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太空/專題

專題


  主題頁面     專題     幫助我們  

歡迎!

太空,曾引發無限暇想,但能帶來絕滅巨劫。人類對它趨之若騖,但又感到萬分恐懼。它既是時間的開始,但也創造了終結。是生命的搖籃,但卻危機四伏。這個既神秘又危險的世界,將會是人類繼地理大發現後另一個新大陸,最後一個等著人類來征服的前哨。宇宙存在無限機遇,超級地球海洋行星等,是人類所追求的另一個地球,另一個家園。人類在宇宙所作的每一個創舉,都不僅僅是「一小步」。但是,太陽風超新星爆發,甚至黑洞,都潛伏於宇宙當中,危機四伏。究竟,在宇宙深處等著我們的,是機遇,還是滅亡?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是在太陽系之外的行星。迄2013年10月30日,已經被認定的系外行星總數為1031顆,這些行星分屬784個行星系,其中有170個多行星系。克卜勒任務已經檢測到18,000顆行星候選者,包括262顆位於潛在適居帶的候選者。 在銀河系,估計有數十億顆行星(若每顆恆星都至少有一顆行星,將導致有1,000億至4,000億顆行星), 不只在恆星周圍有行星,也有自由移動的行星質量天體,而已知最靠近的系外行星是半人馬座αBb。 幾乎所有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都在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內,但是有少量的銀河系外行星可能可以被檢測出來。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在2013年1月提出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估計在銀河系內至少有170億顆地球尺度的系外行星。

數百年來,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都認為在太陽系以外應該也有行星的存在,但是沒有辦法知道行星有多普遍,或是與太陽系行星的相似度又是如何。在19世紀,許多的偵測方法被提出來,但最終所有的天文學家得到的結果都是否定的。第一個被確認的檢測出現在1992年,發現有幾顆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環繞着脈衝星PSR B1257+12。在主序帶恆星發現行星的地一個偵測結果出現在1995年,在鄰近的飛馬座51發現了以4天週期公轉一週的巨大行星。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自此之後偵測到的數量與效率迅速的增加。有些系外行星被大望遠鏡直接拍攝到影像,但絕大多數的系外行星都是經由徑向速度測量檢出的。除了系外行星,系外彗星,在太陽系之外的彗星,也被發現了,也許在銀河系內也是很普遍的。

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是研究天文學、宇宙學、天體物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因為有些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對天文理論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當代的天文學是以觀測為主之研究學科,部分以望遠鏡與各種鏡後特殊接收裝置為接收星光各波長光波並加以處理,探視各種性質與變化以研究天體,結合物理學角度研究各天體以至宇宙之演化。著名的天文學家包括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歐多克索斯、亞里士多德、阿里斯塔克斯、托勒密、哥白尼、第谷、開普勒、伽利略、牛頓、赫歇爾、巴門尼德、張衡、祖沖之等。

天體力學

天體力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涉及天體的運動和萬有引力的作用,是應用物理學,特別是牛頓力學,研究天體的力學運動和形狀。研究對象是太陽系內天體與成員不多的恆星系統。以牛頓、拉格朗日與航海事業發達開始,伴着理論研究的成熟而走向完善的。天體力學可分六個範疇:攝動理論、數值方法、定性理論、天文動力學、天體形狀與自轉理論、多體問題(其內有二體問題)等。天體力學也用於編制天體曆,而1846年以攝動理論發現海王星也是代表着天體力學發展的標誌之一。天體力學的卓越成就是發展出天體動力學,研究和發展出各式人造衞星的軌道。雖然現代的天體力學分析起源於400年前的艾薩克•牛頓,但是對天體位置的研究和預測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

恆星

恆星是大質量、明亮的電漿體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白天由於有太陽照耀,無法看到其他的恆星;只有在夜晚的時間,才能在天空中看見其他的恆星。恆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因為核心的核融合而發光。核融合所釋放出的能量,從內部傳輸到表面,然後輻射至外太空。幾乎所有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恆星天文學是研究恆星的科學。

天文學家經由觀測恆星的光譜、光度和在空間中的運動,可以測量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和許多其他的性質。恆星的總質量是決定恆星演化和最後命運的主要因素。其他特徵,包括 直徑、自轉、運動和溫度,都可以在演變的歷史中進行測量。描述許多恆星的溫度對光度關係的圖,也就是赫羅圖,可以測量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階段。

恆星誕生於以氫為主,並且有氦和微量其他重元素的雲氣塌縮。一旦核心有足夠的密度,有些氫就可以經由核融合的過程穩定的轉換成氦。恆星內部多餘的能量經過輻射和對流組合的攜帶作用傳輸出來;恆星內部的壓力則阻止了恆星在自身重力下的崩潰。一旦在核心的氫燃料耗盡,質量不少於0.5太陽質量的恆星,將膨脹成為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更重的化學元素會在核心或包圍着核心的幾層燃燒。這樣的恆星將發展進入簡併狀態,部分被回收進入星際空間環境的物質,將使下一代恆星誕生時正元素的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