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满语ᠣᠯᠪᠣ转写olbo蒙古語хүрэм),在清代文獻中称行褂,是滿族蒙古族服裝,也是中國清代民国男式服装之一,被視為一種外套夾克,套在滿族長袍外面穿用,與長袍/長衫合稱“长衫马褂”或「長袍馬褂」。马褂有袖(无袖的稱作马甲),分大襟、对襟、琵琶襟三种,一般长度到肚脐,袖长到肘部。材質上有单、夹、等种类。

著馬褂者。

马褂在順治年間多為满族人穿用,至康熙雍正年間,流行全國[1]。在清朝,明黄色的黃馬褂是特赐給有軍事功勞者、對皇家有功勞者、或者武藝高強的軍人與精於打猎武士,代表皇帝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随便穿用明黄色的黃馬褂。

演化

雖然常被認為是滿族的衣裝,但馬褂的雛形在明朝已經出現,《明宣宗射獵圖》中就有明宣宗穿上對襟方领無袖罩甲射獵的畫像。

马褂是清朝官员制服的一种,在《清朝通典》内长与坐齐的褂子称为行褂,设计上方便骑马时穿著。满清皇帝的制服分为朝服、龙袍、常服褂、行褂、常服袍、行袍。[2]行褂比常服褂短。[3]满清官员的制服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几种。当中行服是出外时所穿,而马褂(亦称为“行褂”)即行服的一种。据《大清会典》定制,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及文武品官的行褂形制相同,但以面料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和亲王色用石青,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护军统领等色用明黄。在八旗之四正旗中,除正白旗、正红旗和正蓝旗副都统之行褂色各如旗色外,正黄旗副都统的行褂为金黄色。[4]

马褂的颜色和用料皆与穿著者的阶级有关,当中黄色是皇帝的专用顏色,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或者获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著。[5]皇帝、亲王的常服行褂则用石青色。[6]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民国元年十月初三)。男子常礼服采用中西两式,即《服制》中所指的甲乙两种。《服制》中将長袍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公布《服制条例》,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台灣,參加正式傳統宗教祭典時,主祭、陪祭者多會穿著馬褂。近年來參加佛教喪禮的家屬由傳統披麻戴孝改為穿著黑色馬褂。

黃馬褂

根据清官规定,有四类人可以穿著淡黄色的黄马褂:[7]

  • 行职褂子:第一类是皇帝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著黄色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职褂子”,没有花纹及图案。因为是因职而穿著,离开工作岗位,或者非与皇帝同行时便不能穿。
  • 行围褂子:第二类黄马褂是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清代的各皇帝至咸丰为止俱有每年狩猎的习惯。在皇帝围猎、校射时表现出色,或者向皇帝献猎物者,都可能得到皇帝赏赐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围褂子”,按规定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著。平时无故穿上属于犯禁,是可以被治罪的。
  • 武功褂子:第三类黄马褂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奖赏。这种赏赐又称“武功褂子”,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著;意义上才属于一般人平时所说的“赐穿黄马褂”。据考据,这种赏赐方式在清初并不盛行,一路至嘉庆年间都未见于史书;相信是在道光或咸丰以后才开始出现。到了太平天国起后更多见赏赐于对太平军作战有功者。而获得赏赐者不单是有军功的战将,有时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亦可能获得赏赐。清末时慈禧太后便曾赏赐为其开火车的司机黄马褂一件。
  • 特使特赐:第四类是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通常情况下,皇上特赐某官员黄马褂的诏書宣读后,被特赐黄马褂的官员须骑马绕紫禁城一周,这种威武而又庄严的仪式,在咸丰年间最为盛行。

穿着马褂的人物

註釋

  1. ^ 袁傑英紡沈蓁. 中國旗袍.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0. ISBN 7506417073. 
  2. ^ 《清朝通典》:“常服褂,色用石青,花文随所御,裾左右开。行褂,色用石青,长与坐齐,袖长及肘。常服袍,色及花文随所御,裾四开。行袍同。”
  3. ^ 石青色缎常服褂.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4. ^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5. ^ 《清朝通典》:“其明黃色行褂,則領侍衞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衞班長、護軍統領、健銳營翼領及凡諸臣之蒙賜者,皆得服之。”
  6. ^ 《清朝通典》:“行褂:色用石青,長與坐齊,袖長及肘。行袍如常服袍減十之一右裾短一尺,色隨所用,棉祫紗裘各惟其時。”
  7. ^ 闲话黄马褂.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