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南陽郡

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中的最新留言:7年前

维基不是论坛,不允许原创研究、自我宣传

南阳卧龙岗一事所谓的来源,几乎全部是没有任何特殊地位或者影响力的爱好者网站的发贴,唯一一个媒体是什么《经济视点报》,也不知与历史条目有什么关系。显然不符合WP:V特别强调的历史等专业条目可靠来源的层次。

更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的来源完全出自同一个不知名的网络作者之手,如此长篇累牍片面性的引用单一不知名作者有明显立场的来源,有严重的自我宣传的嫌疑。相关IP用户敢出来说一句自己和这个什么“石小生”没有半点瓜葛吗?

至于什么古代诗文是否支持某方观点,则完全是原创研究,古诗里面说南阳,难道就表示这个南阳是现在的南阳市,而不是东汉的南阳郡了?这也不是什么删不删除古诗的问题,而是维基百科从来不罗列原始文献。- 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9日 (五) 14:29 (UTC)回复

反驳

  1. Msuker说:作为历史条目,这些内容全部来自于同一个不知名的网络作者。请管理员认真看看参考来源,参考来源有《水经注》,有【知书房出版集团】出版的《王莽》一书,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三国志·杜袭传》注引《九州春秋》、更有唐、宋、元、明、清各代关于南阳卧龙岗的诗文,这些都是可供查证的可靠可靠来源所以Msuker所称的这些内容全部来自于一个作者完全是睁眼说谎。
  2. Msuker说:石小生是一个无名网络作者,而真实的石小生是《河南大辞典》常务执行主编,详见新闻: 应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邀请,2010年12月7日下午,《河南大辞典》常务执行主编石小生先生在H座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题为“从汉晋行政规划看诸葛亮躬耕地的确认”的学术讲座。来源: http://zfx.zknu.edu.cn/news_show.asp?id=438

--113.111.203.116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04:14 (UTC)回复

你说的这些原始文献,是否能够得出你的结论,这个问题是原创研究,因为其支持者远没有到“一大批”和“知名”。唐朝有人写“南阳诸葛亮”,就表示这个南阳是南阳市、南阳县,而不是南阳郡?凭什么?就凭石小生?
《河南大辞典》是什么东西?周口师范学院又是什么东西?别说只不过在那里讲过一次课,换句话说连正式的学术教育研究工作都没有,即使周口师范学院的院长难道就可以称为“知名历史学者”吗?
你要知道,这一结论的对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就凭《河南大辞典》的主编就可以挑战了?-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2:34 (UTC)回复

(:)回應::::::你的襄阳说又有多少追随者?唐朝、宋朝 、元朝、明朝、清朝有人以卧龙岗为题写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这个卧龙岗也是襄樊的?

不知道《河南大辞典》和周口师范学院是什么,那是你自己无知,当然你自己嘴巴脏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口口声声要求对方是“知名历史学者”,你的襄樊说的支持者又有哪些知名学者?
维基百科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维基百科,任何搞研究的人都可以对其提出质疑。--106.187.46.251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3:23 (UTC)回复

我不是襄阳说、南阳说的支持者,我是维基的编者,我只负责陈述存在争议,不负责比较两者的优劣。《河南大辞典》、周口师范学院是不是有资格在维基历史条目占据一席之地,自然可以由维基的编者群商讨决定,看看到底是谁无知到认为什么《河南大辞典》都是知名的东西。-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3:53 (UTC)回复

(:)回應:::先不论《河南大辞典》、周口师范学院知名与否,单就是不是有资格在维基历史条目占据一席之地这句话就是违背维基百科的精神 ,维基百科是全世界共享的百科,不是哪个名人,哪个知名单位所独有的百科,你的专制思维是对维基百科的亵渎。--113.111.209.61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5:24 (UTC)回复

所以你连维基百科的基本方针都不了解。维基不是给不知名的理论、作者提供展示舞台的。参见WP:NOR

包括只由极少数人持有的观点会构成原创研究。吉米·威尔士曾说过: 如果是多数观点,那么提及普遍接受的参考文字便可很容易地证实它; 如果是重要少数观点,那么很容易找到一批知名的拥护者; 如果是极少数(或极有限)观点,那么它并不属于维基百科,无论它是否真实,无论你是否能够证明它,除非它出现在一些补充条目中。维基百科不是存放原创研究的场所。

-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08:16 (UTC)回复

南阳说

{{editprotected}} 目前版本严失中立性,故要求加入支持南阳说的内容,参考来源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四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版本的九年级语文课本中《出师表》一文对“躬耕于南阳”的注解:“意为在南阳种地为生。躬:亲自。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还有《中州学刊》 2011年02期,《诸葛亮躬耕地浅说》一文中对躬耕南阳一说的支持,详见:[1] 或者[2]

修改后的诸葛亮躬耕地这一段是这样的:

诸葛亮躬耕地争议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过对于南阳的概念,南阳与襄阳两地存在争议。[1][2]南阳市市区内的卧龙岗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隆中都被认为是诸葛亮出山前的躬耕地。

支持襄阳说的人认为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南阳郡,其理由是东汉南阳郡并无南阳县,其治所在宛县,即今天的南阳市市中心,诸葛亮出山前长期为曹操势力控制。刘备投靠刘表驻守的新野就在襄阳县与宛县之间,是防备北方曹操的军事据点,由刘备几次三番北赴宛县探访诸葛亮的可能性极小。而南阳郡最南部的邓县,与南郡襄阳县分界为万山[3]隆中在万山以西,当时属于南阳郡邓县,故可以有“躬耕于南阳”之说。

支持南阳说的人认为,躬耕于南阳的地点在今天的卧龙岗,其理由是三国时期,南阳属南阳郡,襄阳属南郡,南阳郡与南郡以汉水为界,汉水之南的隆中不属于南阳郡。另外,依据《资治通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和《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东汉末年宛城不是曹操的势力范围。[4] 2010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级语文课本中对《出师表》一文“躬耕于南阳”的注解也支持南阳说。[5]

参考资料

  1. ^ 新三国称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 南阳网民强烈抗议并拒看. 
  2. ^ 诸葛亮躬耕地是哪个“南阳”?. 
  3. ^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
  4. ^ 任崇岳. 诸葛亮躬耕地浅说. 《中州学刊》. 2011年, (2期). ISSN 1003-0751.  已忽略未知参数|quotes= (帮助)
  5. ^ 《出师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年: 第32頁. 

观点

什么叫南阳方面认为、襄阳方面认为?南阳市长?襄阳市委书记?石小生依据资治通鉴认为宛城不属于曹操,就表示宛城不属于曹操了?石小生自己全文引用并驳斥的[ http://www.jjsdb.com/News_Showjjsdb.asp?NewsID=6389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行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专家论证会的结论意见》]就不成立了?
你有没有搞清楚维基和论坛的区别?这里不是讨论观点的正确性,而是讨论观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具备公信力的观点根本不需要收录,更不可能像你所做的这样一一详述。简而言之,一个石小生根本不配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维基打擂台,因为没人听说过什么《河南大辞典》,什么周口师范学院。-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2:42 (UTC)回复
(:)回應:南阳方面和襄阳方面用词不妥,可以修改为支持南阳说和支持襄阳说,另外请你睁大眼睛看看参考来源是河南省社科院的学术杂志,作者也不是石小生,当然完全可以将石小生的论点作为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行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专家论证会的结论意见》是一家之言,而非全国所有人的共识,维基百科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百科。--113.111.209.61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3:37 (UTC)回复
你也睁大眼睛看看,这是条目保护后你方才提供的河南方面的出版物,还是条目保护前出现的?到底是谁大量、片面、单作者引用,违反维基方针?至于一家之言,维基只认权威,不认人数,到底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召集27名专家集体讨论后公布了已近20年的结论有公信力,还是某一个河南社科院的研究员发表不足几个月的观点有公信力,很容易判断。我从来不否认此事有争议,争议对错结果都与我无关,但是作为维基编者我决不可能容忍任何人把维基作为平台,推广某一个不知名的网络作者的理论。-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3:49 (UTC)回复
(:)回應:一个不知名的网络作者那是你的私人观点,不具备普遍性。另外,我现在需要增订的是有学术学刊的内容。请不要跑题--113.111.209.61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5:14 (UTC)回复
(~)補充,既然你不否认此事有争议,为什么对方的观点不能存在? 既然你认为有争议,为什么赤裸裸的在条目中断定 南阳就是指南阳郡?并且加入刘备几次三番北赴宛县探访诸葛亮的可能性极小这种自己揣测的内容?你自己(一个不知名的维基编辑者)引用的《元和郡县图志》并用 “可能性极小”这种揣测的语句来证明你的观点,而《河南大辞典》执行主编引用的《水经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三国志·杜袭传》注引《九州春秋》这些文献证明他的观点,并且发表在新浪网等网站上,就成了原创研究?--113.111.196.192 (留言) 2011年12月13日 (二) 16:34 (UTC)回复
你搞搞清楚,刘备不可能北赴宛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结论(“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操的地盘。荆州是刘表治所。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可见你引用了这么多长篇大论,却连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可能性极小,已经比社科院的“绝不可能”中立很多了吧?
引用什么文献,并不表示结论正确。实际上石小生的理论有重大缺陷,诸如什么刘备建议袭许昌就表示宛县属于刘表之类。嘿嘿,那孙策还准备袭许昌呢,是不是表示从许昌到江东之间的所有地方都属于孙策了?只不过该争议的实际内容根本无关维基百科,这里也不是讨论的场所,维基百科讲知名度、公信力,石小生不配在维基百科的历史条目占据一席之地。-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08:25 (UTC)回复

至于为什么“躬耕于南阳”指南阳郡,先不说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度,你倒是睁大眼睛看看,这是什么条目?如果南阳不是南阳郡,为什么要在南阳郡条目讨论这一问题?你怎么不去中国亚洲讨论这个问题?-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08:29 (UTC)回复

南阳郡条目中需要加入中立观点

目前被全保护后的版本不中立:

因为诸葛亮躬耕地是学术界有争议的话题,而目前的条目却完全肯定了躬耕地在襄阳。依据Wikipedia:中立的观点,在编写条目的时候,要没有偏见、要公平地把各方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不是在文章中指出或暗示任何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

所以应该对其进行修改,将各方的观点都公平的体现出来。支持南阳说的有很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四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版本的九年级语文课本中《出师表》一文对“躬耕于南阳”的注解:“意为在南阳种地为生。躬:亲自。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比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发表在河南省社科院官网和学术刊物《中州学刊》的文章:[3],还有著名作家二月河也认为躬耕地在南阳[4] --113.111.212.117 (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14:44 (UTC)回复

二月河、王永民都认为躬耕地是在今南阳,因为他俩也是南阳人。之前高氏新三国播放时期,据说南阳人包括小孩都强烈抗议高版三国,原因自不用说。要争这个东西,可以去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去争,反正为争这个东西双方已历时数年,骂贴数百页了。维基百科不是宣传某某说的地方,骂战不要引到这里来。全保护的条目是不允许修改的,为防止破坏。--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17:11 (UTC)回复
(:)回應依据Wikipedia:中立的观点,在编写条目的时候,要没有偏见、要公平地把各方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不是在文章中指出或暗示任何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的版本违反此方针。--113.111.193.80 (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21:58 (UTC)回复
里面说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的就是南阳郡。不过这一地点的具体位置,存在南阳与襄阳两地争议。被全保护的条目是不能更改的,是为防止破坏。等保护期过了,你想怎样改过行,前提是别人不回退。--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23:01 (UTC)回复
IP用户你倒是说说条目怎么会被全保护的呢?是谁加入大量完全来自于同一个不知名的网络作者(石小生)的原创研究,同时删除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公布了近20年的《结论》的内容?维基不是论坛,更不是推广平台,什么《河南大辞典》的编辑石小生没有资格在这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打擂台。鉴于这些添加的内容几乎全部出现于过去一两年内,而本身争议却没有任何新的证据出现(比如赤壁争议中的考古学文物发现等),不能排除这种行为有严重的自我宣传的嫌疑。
争议存在,是客观事实。但是维基不允许详述不知名的作者的长篇大论,这是维基非原创方针的基本要求,参见WP:NOR。河南郑州市《经济视点报》没有资格在严肃的历史问题上改变维基条目,参见WP:V。而WP:NPOV的问题上面的玖巧仔已经回应了,现在的条目就说明了争议存在,其余内容不过是说明了为什么诸葛亮的这个“南阳”从历史上说可以指今天的襄阳市范围,并没有纠缠于什么到底谁正确谁错误。真的要摆起权威,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北京由27名专家讨论后得出、并公布了近20年的结论,和河南社会科学院某一个研究员在河南《中州学报》发表了不足两个月的论文,维基根本不可能不加分辨、平衡对列,这不叫中立,这叫混淆视听。-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5日 (四) 07:20 (UTC)回复
{{回应},争议存在,是客观事实,维基百科依据Wikipedia:中立的观点,在编写条目的时候,要没有偏见、要公平地把各方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不是在文章中指出或暗示任何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的版本违反此方针。--113.111.210.136 (留言) 2011年12月15日 (四) 14:49 (UTC)回复
有管理员已经就此事作出了处理,至少不会继续误导公众。--113.111.210.136 (留言) 2011年12月15日 (四) 14:54 (UTC)回复
管理员处理了什么事,就加了个POV就不会继续误导了啊?现在条目明确说明了争议存在,然后解释了为什么今天襄阳市范围内的某个地点曾经是东汉南阳郡,误导在哪里?连维基的基本方针都不了解,就来指称什么不需要知名,什么专制,什么误导。到底谁被专制思想影响得根深蒂固,以为管理员编辑一下就不得了了,昭然若揭。我告诉你,我不是管理员,但是维基没有一个管理员敢说自己在正常条目编辑和编辑争议中比任何一个普通用户有权威。-Msuker (留言) 2011年12月15日 (四) 15:04 (UTC)回复

无实质证据支持的内容

以下内容,无实质资料支撑

东汉南阳郡并无南阳县,其治所在宛县,即今天的南阳市市中心,诸葛亮出山前长期为曹操势力控制。刘备投靠刘表驻守的新野就在襄阳县与宛县之间,是防备北方曹操的军事据点,由刘备几次三番北赴宛县探访诸葛亮的可能性极小。而南阳郡最南部的邓县,与南郡襄阳县分界为万山[5]。隆中在万山以西,当时属于南阳郡邓县,故可以有“躬耕于南阳”之说。

就这些。--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12月19日 (一) 11:39 (UTC)回复

地图

按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文化大学版《中国历史地图》的资料,隆中在是在古南郡(建安十三年前属)或襄阳郡(建安十三年时属,此时发生赤壁之战),即今襄阳市境内。 --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00:41 (UTC)回复

并且南阳郡和南郡并不是全汉水为界--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00:48 (UTC)回复

南阳郡条目中加入中立观点

目前的版本有这样的问题: 诸葛亮躬耕地目前存在南阳说和襄阳说两种说法,而目前可见版本完全是将诸葛亮躬耕地认定在襄阳,严重违背中立性,诸如条目中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的就是南阳郡这种语言完全是在误导公众,所以应该对这种不中立的内容做出修改,并增加南阳说。

欢迎各位发表看法--113.119.38.48 (留言) 2011年12月14日 (三) 06:21 (UTC)回复

(※)注意,重複,在此客棧頁面前段已有相同討論存在,南陽郡條目中需要加入中立觀點。--Znppo (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14:19 (UTC)回复
什 么叫误导公众?古代区划和现代区划是一回事吗?文中的南阳本来就是指的南阳郡,就像诸葛亮是琅邪人,琅邪也是指琅邪郡。说得直白点,南阳郡是个大的区划范 围。而如光武帝,是南阳蔡阳人,这个就具体了,即南阳郡的蔡阳县,由于古今区划的变更,当时的南阳蔡阳实在当今的襄阳市枣阳。诸葛亮只提到南阳,但没有具体说在南阳何处。也就是说他在南阳郡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这怎么叫不中立?难道诸葛亮所说的南阳不在南阳郡?地域利益纠纷太严重了!

--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17:14 (UTC)回复

还 有,在汉朝和三国区划中,有南阳郡,无南阳县。不要用王莽时把宛改成南阳,来证明东汉的政区地名。王莽时期大量乱改地名(如长安改常安、无锡改成有锡)、 瞎改部族名(高句丽改为下句丽),后来都改回去了,东汉时的区划相比之前有过重大调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乱导致人口减少,所以还省并过区划。按东汉时的 区划,根本不存在南阳县,南阳郡的治所是宛县。至于襄阳,是荆州的州治,属于南郡,建安十三年曹操并荆州后自南郡分出为襄阳郡,治所仍叫襄阳。再有樊城, 属于南阳郡,其地和襄阳接近。--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23:12 (UTC)回复

对“躬耕于南阳”中的这个“南阳”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解读?

对“躬耕于南阳”中的这个“南阳”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解读?(以下文字源自民间学者石小生的网络文章,非学术类,请读者辨别)

     第一,秦汉南阳郡是在战国楚宛郡的基础上设置的。南阳郡春秋时是吕、申两国地,后被楚文王所灭,先设宛邑,因地名宛而得名,楚悼王时期以今河南南阳为中心的南阳盆地设置宛郡,楚以此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我们知道,范蠡就是“宛郡三户(今河南淅川)人”。 宛,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其义 “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而“南阳”这个地名,最早并不在现今的南阳,而在今天的豫北焦作、修武一带,以太行以南,河水(黄河)以北而得名。《史记》:“三十三年(前270)……魏入南阳以和。”《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杜预云在晋州山南河北,故曰南阳。秦破芒卯军,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这个“魏入南阳以和”的“南阳”就是太行、河水之间的魏国“南阳”。而今天的南阳始为“南阳”之名则是《史记》记载的:“三十五年(前272),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水经注》载:“(淯水)又南迳宛城东。其城,故申伯之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那么,这个“南阳”地名的来源又是什么呢?《正义》云:今邓州也。前已属秦,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之北。《释名》云: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焉。张衡《南都赋》云: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韩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以上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为“中原”或“国中”,“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阳”性的双重特征。所以,秦置的南阳郡是在战国楚宛郡的基础上沿袭而来的,而隆中位于不属南阳郡的汉水南岸。
     第二,到了西汉时期,南阳和宛互指的情况仍多见于史书。《汉书•货殖传第六十一》载有:“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灭魏,迁孔氏南阳……家致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西汉另两个富豪是巴寡妇清和蜀卓氏,巴和蜀均是西汉郡名,孔氏却以郡治宛城替代郡名南阳,同句中又有“迁孔氏南阳”之语,所以,这个“宛孔氏”的宛和“迁孔氏南阳”的南阳实指一地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在《地理志第八上》第一次在南阳郡下明确记载:“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水经注》也说:“王莽更名,郡曰前队,县曰南阳。”《后汉书•志第十天文上》:“俱攻破南阳,斩莽前队大夫甄阜……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这些都说明西汉末年宛县就被称为过“南阳” 。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的还有同书《循吏传第五十九》召信臣传中:“(九江)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这里的南阳无疑是指宛城,南阳城北独山上原有三太守祠,祭祀的是西汉召信臣、东汉杜诗和晋杜预,可见在南阳(宛)立召信臣祠确有其事。很明显,西汉时宛、南阳已经同指一地,可以互见、代指了。
     第三,东汉时,将南阳郡等行政区划名逐步演化为治所的现象更为普遍。《后汉书•志第十》:“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会下江、新市贼张卬(音昂)、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这里使用的南阳很明显都是指的宛城,况且同一事件在同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使用的的确又都是宛城。如《后汉书•刘玄传》有“五月,伯升拔宛。六月,更始入都宛城”等记载。又如《后汉书•天文志》记载:“四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同一事件在孝安帝纪中记载:“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庚申,幸宛,帝不豫……乙丑,自宛还。丁卯,幸叶,帝崩于乘舆,年三十二。”类似南阳、宛城互用的记载在《后汉书》中还有很多。
     第四,同样,南阳与宛城的名称互用,在《三国志》本身也非常普遍。如:《三国志•杨俊传》中也多次出现“复在南阳”、“再守南阳”之句。然其下文,又有“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俊”之句。这里同一“传”、同一人的“南阳”和“宛”显然是指同一个地方。与此相类同的是,时南郡的郡治在江陵,故三国志中也常以南郡指江陵,《吴书二》载:“(吕)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吴书九》:“后(关)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另,《三国志》中多次提到的荆州也是多指当时的州治襄阳等地,而非荆州全境。如诸葛亮《草庐对》所云,“荆州北据汉沔”。这个“荆州”就是仅指荆州州治襄阳城,而非荆州全境。因为汉水北岸的南阳郡亦属荆州,如果《草庐对》的这个“荆州”是指荆州全境,那么它能“北据汉沔”吗?依此类推,魏晋时期南阳、南郡等郡名随着区划的变化,已逐步地与治所地混为一谈了。
     第五,按“襄阳说”的观点,隆中属南阳郡就可以称为“南阳”,这有史料根据吗?东汉时樊城属南阳郡,但樊城何时称为过“南阳”?邓县属南阳郡,邓县又何时称为过“南阳”?值得提出的是,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除部分用郡名代替郡治地外,凡涉及郡治以外的其他地名,均标注的非常清楚,绝没有含糊地用南阳、荆州、南郡等替代的记载。如《汉晋春秋》记载延熹七年(164)“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之”,以及前文提到的舞阴、穰、舂陵、昆阳、叶等虽都是南阳郡的辖地,但绝没有仅用南阳一词替代的现象。假设“襄阳说”的今隆中因属南阳管辖,就可以在史书的表述中用南阳替代,南阳就是指隆中,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后汉书》和《三国志》郡以下的地名全部换成所属郡名,那么,两部史书岂不一塌糊涂。所以,古代史学家在正史中地名使用的严谨性今人是不容置疑的。笔者也相信,在上述两部史书中我们很难再找出一个用了“南阳”的地名,而经考证却是不包括宛城在内的某地的事例,例如时属南阳郡的樊城、邓县、新野,哪部史书里将这些南阳属地称为过南阳?或者自称为南阳?更不用说当时汉水南岸的隆中了。

相反,对于现今“襄阳说”学者一致认为的诸葛亮“躬耕南阳”意指的“隆中”,习凿齿以及盛弘之、鲍至、郦道元等均明确称之为“隆中”,在“襄阳说”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意指隆中”所引用的史料中,从来没有一个人说那个地方是“南阳”, 而是反复说“襄阳西北十里许,名为隆中”,“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沔水又东迳隆中”,“西望隆中”等,最极端的也就是说了“亮家于南阳邓县”的附会之举而已,应当明确,“于南阳邓县”并不就是南阳邓县,更不是将隆中等同于“南阳”,这一点“襄阳说”的学者必须搞清楚,不能含糊其辞!

     如果我们按现今“襄阳说”的观点,硬要将“躬耕南阳”意指隆中,那就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东晋以后所有的史料都将襄阳西的这块地方称为隆中的时候,满世界只有诸葛亮一个人非要将那个地方称为“南阳”。所以,这里边一定有人脑子出了毛病,要么是诸葛亮,要么是习凿齿、盛弘之等人,要么是现今的“襄阳说”专家。依我之见,诸葛亮不会有错,“南阳”就是南阳,无论怎么理解,“南阳”也不可能“意指”隆中;习凿齿等人也不会有错,“隆中”就是隆中,他在襄阳城西,无论属不属于南阳郡它都叫“隆中”,从来没有人将这个“隆中”称为“南阳”;那么,最有可能脑子出“毛病”的就是后者,为了区区一地利益,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肆意曲解历史,非要将堂堂的南阳郡“位于襄樊一带”,非要将“躬耕南阳”注释成隆中,非要说“诸葛亮以郡名称籍贯,意指邓县隆中”,非要强调“只写郡名,不写县名的习惯,在《三国志》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闹出这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笑话”。
     第六,无独有偶,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用了“南阳”一词:“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通于黎阳,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这里的南阳,是指曹操在宛城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之事。诸葛亮《前出师表》为汉兴五年(227),《后出师表》为汉兴六年(228),前后仅隔一年,在前后一年的时间内,作为军事家、政治家、地理学家的诸葛亮不可能将同一个地名分指相隔两百余里的两个地方。所以,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躬耕南阳”,与《后出师表》中的“困于南阳”一样,都指的是宛城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按照“襄阳说”的观点,《前出师表》的南阳是邓县之隆中,那《后出师表》的南阳也应是邓县之隆中,岂不令人贻笑?是不是又要找出张绣、曹操到过隆中的记载?否则,有什么理由能否定前后出师表中的两个南阳的注释呢?看看一些当代出版物对前、后《出师表》中南阳的注释,前一个“南阳”是隆中,后一个“南阳”是宛城,这是在讥讽我们还是在讥讽诸葛亮?是诸葛亮糊涂弄不清两个“南阳”,还是我们的某些学者糊涂弄不清两个“南阳”?这让后代子孙们怎么看我们现在的学识水平?
     第七,细看《三国志》,“南阳”这个地名在书中多次出现,各个指向明确,裴松之均没有作注,尤其是在“躬耕南阳”之下没有作注。不仅南阳没有作注,《三国志》里出现的所有地名几乎都没有作注,因为这些地名就是今天看也不会误解,更何况陈寿(233 ~297年)几乎是三国(220 ~280年)同期的人物,蜀灭时陈寿31岁,三国归晋时48岁,即开始撰《三国志》,汉魏时期那么著名的南阳,他怎么可能搞不清其含义和所指呢?
     第八,《襄阳耆旧记》卷第三《山川》载:“乐宅戍,南阳城南九十里,有晋尚书令乐广故宅。广,字彦辅,善清言,见重当时……其故居,今置戍,因以为名。”(见荆楚书社1986年出版的《襄阳耆旧记校注》第331页,《水经注》认为此条史料来源于郭仲产《襄阳记》)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方,参魏征西将军夏侯玄军事。广时年8岁,玄常见广在路,因呼与语,还谓方曰:“向见广神姿郎彻,当为名士。卿家虽贫,可令专学,必能兴卿门户也。”(见《晋书•乐广传》)淯阳故城在今南阳市区与新野县之间,这里边的“南阳城南九十里”的乐广戍显然就是乐广在淯阳的故里,“南阳城”就是宛城,指向非常明确,没有一点含糊。可见,在汉晋时期,南阳城和宛城的互见代指,即可称宛,又可称“南阳”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对上边议论的话题,有位名为东湖更东网友讲得很有意思,特录于后。
     “襄阳说”者有个极其奇怪的现象:一说到卧龙岗,他们就说那是宛,不是南阳;可一说到隆中,就说那不是襄阳,是南阳。宛自古就是南阳的首府,也是南阳的简称,宛曾是南阳的郡治、府治的所在地。卧龙岗就在宛城西边7里,可是不能算是南阳;隆中隔汉水离南阳260里,却能算是南阳。隆中离襄阳20里也不能算是襄阳。这种“襄阳说”的道理能说得通吗?合乎逻辑吗?宛就不是南阳吗?隆中就是南阳吗?南阳就是指隆中吗?奇了怪啦!荒唐可笑!

所以,诸葛亮所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之“南阳”,如果不是指南阳全郡的话,按当时的习惯,则一定是指郡治宛县或包括宛县在内的周边一小块地区,而绝不会附会成隆中或宛城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

                          (摘自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石小生《闲话诸葛躬耕地》一书)

(以下文字源自资治通鉴,历史早有明断。)

关于躬耕地的历史记载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困於南陽,謂攻穰為張繡所敗也。險於烏巢,謂攻袁紹將淳于瓊時也。偪於黎陽,謂攻袁譚兄弟時也。幾敗伯山,謂與烏桓戰於白狼出時也。殆死潼關謂與馬超戰時也。危於祁連,當考;或日圍袁尚於祁山時也。偽定者,這雖定一時之功,而有心於篡漢,故曰偽。幾居希翻。


资治通鉴的权威注解里:困于南阳指攻穰战,这个南阳绝对是宛。并不是每个南阳都指宛。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七十


臣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事見六十五卷漢獻帝建安十二年。〕


胡三省同样对躬耕南阳和三顾茅庐做了解释,在卷六十五,那里同样注解着亮家在南阳邓县隆中。


还请读都有一定的辨别力。这位作者石小生先生应该没读过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诸位讨论的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已经有条目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免得在南阳郡改来改去。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本身就是很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这个争议本身不是讨论南阳郡。编辑战对南阳郡这个条目并没有益处。--Berthe留言2014年5月28日 (三) 04:18 (UTC)回复

编辑请求(删去失效链接)

  请求已处理

<ref>{{cite web|url=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06261051120.shtml|title=诸葛亮躬耕地是哪个“南阳”?}}</ref> 链接已失效 --实在想不出什么名字了留言2017年1月12日 (四) 00:18 (UTC)回复

@实在想不出什么名字了根據Wikipedia:失效链接#保留失效链接標記失效連結。--A2093064#Talk 2017年1月12日 (四) 04:2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南陽郡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3日 (五) 01:03 (UTC)回复

更多南陽郡太守

  1. ^ 岑晊(2世紀-2世紀),字公孝,南陽棘陽人。父岑豫,為南郡太守,因貪被誅。
返回到“南陽郡”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