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度量衡
(重定向自頃)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月28日) |
度量衡[註 1]是傳統對计量长度、容量、重量的统称。度代表長度,量代表容量,衡則代表重量[1][2][3][4]。現代對度量衡的廣泛定義為任何表示物理量(如溫度、時間)的度量(又称为计量)。
歷代度量衡制演變簡表
度
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前,某些地區是由尺蛾幼蟲「尺蠖」,爬行時中央拱成ㄇ字型,其一弓一曲的移動距離都差不多長度,就像「尺」一樣可作為長度的度量基準[5],它也因此得名。
時代 | 單位換算 | 公制換算(厘米cm) |
---|---|---|
商 | 1尺=10寸;1寸=10分 | 1尺=16.95;1寸=1.58 |
周 | 1尺=10寸;1寸=10分 | 1尺=19.1;1寸=1.58;
1尺(楚国)=22.7 |
戰國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1铜尺=23 |
秦 |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
漢 |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1牙尺=23.3;1货币尺(王莽)=23.1;1铜尺(后漢)=23.6 |
三國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242;1尺=24.2;1寸=2.42;1分=0.242 |
西晉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242;1尺=24.5;1寸=2.42;1分=0.242 |
東晉及十六國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245;1尺=24.5;1寸=2.45;1分=0.245; 一尺(十六国前后赵)=24.3;一骨尺(南齐)=24.7;一铜尺(南梁)=24.95 |
南北朝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南朝:1丈=245;1尺=24.5;1寸=2.45;1分=0.245; 北朝: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1中尺=27.9;1王尺=26.7;1后尺=34.75; 1西魏周王室用王尺=1东魏北齐王室用后尺=1民间尺=24.95[來源請求] |
隋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1水尺=27.4 |
唐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小尺:1丈=300;1尺=30;1寸=3;1分=0.3; 大尺:1丈=360;1尺=36;1寸=3.6;1分=0.36; 1宗庙星历用尺=24.75 |
五代十国及辽金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300;1尺=30;1寸=3;1分=0.3 |
宋元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1丈=312;1尺=31.2;1寸=3.12;1分=0.312 |
明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裁衣尺:1尺=34;1寸=3.4 量地尺:1尺=32.7;1寸=3.27 营造尺:1尺=32;1寸=3.2 |
清 |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 裁衣尺:1丈=355;1尺=35.5;1寸=3.55 量地尺:1丈=345;1尺=34.5;1寸=3.45 营造尺:1丈=320;1尺=32;1寸=3.2 |
- 營造尺庫平制:1里=18引=180丈=360步=1800尺=1,8000寸=18,0000分=180,0000釐=1800,0000毫=576米
- 市制:1里=15引=150丈=1500尺=1,5000寸=15,0000分=150,0000釐=1500,0000毫=500米→请参考中国市制
量
時代 | 單位換算 | 公制換算(毫升mL) |
---|---|---|
戰國 | 齊:1鍾=10釜;1釜=4區;1區=4豆;1豆=4升 楚:1筲=5升 秦、三晉(韓、趙、魏):1斛=10斗;1斗=10升 |
|
秦 | 1斛=10斗;1斗=10升 | 1斛=20000;1斗=2000;1升=200;商鞅变法1方升=201 |
漢 |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1龠=5撮;1撮=4圭 | 1斛=20000;1斗=2000;1升=200;1合=20;1龠=10;1撮=2;1圭=0.5 |
三國和兩晉 |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 | 1斛=20450;1斗=2045;1升=204.5;1合=20.45 |
南北朝 |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 | 1斛=30000;1斗=3000;1升=300;1合=30 |
隋 |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 | 開皇:1斛=60000;1斗=6000;1升=600;1合=60
大業:1斛=20000;1斗=2000;1升=200;1合=20 |
唐 | 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 | 大:1斛=60000;1斗=6000;1升=600;1合=60
小:1斛=20000;1斗=2000;1升=200;1合=20 |
宋 | 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 | 1石=67000;1斛=33500;1斗=6700;1升=670;1合=67 |
元 | 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 | 1石=95000;1斛=47500;1斗=9500;1升=950;1合=95 |
明清 | 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 | 1石=100000;1斛=50000;1斗=10000;1升=1000;1合=100[來源請求] |
- 營造尺庫平制:1石=2斛=10斗=100升=1000合=1,0000勺=3160立方寸=103.54688公升
- 市制:1市石(ㄉㄢˋ)=10市斗=100市升=1000市合(ㄍㄜˇ)=1,0000勺=10,0000撮=100公升→请参考中国市制
衡
单位名称 | 别称 | 重量 | 公制換算(约为今公克g) |
---|---|---|---|
铢 | 朱 | 100黍 | 0.65 |
锱 | 甾 | 6铢 | 3.91 |
两 | 24铢 | 15.625(一说秦国约为15.8) | |
斤 | 16两 | 250 | |
钧 | 匀 | 30斤 | 7500 |
石 | 䄷 | 120斤 | 30000 |
镒 | 益、溢、賹 | 20两、10釿 | 312.5 |
釿 | 𠦉 | 2两 | 31.25 |
锊 | 寽、爰、锾 | 5斤 | 1250 |
两以上的单位,各国所用略有不同,楚国用斤,赵国用石、斤,魏国用鎰、釿,秦国用石、鈞、斤 |
時代 | 單位換算 | 公制換算(公克g) |
---|---|---|
秦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 1石=30360;1鈞=7590;1斤=253;1兩=15.8;1銖=0.66 |
漢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 西漢:1石=29760;1鈞=7440;1斤=248;1兩=15.5;1銖=0.65 東漢:1石=26400;1鈞=6600;1斤=220;1兩=13.8;1銖=0.57 |
三國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 1石=26400;1鈞=6600;1斤=220;1兩=13.8;1銖=0.57 |
兩晉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 1石=26400;1鈞=6600;1斤=220;1兩=13.8;1銖=0.57 |
南北朝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 南齊:1斤=330;梁、陳:1斤=220; 北魏、北齊:1斤=440;北周:1斤=660 |
隋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 大:1石=79320;1鈞=19830;1斤=661;1兩=41.3 小:1石=26400;1鈞=6600;1斤=220;1兩=13.8 |
唐 |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10錢;1錢=10分 | 1石=79320;1斤=661;1兩=41.3;1錢=4.13;1分=0.41 |
宋元 | 1石=120斤;1斤=16兩;1兩=10錢;1錢=10分 | 1石=75960;1斤=633;1兩=40;1錢=4;1分=0.4 |
明清 | 1石=120斤;1斤=16兩;1兩=10錢;1錢=10分 | 1石=70800;1斤=590;1兩=36.9;1錢=3.69;1分=0.37 |
- 營造尺庫平制:1斤=16兩=160錢=1600分=1,6000釐=16,0000毫=596.816克
- 市制:1斤=16兩=160錢=1600分=1,6000釐=16,0000毫=160,0000絲=500克→更详细的请参考中国市制
面積
現況
現時中國大陸以公制為主,輔以市制。但也有少量领域习惯使用或跟随国际惯例使用英制:例如蛋糕和照片的尺寸便是习惯使用英制,并注公制数量。
香港和澳門長時期為英國及葡萄牙屬地,沒有受市制改革影響。雖然政府曾大力推廣十進制,但民間仍沿用司馬斤、英制、公制(三者同時使用)。
參閱
备注
- ^ 讀音:拼音 dù liàng héng;注音 ㄉㄨˋ ㄌㄧㄤˋ ㄏㄥˊ。度量衡的英語翻譯是:Chinese units of measurement(英語維基百科),或是 length, capacity and weight(漢典),簡稱 measurement(教育百科),為三種計量單位制度的名稱,即三個名詞組合成的“並列式合義複詞”,讀音應從名詞。
参考
參考來源
中國央視國際2004年7月22日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