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Karoke Cirno/沙盒


灰喜鹊
日本亞種(japonica),攝於日本橫濱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鸦科 Corvidae
属: 灰喜鹊属 Cyanopica
种:
灰喜鹊 C. cyanus
二名法
Cyanopica cyanus
(Pallas, 1776)
異名
  • Cyanopica cyana
趙佶(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描绘的灰喜鹊

灰喜鹊學名Cyanopica cyanus),俗稱鸢喜鹊长尾巴郎[2]山喜鹊喳喳子[3]灰鹊蓝鹊马尾鹊羊乌鹊蓝膀喜鹊

俗名

日照称鸢喜鹊,沂蒙山区叫山喜鹊喳喳子,鲁西名为长尾巴郎,陕西秦岭一带叫灰鹊[4]江苏江都高邮一带称之山连子,而在洪泽、金湖一带称呼作山雀[5]

形态描述

灰喜鹊体长在33—38厘米之间,翼展约38—40厘米,体重约78—120克。灰喜鹊雌雄同形,头部有闪淡蓝或淡蓝紫色光泽[6]的黑色头罩,延伸至眼睛、耳羽和颈背处,而喉部和下颌则是截然相反的白色,形成一个环绕头部的浅色窄项圈,向下到胸腹部由淡黄白转为淡灰色[6];上体呈灰色,翅膀上部呈灰蓝色,最外侧两枚初级飞羽为淡黑色,其余六枚在外翈变白,于是在翅膀折起时会在近末端形成一个白斑,羽尖有凹口(notch),羽轴呈淡黑色[6]尾羽为蓝色,中央尾羽尖端有大面积白色羽尖,其余尾羽仅有白色边缘[6],且羽轴呈棕色;虹膜呈深棕色至黑色;和腿均为黑色。头部相对较大,颈背部羽毛常立起,翅膀短而宽,尾羽很长,较宽,且从外到内阶梯状明显,喙较小,又细又尖,鼻须短而密,腿略短,且并不粗壮。[7]

幼鸟与成鸟比较相似,只是头罩羽色更偏棕色,且带有浅色边缘,表现出的颜色为黑白相间;翼覆羽带有灰色边缘,大覆羽尖端白色,形成窄横纹,尾羽末端稍浅淡不明显。第一年秋季时便基本与成鸟无异。[7]

头部黑色,背部灰而下体白,翅膀和尾羽蓝色,且尾羽长,体型比喜鹊稍小[6],在分布范围内不易混淆[7]

分类

直到最近,蓝尾灰喜鹊和此种鸟类被认为是同种,尽管二者分布区域显著分离,但整体差异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地理变异轻微;形态测量和遗传分析显示,stegmanni、koreensis、kansuensis、interposita和swinhoei亚种应归入指名亚种,而前四者在羽毛上的相似性也支持这一观点;然而,swinhoei仍保留为单独亚种,因为其上体和下体颜色与C. cooki非常接近。其他被提议的亚种如tristis(产于外贝加尔的奇塔地区)、pallescens(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和jeholica(产于中国东北的热河地区)都被归入指名亚种。目前承认三个亚种。[7]

Cyanopica cyanus and C. cooki (del Hoyo and Collar 2016) were previously lumped as C. cyanus following AERC TAC (2003), Cramp et al. (1977-1994) and Sibley and Monroe (1990, 1993).[8]

stegmanni, koreensis, kansuensis, interposita, and swinhoei,目前均为指名亚种的异名

中文名 学名 IOC世界鸟类名录[9]
Howard and Moore
国际鸟盟分类清单
世界鸟类手册英语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7]
Clements 分布 形态描述
指名亚种 C. c. cyanus C. c. cyanus C. c. cyanus C. c. cyanus 海拉尔、蒙古北部及俄罗斯[6] 上体带灰;下体白而沾灰[6]
东北亚种 C. c. stegmanni C. c. stegmanni 呼伦贝尔盟长白山凤城市一带[6] 上体灰色较浅;下体淡天蓝,几乎白色[6]
兴安亚种 C. c. pallescens C. c. pallescens 小兴安岭一带[10] 上体灰色更浅,且稍有棕色[6]
华北亚种 C. c. interposita C. c. interposita 秦岭—淮河线以北,东北达赤峰,西北达鄂尔多斯,西至兰州[6] 较东北亚种上体稍暗,灰色更多;下体淡天蓝色沾棕[6]
甘肃亚种 C. c. kansuensis C. c. kansuensis 青海东北部、甘肃西北部[6] 上体与华北亚种类似,灰色更深;喙较短[6]
朝鲜亚种 C. c. koreensis C. c. koreensis 朝鲜半岛[7] 1
长江亚种 C. c. swinhoei C. c. swinhoei C. c. swinhoei 甘肃西部、四川北部、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罕见[6] 较华北亚种上体更多淡天蓝色沾褐;下体淡天蓝色沾褐稍浅[6]
日本亚种 C. c. japonica C. c. japonica C. c. japonica C. c. japonica 日本[7] 体型较小,颜色更深,且翅膀和尾巴的蓝色更加鲜艳[7]

分布

灰喜鹊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分布北限为贝加尔湖,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本州岛中部、蒙古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各省,西至甘肃青海。南至四川长江中下游省区,分布南限直抵福建

曾尝试在香港引入,但并未成功。[7]

灰喜鹊栖息于低山田野和树林中,城市中,公园、小区也极易见到它们的身影。在很多城市已经成为优势种;常见数十只结成小群穿梭于树木间。

灰喜鹊主要栖息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低地的灌木丛中,尤其是河岸边与大型乔木伴生的柳属李属植物混合而成的灌木丛。此外,该物种还出现于城市的公园和布满杂草的花园中,以及树木茂密的农场果园,而通常会避开密集的森林和山坡。[7]尤其在山区比较少见[11]。曾观察到东北亚种在繁殖期上升到1800米的针叶林疏林中[6]

大多数灰喜鹊都是留鸟,但表现出复杂的繁殖后扩散行为[8]。但在滨海边疆区的冬季,这种鸟会向各地分散,至附近的开阔地带或近海岛屿上,有的会抵达黑龙江北部。而在日本未发现类似行为,仅在大雪后分布会向南撤退1—2公里。[7]

习性

灰喜鹊常集小群或大群活动,生性嘈杂,常通过鸣叫相互联络。不惧人,但如果人类过于接近仍会鸣叫报警,随后整群飞走。有储藏食物的习性。与喜鹊相比,较少驱逐猛禽[11]飞行低而缓慢[12],但比喜鹊稍快,略呈波浪形[5],振翅迅速,还可做长距离的无声滑翔[10];常短距离飞行,停止后又迅速飞向他处[12]。可以适应零下6℃—32℃的环境[13]。野生状态下寿命可达15年,而在人工饲养状态下延长至20年[13]

灰喜鹊通常不其他物种表现出攻击性,但可能会吃掉其他鸟类的卵以及开放式鸟巢中的雏鸟[13]

经常在林间穿梭似的上下跳跃飞翔,不喜在某一地久留[6]

一旦遭到敌鸟侵犯,便会群起攻之,随后飞入林内回避[3]

食性与觅食

灰喜鹊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金龟子鳞翅目昆虫等[6])为食,水果坚果也是主要食物来源。一项滨海边疆区的研究显示,这种鸟类在春季取食水果、蜘蛛和昆虫,夏季则几乎完全以蜘蛛和各种昆虫为食,秋季食用水果和浆果,而在冬季则选择在落叶层、虫瘿树皮、渔民的饵料、动物尸体中搜寻无脊椎动物食用。[7]亦观察到在农村厕所、粪坑处啄食蛆虫[5]

灰喜鹊喜食松毛虫刺蛾等农林害虫[2]。不过有时也会进入果园啄食,造成一定程度的鸟害[6]。通常被视作农林益鸟[12]

圈养灰喜鹊的食性结果表明,灰喜鹊可以吃昆虫,水果,种子,幼年小鼠;繁殖期可以喂食水煮蛋[13]

觅食时常成群结队,最多可以达数百只,并且跟随者一个领头鸟,一个接一个地在树丛间飞行。到达新的觅食地点后,鸟群就会散开寻找昆虫和果实;有的会飞向树冠层,有时还会倒挂过来;有的则落在地面上,跳来跳去,尾巴高高翘起,在落叶层中翻找,或检查树干。如果找到橡子松子,则会将其储存在松软的土壤之中。[7]

冬季为觅食早出晚归,常前往五公里外的位置。3、4月时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盛夏时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15时在山林中觅食。[4]

在绝大部分地区,灰喜鹊都表现得警觉而羞怯;而在城市公园或村庄边缘,会显得尤其信任人类,会捡食食物碎屑,或在垃圾堆或垃圾桶里翻找食物。[7]

鸣声

灰喜鹊的鸣叫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典型的鸣叫声为颤抖的、上扬的“screeep”,当其穿越灌木丛时,常以此为联络信号反复发出。[7]也会发出粗哑的“zhruee”声[10]

总体来说,灰喜鹊的鸣叫与蓝尾灰喜鹊仍然比较相似。然而,对于swinhoei亚种,其发出的嘎嘎声被描述为缓慢且带有吱嘎声,结尾时伴有高音的“keeow”,这一声音让人联想到寒鸦(Corvus monedula)的叫声。[7]

它 们常 穿梭 于树木 的 中、下 层 , 飞行时略呈波浪型前进,速度比喜鹊快,并发出“Chep! Chep”, 2—3声一度的鸣 声,停息时则连续发生“ji—gur—gur、gur—”的叫声[5]

繁殖

灰喜鹊一般在5—6月间产卵繁殖,俄罗斯东南部和日本的种群在五月下旬达到繁殖高峰。普遍认为是一夫一妻制,进行社会化的合作繁殖英语Cooperative breeding,在松散的群体中也成对活动。日照地区最早在3月中旬便进入配偶期[4]。求偶时,雄鸟会保持低头的姿态靠近潜在配偶,同时略微展开翅膀振动;过程中雌、雄鸟常互相追逐[5];雄鸟还会向雌鸟递出食物作为求偶礼物[13]。通常在栖息时交尾,但亦观察到飞行时交尾的现象[12]

鸟巢英语Bird nest间隔平均在15—20米,但亦有观察同一棵树上有2—7巢[4]。协助抚养的鸟通常是上一年出生的成鸟,会与父母一同给幼鸟喂食。一项在青藏高原的研究表明,有协助抚养的鸟巢喂食频率更高,且出巢幼鸟的体重也更重。筑巢主要由雌鸟负责,雄鸟则负责衔拾巢材和喂食雌鸟[4],协助者一般也会参与其中,筑巢约耗费10—18天;而灰喜鹊也有修补旧巢继续使用的习性[4]。鸟巢由大量树枝和细根构成,外部覆盖泥土并饰以苔藓[12];内衬柔软的植物材料,此外还有动物毛发等;椰子纤维是其筑巢垫材的首选材料[13];也会在篮子和开放式巢箱英语Nest box中筑巢[13]。鸟巢通常位于较长树枝的外部叶丛之中,距离地面不超过2米,有时甚至与地面层同高,极少数情况下高达15米,常见于树洞筑巢。鸟巢呈杯状,底部最窄,在上部三分之一处最宽,再向上略收缩,平均外径17.8×16.5厘米,内径11.6×10.5厘米,巢高12.8厘米,深9.0厘米[12]

营巢时间的 长短与产卵期关系很大 , 产卵期临近时 , 一般 四 、 五天完成筑巢 , 产卵期晚时拖延至10天左 右。(?)[4]

仿照灰喜鹊的自然巢形 , 用树枝 、 泥土 、 毛 类等原料 ,在树上筑人工巢 ,可以招引繁殖 。 将 两窝同时产出的卵合井在一巢内 , 亦能一起孵 育 ,被拿掉卵的一窝 ,亲鸟仍能另选巢址继续繁 殖 ,故可以人为地增加其繁殖数量 。[4]

巢未完全筑好时便会开始产卵[6],每窝产卵2—10枚[13][12][4],通常为6或7枚;呈梨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27.4×19.5毫米[12],颜色通常为绿棕色或灰色,且带有斑点[13],重量在5.2—6.6克之间[6]

雌鸟独自孵卵,孵化期为14到16天,期间比较敏感,若发现人类2—3次上树接近鸟巢便会选择弃巢[3];雄鸟有时远离鸟巢,有时也会在巢区活动看护,清晨时在巢边鸣叫,雌鸟偶尔也会和鸣;雌鸟会在清晨7—8点离巢1—2分钟前往附近水源饮水[12]。雏鸟由双亲喂养,协助者亦经常参与,育雏英语Parental care in birds期为16—19天;每天喂食雏鸟三十余次[2],期间性情凶猛,遇敌害则群起而攻之[4]。刚孵出的雏鸟仅在翅上可见羽根,其余体表裸露,5—8天后才开始睁眼[5]

7月初,幼鸟会在几周的时间中聚集成小群体,而在与相邻领地的幼鸟群相遇后许多成员便会散开,之后成鸟会加入剩余的幼鸟,一起准备过冬;在冬季不常分散的地区,家庭群体倾向于留存在当地鸟群中。[7]幼鸟离巢后仍然会向亲鸟乞食,最长可达六个月[13]

灰喜鹊的巢常被大杜鹃[7][3]四声杜鹃寄生

现状与保护

灰喜鹊为IUCN认定为无危物种,分布广泛,局部常见,且预计种群数量将增加[8]。其分布广泛,而群居习性也使得灰喜鹊更为少见,尤其是在分布范围的西部,种群尤为分散。在西伯利亚东部和中国大部分适宜栖息地内,该种鸟十分常见。而在日本广泛分布于本州岛中部,但在本州岛北部分布受限;以前曾出现在四国岛,但最近并无记录;在九州岛也曾广泛分布,而最后一次记录是在1968年;可能是由于引入喜鹊带来的竞争使其局部灭绝。[7]

灰喜鹊可能会误食氟乙酰胺或其他成分的灭鼠剂而中毒死亡[14]

灰喜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未被列入保护,由于某些城市绿化树种的单一化和非本地化,在城市中形成了非常适应灰喜鹊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灰喜鹊数量的激增,它们数量的增长挤占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这需要进一步的关注。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建有灰喜鹊保护和繁殖场地,主要目的为了保护松林。如日照涛雒镇[2]

安徽的省鸟为灰喜鹊,安徽定远县建有灰喜鹊保护基地。

长白山区灰喜鹊的数量逐渐下降:1963年5月1一19日在林缘河谷阔叶林内,12小时35分钟的统计,每小时遇见率2. 06只,但1980年5月1—19日在相同的生境内10小时30分钟的统计,每小时遇见率为0・19只,由此可见一般数量下降,故应采取措施加强保护,使这种林农业的益鸟数量增加。 [6]

1983年,徐真拍摄科教片灰喜鹊》,由北京教育科学电影制片厂出品,体现了其觅食、交配、育雏等诸多习性,以及杜鹃巢寄生的现象,但亦有较多人为设计的情节。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奖、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第11届葡萄牙圣塔伦国际农业环境电影节短片组一等奖、第17届伊朗德黑兰国际教育电影节英语Rosh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银像奖。[15]

松毛虫防治

人工饲养

这种鸟类可以成对、家族群体或单性别群体饲养。这种鸟类在圈养条件下繁殖较为困难。配对的鸟常常会不断地搭建和破坏巢穴,或是搭建巢穴后从不产卵。它们通常性情紧张或害羞,可能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展示环境。[13]

灰喜鹊不 但 可 以进行人工 饲养 , 而且 能养熟并可 考虑 人 工 迁移 。 饲养方法 也 比较 简单 , 用一 木 笼 , 在笼 内备一 盛 清水的铁盒 , 供雏鸟饮 用 , 每天 喂饲各种食料 。 一 只 雏乌每天 需 喂 二 十 多次 , 最 多一 次吃掉老熟松 毛 虫 幼 虫3条 , 一 天可 吃掉20条左 右 , 最 多能吃 掉45条 。 八 月上 句 , 一 只 雏鸟一 次可 吃掉 三 龄松毛虫幼虫34条[2]

据 初 步 观 察 推算, 一只灰喜鹊一年 中可 以 消灭松毛 虫1500条左右[2]

将灰喜鹊 的两巢的卵并在一个巢内 , 灰喜鹊亲鸟 尚能一并孵育 , 而另一巢的 成鸟仍能继续产 卵育 雏 , 这样今后可 以人 为地增加其繁殖数量 。[3]

图片

参考资料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yanopica cya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1 October 2016].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2.0 2.1 2.2 2.3 2.4 2.5 日照县涛雒公社华山大队林业队. 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初步观察. 林业科技资料. 1975, (3): 43-44+53. CNKI TREE197503013. 
  3. ^ 3.0 3.1 3.2 3.3 3.4 山东省日照县林业局. 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试验初报. 中国林业科学. 1978, (3): 77-79. CNKI LYKE19780301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张天印; 宋全夫; 张守林. 灰喜鹊的生态观察. 动物学杂志. 1979, (4): 27-30. doi:10.13859/j.cjz.1979.04.013. CNKI BIRD197904012. 
  5. ^ 5.0 5.1 5.2 5.3 5.4 5.5 晏安厚. 灰喜鹊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四川动物. 1983, (3): 24-25. CNKI SCDW198303008.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陈服官.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北京. 1998: 152-156. ISBN 978-7-03-006150-8.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Madge, Steve. Azure-winged Magpie (Cyanopica cyanus), version 1.0. Birds of the World. 2020. ISSN 2771-3105. doi:10.2173/bow.azwmag2.01 (英语). 
  8. ^ 8.0 8.1 8.2 Asian Azure-winged Magpie (Cyanopica cyanus) - BirdLife species factsheet.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4-08-20] (英语). 
  9.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IOC World Bird List (v 14.2). IOC World Bird List. 2024 [2024-08-18]. doi:10.14344/IOC.ML.14.2 (英语). 
  10. ^ 10.0 10.1 10.2 MacKinnon, John.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2: 下册 302. ISBN 978-7-100-20288-6. 
  11. ^ 11.0 11.1 刘阳; 陈水华.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322-323. ISBN 978-7-5710-0874-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陈鹏; 邓明鲁. 灰喜鹊生态的初步研究. 动物学杂志. 1966, (1): 17-19. doi:10.13859/j.cjz.1966.01.005. CNKI BIRD196601005.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Vyas, Katie. Species Fact Sheets (PDF). Avian 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2021-10-19 [2024-08-18] (英语). 
  14. ^ 沈夏淦. 一件不引起人们注意的“后患”. 环境保护科学. 1981, (2): 72-73. doi:10.16803/j.cnki.issn.1004-6216.1981.02.009. CNKI HJBH198102008. 
  15. ^ 赵远. 《灰喜鹊》.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2024-09-03]. 

外部链接


[[Category:1776年描述的鸟类]] [[Category:灰喜鹊属]]

记录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do-Australian Zosteropidae 中国常见鸟类营巢偏好[1]

  1. ^ Han, Yuqing; Bai, Junpeng; Zhang, Zhen; Wu, Ting; Chen, Peng; Sun, Guanglong; Miao, Lingwei; Xu, Zhifeng; Yu, Liangjie; Zhu, Chaoying; Zhao, Dongqin. Nest site selection for five common birds and their coexistence in an urban habita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11, 690. doi:10.1016/j.scitotenv.2019.06.50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