安縣 | 今鎮安縣駐地永樂街道 | 漢中道 | |||
19068 | 五等 | 商南縣 | 今商南縣駐地城關街道 | 漢中道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龍駒寨設治局 | 龍駒寨(今丹鳳縣駐地龍駒寨街道) | (漢中道) | 民國37年(1948年)6月析商、雒南、山陽3縣地置[參 15]。 | ||
第五區 | 安康縣 | 19051 | 六等 | 嵐皋縣 | 今嵐皋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清代為磚坪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磚坪縣。因磚坪為縣內一小地名,與縣治無關。駐省城磚坪縣人士要求改名嵐皋縣。民國6年(1917年)經陝西省長呈請中華民國政府核准,因嵐河流域貫通全縣,縣居嵐河上游,古稱嵐皋,故名[參 16]。 |
19055 | 三等 | 漢陰縣 | 今漢陰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清代為漢陰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58 | 一等 | 安康縣 | 今安康市城區 | 漢中道 | 清代為興安府附郭縣。 | ||
19059 | 五等 | 平利縣 | 今平利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
19060 | 六等 | 鎮坪縣 | 舊城街(今鎮坪縣南鐘寶鎮) | 漢中道 | 原為平利縣鎮坪鎮地方,地連四川、湖北,距縣城360里,管理甚為不便,因而於民國9年(1920年)5月置縣[參 17]。民國25年(1936年)遷牛頭店(今鎮坪縣北牛頭店鎮)[參 18]。 | ||
19061 | 四等 | 洵陽縣 | 今旬陽市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
19062 | 五等 | 白河縣 | 今白河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
19063 | 五等 | 紫陽縣 | 今紫陽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
19064 | 五等 | 石泉縣 | 今石泉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
19065 | 六等 | 寧陝縣 | 今寧陝縣駐地城關鎮 | 漢中道 | 清代為寧陝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民國25年(1936年)縣治遷關口,即今治[參 19]。 | ||
第六區 | 南鄭縣 | 19039 | 一等 | 南鄭縣 | 今漢中市南鄭區駐地漢山街道 | 漢中道(駐地) | 清代為漢中府附郭縣。 |
19045 | 三等 | 沔縣 | 今勉縣西武侯鎮 | 漢中道 | |||
19046 | 三等 | 褒城縣 | 今勉縣東褒城鎮 | 漢中道 | |||
19047 | 二等 | 城固縣 | 今城固縣駐地博望街道 | 漢中道 | |||
19048 | 二等 | 洋縣 | 今洋縣駐地洋州街道 | 漢中道 | |||
19049 | 二等 | 西鄉縣 | 今西鄉縣駐地城北街道 | 漢中道 | |||
19050 | 四等 | 寧強縣 | 今寧強縣駐地漢源街道 | 漢中道 | 清代為寧羌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寧羌縣。因名稱涉及少數民族,民國30年(1941年)3月改名寧強縣[參 20]。 | ||
19052 | 四等 | 略陽縣 | 今略陽縣駐地興州街道 | 漢中道 | |||
19053 | 六等 | 佛坪縣 | 佛爺坪(今周至縣西南厚畛子鎮) | 漢中道 | 清代為佛坪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民國15年(1926年)9月遷袁家莊(今佛坪縣駐地袁家莊街道)[參 21]。 | ||
19054 | 六等 | 鎮巴縣 | 今鎮巴縣駐地涇洋街道 | 漢中道 | 清代為定遠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定遠縣。因與安徽、四川、雲南3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縣治在巴山之北,故名[參 22]。 | ||
19056 | 六等 | 留壩縣 | 今留壩縣駐地紫柏街道 | 漢中道 | 清代為留壩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69 | 五等 | 鳳縣 | 今鳳縣東鳳州鎮 | 漢中道 | |||
第七區 | 邠縣 | 19013 | 四等 | 醴泉縣 | 今禮泉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33 | 五等 | 栒邑縣 | 今旬邑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三水縣,因與廣東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以古縣名命名[參 23]。 | ||
19038 | 三等 | 邠縣 | 今彬州市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邠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40 | 六等 | 淳化縣 | 今淳化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41 | 四等 | 長武縣 | 今長武縣駐地昭仁街道 | 關中道 | |||
19042 | 三等 | 乾縣 | 今乾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乾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44 | 五等 | 永壽縣 | 麻亭(今永壽縣西北永平鎮) | 關中道 | 民國19年(1930年)遷監軍鎮[參 24]。 | ||
第八區 | 大荔縣 | 19011 | 未定 | 渭南縣 | 今渭南市城區 | 關中道 | |
19016 | 二等 | 大荔縣 | 今大荔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同州府附郭縣。 | ||
19017 | 三等 | 朝邑縣 | 今大荔縣東朝邑鎮 | 關中道 | |||
19018 | 二等 | 郃陽縣 | 今合陽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19 | 三等 | 澄城縣 | 今澄城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20 | 四等 | 白水縣 | 今白水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21 | 二等 | 韓城縣 | 今韓城市駐地新城街道 | 關中道 | |||
19022 | 三等 | 華陰縣 | 今華陰市駐地太華路街道 | 關中道 | |||
19023 | 六等 | 平民縣 | 大慶關(今大荔縣東趙渡鎮平民村) [參 25] | (關中道) | 民國18年(1929年)2月析朝邑、華陰二縣黃河灘地置。 | ||
19024 | 五等 | 潼關縣 | 今潼關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潼關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25 | 二等 | 華縣 | 今渭南市華州區駐地華州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華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27 | 一等 | 蒲城縣 | 今蒲城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第九區 | 寶雞縣 | 19010 | 二等 | 盩庢縣 | 今周至縣駐地二曲街道 | 關中道 | |
19030 | 二等 | 鳳翔縣 | 今寶雞市鳳翔區駐地城關鎮 | 關中道 | 清代為鳳翔府附郭縣。 | ||
19031 | 三等 | 岐山縣 | 今岐山縣駐地鳳鳴鎮 | 關中道 | |||
19032 | 二等 | 寶雞縣 | 今寶雞市城區 | 關中道 | |||
19034 | 四等 | 郿縣 | 今眉縣駐地首善街道 | 關中道 | |||
19035 | 六等 | 麟游縣 | 今麟游縣駐地九成宮鎮 | 關中道 | |||
19036 | 五等 | 汧陽縣 | 今千陽縣駐地城關鎮 | 關中道 | |||
19037 | 三等 | 隴縣 | 今隴縣駐地城關鎮 | 關中道 | 清代為隴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43 | 三等 | 武功縣 | 今武功縣西北武功鎮 | 關中道 | |||
19057 | 三等 | 扶風縣 | 今扶風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第十區 | 咸陽縣 | 19001 | 一等 | 長安縣 | 今西安市市區 | 關中道(駐地) | 清代為西安府附郭長安縣、咸寧縣,民國3年(1914年)1月,咸寧縣併入長安縣[參 26]。民國28年(1939年)5月,縣治遷至西安城東南17公里的大兆鎮(今西安市長安區駐地韋曲街道)[參 27]。民國32年(1943年)11月縣治再遷韋曲鎮[參 28],民國32年(1943年)前為陝西省會。 |
19002 | 二等 | 咸陽縣 | 今咸陽市城區 | 關中道 | |||
19003 | 二等 | 興平縣 | 今興平市駐地東城街道 | 關中道 | |||
19004 | 一等 | 臨潼縣 | 今西安市臨潼區駐地驪山街道 | 關中道 | |||
19005 | 四等 | 高陵縣 | 今西安市高陵區駐地鹿苑街道 | 關中道 | |||
19006 | 二等 | 鄠縣 | 今西安市鄠邑區駐地甘亭街道 | 關中道 | |||
19007 | 二等 | 藍田縣 | 今藍田縣駐地藍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08 | 二等 | 涇陽縣 | 今涇陽縣駐地涇干街道 | 關中道 | |||
19009 | 三等 | 三原縣 | 今三原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12 | 二等 | 富平縣 | 窯橋寨(今富平縣駐地城關街道) | 關中道 | |||
19015 | 四等 | 耀縣 | 今銅川市耀州區駐地永安路街道 | 關中道 | 清代為耀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第十一區 | 綏德縣 | 19079 | 六等 | 安定縣 | 今子長市西安定鎮 | 榆林道 | |
19081 | 六等 | 延川縣 | 今延川縣駐地大禹街道 | 榆林道 | |||
19084 | 三等 | 綏德縣 | 今綏德縣駐地名州鎮 | 榆林道 | 清代為綏德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 | ||
19085 | 三等 | 米脂縣 | 今米脂縣駐地銀州街道 | 榆林道 | |||
19086 | 五等 | 清澗縣 | 今清澗縣駐地寬州鎮 | 榆林道 | |||
19087 | 六等 | 吳堡縣 | 今吳堡縣駐地宋家川街道 | 榆林道 | |||
其他 | 不適用 | 不適用 | 西安市 | 今西安市城區 | (關中道) | 民國17年(1928年)析西安城內及四關置西安市,民國19年(1930年)11月撤銷西安市,轄地復入長安縣。民國32年(1943年)3月,陝西省政府呈准析城區設立西安市[參 29],浐河以西、皂河以東、吳家墳以北、廣大門和講武殿以南地區劃歸西安市[參 30]。民國36年(1947年)6月,西安市改為院轄市[參 31]。 |
行政區劃年表
陝西省行政區劃年表 | ||||||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注釋 | ||||||
西元 | 民國紀元 | 縣 | 市 | 局 | 其他 | 行政區劃變更 |
---|---|---|---|---|---|---|
1912年 | 民國1年 | 73 | 5府 9州 8廳 |
|||
1913年 | 民國2年 | 91 |
| |||
1914年 | 民國3年 | 90 |
| |||
1915年 | 民國4年 | 90 | ||||
1916年 | 民國5年 | 90 | ||||
1917年 | 民國6年 | 90 |
| |||
1918年 | 民國7年 | 90 | ||||
1919年 | 民國8年 | 90 | ||||
1920年 | 民國9年 | 91 |
| |||
1921年 | 民國10年 | 91 | ||||
1922年 | 民國11年 | 91 | ||||
1923年 | 民國12年 | 91 | ||||
1924年 | 民國13年 | 91 | ||||
1925年 | 民國14年 | 91 | ||||
1926年 | 民國15年 | 91 | ||||
1927年 | 民國16年 | 91 | ||||
1928年 | 民國17年 | 91 | 1 |
| ||
1929年 | 民國18年 | 92 | 1 |
| ||
1930年 | 民國19年 | 92 |
| |||
1931年 | 民國20年 | 92 | ||||
1932年 | 民國21年 | 92 | ||||
1933年 | 民國22年 | 92 | ||||
1934年 | 民國23年 | 92 | ||||
1935年 | 民國24年 | 92 | ||||
1936年 | 民國25年 | 92 | ||||
1937年 | 民國26年 | 92 | ||||
1938年 | 民國27年 | 92 | ||||
1939年 | 民國28年 | 92 | ||||
1940年 | 民國29年 | 92 | ||||
1941年 | 民國30年 | 92 | 1 |
| ||
1942年 | 民國31年 | 92 | 1 | |||
1943年 | 民國32年 | 92 | 1 | 1 |
| |
1944年 | 民國33年 | 92 | 1 | 1 |
| |
1945年 | 民國34年 | 92 | 1 | 1 | ||
1946年 | 民國35年 | 92 | 1 | 1 |
| |
1947年 | 民國36年 | 92 | 1 |
| ||
1948年 | 民國37年 | 92 | 2 |
| ||
1949年 | 民國38年 | 92 | 2 |
政府體制
省會
省政府的省會一直在西安市(1943年以前為長安縣縣域),第二次国共内战後期,國民政府已處於日暮途窮的境地。民國38年(1949年)初,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發動春季攻勢和陝中戰役;5月,陝西政府南遷南鄭縣。[6]
省行政機構
民國16年(1927年)6月10日,武漢國民政府指定于右任為陝西省政府主席,並於同月13日任命陝西省政府委員及各廳廳長。「寧漢合流」以後,南京國民政府於7月18日改組陝西省政府,重新任命陝西省政府委員。10月30日再次改組陝西省政府委員會,正式任命于右任為省政府主席(實際並未上任),並增設農礦等廳。民國19年(1930年)11月25日再次改組陝西省政府,縮減委員為7—9人,並裁撤司法廳與農礦廳,之後陸續增設保安處、審計處、水利局、印花煙酒稅局及保安司令部等行政機構。
陝西省政府機構下設秘書處,民政、財政、建設、教育4廳,省保安處、省人事處、省會計處與統計處、省社會處、省地政局、省合作事業管理處、省驛運管理處、省衛生處、省糧食管理局等等。[7]
歷任陝西省軍政長官、省政府主席
- 陝西省政府主席
參考文獻
出處
- ^ 《中國經濟年鑑》民國22年版
- ^ 资料来源:《民政部二十四年(1935年)报告》
- ^ 原表列有省会人口数,兹以另载西京市人口数不复列。西京市是当时的行政院直辖市,人口124,645单列,未计入陕西省。
- ^ 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査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
- ^ 大巴山剿匪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康市委员会网站. 2012-12-20 [201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简体中文).
- ^ 《民國時期各省政府駐地》 - 新浪博客.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 ^ 《陝西省志政務志》 - 陝西地情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1-16.
- ^ 田雄飞(1888~?) 字德三,陕西榆林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28年4月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1928.2—1928.11)。期间,在宋哲元前往河南攻打樊钟秀时,代理陕西省政府主席(1928.5—1928.6)。
書籍
- 鄭寶恒著:《民國時期政區沿革》(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535126610
- 傅林祥、鄭寶恒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309056044
- 國史館地理志編纂委員編:《中華民國史地理志(初稿)》(臺北:中華民國國史館,民國79年(1990))。ISBN 9579042020
- 陝西省志地方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民政志》,陝西地情網
- 陝西省志地方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行政建置志》,陝西地情網
- 陝西省志地方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人口志》,陝西地情網
- 陝西省志地方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大事記》,陝西地情網
- 陝西省志地方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軍事志下》,陝西地情網
地圖
-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編:《中華民國分省地圖》(1970年版),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
- 中國地圖出版社著:《陝西省地圖》(2001年版),中國地圖出版社。ISBN 9787503128738
- Google地圖[失效連結]
註
- ^ 《陝西省志·政務志》作轄宜君、同官、栒邑、淳化、耀縣5縣。
參考資料
-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 ^ 傅林祥、鄭寶恒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404頁。
- ^ 傅林祥、鄭寶恒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404-405頁。
- ^ 《陝西省志·政務志》,陝西地情網
- ^ 傅林祥、鄭寶恒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404-405頁。
- ^ 《陝西省志·政務志》,陝西地情網
- ^ 傅林祥、鄭寶恒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405-406頁。
- ^ 《陝西省志·民政志》,陝西地情網
- ^ 《陝西省志·民政志》,陝西地情網、《陝西省志·政務志》,陝西地情網
-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 ^ 按:內政部方域司《中國之行政督察區》(第41頁)有延安縣,無膚施縣。《中華民國史地理志(初稿)》(第23頁)仍作膚施縣。《延安市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53頁)載:“民國36年(1947年)3月-民國37年(1948年)4月國軍胡宗南佔領延安期間,組建延安縣政府。”又,第21頁載:民國36年(1947年)“3月底,中華民國國軍佔領延安後,企圖成立所謂‘宗南縣',實行保甲制。”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686號,民國33年6月24日,第16頁。
-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4頁。
-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 ^ 《陝西省龍駒設治局組織規程》,《總統府公報》第26號,民國37年6月30日,第1冊。
- ^ 《政府公報》第496號,民國6年5月29日,第61冊,第925頁。
- ^ 《政府公報》第1519號,民國9年5月7日,第97冊,第166頁。
- ^ 羅德學、陶俊和:《縣政府搬遷記》,《鎮坪文史資料》第1輯、1987年,第47頁。
- ^ 《寧陝縣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8頁。按:該書第11頁作1937年5月遷治。
-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2頁。
- ^ 《佛坪縣志》,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22頁。
-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 ^ 《永壽縣志》,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59頁。
-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1頁。
- ^ 內政部職方司第一科:《全國行政區劃表》,1914年,第83頁。按:《西安市志》(第239頁)謂1913年2月撤銷。
- ^ 《西安市志》第240頁。
-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627號,民國32年12月1日,第15頁。
-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0頁。
- ^ 《西安市志》第240頁。
- ^ 《國民政府公報》第2845號,民國36年6月7日,第1頁。
外部連結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陝西省
- 陝西省 - 行政區劃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豐的民國傳記博客
- 洪定國的地理資料庫 - 大地耕者 - 網易博客
參見
前任: 陝西省 |
→ 中華民國一級行政區 1912年-1949年 |
繼任: 陝西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