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里克·達姆

丹麦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1895—1976)
(重定向自Henrik Dam

亨里克·達姆[註 1]丹麥語Carl Peter Henrik Dam,1895年2月21日—1976年4月17日)是一名丹麥生物化學家生理學家

亨里克·達姆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Henrik Dam
出生(1895-02-21)1895年2月21日
 丹麦哥本哈根
逝世1976年4月17日(1976歲—04—17)(81歲)
 丹麦哥本哈根
母校哥本哈根理工大學
格拉茨大學
知名于維生素K
奖项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43)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生物化學生理學
机构哥本哈根大學
羅徹斯特大學
论文Nogle Undersøgelser over Sterinernes Biologiske Betydning(1934年)
受影响自弗里茨·普雷格爾
達姆與他的妻子,攝於1946年

達姆因與愛德華·阿德爾伯特·多伊西共同發現維生素K及其在人類生理學中的作用而在194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達姆的關鍵實驗涉及給雞餵食不含膽固醇的食物[1]。他起初複製了安大略省農業學院英语Ontario Agricultural College(OAC)的科學家報告的實驗[2]。麥克法蘭(McFarlane)、格蘭姆(Graham)和理查森(Richardson)在OAC從事雛雞飼料項目的工作,曾用氯仿去除雛雞飼料中的所有脂肪。他們注意到,只餵食去掉脂肪的飼料的小雞出現了出血,並開始從標籤部位出血[3]達姆發現,這些缺陷不能通過在飲食中添加純化的膽固醇而得到恢復。看來—與膽固醇一起—從食物中提取了第二種化合物,這種化合物被稱為凝血維生素。這種新的維生素獲得字母K,因為最初的發現是在一本德國雜誌上報導的,在該雜誌上它被命名為「Koagulationsvitamin」。

1920年,達姆從哥本哈根理工學院(現為丹麥理工大學)獲得化學本科學位,並被任命為農業和獸醫學院的化學助理講師。1923年,他獲得哥本哈根大學生理學實驗室生物化學講師的職位。 1925年,他在格拉茨大學師從弗里茨·普雷格爾學習微型化學,之後回到哥本哈根大學,1928年被任命為生物化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1929年被任命為助理教授。在哥本哈根大學擔任教授期間,他在國外工作了一段時間,並於1934年向哥本哈根大學提交一篇題為《關於甾體的生物學意義的一些調查》(Nogle Undersøgelser over Sterinernes Biologiske Betydning)的論文,獲得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

1942年至1945年期間,達姆是羅徹斯特大學的高級研究助理;正是在這個時期,他被授予194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51年,他是參加第一次林道諾貝爾獎得主會議英语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s的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之一[4]

注释

  1. ^ 或作亨利克·达姆

參考資料

  1. ^ Dam H. The Antihæmorrhagic Vitamin of the Chick.: Occurrence And Chemical Nature. Nature. 1935, 135 (3417): 652–653. Bibcode:1935Natur.135..652D. S2CID 4104430. doi:10.1038/135652b0. 
  2. ^ Dam H. The discovery of vitamin K,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al application (PDF). Nobel Prize Laureate Lecture. 1943 [2023-03-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04). 
  3. ^ McAlister VC. Control of coagulation: a gift of Canadian agriculture (PDF). Clin Invest Med. 2006, 29 (6): 373–377. PMID 1733045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3-06). 
  4. ^ 1st 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 - Laureates. www.mediatheque.lindau-nobel.org.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