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Djhuty/顆顆顆顆顆顆顆

a.潘顯羊 《誰是斯卡羅?從一場「尋親」/「尋跡」活動談起》 - 原住民文獻第34期41頁。潘顯羊豬勞束社後裔
潘顯羊 《核心部落、核心家族、人群互動關係與整合:近年恆春半島族群文化活動的參與觀察》 - 80頁。
潘顯羊 《一個地方/人群的認同變遷: 「豬勞束社人」:「里德人」;「排灣族」:「斯卡羅人」》 - 23頁。看論文名就知道。
b.林家君 《模糊的邊界與差異的人群─滿州鄉「里德人」的人群分類與實踐》 第3頁
c.劉還月 《琅嶠十八社與斯卡羅族》 看書名就知道
劉還月《貫穿東西的歷史大道:琅嶠‧卑南道》 第217頁
d.曾明德 《瑯嶠十八社頭人卓杞篤家族與恆春半島族群關係之變遷(1867-1874)》 ,第18頁。看論文名就知道。完全否定斯卡羅是族群
e.楊怡瑩 《清代至日治時期恆春城內空間變遷研究(1875-1945)》 ,第19頁。
f.郭素秋 《恆春半島文史研究:恆春—卑南古道調查研究》 ,第5頁。郭素秋中研院研究人員。
g.詹素娟 《清代平埔族的分佈與遷徙》 ,第8頁。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h.簡明捷 《族群接觸與身份建構:以恆春阿美族人的歷史遷徙為例*》 ,第75、78頁。簡明捷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i.林開世《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 第259頁。林開世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完全否定斯卡羅是族群。
j.張金生《排灣族Mamazangiljan制度及其部落變遷發展之研究》 第69、150頁。張金生排灣族學者。否定斯卡羅是族群,恆春四大主社全是排灣。只有兩社頭目家族是知本來的。
k.周婉窈 《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第71頁。周婉窈曾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l.洪麗雯《國家與地方的媒介者-潘文杰》 ,第85頁。
m.吳玲青《界外之人—琅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 ,第17頁。吳玲青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n 葉神保《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 ,第56頁,葉神保大龜文排灣族出身,使用斯卡羅族和斯卡羅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