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陳芳明
本條目必須遵守維基百科生者傳記方針。缺乏來源或來源不可靠的負面內容必須立即移除,尤其是可能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的内容。在移除這些資料時不受到回退不过三原则的規範。 如果您是本條目的主角,請參見關於您本人的條目及自傳。如發現條目主角編輯條目時,請參見處理條目主角所作的編輯。 |
本條目與高風險主題在世人物传记相關,故適用高風險主題流程及相關規範。持續或嚴重牴觸維基百科五大支柱或方針指引的編者可被管理員封鎖或實施編輯限制。用戶在編輯本頁面前應先參閱高風險主題相關規範。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第一段的來源請求部份
我認為這一段可能是個人言論,請有意見或認為這一段為正確的編輯者協助查詢或直接註明出處。不要讓此篇文章陷入編輯戰。謝謝。--KJ(悄悄話) 2008年4月25日 (五) 11:24 (UTC)
- 民進黨候選人的會議場合,陳芳明與許信良都曾出席,這個訊息雅虎新聞都有記載,還需要引證嗎?讀過志文出版社陳芳明早年「鏡子與影子」,當時他批判余光中的論述,再對照如今他在任教的政大為余氏舉辦八十大壽的研討會,他立場不夠搖擺變色嗎?建議KJ最好請陳芳明出面說明他是如何扭曲台灣文學!(peace)
- 的確需要引證,這是維基百科的編輯規定,一個人25歲和61歲的思想也肯定不會相同。我要求註明出處的地方,是在於條目中對於陳人格介紹的來源,若「立場變色搖擺混淆」等「結論式的文字」沒有任何出處,而是你個人的言論,則更不符合維基百科中立原則。若您對陳有任何個人式的批判,請利用您個人的部落格。維基百科接納事實發生的過程,讓讀者自行判斷,而非由維基編輯者來刻意引導讀者判斷。--KJ(悄悄話) 2008年4月28日 (一) 03:39 (UTC)
- PS:若您不懂維基百科編輯中如何加上參考資料,我已經將文章做了修改,你可以參考一次編輯方式。任何不作引證的文章內容,讀者會視之為不可採信的內容。--KJ(悄悄話) 2008年4月28日 (一) 03:46 (UTC)
回退理由
「投機」、「善變」等評論無註明出處,似IP用戶75.153.125.195的個人言論,違反維基百科中立原則和生者傳記規定,故刪除。--KJ(悄悄話) 2008年4月28日 (一) 05:44 (UTC)
- 維基百科不是個人言論或評價的發表處,如果IP用戶75.153.125.195執意要發表個人主觀言論,建議使用個人部落格。--KJ(悄悄話) 2008年4月28日 (一) 06:05 (UTC)
陳芳明的行為事實,其評斷已自在其中,刻意刪除有關陳芳明的評語,並替其解釋,維基難道是一個可避免公斷之處?(PEACE)29.04.08
- 既然你也同意評斷「自在其中」,就請省去您的個人評語,僅記錄行為事實即可。正如我前面所言,維基百科並非發表個人評價之處,也回答你的問題,應該說是維基是一個避免「私斷」之處。如果您所列舉的「評價」其來有自,也請註明出可信的來源,而非情緒發洩式的論壇/討論區、部落格留言等。例如「評價」一段中的第一點和第二點,即是您可能參考的格式。--KJ(悄悄話) 2008年4月30日 (三) 03:17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陳芳明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chinese.nccu.edu.tw/people/bio.php?PID=57893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430134618/http://www.chinese.nccu.edu.tw/people/bio.php?PID=57893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條目內容被大量刪除
User:Helsinki3838 在近兩次編輯都大量刪除條目人物過往的爭議或負面內容,包含關於2023年臺灣#MeToo運動、民進黨、蔣為文相關的新聞,且過半並非如編輯說明的「『陳述沒有出處』、『陳述來源來自臉書留言』的爭議內容。」有對條目破壞之嫌。 --Normalwriter(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1:06 (UTC)
- 【過往的爭議或負面內容】
- 就是有涉嫌誹謗當事人的條文。如果條文內容附有公正單位查證的出處,那自然就按照標準程序刊出,完全尊重。--Helsinki3838(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1:10 (UTC)
- 關於當事人爭議,按照台灣現行「性平法」,應該跟當事人所屬主管單位的性平會查證之後,才可以公告。臉書發言可能涉及私人恩怨,並未經過性平單位調查。--Helsinki3838(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1:15 (UTC)
User:Helsinki3838第一次刪除的內容簡要陳列如下,請問哪一則有「涉嫌誹謗當事人」?您說「如果條文內容附有公正單位查證的出處」,請問聯合報、鏡週刊、三立新聞、風傳媒甚至專書都不在你的「公正單位查證的出處」嗎?直接大量刪除內容可以被視為破壞了,若沒有意見,請復原您的編輯,或者由我來提報。另外,紀大偉的條目似乎也有類似的情況。--Normalwriter(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1:33 (UTC)
- 尊重您的決定,我則將遵守wiki的規定行事。「本條目必須遵守維基百科生者傳記方針。缺乏來源或來源不可靠的負面內容必須立即移除,尤其是可能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的内容。在移除這些資料時不受到回退不过三原则的規範。」
- 「回退,不過三」。--Helsinki3838(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1:37 (UTC)
- 已回復,並移除幾則不可靠來源,感謝。--Normalwriter(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1:4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