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PChuang/劉萬 Liu Wan (安川萬)

劉萬(Liu Wan,安川萬),生卒期間為1905年3月12日至1998年3月9日。臺灣總督府時期曾擔任郡守等公職,並參與日本政府與國民黨政府交接事宜,亦是臺北市財政局首任局長,並擔任行政長官公署參議。龍瑛宗長篇小說「紅塵」中人物「林駿」的角色原型。

1. 公職經歷
劉萬於1930年自日本京都帝大畢業,在時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極力延攬下)同年3月回臺成為日本在臺總督府公務人員。劉萬為首任具高等文官考試合格資格之臺籍郡守,也是唯一曾擔任兩處郡守的臺籍人士(臺東廳新港郡臺北州海山郡)。

從回臺至1947年移交國民黨政府前,劉萬服務地點遍及全臺各地,包括高雄、新竹、臺東、臺北等地,最終職級為奏任官三等三級。日人撤臺前,劉萬任職臺北市第一助役,並參與國民黨政府與日本政府交接臺北市政府相關事宜,爾後擔任首任臺北市財政局長。二二八事件後,轉赴六信用合作社任職,於合庫退休。[5]

2. 政權交疊的夾縫
劉萬的生活歷程涵蓋日本及國民黨兩個政權統治與交替時期。日本統治時期,劉萬為極少數公職歷練完整且曾擔任郡守的臺籍人士,也曾在皇民奉公會任職。國民黨政府初期,劉萬曾任職臺北市財政局長、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等職。

1946年後半,國民黨統治大約一年後,因制度變化與治理不彰引發人民對政府的不滿,為弭平民怨雖曾舉行省參議會選舉,卻成為更大民怨的導火線。政府認為曾任職奉公會及親近日本的人員是民怨的發起者,更進一步推動檢舉有此資歷之人士,包括林獻堂等眾多臺籍人士因此被免去公職或逮捕[10]。劉萬於1947年1月16日離開了臺北市財政局長職務,並在一月底結束行政長官公署參議之職務。這項職務變動的起因是劉萬看不慣戰後日產被私相授受、擔心奉公會經歷被發現,抑或是某貴人為保全劉萬人身安全的善意提點,不得而知。

3. 二二八的擦身
劉萬卸下臺北市財政局長及行政長官公署參議之職務後,旋即於1947年2月27日發生緝煙事件,臺灣陷入高度不安。劉萬當時曾參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於中山堂召開之政治改革會議,與多位二二八受難者有所交往。在中山堂抓人事件的當下[16],劉萬也正在前往中山堂開會的路途上。因為當日因家務耽擱而延遲出門,也因此能在半途上遇到匆忙折返的朋友轉述「抓人了、不要去」之訊息。折返家中後,劉萬將配刀等與日本公職相關物件埋於住家後院,並在獨自離家躲藏一段時間。在國民黨當局對曾有奉公會經歷人士的敵意下,劉萬的當時除了天助自助外,也必然曾受許多人士的低調協助。遺憾許多人士從此音訊杳然,其中二二八事件的吳鴻麒先生在失蹤之前一日,還曾與劉萬先生相談對時局之憂心。

4. 小說「紅塵」的人物原型
回顧劉萬一生,人生際遇的分岔總難規劃。平步青雲的前半生未必代表一生的平靜安享。這段動盪時代下的經歷,讓劉萬雖然關心政局,卻也對政治與政黨保持距離。八零年代、亞洲週刊雖都是家中必備的刊物,卻也因此遠離公職。劉萬先生的部分過往亦成為龍瑛宗日文長篇小說「紅塵」的素材,成為其中角色「林駿(日名:牧野駿介)」的原型。

生平與公職

1905年3月12日生於苗栗廳苗栗三堡九張犁197番地。1928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部二年級時考取日本全國公務員高等文官考試。同年11月2日與豐原林氏望族之女林琴(19050515~19920326)結婚。[5]

1930年3月畢業時,在時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極力延攬下,放棄取得律師資格考試的機會,返回臺灣擔任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書記。其後歷任高雄稅關監視、新竹市助役、臺東廳新港郡守、臺北洲海山郡守、高雄稅關監視部長、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參事、交通部鐵道監視部長、殖產局食糧部總務部長、臺北市第一助役。[5]

1945年,受留學日本期間認識且時任臺北市長黃朝琴託付,參與國民黨政府與日本政府中山堂受降、中華民國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臺北市政府交接相關事宜。完成交接後,擔任臺北市財政局首任局長、臺灣省行政長官參議。於財政局長期間,處理戰後日產並建立北市府的稅捐稽徵等財政制度。[5]

1947年1月16日於時任北市長為游彌堅任內,從臺北市財政局長職務離開,同年1月底結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職務,離開公務員體系。[5]在2月份發生二二八事件及後續一系列衝突後,轉任臺北市第六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

1949年受同期留學日本的北市延平中學創辦人朱昭陽先生引薦,任職臺灣省合作金庫(合庫)至1970年退休。1998年3月9日逝世於臺北。[5]

或許是因經歷了戰爭及政權交替的大時代,讓劉萬對政治與政黨保持戒心與距離,離開公務體系後,劉萬雖關心時局但並未加入任何政黨。

生平與職務年表
經歷、職務、職銜
19050321 苗栗廳苗栗三堡九張犁197番地 現為臺中市大甲區太白里九張犁
1912 1918 臺中廳苗栗三堡大甲公學校 現為臺中市大甲區大甲國小
1919 1919 臺北國語學校 現為臺北師範
1919 1924 東京都都港區正則中學 因19230901關東大地震,轉赴高知就學
1920 劉家遷至臺中縣大甲鎮外埔鄉六分村
1924 1927 高知市江口高知高等學校 現為高知大學教育部附屬中小學
19270401 19300331 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部
192810 日本全國公務員高等文官考試行政科放榜考取 大二即考取高等文官考試
19281102 19920326 與豐原林氏望族之女林琴(19050515~19920326)女士結婚
193004 193101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拜命遞信部庶務課書記,兼稅關庶務課書記
193005 193101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兼任府稅關屬
193101 193204 臺灣總督府稅關高雄支署書記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湊町403番地宿舍
193204 193409 臺灣總督府高雄支署稅關監視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湊町403番地宿舍
193409 19390128 臺灣總督府新竹市役所助役兼庶務課、財務課;新竹市公設質鋪;新竹州新竹市協議會員 居住:新竹市榮町一丁目六番宿舍
19390128 19390131 臺東廳新港郡郡守 首任具高等文官考試合格資格之臺籍郡守。唯一臺籍人士擔任花東之郡守。
19390131 19410108 臺北州海山郡郡守 唯一臺籍人士擔任兩州之郡守。

居住:臺北州海山郡板橋街板橋330、331番地宿舍

19410116 19410221 臺灣總督府高雄稅關暨理課長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湊町403番地宿舍
194102 194108 臺灣總督府稅關事務官、高雄稅關監事、高雄稅關代理稅關長 居住:高雄州高雄市湊町403番地宿舍
194108 194304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生活部參事 居住:臺北市大正町一丁目46番地宿舍
19430430 194312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書記官、交通局鐵道部自動車課長 居住:臺北市泉町101番地宿舍
19431220 194507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書記官、監理課課長;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共濟組合審查會委員;殖產局食糧部書記官、總務課長 居住:臺北市泉町101番地宿舍
19450727 194510 臺灣總督府書記官、臺北市第一助役,最終職級為奏任官三等三級 國民黨政府與日本政府中山堂受降、中華民國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臺北市政府交接相關事宜。19451025交接。

居住:臺北市東內町101番地宿舍

194511 19470116 臺北市參事、財政局長
194611 194701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議
1947 1951 臺北市第六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
1949 1970 臺灣省合作金庫
19980309 於臺北市逝世

彙整自:[5][6][8][9][12]

貴人協助

眾多貴人相助雖讓人感謝萬分,但今已無法考證,僅就資料所及內容整理如下:

1. 求學階段
1928年在朝棟、金扁兩位兄長及任教大甲國小老師陳炘協助下,於1919年赴日就讀正則中學。1923年九月一日關東大地震導致東京傷亡慘重,使劉萬無法於正則中學完成學業,在許丙及陳炘兩位先生協助下,轉往生活費用較低的四國地方,並於高知高等學校繼續求學。[5](許丙後來曾被政府羅織罪名,陳炘於二二八受難)[10]

2. 二戰期間
美軍轟炸臺灣時,劉萬一家先至臺北枋寮(今中和地帶)池田先生的房舍避難,後因轟炸日漸頻繁,劉萬先讓妻小前往新竹,並經許金德先生(後來曾任省議員)協助,輾轉至故鄉外埔的祖厝躲避戰火。[5]

安川姓氏

1940年劉萬擔任臺北州海山郡郡守期間,配合皇民化政策於同年11月18日改姓,將姓氏「劉」改為日姓「安川」。選擇「安川」理由之一為這是日本既有姓氏。此外,安川亦並代表著劉萬家鄉的大安溪,期許勿忘飲水思源。1941年8月因擔任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生活部參事,職務涵蓋執行「臺灣居民改日本姓氏」政策。在取得其祖父江海公同意下,將其四兄弟及其子孫姓氏改為「安川」。日人離臺後,回復本姓「劉」。[5]

臺灣總督府對劉萬家族的追敇諡號

臺灣總督府為表彰對劉家在臺第七世的四兄弟(朝棟、金扁、萬、棟樑)及劉萬任職表現的肯定,曾追敇劉家第四世祖考番公諡號「篤直」、第四世祖考妣蘇市媽諡號「慈順」、第五世祖妣張治涼媽諡號「正歛」。[5]

妻子與家庭

1. 林琴的求學與工作
林琴生於1905年5月15日,逝世於1992年3月26日,豐原林氏望族之女。1920年畢業於彰化高女,為第一屆畢業生。爾後於臺北第三高女講習科學習,於1924年5月18日取得丙種公學校教諭資格,並擔任小學教師。1926年4月17日升等乙種公學校本科正教員。婚後離職並專注於照顧家庭,在劉萬職涯與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5]

2. 林琴與劉萬
林琴與劉萬於1928年11月2日結婚,兩人的相識是透過書信結緣。劉萬於京都帝大求學期間,與林琴親戚住同一個宿舍,偶然間見到一封字跡清秀的書信,後經該親戚的介紹,在等待高等文官考試放榜的期間回臺迎娶到林琴,兩人在大甲外埔庄停留短暫時間後便隨劉萬赴日。[5]

1941年5月於臺灣總督府舉辦的「臺灣產婆試驗(助產士)」取得合格。當時林琴已經有六個小孩且已經三十六歲,劉萬也已經任職臺灣總督府稅關事務官高雄稅關監事部長。[5]除勤奮好學外,於公於私似乎都沒有報考產婆的理由。不過就在通過產婆試驗後沒多久,1941年8月劉萬便至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擔任生活部參事,兩者有時間上的巧合,但是否有關聯則已經無法驗證。

3. 全臺搬家與八女一子
劉萬於日本政府期間均居住於官舍,舉家隨職務調動,這段時間八女一子率續誕生,劉萬公務繁忙,林琴除了須在公務上協助參與許多活動外,並需承擔照顧子女之事務。[5]

這段期間,林琴隨著劉萬職務曾住過臺北市的泉町、大正町、東內町,以及新竹市榮町、高雄潼湊町、臺東新港、臺北州海山郡板橋等地。期間除在新竹時,可能因新竹州知事內海忠司不認同人事派令調動頻繁,加上負責執行內海知事與繼任的增田知事之「五年產業計畫(1932至1937年)」,因此在新竹待了最久的四年多外,其餘地點均待不到三年。八女一子在母親林琴的教導下,均成為很好的人。[5]

其中,老七劉淑美更擁有天生的絕對音感,赴法取得鋼琴及室內樂的演奏文憑,回臺後在許常惠教授的引薦下至臺師大音樂系任教。[5]在鋼琴家劉美蓮紀念大三導師楊小佩的短文中,曾提及其大二導師劉淑美在當時的師大音樂系是頗受學生喜愛的教授。[4]

4. 定居臺北
二戰後,劉萬從經營事專利度量衡業務的日人真倉先生手中購得個人宅邸。宅邸為典型日式建築、前後庭院皆為日式設計,吉野櫻、杜鵑花、杏花、茶花、松樹、鐵樹等草木扶疏。此時期,子女們有大有小,家中花費不少,林琴除照顧幾位孩子外,並需整理偌大的木造建築與庭院。庭院除了花園的功能外,也開始種植果蔬,貼補家用。因為九個小孩中的第四位至第九位小孩均畢業於東門國小,因此劉萬亦曾任東門國小家長會長多年,直到么女國小畢業為止。[5]

真倉先生後代曾專程來臺拜訪舊宅,林琴女士特別將當年真倉先生遺留的純銅鏡給與其帶回日本留念,真倉後代當場感動不已。該日式老屋現以改建為集合住宅,原景不再。

劉萬與龍瑛宗的小說「紅塵」

1. 小說「紅塵」中角色「林駿」之原型
2006年11月報章刊登「龍瑛宗全集」出版的消息,其中第四集「紅塵」係以龍瑛宗曾服務過的合庫為場景[3][11]。此文被劉萬的女兒、女婿看見,由於故事年代與場景均與劉萬的時代相近,因此特別放在心上。兩人閱讀「紅塵」與郭昭妤(2008)的論文[3],發現「紅塵」中對「林駿(日名:牧野駿介)」之際遇與居住環境的描述,的確與劉萬的真實生活有諸多雷同。2012年6月,兩人於某聚會偶遇龍瑛宗之子劉知甫先生及曾與劉萬及龍瑛宗一同服務於合庫的盧福地先生,談及「紅塵」中人物的背景,眾人均認為「林駿」的確是以劉萬為人物原型。

2. 與龍瑛宗的淵源
關於劉萬與龍瑛宗的關係,已無法獲得兩位當事人的證實。以下透過公開資料比對兩人在時序上的交錯:

(1) 同時於合庫任職達二十年
劉萬於任職合庫期間(1949年至1970年),與臺灣文學家龍瑛宗(劉榮宗)任職合庫的期間(1949年至1976年)相互重疊甚久,且兩人進入合庫服務均與朱昭陽的引薦有關,很可能彼此於職場中相當熟捻。[2][14][15]

(2) 新竹人的龍瑛宗初獲小說佳作獎時,劉萬正於新竹任職
1937年龍瑛宗投稿東京改造雜誌,並獲小說佳作,為臺灣出生的作家首次獲得日本文學獎。此期間正值劉萬任職新竹市助役(1934至1939年),有出身新竹的臺人文學家獲日本文學獎,職務上或許與龍瑛宗先生有所互動。[14]

其他軼聞:大甲火車站的傳聞

劉萬家族1920年遷居大甲,日本政府時期的大甲車站屬海線火車站中最高等級 的建築,較鄰近的清水與沙鹿車站壯觀許多,地方傳聞可能與任職臺灣總督府高級官員職務的大甲鄉親劉萬有關。

著作

1. 安川萬,1942,安川萬,健民運動的栞(昭和十七年),皇民會中央本部。[13]
2. 安川萬,1942,國民服的手引(昭和十七年),厚生叢書第九輯,皇民會中央本部。[7]
3. 佐藤正一(述),安川萬(編),1942,必勝食生活,厚生叢書第四輯,皇民會中央本部。[1]

後記

本篇目係以劉春美、劉素美、顏世雄、李煙景等整理之「大甲劉萬先生傳」為主要內容來源,輔以次級資料加以彙整。[5]

參考資料

1. 李岫珊,2016,日治時期臺灣近代育嬰觀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未出版論文。
2. 周芬伶,2015/09/13,周芬伶專文;我也喜歡看棒球 龍瑛宗、張我軍的第三張臉,風傳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64895?page=1。
3. 郭昭妤,2008,龍瑛宗《紅塵》及其美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4. 劉美蓮,2022/03/26,還念恩師楊小佩教授,臉書/>
5. 劉素美主編,大甲劉萬先生傳 (Life Story of Liu Wan),2013,驫禾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6. 歐素瑛,1943,臺灣人士鑑,興南新聞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957-01-7429-3。
7. 臺史博線上圖書館,國民服,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Item/Detail/c40f7e06-d59d-4381-a3a2-a289ff2b3598。
8.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9. 蔡蕙頻,史上唯六的臺灣人郡守,臺灣人物誌二,國立臺灣圖書館,頁:16-17。
10. 許雪姬,1999/06皇民奉公會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三十一期。
11. 鄭紹敏,2011,戰後時代作家的臺灣餘生錄,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 藍奕青,2010,帝國之守-- 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13. 陳怡宏,20151017,講題:二戰下的臺灣人─總體戰的生活經驗,臺灣學系列講座 (110) 館藏延伸閱讀書目,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51020910927.pdf
14. 許維育,【龍瑛宗】作者介紹 生平年表,https://cloud.hakka.gov.tw/content/images/02/C/02/02-C-02-0001-01.html
15. 訪龍瑛宗先生,http://ir.ndhu.edu.tw/retrieve/1857/WS0546.pdf

劉萬(安川萬)相關文件連結

1. 臺東廳新港郡守任命,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1-20/eyJzZWFyY2giOlt7ImZpZWxkIjoibGlzdF9kYXRhaWQiLCJ2YWx1ZSI6IjAwMDEwMDk2MDQyWDA1NCJ9XX0%3D
2. 臺北州海山郡守任命,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1-20/eyJzZWFyY2giOlt7ImZpZWxkIjoibGlzdF9kYXRhaWQiLCJ2YWx1ZSI6IjAwMDEwMTAxMDYwWDAwNyJ9XX0%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