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488

(重定向自GPIB

IEEE-488 是一种由惠普公司(现为安捷倫科技是德科技)在1960年代开发的HP-IB(Hewlett-Packard Interface Bus,惠普接口总线)短程通信总线规范。随後成为了标准,并通称为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通用接口总线)。

历史

  • 1965年惠普公司设计“惠普接口总线”(HP-IB), 用于连接惠普的计算机和可编程仪器。转换速率通常可达1Mbytes/s。
  • 1975年,HP-IB成为IEEE-488-1975标准。描述了用于控制器和仪器间通讯标准,它包括电子信号、物理特性和特殊功能。
  • 1977年10月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采纳颁布为IEC625标准。
  • 1987年IEEE个别修订为IEEE-488.1-1987,并同时颁布了IEEE-488.2-1987标准,加强了原来的标准, 精确定义了控制器和仪器的编码格式作了进一步的标准化。
  • 1990年可编程仪器的标准命令(Standard Commands for Programmable Instruments,SCPI)采纳了IEEE488.2定义的命令结构,创建了一整套编程命令,被引入IEEE 488仪器。
  • 1992年 修订IEEE 488.2,定义总线通讯控制、设置数字编码和格式以及设置通用设备命令,推出ANSI/IEEE488.2作为对IEEE488.1标准的补充。
  • 1993年 NI公司提出HS488

技术特性

  • 可以用一条无源的24脚并行总线互相连接若干台装置,以组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 系统中装置的数目最多不超过15台,互连总线的长度不超过20m。
  • 数据传输采用并行比特(位)、串行字节(位组)双向异步传输方式,其最大传输速率不超过1兆字节每秒。
  • 总线上传输的消息采用负逻辑。低电平(≤+0.8V)为逻辑“1”,高电平(≥+2.0V)为逻辑“0”。
  • 地址容量。单字节地址:31个讲地址,31个听地址;双字节地址:961个讲地址,961个听地址。
  • 一般适用于电气干扰轻微的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在一个GPIB标准接口总线系统中,要进行有效的通信联络至少有至多一个在工作的“讲者”、多个“听者”、1个“控者”三类仪器装置。

GPIB并行总线的组成:

  • 8条地线
  • 16条信号线
    • 8条数据线:DIO1 到 DIO8,用 来传送命令、地址和数据
    • 5条控制线
      • ATN(Attenntion Line)监视线。由控制器驱动,该线的不同状态对数据总线上的信息作出解释。当ATN=“1”时,表示数据线上传送的是地址或命令,这时只有控制器能发送信息,其它设备都只能接收信息。当ATN=“0”时,表示数据总线上传送的是数据。
      • IFC (Interface Clear) 接口清零线。该线的状态由控制器建立,并作用于所有设备。当它为有效低电平时,整个IEEE 488总线停止工作,发送器停止发送,接收器停止接收。使系统处于已知的初始状态。它类似于复位信号RESET。可用计算机的复位键来产生IFC信号。
      • REN (Remote Enable)远程控制。该信号为低电平时,系统处于远程控制状态,设备面板开关,按键均不起作用;若该信号为高电平,则远程控制不起作用,本地面板控制开关,按键起作用。
      • SRQ (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线,指出某个设备请求控制器的服务,所有设备的请求线是“线或”在一起的。发向作为控制器的计算机的中断请求线。
      • EOI(End or Identify)结束或识别线。当ATN=“0”时,这是进行数据传送,当传送最后一个字节使EOI=“1”,表示数据传送结束,当ATN=“1”,若EOI=“1”时,则表示数据总线上是设备识别信息,即可得到请求服务的设备编码。
    • 3条握手线:每一个字节的数据传送都采用异步握手 (挂钩)联络方式。发送消息方(源方)和接收消息方(受方)利用这 3 条握手线进行三线挂钩。总线上如果是快速设备,传输速度就快;如果是慢速设备,传输就慢。
      • DAV (Data Avaible) 数据有效线
      • NRFD(Not Ready for Data) 未准备好接收数据线
      • NDAC (Not Data Accepted) 数据未接收完毕线

在GPIB控制器中,把器件与 GPIB 总线的一种交互作用定义成一种接口功能。GPIB 标准 接口共定义了 10 种接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