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Happywikier/子頁面6

Happywikier/子頁面6
出生(1891-02-05)1891年2月5日
 大日本帝国熊本縣下益城郡河江村
国籍 日本
母校熊本縣立阿蘇農業學校森林科
职业臺灣總督府技手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吉井 隆成
假名よしい たかなり
平文式罗马字Yoshī Takanari

吉井隆成(1868年9月12日—?),又名吉井隆盛日本熊本縣人,為台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技手與登山家,

生平

早年生活

野呂寧出生於1868年(明治元年),1889年自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日语陸地測量部修技所畢業,成為陸軍測量手。1894年甲午戰爭後,隨第二軍司令部派遣至遼東半島。1899年前往臺灣,任職臺灣土地調查局技手,隔年晉升為監督官。1900年8月繼承父親家督之職[1]

1902年,野呂寧與中田三郎被任命為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監督官並兼任技師,從事全臺土地調查。1905年被任命為總督府蕃務本署測量技師[2]

總督府技師

1908年10月,野呂寧與殖產局囑託兼陸軍通譯森丑之助等人參加苗栗廳探險隊,進入大霸尖山附近山域,針對鹿場大山大安溪上游的森林等北部中央山脈進行地理觀察,回程時遭到原住民攻擊,導致探險隊員三傷一失蹤[3]

1908年11月至12月間,野呂寧與森丑之助、總督府技手志田梅太郎前往新高山(玉山)進行測量,是日本殖民政府首次正式實施「蕃地測量」,測得新高山海拔高度為13,075尺(約3,961.7公尺)。該測量隊回程時從阿里山縱走下陳有蘭溪流域,發現新高山屬於獨立於中央山脈以外的山脈[4]

1909年1月27日,野呂寧與總督府技手財津久平等一行人,進行苗栗廳橫龍山附近的踏查,自此日本人對加里山附近的原住民各社達到完全的了解與控制。1909年11月,野呂寧一行人從西麓(今比悠瑪部落舊址)首登北大武山,據同行的原住民嚮導所言,北大武山過去可能連原住民都未曾登頂過[4]

1910年12月27日,野呂寧率隊與技師川上瀧彌、岡本要八郎、中島重太郎、高山辰次郎、榎本定吉、警部松野常世、佐佐木舜一與警察數人、原住民嚮導126人等,進行第一次知本橫斷的官方踏查,促成1927年知本越嶺道路的正式開鑿。該隊從阿緱廳出發後,經三地門、阿禮、北隘寮溪上游、知本主山、大南溪、呂家社,途中首登知本主山,但因為濃霧影響視野而不曾發現小鬼湖;1911年1月5日,一行人抵達卑南社(今臺東縣卑南鄉[5]

合歡山測量

1910年春天,野呂寧率隊前往合歡山進行探險與測量,然而遇上暴風雪,夜間溫度僅攝氏零下2度,導致30人凍死而未果。1911年3月,野呂寧再次率隊踏查合歡山,成員包括警部相澤作藏、技手財津久平、齋藤武彥、中島重太郎,警部2名、警部補3名、囑託1名、巡查50名、巡查補5名、隘勇46名、原住民嚮導60名、苦力100多人,總計近300人。探險隊於3月17日抵達櫻峰分遣所,卻遇上連日大雨。21日天氣一放晴,野呂寧便決定馬上啟程前往合歡山,卻在22日遇上暴雨與冰雹,氣溫降到攝氏零下5度,半數苦力逃跑,野呂寧只好宣告撤退下山。此次行動造成凍死與失蹤的漢人隘勇與苦力達89人,倖存者57人,其餘人士全部失蹤,是臺灣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山難,稱為「野呂寧事件」[6][7]

1913年9月16日,為了深入控制太魯閣族原住民,時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隊組成「合歡山探險隊」,以警視山本新太郎為探險指揮官,加上步兵一中隊,組成一支近300人的大編隊,野呂寧也隨隊參加。由少將萩野末吉率領的「能高山探險隊」,以警視江口良三郎為探險指揮官,共100多人,也在同時出發。9月25日,野呂寧與財津久平、齋藤武彥在警部補梶原氏及巡查、原住民等100人的護衛下,抵達合歡山東合歡山,可能是這兩座山岳的首登者,並接續進行立霧溪上游的觀察與測圖。然而因為地形阻隔,在這兩座山上無法望見太魯閣諸社,於是又於10月1日早上9點50分,首登北合歡山,完成展望並偵查太魯閣諸社情報的目的。10月3日,野呂寧帶領警察隊一分隊、軍隊一中隊與原住民數人組成探險隊,攀登斷崖抵達奇萊主峰與北峰間鞍部,首登奇萊北峰,展望太魯閣諸社,再於10月4日歸返平地。10月13日,野呂寧與與大尉能村氏等,由花蓮港探險內太魯閣,並攀登與測量立霧山[8]

南湖大山測量

1914年4月23日,野呂寧、財津久平、齋藤武彥、大尉竹中氏、警視金子惠教、警部小島仁三郎比亞豪社原住民嚮導等34人組成南湖大山搜索隊,從四季社(今宜蘭縣大同鄉四季村)出發,登頂加羅山,再由此越過三星山支脈分水嶺回到比亞豪社,5月1日早上9點首登南湖大山主峰,再取卑亞南道路下山[9]。此次探險是日後太魯閣戰爭重要的前哨偵察,而途中有十人一度患有嚴重的高山症,野呂寧的紀錄也為臺灣的登山生理學提供了明確的數據[10]

完成此行南湖大山測量後,野呂寧發表《臺灣高山一覽》,當時已知的山岳中,共有3,000公尺以上高山48座,其中多座山岳由野呂寧首登與命名。1916年,野呂寧完成編繪《蕃地地形圖》,描繪臺灣山地地形,並標注有自然景觀、原住民各社、隘勇線、官吏駐在所等地標[10]

晚期工作

1913年9月1日,在野呂寧等有志於登山的日本人士倡議下,在臺北創立了半官方性質的登山組織「登山會」,以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為會長,副會長為技師新元鹿之助,野呂寧、賀來佐賀太郎、中山佐之助、山本新太郎、小西恭介等5人擔任幹事。登山會曾舉辦過幾次台北近郊的登山健行活動,但隨後逐漸淡化[11]

野呂寧在臺期間歷任總督府蕃務本署、財務局、警察本署及殖產局等單位,擔任過法規課長、林務課長、移民課長、林野整理課長、地理課長等職務,進行山岳測量、蕃地道路踏查、鐵道路線踏查、全臺土地測量、地圖測繪,也留下許多山林探險調查報導與文章,主要發表在《臺灣日日新報》與《臺灣時報》。1916年,野呂寧任職總督府地理課長期間,與民政局長下村宏、殖產局長高田元治郎,向總督府申辦成立「臺灣商工實業學校」,1917年獲准並定名爲「東洋協會臺灣支部附屬私立臺灣商工學校」,為臺灣第一所私立職業學校,即今臺北市開南高級中等學校前身[2]

1925年12月,野呂寧返回日本。1930年1月,當時已為臺灣山岳會榮譽會員的野呂寧,受臺灣山岳會之邀來臺演講[12]。1931年3月1日病逝於東京自宅。

家族

  • 父:野呂實貞
    • 弟:野呂修
    • 妹:野呂ろく
  • 妻:野呂幸(父為黑岩保教)
    • 子:野呂元、野呂榮、野呂丈夫
    • 女:野呂貞子、野呂文江[1]

參考資料

  1. ^ 1.0 1.1 野呂寧. 人事興信録Database. 1915-01 –通过名古屋大学. 
  2. ^ 2.0 2.1 鄭安睎. 地形測繪計師野呂寧 (PDF). 台灣學通訊. 2011-11-22, (59). 
  3. ^ 森丙牛. 鹿場大山探險談. 臺灣山岳. 1932-11, (6). 
  4. ^ 4.0 4.1 沼井鐵太郎. 開拓探險時代. 臺灣登山小史. 由吳永華翻译. 晨星出版社. 1997-06-30. 
  5. ^ 入沢片村. 知本方面の橫斷-第二回の橫斷. 東台灣新報. 1927. 
  6. ^ 老王. 【高山】台灣歷史上最大山難事件. 健行筆記. 2013-08-16. 
  7. ^ 疑案辦. 1913年台灣史上最大山難(上):將近300人的合歡山探險隊,只有57人平安無事. 關鍵評論網. 2022-03-19. 
  8. ^ 沼井鐵太郎. 探險登山時代. 臺灣登山小史. 由吳永華翻译. 晨星出版社. 1997-06-30. 
  9. ^ 野呂寧. 南湖大山方面探險記. 臺灣山岳. 1916-05, (3). 
  10. ^ 10.0 10.1 耿䚄瓵. 旅臺外籍人士對臺灣文化發展貢獻之研究 (PDF) (学位论文). 南華大學. 2008-07-15. 
  11. ^ 鄭安睎等. 臺灣登山史. 內政部營建署. 2013-05-01. ISBN 9789860370126. 
  12. ^ 沼井鐵太郎. 昭和五年. 臺灣登山小史. 由吳永華翻译. 晨星出版社. 199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