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哲學
哲學年鑑 |
---|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2026 . 2027 ... |
事件
著作
- 11月8號 - 凱特·曼尼(Kate Manne)《聽話女孩:厭女的邏輯》[2](牛津大学出版社)[3]
死亡
- 1月1日:德里克·帕菲特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倫理學家之一。 75歲,生於1942年。[4]
- 1月9日:齐格蒙·鲍曼 波蘭社會學家和哲學家。生於1925年,91歲[5]。
- 1月13日:馬克·費舍爾英國作家,音樂記者和文化理論家,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於2009年的《資本主義現實主義:沒有別的選擇?》。生於1968年,48歲[6]。
- 2月1日:茨維坦·托多洛夫,保加利亞 - 法國歷史學家,哲學家,結構主義文學評論家,社會學家,散文家和地質學家。生於1939年,77歲。
- 2月17日: 汤姆·里根,美國哲學家,動物權利理論家。1938年出生,78歲。
- 3月14日:安德烈·托塞爾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生於1941年,75歲[7][8]。
- 4月22日:休伯特·德雷福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教授。生於1929年,87歲。
- 4月24日:罗伯特·梅纳德·波西格美國作家和哲學家。88歲,1928年出生。
- 5月15日:卡爾 - 奧托·阿佩爾德國哲學家兼法蘭克福大學名譽教授。生於1922年,95 歲。
- 10月1日:伊斯特萬·梅薩羅斯匈牙利出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蘇塞克斯大學名譽教授。1930年出生,86歲。
- 11月29日:杰瑞·福多美國哲學家和認識論學家。生於1935年,82歲。
註釋
- ^ Jennifer Schuessler. Onora O’Neill Wins $1 Million Berggruen Prize for Philosophy. 纽约时报. 3 October 2017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 ^ 劉滿新. 俞敏洪道歉了,但這個時代的厭女症遠沒結束. 2018-11-19 [201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中文).
- ^ Manne, Kate "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ublished 8 November 2017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0604981, Retrieved on 12 November 2018.
- ^ Grimes, William. Derek Parfit, Philosopher Who Explored Identity and Moral Choice, Dies at 74.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1-04 [2017-01-06].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 ^ 著名社會學家、《現代性與大屠殺》作者齊格蒙·鮑曼去世 終年91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端傳媒,2017-1.10,[2017.1.12]。
- ^ Mark Fisher’s K-punk blogs were required reading for a generation.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0).
- ^ André Tosel, philosophe niçois de renom, nous a quittés. Nice Matin. 2017-03-14 [201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 ^ Barbancey, Pierre; Chaillan, Pierre. Disparition. André Tosel, ou l’action avec Marx, Spinoza et Gramsci. L'Humanité. 2017-03-15 [201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