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人民力量革命 (1986年)
蘇州宇文宙武在话题“POV”中的最新留言:11年前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人民力量革命 (1986年)曾於2013年2月28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本條目有内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页面“People Power Revolution”(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哪一場因暗殺與做票所引發的革命推翻獨裁政權、產生亞洲第一位女性總統、也被杭廷頓等學者認為帶動了臺灣(中華民國)與南韓等國家的民主化進程?
- 人民力量革命 (1986年)条目由Wildcursive(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Wildcursive(讨论 | 貢獻),属于“Event”类型,提名于2013年2月22日 16:01 (UTC)。
- (~)補充:27年前的今天(2月22日)革命正式爆發,譯後自薦以紀念這段鄰邦影響臺灣的歷史。--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2日 (五) 15:45 (UTC)
- (!)意見,地区词转换。--Numenor(留言) 2013年2月22日 (五) 15:50 (UTC)
- (:)回應:已先加入六位主要當事人的字詞轉換,其他的會再看看。--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2日 (五) 16:14 (UTC)
- (-)反对:中立性有欠缺。稍举一例:“臺灣與南韓等國家”已经违反区域中心的相关方针。—Snorri(留言) 2013年2月22日 (五) 16:42 (UTC)
- (+)支持+(!)意見--建議當提出「中立性欠缺」時,可以附上實質具體理由,便利用戶們各自判斷。Wetrace(留言) 2013年2月22日 (五) 21:40 (UTC)
(+)支持:不同意存在欠缺中立性。Wallace Preach My Gospel 2013年2月23日 (六) 00:26 (UTC)- (+)支持--Trevor Henry Lau!(留言) 2013年2月23日 (六) 04:19 (UTC)
- (+)支持:學生時課本不會有。--Outlookxp(留言) 2013年2月23日 (六) 05:15 (UTC)
- (+)支持--ITWN(留言) 2013年2月23日 (六) 05:21 (UTC)
- (+)支持:小修問句以免中立性質疑,然條目內容並無明顯中立性爭議--(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2月23日 (六) 06:48 (UTC)
- (+)支持--Chinuan12623(留言) 2013年2月23日 (六) 12:02 (UTC)
- (+)支持--Iokseng(留言) 2013年2月23日 (六) 14:53 (UTC)
- (+)支持--SSR2000(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01:01 (UTC)
- (+)支持--波波爾烏 (Talk) 2013年2月24日 (日) 02:35 (UTC)
- (+)支持--武穆殿前小侍衛&背蒐軍NO.36(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05:12 (UTC)
- (+)支持--Jackac(留言) 2013年2月25日 (一) 12:37 (UTC)
- (-)反对:DYK的提问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不修改提问,即使条目质量再高也无法支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2月24日 (日) 06:22 (UTC)
- (:)回應以上兩位:絕大多數研究比較民主化、比較民主轉型、比較轉型正義的著作都是將Taiwan與Philippines和South Korea相提並論,各種民主國家相關列表List of Countries亦然。事實上,要在這類談民主轉型成功國家的論文或專著中要找到Republic of China字樣還真不容易,至於PRC就更少了。這些敘述都是基於事實、現實、與已發生的歷史。看多了就能習慣,放寬心吧!--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15:59 (UTC)
- 关于两岸政治用语应该注意的方面我就不说了,country不但是国家,也可以是地区(如格陵兰),一般翻译成“国家和(或)地区”,如果改成“国家和地区”就没问题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2月25日 (一) 01:13 (UTC)
- (:)回應以上兩位:絕大多數研究比較民主化、比較民主轉型、比較轉型正義的著作都是將Taiwan與Philippines和South Korea相提並論,各種民主國家相關列表List of Countries亦然。事實上,要在這類談民主轉型成功國家的論文或專著中要找到Republic of China字樣還真不容易,至於PRC就更少了。這些敘述都是基於事實、現實、與已發生的歷史。看多了就能習慣,放寬心吧!--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15:59 (UTC)
- (※)注意:阁下所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这个提问已经明显有悖于方针维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海峽兩岸政治。由于这是一个方针,所以即使DYK已经通过,仍有可能被取消资格。建议阁下尽快修改该问题。--InstantNull(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20:51 (UTC)
- (:)回應看看這些學術界常用的Individual Country Regime Trends, 1946-2010或這個Independent Countries (Freedom in the world 2013)等來源資料(還有更多散見的)就知道所指為何,所列毫無疑問都是國家。「臺灣民主化」是被學界當成各國民主化的一環,很少有「中華民國民主化」之類的用語。無論稱為臺灣或中華民國,國家本質並無二致,同時已增註中華民國。--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5日 (一) 03:39 (UTC)
- (-)反对:反对利用DYK投票宣扬个人政治理论,尤其是台湾国理论。且条目本身参见太多。
- 菲律賓政治、菲律賓歷史
- 春 (政治術語)、民主的歷史、民主化、第三波民主化、和平演變、政黨輪替、轉型正義、《為什麼要民主?》
- 臺灣: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事件、江南案、《被出賣的台灣 (電影)》、519綠色行動、三月學運、臺灣人權
- 南韓:光州事件、《華麗的休假》、六月民主運動
- 緬甸:8888民主運動、番紅花革命(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緬甸民主改革、《以愛之名:翁山蘇姬》
-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學生運動、茅草行動、全民挺明福、2007年淨選盟大集會、2011年淨選盟2.0人民集會、2012年淨選盟3.0集會
- 西藏:1959年藏區騷亂、1989年拉薩騷亂、2008年藏區騷亂、藏區連環自焚事件、2012年甘孜騷亂
- 香港:香港民主運動發展史、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七一大遊行、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五區總辭
- 歐亞大陸:匈牙利十月事件、布拉格之春、克羅埃西亞之春、康乃馨革命、團結工聯、東歐劇變、波羅的海之路、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天鵝絨革命、顏色革命、橘色革命、玫瑰革命、鬱金香革命
- 中東:雪杉革命、伊朗綠色革命、茉莉花革命、2011年埃及革命、利比亞內戰、阿拉伯之春
- 中國:北京之春、八六學潮、六四事件、零八憲章、中國茉莉花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
- 如果各位认为这么多的参考内容硬塞进一个条目中都没有问题,那请投支持票吧。--黑雪姬(留言) 2013年2月25日 (一) 01:27 (UTC)
- (-)反对,(▲)同上,以及维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思域无疆 讲大道 做事体 2013年2月25日 (一) 01:43 (UTC)
- (-)反对:内容沒問題,只是提問和參見的確像在宣傳某種意識形態或政治主張。Wallace Preach My Gospel 2013年2月25日 (一) 03:08 (UTC)
- (-)反对内容不错,可以试着换一个提问的方法。--Tommytongflare(留言) 2013年2月25日 (一) 04:21 (UTC)
- (!)意見:不太能理解反對者提及维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理據為何?而台湾国理论的丟出來有誤導討論的嫌疑,請明說。--(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2月25日 (一) 06:02 (UTC)
- (-)反对:问题不中立--海音(留言) 2013年2月25日 (一) 09:34 (UTC)
- (-)反对,同黑雪姬--CHEM.is.TRY 2013年2月25日 (一) 15:29 (UTC)
- (+)支持--Hikaru(留言) 2013年2月26日 (二) 01:45 (UTC)
- (-)反对:參見太多,而且看似無直接關係。-Hijk910 登り坂 2013年2月26日 (二) 04:25 (UTC)
- (-)反对:「國際影響」與「參見條目」段落,看似無任何明顯的關係性。如按編者的邏輯,那法國大革命豈不是日後這些民主運動之首了?怎麼說也輪不到人民力量革命 (1986年)去自抬身價。
- 請支持者先看看此條目的英文版與日文版的內容後,再想想中文條目硬加上的這兩個段落是否應該切割出去?
- -P1ayer(留言) 2013年2月26日 (二) 06:42 (UTC)
- (:)回應:菲律賓的人民力量革命談的是民主倒退、政治案件、政治暗殺、人民反抗、政權移轉等,這些參見條目都是冷戰成形後爭取自由民主權利的運動與政府鎮壓等相關事件,也就是自由化、民主化的爭取經過,並加上基本概念與相關作品。菲律賓的人民力量革命在冷戰時期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美國放棄所支持並駐軍的反共獨裁政權而使其走向民主的第一例),也是公認的第三波民主化中亞洲首例(法國大革命是第一波民主化,與冷戰時期已無多少關係),雖然菲律賓後續的發展仍有問題,但不該輕視菲國或這場革命的影響力,而應還原到那個年代。列出各地的相關發展可供參照,並非無關。匯整的功能就與模板相似,只是尚缺拉丁美洲與非洲的相關條目而未編成模板。事實上,條目下方已有的冷戰模板內容更多。正是因為有人不熟悉這些歷史,整理類似主題的條目應該是件好事!我會考慮建個模板。--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6日 (二) 07:35 (UTC)
- (!)意見:对比我前述的参见问题,P1ayer的意见更显条目问题,国际影响段大量宣示基本上没有太大关联的内容。--黑雪姬(留言) 2013年2月26日 (二) 07:53 (UTC)
- (:)回應:「國際影響」一節用了不少中英文註釋,民主擴散的效應從東歐與中東就看得很明顯,Google查詢democracy OR democratization diffusion 1986 Philippines Taiwan "South Korea" 就有2200,0000筆結果,這可是有根據的。我當然知道有些臺灣的教科書或老師或政黨會灌輸說「解除戒嚴是政府的德政」,那就太不瞭解執政者一方面掩飾真相,一方面其實是有所畏懼的!這就像蔣經國於1970年在美國遭槍擊未遂後開始用臺灣人一樣。比較圖片就知道哪個語言的版本更完整。--WildCursive(留言) 2013年2月26日 (二) 08:57 (UTC)
- (+)支持--小莲庄处士 2013年2月26日 (二) 21:17 (UTC)
- (-)反对:同意P1ayer的意见。--湛蓝海岸 2013年2月26日 (二) 22:01 (UTC)
- (+)支持--Rende 仁德君子爱华夏 2013年2月27日 (三) 00:28 (UTC)
- (!)意見:民主擴散理論 democratization diffusion雖說不是學術共識,但有其學術知名及顯著程度,現在提問已不是將杭廷頓等學者的民主擴散想法視為唯一真理或學術無大爭議的共識,所以沒有所謂的不中立或需刪除內容或提問的問題。唯參見部份的各位爭議,只要問一句,若參見刪除改用各別主題模版或sidebar或footer處理,反對票會不會取消呢?若會的話,個人是覺得這才是良性的發展,若不會,那麼這又是維輯編輯政治立場角力戰了,對短期或長期的社群發展沒有好處。--(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2月27日 (三) 02:50 (UTC)
- (+)支持,抵消因台湾问题带来的不合理反对票。(!)意見,其它如上。--Nndd(留言) 2013年2月28日 (四) 16:08 (UTC)
POV
违反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海峽兩岸政治,故挂模板。——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3年12月3日 (二) 01: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