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期農村社會

香港早期農村社會时期,香港农村社会主要是以种植业渔业为主,而且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由于当时的香港经济还不够发达,农民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农民们很难获得足够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陸上原居民

新界陸上原居民與丁權

香港的水上人比陸上人多,1950-1970年代,逃港人口大量進入香港市區,公屋需求大增,港英政府為了提供誘因從而收取新界土地發展新市鎮,加上新界只是租借地、地價低,而且未開發時交通不便,給予丁權建屋的只有在1898年前後租借新界時已在新界陸上居住的原居民,但記錄時間為1970年代,再從族譜等追溯祖籍。這些原居民以客家人最多,之後為圍頭人。水上人以及港島九龍市區的陸上原居民沒有丁權

香港陸上人早期以百越的原居民為主,秦漢以降, 陸續有中原漢人移居香港,遺蹟有李鄭屋東漢墓等等.到了宋朝, 因戰亂,不少福建以及其他城市陸上人從水路或陸路到新界定居,圍頭人的形成與鄰近的四邑人相似,遷海禁界時被遷入廣東省內陸,又混合了不少粵系居民。他們在新界平原務農和飼養牲畜維生。他們和閩南人一樣同樣為漢族人。圍頭客家人不時衝突,彼此之間沒有往來,不時有械鬥發生,而且建立圍屋以作防護,在廣東大規模的土客械鬥中支持廣府人、四邑人一方。語言受閩、粵兩方互相影響,如「爸」是閩南語的發音。在本地人的三十多個「姓族」[1]中,鄧、侯、彭、廖、文這五個姓族的歷史最為悠久,被稱為新界五大氏族圍頭人包括為百粵系、閩系以及粵系人。

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以及江西交界山區居住,清代遷海禁界後,香港的人口幾乎盡遷大陸,在鄭成功的南明政權滅亡後,清政府由廣東內陸周邊地區把人口遷入香港,客家人遷入時,他們和本地人一樣主要以務農維生,但較好的平原被圍頭人霸佔,西貢區至今仍有客家山歌活動[2]

水上原居民

閩南人是台灣南明政權滅亡後便移居香港。多數是漁民,直到清中後期,閩南人重新以商人身份在南洋經商,天后為閩南人的信仰,香港亦有大量的天后廟(媽祖廟),是中國沿海擁有最密集的天后廟(媽祖廟)的城市之一。

蛋家是香港的水上居民。他們是遠古越人,和珠三角原居民一樣被廣州的漢族粵語同化,但極少和漢族通婚。他們在香港定居後,仍保存著很多百越風俗習慣,只在上生活而絕少上岸居住。他們主要是以捕魚維生。

特色

圍村
自公元10世紀中葉起,五大姓族已開始在新界各個平原定居。後來到了18、19世紀,即清朝遷海禁界後,客家人遷入香港,當時的政府又無力保護五大姓族居民,又發生死傷過百萬的土客械鬥,各姓族開始建立圍村以在械鬥時保護居民,而當時富庶的村民多聚居於圍村以求自保。圍村的圍牆以花岡石建成,牆壁厚達三至四尺。圍牆四周設有護城河,牆上則設有炮樓及炮孔;圍門大多是堅固的木柵或繩狀鐵門。圍村內多設有更樓,以監察圍村內外的情況。[3]
宗祠
在圍村中,各個姓族會興建宗祠來擺放祖先的木主。宗祠是一個圍村的中心,其用有很多,例如祭祖、舉行慶祝活動及村中長老舉行會議等等。
教育
五大姓族均很重視教育,並在各個朝代都有派子弟應考科舉試,考取「進士」、「舉人」和「秀才」等等的功名。當各族的族中子弟在科舉試中考獲功名,族人都會在其宗祠舉行慶祝大會及懸掛功名牌匾來表揚這項盛事。

相關參見

參考註釋

  1. ^ 姓族是指同一個祖先所衍生出來的人,因為他們擁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姓氏亦相同
  2. ^ 存档副本.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關於更多圍村的資料見圍村的建築特色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