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達雅族

達雅族
穿著傳統服飾的達雅族男孩和女孩
總人口
630萬以上
分佈地區
婆羅洲:
 印度尼西亞3,219,626[1]
          西加里曼丹1,531,989
          中加里曼丹1,029,182
          東加里曼丹351,437
          南加里曼丹80,708
          雅加達45,385
          西爪哇45,233
          南蘇拉威西29,254
          萬丹20,028
          東爪哇14,741
          南蘇門答臘11,329
 马来西亚3,138,788
          砂拉越1,835,900
          沙巴1,302,888
 汶萊30,000[2]
語言
婆羅洲語英语Bornean languages沙巴語英语Sabahan language達雅語英语Dayak languages)、馬來語印尼語英語
宗教信仰
主要是 Kaharingan英语Kaharingan
少數 伊斯蘭教基督宗教
相关族群
其他 南島民族

達雅族印尼語Dayak,也稱為達雅克族),達雅 (Dayak) 原意為上游或內陸,是沿岸 200 多個部族的伊斯蘭居民所使用的廣義詞彙。達雅克一詞是歐洲人創造的,指婆羅洲中部和南部的非馬來人和非穆斯林居民。達雅族在古代有獵人頭,食人的習俗,但現代已經淡化。他們有一種特殊習俗保留至今,即達雅族婦女會佩戴約手鐲般大小的耳環,把耳垂拉到肩膀上。使用達雅語英语Dayak languages,屬於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大多數達雅克人仍然遵循其古老的泛靈論傳統,但經常聲稱自己屬於六種公認的印尼宗教之一。[3]

民族分布,人口,語言

民族分布

印尼婆羅洲的各種馬來的原住民和達雅族人的家園,與主要由馬來人居住的婆羅洲沿海地區相反,達雅族群位於加里曼丹省內陸。除了加里曼丹,在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和汶萊州都可以找到達雅族。達雅族人根據其各自的母語有七個主要的種族劃分[4]

根據主要分類,婆羅洲島上居住著數十個種族和數百個亞種族。有超過50個種族的達雅族人說不同的語言。這種文化和語言多樣性與婆羅洲的高生物多樣性和相關傳統知識相提並論。

人口

婆羅洲島上的土生民族,現有約200-400萬人左右。

語言

即使僅考慮婆羅洲上的那些語言,達雅族也不會說一種語言。當今大多數Dayaks都是雙語的,除了其母語以外,他們還精通馬來語印尼文,視其原籍國而定。婆羅洲的許多語言都是地方性的(這意味著在其他地方都不會說)。據估計,島上大約講170種語言和方言,有些只有數百人講,因此對這些語言和相關遺產的未來構成了嚴重的風險。

地理環境

詳細可參見:婆羅洲

婆羅洲位於東南亞,是亞洲第一大島,世界第三大島。位於赤道上,屬於熱帶多雨氣候。島上有多座島嶼河流,最高海拔4095.2公尺。

歷史沿革

達雅人擁有自己的歷史記載,主要以口頭文學傳頌[5],部分以書寫方式記錄在木板上, [6]在傳統文化習俗中也有一部分。 [7]婆羅洲中部的恩加尤·達亞(Ngaju Dayak)的口述史詩《泰達克·塔圖姆》(Tetek Tahtum)是達雅人起源的著名記載。 它敘述了達雅人的祖先從天堂降下來,然後從內陸遷至婆羅洲的下游海岸。

在12世紀前,由馬安延·達亞人建立的南薩魯奈(Nansarunai),是一個獨立政權,並在婆羅洲南部有蓬勃的發展。[8]後遭受馬賈帕希特軍隊的兩次重大襲擊,導致該王國於1389年陷落,促使馬安延人遷移到中婆羅洲和南婆羅洲地區。

近代殖民時期,官方的記載和報告,詳細說明了達雅人與其他社區的經濟和政治關係,以及有關達雅移民歷史的大量研究。[9]據記載,在南海伊班族或海洋達雅人(Sea Dayak)的開拓活動是激烈的,並且在18、19世紀對鄰近的海上族群和新興的西方貿易者有頻繁的戰爭掠奪。

1838年,英國冒險家詹姆斯·布魯克抵達婆羅洲,協助汶萊蘇丹抵禦內陸部落的叛亂。布魯克平息了叛亂,並於1841年被任命為砂拉越州長,名為拉賈(Rajah)。他安撫了包括達雅人在內的土著,以以番治番的方式打壓獵頭和海盜行為。他的名言是「只有達雅人可以殺死達雅人。」[10]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佔領了婆羅洲,屠殺當地的土著。[11]作為報復,達亞人組成一支特種部隊協助盟軍。 美國軍方訓練了1000名達雅士兵。這支土著軍隊殺害或俘虜了約1500名日本士兵,並向同盟國提供了有關日本佔領油田的重要情報。 [12]

馬來亞緊急狀態期間,英國軍方僱用達雅人暗殺馬來亞人民解放軍的反殖民戰士。[13] 1952年,《每日工人》刊登了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士兵與達亞暗殺者合影的照片,這些人手持被斬首的共產黨員頭顱。[14]最初,英國政府否認教唆獵頭行動,直到殖民大臣奧利弗·利特爾頓(Oliver Lyttleton)向議會證實這些照片屬實。 [15]

社會,家庭與婚姻

社會

傳統上,達雅族人大多生活在長屋[16]社區中,並通過轉變農業和在城市地區作為體力勞動者來謀生,儘管近年來這種模式已經開始被改變,部分原因是政府努力使達雅族人現代化。現在大多數達雅族村莊的經濟都以水稻的種植為生(而不是出售)。釣魚和打獵是附屬活動。傳統的鐵製工具,例如大砍刀和長矛,仍然很重要,儘管在21世紀,吹管[17]作為文化文物最為重要。

家庭與婚姻

家庭是基本單位,孩子一直陪伴父母直到結婚。儘管在語言習俗和婚姻方面密切相關的群體之間缺乏團結,但在過去,達雅族男孩經常在自己的村莊外尋找他的新娘,然後到城市生活。然而,在當代社會中,許多達雅族年輕人在結婚前就離開家,常常在城市學習或工作;許多人還尋求農村就業,通常在木材營地油棕種植園。

產業與生活

傳統上,達雅族的農業基於實際的綜合土著農業系統。 伊班達雅族過去每年進行27個山地稻田耕作一次,其輪換的耕作方式使森林得以自我更新而不是破壞森林,從而確保了森林的連續性可持續性伊班社區本身的生存。

達雅族人熱愛原始森林,因為他們對森林有依賴性,但那是為了移民領土擴張和逃離敵人。達雅族人根據傳統的土地控股集團來組織其勞動,該集團確定誰擁有土地權以及如何使用土地。達雅族人進行輪流和對等的勞動力交換,以完成每個長屋中所有家庭在自己農場上的工作。

1950年代的“綠色革命”促使在達雅部落之間種植新品種的濕地水稻。為了獲得現金,達雅族人收集了農林產品以在市場上出售。隨著經濟作物的到來,達雅族人開始種植橡膠、胡椒、可可等。如今,一些達雅族人在其土地上種植油棕,而另一些人則尋求就業或從事貿易。達雅族人對生存和中等規模農業的主要依賴使這一群體活躍於這一行業。如今,大規模的單作種植園(如棕櫚油香蕉)的興起,是為印度尼西亞習慣法權利所有權和主張所持有的達雅族土地的提議,對婆羅洲各個地區的當地政治格局構成了威脅。

信仰與習俗

信仰

達雅族所信仰之宗教曾被命名為Kaharingan。該名稱由Tjilik Riwut於1944年在荷蘭東印度群島中以 Dutch Colonial Resident的名字創造。 1945年,在荷蘭東印度人的日本佔領期間,日本人將Kaharingan稱為達雅族人的宗教。在1980年期間,Kaharingan被註冊為Indindism in Indonesia的形式,因為印度尼西亞僅承認宗教印度尼西亞國家所公認的6種宗教形式,分別是伊斯蘭教新教羅馬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儒教。 Kaharingan與印度教的融合不是由於神學系統的相似之處,而是由於Kaharingan是加里曼丹最古老的信仰這一事實。與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的發展不同,在印度婆羅洲和汶萊加哈林甘人都不被認為是一種宗教,因此傳統的達雅族信仰體係被認為是印度尼西亞邊界另一側的民間萬物有靈論異教徒信仰。

達雅人的生活行動和決策過程取決於占卜,預言和預兆。他們有幾種接收預兆的方法,可以通過有意的尋找或偶然的機會獲得預兆。第一種方法是通過夢想從任何神靈,班高里保和格隆人民以及任何靈魂或幽靈那裡獲得護身符藥物詛咒。第二種方法是通過具有長效作用的動物預兆,例如來自鹿的吠叫,這在自然界中是相當隨機的。第三種方法是通過鳥類預兆,它們具有短期影響,通常只限於某個耕種年或某些活動。第四種方法是在節日慶典後通過豬肝占卜法。

習俗

過去,達雅族人曾因其獵頭習俗的古老傳統而受到恐懼(該儀式也被達雅族人稱為“ Ngayau”)。在伊班達雅族人中,獵頭的起源被認為符合以下精神賦予的哀悼規則之一:

  • 除非有設法獲得頭部的勇士或在戰鬥中獲得人頭的男人,否則不得打開神聖的罐子。

通常,一名戰爭領袖至少有三名中尉,而這些中尉又有一些追隨者。以下列出了伊班達雅族之間的戰爭(Ngayau)規則:

  • 如果軍方領導一個隊伍進行遠征,他一定不能讓他的戰士與無罪的部落戰鬥。
  • 如果敵人投降了,他可能不會喪生,以免他的軍隊在未來的戰爭中失敗,並冒著空手作戰的襲擊的危險。
  • 戰士第一次頭部或俘虜囚犯時,必須向領導者展示頭部或俘虜,以確認領導者的領導能力。
  • 如果戰士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頭或俘虜,則必須將其中之一交給領導,其餘的屬於殺手或俘虜。
  • 戰首必須與他的追隨者保持誠實,以免在以後的戰爭中被打敗。

達雅族人以前被歐洲人譽為獵頭者。實際上,並非所有的達雅族都是獵頭者,在19世紀,大多數的達雅族實際上都是農民,還收集了農林產品和所狩獵之動物。

下面列出了各種原因進行獵頭:

  • 為了提高土壤肥力,達雅族人在稻穀收穫季節之前就獵取了新的頭,之後將舉行頭節以紀念新頭。
  • 增加超自然的力量,達雅族人認為這些力量集中在人類的靈魂和頭部。新鮮的腦袋可以賦予神奇的力量,以提供公共保護,豐收的水稻收成和治癒疾病。
  • 根據“被攻擊不如先攻擊”的原則保護族人。
  • 作為權力社會地位等級的象徵,一個人的頭越多,應歸功於他的尊重榮耀

放棄獵頭的原因有:

在今天的加里曼丹殖民統治期間最顯著的遺產之一是1874年在加里曼丹中部(大馬士革的所在地)的達曼巴圖舉行的“通邦Anoi協定” 。這是一次正式會議,聚集了加里曼丹所有達雅族部落以尋求和平。在幾個月的會議中,整個加里曼丹的達雅族人同意終止獵頭傳統,因為它相信這種傳統在達雅各族之間造成了衝突和緊張。

文學與藝術

達雅人的藝術展現在生活器物上,如吹箭管上的精美雕刻,如今常被作為文創產品。[18]

刺青

在達雅族中,男女都習慣使用傳統的紋身。他們使用蛇,鳥和植物的主題設計,有時結合起來,象徵著勇敢,耐心和美麗等含義。圖案象徵著社會階層,以及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個人的象徵,這些個人可以被繡上特定的圖案。

舞蹈

傳統的達雅克犀鳥舞蹈以鳥的名字命名,具有大的身段,長長的向下彎曲的喙和黑白羽毛。犀鳥既是達雅族人的重要物種,又是其文化象徵。

犀鳥舞是最著名的傳統達雅克舞,以手臂的程式化動作進行表演,類似於飛行的犀鳥。男性和女性都戴著裝飾的頭飾,女舞者將犀鳥的羽毛綁在手上,當手移動時,它們會張開,而男舞者將拿著盾牌禮刀,舞蹈通常伴隨著優美的音樂。

最初,舞蹈是作為戰後儀式的一部分進行的,目的是向與敵人作戰或從成功的獵頭探險中回來的回國戰士致意。如今,在稻米收穫季節,新年和其他慶祝活動中,人們通常會跳舞,或者向社區中的重要遊客致意。

音樂

sape'(也稱為sampe或sapeh)是婆羅洲心臟地帶的許多達雅族社區在慶祝活動(如豐收節(gawai)和儀式)中演奏的傳統琵琶。 一根弦帶有旋律,隨後的兩根弦有節奏地敲擊。

現況

21世紀後,由於國家體制的介入,達雅人傳統的部落體制與生產模式,面臨巨大的改變,如今的達雅人多從事觀光與藝術產業。[18] 某些達雅人有感於部落傳統領域的生態被破壞,亦積極投入環境保育的工作。[19]

註釋

  1. ^ Kewarganegaraan, Suku Bangsa, Agama dan Bahasa Sehari-hari Penduduk Indonesia Hasil Sensus Penduduk 2010 [Citizenship, Ethnicity, Religion and Language Everyday, Indonesian Population Census 2010]. Indones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1. ISBN 978-979-064-417-5 (印度尼西亚语). 
  2. ^ East & Southeast Asia: Brunei.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3 December 2016]. 
  3. ^ Belford, Aubrey. Borneo Tribe Practices Its Own Kind of Hinduism.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9-25 [2019-04-18]. ISSN 0362-4331 (英语). 
  4.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emplate:种族的划分
  5. ^ Osup, Chemaline Anak. Puisi Rakyat Iban – Satu Analisis: Bentuk Dan Fungsi [Iban Folk Poetry – An Analysis: Form and Function] (PDF). University of Science, Malaysia. 2006 (印度尼西亚语). 
  6. ^ Use of Papan Turai by Iban. Ibanology. 29 May 2013 [3 December 2016] (印度尼西亚语). 
  7. ^ Mawar, Gregory Nyanggau. Gawai. Iban Cultural Heritage. 21 June 2006 [3 December 2016]. 
  8. ^ Kerajaan Nan Sarunai. Melayu Online. [28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 May 2018) (印度尼西亚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9. ^ Iban Migration – Peturun Iban. Iban Cultural Heritage. 26 March 2007 [3 December 2016]. 
  10. ^ Iban Heroes. Iban Customs & Traditions. 8 June 2009 [3 December 2016]. 
  11. ^ http://pariwisata.kalbar.go.id/index.php?op=deskripsi&u1=1&u2=1&idkt=4 [失效連結]
  12. ^ Heimannov, Judith M. 'Guests' can succeed where occupiers fail. The New York Times. 9 November 2007 [3 December 2016]. 
  13. ^ Wen-Qing, Ngoei. Arc of Containmen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ticommunism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9: 89. ISBN 978-1501716409. 
  14. ^ This is the War in Malaya. The Daily Worker. 28 April 1952. 
  15. ^ Peng, Chin; Ward, Ian; Miraflor, Norma. Alias Chin Peng: My Side of History. Singapore: Media Masters. 2003: 302–303. ISBN 981-04-8693-6. 
  16.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nghouse
  17. ^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吹管
  18. ^ 18.0 18.1 [1]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dayak
  19. ^ [2]Forbidden Forest of the Dayak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