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木靈芝/格納庫5
苏州大学 | |
---|---|
Soochow University | |
205px | |
校训 |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
创办时间 | 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
党委书记 | 江涌 |
校长 | 熊思东 |
教师人數 | 3312人(2020) |
职工人數 | 5670人(2020) |
本科生人數 | 27971人(2020) |
研究生人數 | 18073人(2020) |
校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苏州市 天赐庄校区:姑苏区十梓街1号 独墅湖校区:吴中区仁爱路199号 阳澄湖校区:相城区济学路8号 |
总面积 | 4586亩 |
網站 | http://www.suda.edu.cn/ |
蘇州大學(英語:Soochow University;縮寫:SUDA)簡稱蘇大,是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11工程”全国重点建设大学和首批“2011计划”牵头高校,其前身可追溯到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創建於1920年的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和創建於1928年的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以及創建於1941年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1952年,原江蘇教育學院和中國文學院(原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及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於兩年前合校而成的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與東吳大學等校有關文理系科合並在東吳大學舊址組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定名江蘇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為蘇州大學。以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先后并入苏州大学。
历史
原东吴大学
- 1900年12月,该校董事会在上海组成,孙乐文被选举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
- 1901年3月,东吴大学堂正式开学。
- 1908年,东吴大学以英文名“Soochow University”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
- 1911年3月,上海中西书院与东吴大学合并组成了东吴大学文理科。
- 1915年,东吴大学于上海昆山路中西书院原址设立法科。
- 1927年,东吴大学文理科、法科分别更名为文理学院及法律学院。
- 1928年,东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此后八年东吴大学苏州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
原無錫國學專修學校
- 1949年,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改名中國文學院。
- 1950年,中國文學院和江蘇省立教育學院等合並為蘇南文化教育學院。
原江蘇教育學院
- 1928年3月,江蘇民眾教育學校在蘇州成立,全名初為“江蘇大學區民眾教育學校”,同年6月改名“中央大學區民眾教育學院”,之後遷至無錫。1930年大學區制廢除,民眾教育學院合並前一年成立的“中央大學區勞農學院”,定名為“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俞慶棠、高陽等先后担任校長。
- 1941年,江蘇教育學院部分學生並入當年由陳禮江出任院長在四川璧山成立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
院系調整後
- 1952年12月,全國院系調整,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和東吳大學文理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等調整合並成立蘇南師範學院,同年定名江蘇師範學院,校址设在东吴大学原址。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被撤销,法律系师生转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往上海财经学院。
- 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制为苏州大学,苏州市财经学校同时并入,增设法律等系。
- 1986年,苏州大学法律系扩建为法学院。
- 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并入苏州大学。
- 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 2000年,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 2000年5月,法学院更名为王健法学院。
- 2012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并入苏州大学。
- 到目前为止,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校训
- 英文:Unto a Full-grown Man
- 中文: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该校训为东吴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杨永清在原英文校训的意译“法古今之完人”上增添而来。
学校环境
苏州大学校区划分可以分为三大校区(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或者细分为8个校区,占地面积3751余亩,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
- 天赐庄校区(校本部):原东吴大学校址,现在主要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使用。
- 相门外校区(北校区):原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并入苏州大学。现在主要是纺织学院使用,与本部相隔一座相门桥。
- 可园校区(南校区):原苏州医学院,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现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
- 蚕桑地校区(东校区):现在主要是商学院、体育学院和留学生使用,与本部隔护城河相望,建有东吴桥连同两校区。
- 独墅湖校区(新校区):分北(一期)、南(二期)两区,2007年起陆续起用。为苏州大学新校址,主校区,部分学院已搬迁至此。
- 阳澄湖校区: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2012年并入苏州大学。现主要是机电,沙钢,城市轨道学院使用。
- 未来校区(截止2019在建):位于吴江区太湖新城,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 文正校区:为文正学院(独立学院)所在校区。
- 周庄校区:为应用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所在校区。
- 老挝校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国外校区,也是老挝国内第一所外国大学。
现状[1]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30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615人,全日制硕士生13160人,全日制博士生1859人,各类留学生3271人。学校现设131个本科专业,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共1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來源請求]
苏州大学现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1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截至2019年11月,苏州大学教职工5221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738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8人,发达国家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來源請求]
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3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场。2018年,学校共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年来,学校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人次。2013年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2019年,在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中我校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苏州大学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2018年,人文社科领域获得国家级项目37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3项;21项成果获得江苏省第十五届哲社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项;18项成果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项;1项成果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1人获得“江苏社科名家”称号。自然科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6项,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9位,蝉联地方高校第1位,连续七年稳居全国高校20强;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3项、课题6项;3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项成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2018年,学校共申报知识产权1745件,授权知识产权1186件(其中国际专利申请159件,授权24件)。2017年度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460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2659篇,“中国卓越国际科技论文”1283篇,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第23位和第21位;根据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全球机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情况:苏州大学2018自然指数在全球机构排名第46位,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在全球专业信息与分析服务领导者科睿唯安发布的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中,苏州大学被引19人次,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
苏州大学按照“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每年招收来自8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3000多人次。2007年起学校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建立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中外文期刊4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刊11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2个。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五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根据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根据2019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年—2020年)目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仍位居CSSCI核心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首度进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院部设置
下属院部
文学院 文学院是在东吴大学文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0年,东吴大学成立,设立文学系;1908年,东吴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士学位证书;1920年,“吴语科”开办;1927年春,东吴大学文学院设中文、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系;1950年秋,文学院文史系改为中国语文学系;1952年创办的原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于1955年院系调整时,合并至南京师范学院,1958年江苏师范学院重建中文系,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1995年成立文学院,1999年调整为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系),2002年8月重新调整为文学院,2005年调整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9年恢复为文学院。现位于独墅湖校区。
传媒学院是苏州大学直属的二级公办学院,坐落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学院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引,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指向,以高起点、高标准、应用型、国际化为目标。近年来,学院致力于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致力于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教育基地。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9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30多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00余人。
学院历史可追溯至东吴大学时期。1953年江苏师范学院设立历史专修科,1955年著名历史学家柴德赓教授创建历史系,1995年更名为社会学院,现位于风光秀丽的独墅湖校区。
学院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东吴大学创办的政治学科(东吴政治学),1995年由学校政治系与马列部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二级学院。其后,苏州蚕桑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相关系科专业先后并入,形成了全新意义上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业教师96名,统招博士后1名。在96名专业教师中,教授34人,副教授39人。其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江苏社科名家1人,江苏“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人,江苏“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75%以上。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单独组建于2015年,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之东、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高等教育园区”之内、碧波荡漾的独墅湖畔。学院为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十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设专业课。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等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还招收课程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硕士研究生:获批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1940年设立的东吴大学英国语文学系,1952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增设俄语专业,1982年(学校更名为苏州大学)增设日语专业,1995年正式定名为外国语学院。2010年,学院又新增法、朝、德、西等语种专业,后增设翻译专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与70多年的专业院系办学历程,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语种与专业较多、教学与科研并重、在国内享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端外语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潜力巨大。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24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6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多名,讲座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44名;3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和苏州大学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苏州大学东吴学者;95%以上的教师有海外工作、留学或访学经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与人才培养。目前开设英语(含师范)、翻译、日语、俄语(俄英双语)、法语(法英双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等9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114名,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288名。2012年,英语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该专业所属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英语经典美文:从培根到伍尔芙》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精品视频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获批教育部2013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大学外语部所属的“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在大学外语部的努力下,苏州大学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院一系列的教改项目顺利推进,一大批教学优秀成果获得各级奖励,一批优秀教材获各级立项资助。学院还与联合国新闻处合作,签约成立苏州大学联合国文件翻译基地,定期为联合国中文处翻译年鉴等重要文件,其工作质量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该学科的学生多年来积极参与苏州市重大国际会议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与赞扬;与33所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国际合作交流关系,是全校中外合作交流学校最多、交流最为活跃、覆盖国家和地区最广、学生出国比率最高的学院。近三年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达360人次;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及写作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百余人次;各专业专四、专八考试通过率均保持98%以上,某些专业通过率可达10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东吴商学院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天赐庄校区,本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和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育人才的目标,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为全国,特别是江苏省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二十一世纪的征途上,东吴商学院将切实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充分利用古城苏州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自身办学条件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和科研人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座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其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东吴大学法科。1915年9月,时在东吴大学任教政治学并兼任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美籍律师查尔斯·兰金,为能在中国培养法律人才,以苏州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因而又称“中华比较法律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兼顾大陆法系教学,其明确的专业意识与科学的培养目标,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又被誉为“华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学院”。国内现代法学大师中,王宠惠、董康、吴经熊、盛振为、丘汉平、孙晓楼、王伯琦、杨兆龙、李浩培、倪征燠、潘汉典等诸位先生,或执教东吴以哺育莘莘学子,或出身东吴而终成法学名宿。“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法界才俊,汇集于斯,可谓极一时之盛。
学院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高等教育学博士点、教育经济学博士点(自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点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点;开设三个本科专业与招生方向,即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其中教育学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挂靠本院,下设苏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教育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所、规划与政策研究室、学习科学研究中心7个研究所(中心、室);苏州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新教育研究院挂靠本院;苏州心理学会挂牌本院。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其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今天的艺术学院是在1997年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后成立的二级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现已发展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方向比较齐全的综合性艺术学院。学院位于苏州市独墅湖高等教育园区,景色怡人,环境优雅,周边高校林立,学术氛围浓郁,素有“独墅湖畔好读书”之誉,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目前,艺术学院有7个系组成:艺术学系、染织艺术系、服装艺术系、环境艺术系、视觉传达系、数字媒体系、美术系;拥有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含时装表演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美术教育、插画)、艺术设计学专业7个专业;设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机构以及若干个校企合作基地。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以及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艺术学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优势学科建设项目;2014年,设计学再次被批准为江苏省第二批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艺术设计专业现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全国艺术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区、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在2017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中,艺术学院设计学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全国排名并列第五。
苏州大学音乐学科创建于1998年,原为艺术学院音乐系。2012年10月,正式组建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学院现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本科专业。成立初始,学院就按照一流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建设运行,旨在打造一所高水平的国际化音乐学院。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方针,发挥学科优势引领大学美育工作,培养具备高尚道德、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基础扎实的卓越复合型人才,是孕育优秀中小学音乐师资和拔尖音乐表演人才的摇篮。学院设置有四个专业系部:作曲与理论系、钢琴系、声歌系、管弦系;两个专业管理机构:音乐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音乐表演发展与研究中心;两个教学科研支撑机构:场馆管理中心、音乐图书馆;建有三个学生乐团:苏州大学交响乐团、苏州大学合唱团、苏州大学交响乐团管乐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9名、讲师8名、助教5名,外籍教员占40%。学院还聘任了一大批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国内著名乐团中的演奏家担任兼职教师。专业的教师团队力求以各自丰硕的音乐履历和学术研究点燃学生艺术追求的梦想,致力于为学生未来的艺术生涯发展铺设道路。
金螳螂建筑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独墅湖畔,秉承“江南古典园林意蕴、苏州香山匠人精神”,肩负延续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端的历史使命,是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新兴公办学院。经过十多年建设,学院已成为中国高校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的典范。学院以国际化、职业化为特色,培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方面的高级卓越型人才。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2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人。学院教师队伍实力雄厚,专业教师64人(含外教),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占51.56%,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在读的占70%,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的占46%,聘有兼职教授十多人。学院现有一幢15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实验大楼,教学设施齐全,建有一流的建筑模型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古建营造技艺展示室、园林景观实验室及图书分馆等教学设施。学院现有江苏省建筑与城市环境实践教育中心、苏州市重点实验室等系列高水平科研平台,共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与金螳螂公司共建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多个本科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
苏州大学数学学科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设立的数学系。学院一贯治学严谨,精心育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学生中产生了诸多有影响力的数学学者,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青6名,国家优青2名,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中小学名校校长、优秀企业家和金融界精英。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姜礼尚教授,华人第一位国际组合数学终身成就奖——“欧拉奖”获得者朱烈教授,全国首批十八位博士之一、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谢惠民教授,国内一般拓扑学研究先驱之一的高国士教授,知名数学家虞言林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游宏教授等在学院长期执教,他们对学院优良教风的形成发挥了典范作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5人,教授32人,副教授52人,专任教师中83人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际组合数学2015年度霍尔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数学杰出成就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数学成就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各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苏省333工程青年骨干教师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美、景色宜人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本部),前身为东吴大学1914年创办的物理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学院下设近代物理及物理教育系、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新材料研究所和大学物理部及实验教学中心。此外,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和苏州大学高等研究院挂靠学院运行。物理学科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也是苏州大学一流学科物质科学与工程的支撑学科之一。物理学科ESI国际排名位居全球前1%,国内高校排名第21位;Nature Index国内高校排名第8位;第四轮学科评估国内高校排名第26位。学院现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性硕士点、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点等。学院领导为狠抓学生素质严格控制学生毕业率,从2016年的90%逐步降低到2019年的70%,大部分课程采用过程化考试,增加老师与学生的压力,导致部分师生对此不满。
学院坐落于办学百年、风景秀丽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校本部),其前身为创办于1979年的苏州大学激光研究室。2014年1月,在原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原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和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技术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成立了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5月,学院独立设置,并更名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五年,学院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防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承担各类横向项目240余项,发表SCI/EI论文340余篇,专利授权160余项,学院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学院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驾驶证、新能源汽车号牌等国家重要证卡和航空航天、国防等国家重大领域和战略工程。此外,学院建有“维格光电”、“维旺科技”、“维业达触控”等紧密型成果转化基地,具备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已成功培育2家光学企业公开上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2名(其中,专任教师80余名、教授15名、副教授39名)。拥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包括院士1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等国家级人才/荣誉获得者7名,以及江苏省杰青、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省333工程等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0余名。
能源学院起源于1983年成立的物理系能源利用教研室,2009年成立能源学院,是全国最早发起和建设的能源学院之一。学院以刘忠范院士为核心,汇聚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四青人才获得者8名、江苏省双创人才5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3名,以及校级特聘教授14名。学院现有学生近800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名,本科生600余名。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项目,遴选优秀本科生自第二学期开始进入课题组学习、参与科学研究;定期组织优秀本科生夏令营,促进全国各地本科生学习交流;注重营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大力招收留学生,现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在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院以苏州大学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SIEMIS)为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以先进碳材料与可穿戴技术、太阳能利用与转化、高效动力储能电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低碳节能技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集中力量攻克重要、重大科学问题。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江苏省先进碳材料与可穿戴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设大型分析测试中心一个,拥有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和设备20余套,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包括球差透射电镜、SEM、XRD、XPS、Raman、AFM、ICP-OES元素分析仪等一批先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分析和测试的仪器设备。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前身是东吴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14年,曾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化学硕士。学部现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据美国ESI最新数据,化学和材料学科列全球前1‰; Nature Index 最新排名,化学国内高校排名第10名。学部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另有省部级人才20余位。
国家试点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CNST)成立于2010年12月,是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的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的新型学院,依托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等学院(部)雄厚的科研和师资力量组建的国内第一家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院。学院坐落于风景秀美、设施一流的独墅湖校区,是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2013年4月11日,苏州大学牵头组建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名列教育部首批认定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院由世界著名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担任院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原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院长亚瑟·卡堤(Prof. Arthur Carty)担任名誉院长。学院凝聚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人,其中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38人 ,全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开设至今已30多年,是江苏省较早开设计算机的专业之一。1987年应苏州市社会发展需要组建工学院,2002年正式成立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7800余名信息产业的高端人才,成为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学院专业背景厚实,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大数据智能工程实验室。学院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软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物联网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网络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 。2019年招生的专业3个,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学生1946人,其中本科生1487人、硕士研究生412人、博士研究生47人。
电子信息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7年的苏州大学工学院电子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通信与电子工程系,2002年定名为电子信息学院。经过3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目标驱动型分类分层培养“品格高尚,专业精深”的电子信息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一直位于全校前列。现有在职教职工110人,教授19人,副教授55人,有专任教师8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8.23%,另有外聘院士3人,讲座教授7人,兼职教授10多人。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2人,“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人,“973青年科学家”1人、国家“优青”2人,江苏省“杰青”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专家2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具备了一支培养半导体器件、芯片及微纳器件设计、电路与射频工程设计、信号与信息处理到电子通信应用系统设计等电子信息核心方向的高素质、高层次师资队伍。近几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装备项目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项目,年纵向科研经费突破1500万元,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完成了较多成果转化项目,近三年年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超过60项。学院本科专业的重要支撑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具备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08名,硕、博士研究生400余名。学院十分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注重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创立了拔尖电子信息人次的培养氛围,建立了以“育英班->实验班->卓越班”为抓手的分类培养机制和以电子作品设计与制作为目标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社会竞争力,深获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充分利用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与众多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多层次合作关系,形成了校内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格局。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苏州大学建院较早、实力较强的工科学院之一,前身是始建于1977年的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系。近年来,学院紧跟中国智能制造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的机遇,围绕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布局谋划学院整体发展战略,形成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与平台”的发展思路。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等特色专业;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形成了智能机器人和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新型纺织技术与装备、激光加工与表面技术、超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传感与测控技术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学院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人,在岗正高职25人、副高职74人。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达63%。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00多名,在校研究生600多名。
沙钢钢铁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18日,是苏州大学和沙钢集团携手共建,以培养拥有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卓越工程师为己任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公办学院。现有教师54人,专任教师全部来自海内外知名学府,全部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教师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名,江苏省省级人才计划5名。此外,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中国科学院周国治院士、日本月桥文孝教授等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由原苏州丝绸工学院的主要特色学科与专业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先生在上海创建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哺育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行业人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授31名,副教授30名,博导27名,硕导33名,专任教师博士学位率达85.7%。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2名和青年千人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双创”人才、青蓝工程、333工程、六大高峰人才等省级人才计划获得者17名,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
轨道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是一个面向交通运输行业、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新型工科学院。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交通运输决策咨询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2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5人,博士55人。学院设有交通运输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土木与环境调控工程系、信号与控制工程系,学院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科学研究与应用并重,近年共承担了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各类省级项目,以及120余项面向行业的横向项目。
学校医学教育可追溯到1883年始创的苏州博习医院和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创立于1912年的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及其后来的苏州医学院。历经百余年历史沧桑,一代代苏医人秉承“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的院训,勤于治学、兼容并蓄,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批批医学拔尖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生。生命科学教育可追溯到创办于二十世纪初的东吴大学生物学系及其后来的江苏师范学院生物学系、苏州医学院生物技术系、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培养了谈家桢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知名学者。医学部现有专任教师656人,具有高级职称者占77.4%,拥有一批包括两院院士、各类国家人才项目获得者在内的学科领军人才。医学部现有15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招收五年制及“5+3一体化”,并开办儿科医学方向。目前,在校研究生3219名,本科生4954人,外国西医留学生468人。
二级独立学院
学院 | 地址 | 电话 |
---|---|---|
文正学院 | 吴中区越溪吴中大道1188号 | 66555732 |
应用技术学院 | 昆山周庄大学路1号 | 82190377 |
除特殊标注以外,所有电话区号均为0512。
历任校长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江涌
- 党委副书记:路建美(兼任副校长)、邓敏
- 纪委书记:芮国强
- 副校长:杨一心、蒋星红、陈卫昌、刘标、张晓宏
- 总会计师:周高
知名校友
- 赵朴初
- 孙起孟
- 胡经甫
- 陆志韦
- 谈家桢
- 倪征燠
- 唐兰
- 吴其昌
- 王蘧常
- 钱仲联
- 冯其庸
- 钱俊瑞
- 郭影秋
- 矫毅
- 杨绛
- 楊鐵樑
- 高文彬
- 裘劭恒
- 鄂森
- 桂裕
- 李浩培
- 詹启敏
- 程金冠
- 蒋纬国
- 端木愷
- 石超庸
- 黃仁霖
- 查良镛(金庸)
- 施季言:东吴大学第一个生物学研究生,也是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生
- 院系调整合并后部分苏大知名校友
- 宋大祥:动物学家,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专家
- 王伟林:书法家
- 汤华中:1990届本科毕业校友、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第十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因其在研究激波捕捉方法的机理和构造双曲守恒律方程的高分辨率格式所取得的成就而获此殊荣。
200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