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8月26日) |
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中国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炎培第三子,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划为右派。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北京。2021年4月5日与其妻合葬于北京昌平凤凰山陵园10区卧8排12号。
黃萬里 | |
---|---|
出生 | 大清江蘇省松江府川沙廳 | 1911年8月20日
逝世 | 2001年8月27日 中国北京市 | (90歲)
墓地 | 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凤凰山陵园10区卧8排12号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母校 | 西南交通大學 康奈爾大學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
知名于 | 反對三門峽大壩和三峽大壩的建設[1] |
配偶 | 丁玉隽 |
儿女 | 3個女兒和3個兒子 |
父母 | 黃炎培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水文、水利工程 |
机构 | 清華大學 |
生平
黄万里祖籍江苏省川沙县,是黄炎培(父)和王纠思(母)的第三个儿子,1911年出生于上海,2001年因肺癌逝于北京清华园。
1924年黄万里入无锡实业学校学习,1927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1932年毕业。1933年任杭江铁路见习工程师,参与江山江铁桥的建造。1934年赴美留学,1935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
1945年在南京出任中华民国水利部视察工程师。1947年至1949年4月出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赴香港。1949年4月至上海,5月辞去兰州职务,经广州到香港。1949年9月到沈阳,出任中国共产党东北水利总局顾问。1950年6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学任教。1953年被调至清华大学任教。在随后的年间,他编写了重要的学术专著《洪流估算》和《工程水文学》[2]。
1955年4月,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同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召集学者和水利工程师70多人就已开工的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在当时流传“圣人出,黄河清”的言论下,黄万里是唯一反对建造三门峡水库的与会者,并与其他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七天的辩论[3]。
1957年6月19日,黄万里在清华大学校刊上发表散文《花丛小语》,被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批示“这是什么话?”,并在《人民日报》以“什么话”为标题发表。“什么话”也被作为以后《人民日报》刊登供批判的右派文章的专栏题目。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江西鄱阳湖劳动,1974年被揪回清华大学批斗,并在此期间完成《论治理黄河方略》。1980年2月26日被清华大学党委“平反”。1998年,黄万里被清华大学获准给研究生授课。2001年8月27日去世[4]。
学术贡献
黄万里主张从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历史和特性出发,全面、整体地把握江河的运动态势;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把因势利导作为治河策略的指导思想。他的这一理论,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
黄万里一生坚持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及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但他的治黄策略及对于三峡工程的意见均未被决策者采纳[5]。在被“平反”以后,他多次向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去信,阐述自己的观点。
家庭
参考资料
- ^ Choking on the Three Gorges. Economist. 2011-06-09 [2019-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1).
- ^ 侯西岭,张秀山,殷建国主编. 寻访交大之星.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4: 106. ISBN 978-7-5643-4676-8.
- ^ 顾剑,顾祥林编著. 工程伦理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03: 79. ISBN 978-7-5608-5785-5.
- ^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景亚南主编. 浦东早期留学人员选录 1872-1949.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12: 61. ISBN 978-7-5671-2645-9.
- ^ 《川沙名人》编写组编. 川沙名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7.01: 189. ISBN 978-7-5439-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