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Medalofdead/工作区9
“聚光器”2P Конденсатор-2П | |
---|---|
类型 | 自行火炮 |
服役期间 | 1957年 |
使用方 | 苏联陆军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基洛夫工厂 |
制造数量 | 4辆 |
基本规格 (2A3) | |
重量 | 64噸 |
长度 | 20米(65英尺7英寸) |
宽度 | 3.08米(10英尺1英寸) |
高度 | 5.75米(18英尺10英寸) |
载员 | 7人 |
“聚光器”2P自行火炮(俄语:«Конденсатор-2П»,GRAU编号2A3,设计代号271工程)是苏联于1955年设计的一种以T-10坦克为底盘的406毫米(16.0英寸)重型自行火炮。它和同时研发的2B1 奥卡河自行火炮均为苏联抗衡美国核火炮的产物,但不切实际的设计严重限制了其实用价值。在更先进的战术弹道导弹出现后,“聚光器”很快便落后于时代,于1960年代终止研发,仅生产四辆样车。
开发历史
1952年,美国成功试射M65核火炮,可将口径280毫米(11英寸)、1.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发射至约30千米远。次年,美军原子师就将装备M65的核炮兵营部署于西德,一旦形成战斗力,将对华约战争方案中的装甲冲击构成巨大威胁。作为回应,苏联也于1954年开始自行核火炮的研制工作。按照要求,该自行火炮应具备传统弹头和核弹头发射能力,摧毁至少25千米外的军事或工业目标。主炮口径定为406毫米(16.0英寸),这是当时苏联核工程技术水平下核炮弹尺寸的极限。新型自行火炮的设计代号定为“271工程”,为保密需要,苏联为其取了“聚光器”的绰号。火炮研发由第221火炮兵工厂负责,配套车体则交由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的特别设计局。
1957年,第一辆“聚光器”自行火炮从基洛夫工厂下线,并在列宁格勒附近的中央火炮试验场进行射击试验。结果令人担忧,由于巨大的后坐力,一系列严重的缺陷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