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遗址
台灣在實踐轉型正義時就白色恐怖時期發生侵害人權場址的認定
不义遗址是指二二八事件期间和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威权和党国体制之下中华民国政府侵害人权的发生地,如决策地点、军警特务机构办公室、政治犯被逮捕地点,以及后续刑讯、审判、行刑地点的空间场域,由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及文化部下辖的国家人权博物馆所审定[1][2][3]。为实践转型正义,部分不义遗址现整建为展馆,供民众参观以落实人权教育。
沿革
2015年3月,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委托的游观创意策略有限公司总计调查53处史迹点。[4][5]2016年郑丽君接任文化部部长后,指示不义遗址的概念成为文化部对于转型正义的重要政策内容。因此从史迹点调查研究中,抽取出45处地点,作为第一阶段的不义遗址调查研究工作成果。[4][5][6]
2017年12月27日,总统令公布《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第5条第2项规定:“威权统治时期,统治者大规模侵害人权事件之发生地,应予保存或重建,并规划为历史遗址。”[5]不义遗址的概念因而成为文化部对于转型正义的重要政策内容。
标准
审定不义遗址之标准,是以“以证据完整度高、发生地明确、既有遗址产权为公有者为原则。调查过程系参酌国家人权博物馆相关委托研究案成果,综整现地勘查纪录、调阅机关档案、参照政治案件补、赔偿资料,及解读历史图资,交叉比对口述历史、学术研究,以厘清侵害人权事件事实,并指认发生地之范围及现况;根据以上相关资料逐一编撰个案资料表,进行咨询会议及办理书面审查,随后,提送促转会委员会议审定通过后,依法办理公告。[7]
列表
目前,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已经于2021年及2022年先后审定公告二二八事件不义遗址25处、白色恐怖不义遗址17处,共计42处。
二二八事件
名称 | 图片 | 地点 | 建立日期 | 描述 |
---|---|---|---|---|
天马茶房 | 台北市大同区南京西路187号前 | 1941年 | 天马茶房是一间由詹天马在1941年创立于台北市大稻埕太平町的咖啡屋,战后,天马茶房周遭为私烟贩售集中地,曾发生圆环缉烟事件成为二二八事件导火线。原建物已于2005年底遭拆除,并改建为大楼。[8][9][10] | |
原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暨广场 | 台北市中正区忠孝东路一段1号 | 1941年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是台湾交由中华民国治理初期的最高行政机关,建物原为日治时期建成的台北市役所,二二八事件期间,各地民众群起反抗政府。有鉴于多数台湾住民对以陈仪为首的行政长官公署强烈不满,在2月28日下午1时举办示威向长官公署前进,公署卫士认为群众欲冲进长官公署,于楼上架设机枪向下扫射造成民众伤亡。国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平息后废除此机关,改组为台湾省政府,原建筑物现作为行政院使用。[11] | |
原台北邮局前 | 台北市中正区忠孝西路一段120号 | 1930年6月17日 | 2月28日下午3时,由于警备总司令部宣布戒严,军警巡逻台北市区时与民众冲突不断。其后在台北邮局前聚集的群众曾再度与军警发生冲突,军警开枪扫射,造成民众伤亡。[12][13] | |
台北桥 | 台北市大同区至新北市三重区之间 | 1924年(事发时第二代桥梁) | 二二八事件期间,台北桥曾发生多数民众遭军方攻击而死伤事件,目前桥墩和桥面已改建。[14][15] | |
南港桥 | 台北市南港区南港路一段与新北市汐止区大同路一段 | 日治时期 | 二二八事件期间,南港桥曾发生多数民众遭军方攻击而死伤事件,1947年3月15日于桥下田里发现八具尸体,研判为路旁枪决后弃尸,事后,该桥被当地人士称为“八仙桥”,目前桥墩遗构仍存。[16][17] | |
原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大直劳动训导营 | 台北市中山区 | 1946年 | 大直劳动训导营为国民政府于体制内设置的强制劳动、强制思想改造之场所。该设施成立于1946年4月,二二八事件期间,该设施曾关押大量二二八事件参与者。原建物已拆除改建,原址今为国防部海军司令部中正堂。[18] | |
野柳渔港 | 新北市万里区 | 1917年 | 该渔港为日治时期,在地居民利用野柳半岛西侧之天然湾澳建成的防波堤及渔港,提供居民进行捕捞产业使用,二二八事件期间,该地区为基隆要塞司令部管辖范围,军队曾驻屯金山炮台,后在5月17日曾发生军方于野柳码头枪决民众之情事。[19][20] | |
原基隆要塞司令部 | 基隆市中正区祥丰街46号 | 1928年 | 二二八事件期间,由于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遭群众袭击,基隆要塞司令部与宪警单位开枪镇压,加以驱散,并展开搜捕行动,3月1日,要塞司令部宣布基隆市临时戒严,至3月2日下午6时陈仪乃指示解除戒严,但要塞司令部仍负责基隆地区之治安,并在3月8日配合国军登陆进行肃清,在基隆街头实施密集射击,后主力向台北推进。[21] | |
基隆港 | 基隆市仁爱区、中正区、中山区 | 1913年 | 基隆港是北台湾首要的海运枢纽,被视为当时台北的联外港口,3月4日上午9时,归因二二八事件因素,16个人民团体组织“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基隆分会,9日,国军整编第廿一师四三八团开进基隆港,在基隆要塞部队支援下,向岸上群众扫射造成惨重伤亡,随后也展开“绥靖”行动。共有可确认身份者25人及其他民众手脚曾遭以铁线穿过、捆绑,于港边枪决后弃尸于基隆港。[22][23][24][25] | |
八堵车站 | 基隆市暖暖区八南里八堵路142号 | 1899年 | 八堵车站位于今基隆市暖暖区,邻近基隆河,该车站属于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宜兰线的分歧站,二二八事件后,3月11日,澳底炮台台长史国华曾率领30多名士兵前往八堵车站,并在抵达后将其包围,当场击毙站员等5人。随后点名3月1日当日值班的站长及相关员工并押走,被押走人士至今下落不明,被认为已遭杀害于狮球岭,该事件被称为八堵车站事件。[26][27][28] | |
南荣派出所 | 基隆市仁爱区南荣路225号前 | 日治时期 | 南荣派出所位于今基隆市仁爱区,战后建物曾沿用日治时期警官派出所,3月9日,国军整编第廿一师四三八团开进基隆港,要塞司令部遂重新布署展开绥靖行动。其中共有四名基隆市民被冠以“暴徒”名义,于南荣派出所前枪决,建筑现已改建。[29][30] | |
旭桥 | 新竹市东区中央路与府后街交会处 | 日治时期 | 旭桥横跨原竹堑城护城河东门段,为日治时期创建的桥梁,曾作为新竹市官署群与东北侧官舍群之间的必经通道。3月2日上午,新竹民众曾于新竹城隍庙聚集抗争,市区发生多起冲突,军警搭乘架设机枪的卡车出巡,下午三点,军警巡至旭桥一带时与该地区的民众发生冲突,遂开枪扫射居民,共计有10人当场死亡及多数居民重伤。[31][32] | |
台中原干城营区 | 台中市干城里南京路以北、南京三街以东、进德路以西、自由一街以南之区域 | 1899年 | 干城营区范围为今台中车站东北方400米处街廓,日治时期原为陆军营区,设有陆军分屯大队、宪兵队、台北卫戍病院台中分院,战后由国民政府陆军使用。二二八事件期间,营区内曾拘禁政治异议者。3月4日,台中民兵曾在此成立民主保卫队,6日进驻干城营区改名为“二七部队”,12日将部队移往南投埔里,改称“台湾民主联军”。干城营区后由时任师长刘雨卿率陆军整编第廿一师进驻,兼为台湾省中部绥靖区司令部,营区建筑现已不存。[33] | |
云林虎尾原马场 | 云林县虎尾镇公有圆环收费停车场 | 1916年 | 虎尾马场位于今虎尾圆环西南侧,属该城镇最重要交通枢纽,日治时期曾为虎尾郡役所爱马会所在地。二二八事件期间,该区域曾发生民众遭到逮捕,在3月23日经游街示众后,于马场遭到军方公开处决事件。[34] | |
水上机场 | 嘉义县水上乡三和村荣典路1号 | 1936年12月 | 水上机场兴建于台湾日治时期,由日本陆军所使用,时称嘉义飞行场。此机场始自于1936年12月设立的“飞行第十四联队”,与位于屏东飞行场的“飞行第八联队”同属第三飞行团司令部,战后由军方接收。二二八事件期间,嘉义民兵曾波及当地及其邻近村落,大量嘉义市民也曾参与此一活动。该设施群现为嘉义航空站与嘉义空军基地使用。[35][36] | |
嘉义市警察局 | 嘉义市东区中山路195号 | 1937年 | 嘉义市警察局原为嘉义警察署,该设施于战后警察机关使用,二二八事件期间,在嘉义市成立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代表们曾与军方展开协商,却被逮捕关押。其中将在嘉义车站前枪决者,前一日则送至嘉义市警察局的南侧独栋押房关押拘留,该设施目前已经拆除、重建。[37] | |
嘉义车站 | 嘉义市西区中山路528号 | 1933年 | 嘉义车站位于今嘉义市中山路,是嘉义市最重要的交通建筑,3月18日至3月25期间,该车站前广场曾进行未经公开审判,仅奉“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命令进行枪决。包括陈澄波、潘木枝、柯麟、卢鈵钦等4名市参议员在广场公开枪决之事件。[38][39][40] | |
民生绿园 | 台南市中西区公园路、中山路、青年路、开山路、南门路、汤德章大道、民生路交会处 | 1911年 | 原民生绿园原为日治时期规划设置的大正公园,公园立有儿玉源太郎石像而闻名,二二八事件期间,该设施群成为公开枪决地点,其中律师汤德章曾因出面维持城内秩序,反遭军队以叛乱罪名于此处枪决。但随后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宣判汤德章无罪,该公园现已改称为“汤德章纪念公园”作为纪念,今日公园设有汤德章塑像。[41][42][43] | |
新营圆环 | 台南市新营区圆环,为中山路、中正路、中兴路、博爱街交会处 | 日治时期 | 该圆环位于今新营区中山路、中正路、中兴路与博爱街等四条道路交会处,属该城镇最重要交通枢纽,二二八事件期间,该圆环成为公开枪决地点,包括曾参与东石区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的黄妈典遭指称其纠众叛乱、东石区警察以“劫掠警察所武器、参与暴动”等理由逮捕,4月22日对其进行公开枪决之事件。[44][45] | |
原高雄要塞司令部 | 高雄市鼓山区寿山段142-4、142-12地号 | 1937年 | 该司令部原为1937年成立之高雄要塞,日治末期其管辖范围涵盖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屏东等地。战后,该设施群由军方接收设立高雄要塞司令部,并在二二八事件期间成为发动镇压、处决民众之地点,原谈判室建筑至今仍保存。[46] | |
原高雄市政府 | 高雄市盐埕区中正四路272号 | 1939年 | 该建筑原为高雄市役所所在地,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该建筑续由高雄市政府接收使用。二二八事件期间,以高雄市参议员为主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高雄市分会亦设于市府,此建筑在事件期间曾发生多起军人开枪致市民死伤事件,至今建筑物外墙仍残留弹痕遗迹,除作为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使用外,二楼则设有二二八事件常设展。[47][48] | |
原高雄车站 | 高雄市三民区建国二路320号 | 1941年 | 高雄车站为1941年的第三代站体,连接铁路纵贯线南段与屏东线,为高雄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二二八事件期间,高雄车站成为军警攻击群众之地,3月6日下午至7日,彭孟缉曾下令要塞守备大队三百余人兵分三路下山镇压,前往高雄车站一带进行扫射,导致民众伤亡惨重。该车站当前则作为地下化站体主要往南的地面出入口持续使用。[49] | |
屏东市圆环 | 屏东市林森路、上海路、忠孝路 | 日治时期 | 该圆环位于屏东县长官邸旁,属于昔日屏东市重要公共交通枢纽。3月8日,南部防卫司令部整编第二十一师何军章团第3营营长刘和啸部队进入屏东市实施戒严与逮捕行动,并于9日将庄迎逮捕,11日押送游街后,于圆环进行公开处决之事件。[50] | |
屏东市三角公园 | 屏东市民生路、复兴路、逢甲路、中华路、永福路交会之圆环 | 日治时期 | 该公园属于昔日屏东市重要公共交通枢纽。3月8日,南部防卫司令部整编第二十一师何军章团第3营营长刘和啸部队进入屏东市实施戒严及逮捕行动,9日,保密局特务报称叶秋木为屏东暴徒首谋并将其逮捕。12日上午叶秋木遭押送游街,公开处决于三角公园。[51] | |
花莲凤林公墓 | 花莲县凤林镇凤信里中正路1段旁 | 日治时期 | 该公墓位于今花莲县凤林镇南方郊区,为既有墓葬区。二二八事件期间,该地区亦被称为番社。4月4日晚间,军方曾于花莲仁寿医院不当逮捕张宗仁、张果仁兄弟,后至张宅逮捕时任花莲县议长暨花莲县县长候选人张七郎及其儿子张依仁。同日晚间11时,将张家父子3人枪决于凤林公墓而掩埋于两坑中。[52][53][54][55] |
白色恐怖
名称 | 图片 | 地点 | 建立日期 | 描述 |
---|---|---|---|---|
原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安康接待室 | 新北市新店区双城路12号 | 1974年1月8日 | 该设施建造于1973年,并于1974年启用,与东本愿寺、三张犂招待所同为警备总部的三处刑讯看守所,用来侦讯所谓“危害国家安全”的政治犯;1987年台湾省戒严令解除后,调查局将其改作仓库之用,2022年1月,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将安康接待室审定为不义遗址。[56][57][58] | |
原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军法处军事法庭与看守所 | 新北市新店区复兴路131号 | 1957年 | 该建筑群曾作为原为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军法处与国防部军法局所在地,作为白色恐怖时期羁押和审判政治犯的场所,过去常被称为警总景美看守所、二十张看守所或景美复兴山庄,在民主化之后被保留下来并改建为展览空间,现转型作为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开放参观,隶属于国家人权博物馆。[59] | |
原国防部台湾军人监狱 | 新北市新店区莒光路42号 | 1952年 | 该建筑群在国防部泰源感训监狱成立之前为全台唯一的军事监狱,并关押军事已决犯及依军法受审判之政治犯,部分空间由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下称保安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设置之安坑分所使用,信监内部仍大致维持军监时期原貌。2006年,法务部矫正署进驻此处设置新店戒治所使用迄今。[60] | |
原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保安处看守所 | 台北市中正区博爱路172号 | 1968年 | 该建筑此处位于警总博爱路营区内新建之保安大楼,为一栋三层楼L形办公营房,侦讯室设于一楼,地下室则有待讯室、优待室等拘禁空间。原址现为国防部后备指挥部忠爱营区,建筑已不存。[61] | |
原国防部保密局台北看守所 | 台北市中正区博爱路172号 | 1948年 | 台北看守所于1948-1968年间使用,并负责羁押未决犯作为拘禁、讯问之用。该建筑为沿用日治时期建物,坐落于原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本部(后为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所在营区内,并设有监房、法庭、侦询室、办公室、官兵寝室、厨房、饭厅、会客室等空间后,原建物现已拆除,原址位于今国防部后备指挥部忠爱营区内。[62] | |
原空军总司令部军法处军事法庭与看守所 | 台北市大安区建国南路一段177号 | 1960年 | 军事法庭与看守所及为设置在原空军总司令部的设施,其所在营区前身为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工业研究所,1960年,由于军人监狱容量有限,部分已决犯由原审判机关代监执行,故此处亦负有执行已决“叛乱犯”徒刑之任务。现今营区留存之建筑包括旧大楼、新大楼和1975年后曾用作军事法庭的“文电中心”,2018年,文化部在此营区成立“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及“社会创新实验中心”进行再利用规划。[63][64] | |
原司法行政部调查局诚舍/原台湾台北监狱 | 台北市大安区大安区爱国东路216号 | 1969年 | 该区域为多机关共用空间,包含台湾台北监狱,及原司法行政部调查局于此范围内设置之拘禁、讯问空间“诚舍”,诚舍被推估于1969年至1975年间使用,该设施曾在1970年代作为成功大学共产党事件、大同主义青年革命军事件等政治案件之侦办地点之一。[65] | |
原马场町刑场 | 台北市万华区水源路及青年路口 | 1950年代初期 | 马场町于1940年代曾设有军事训练用处之“台北练兵场”,战后初期,马场町的河堤边曾是戒严时期用来枪决白色恐怖时代牺牲之政治犯的著名刑场,由宪兵第四团负责执行,1998年,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决定在马场町、六张犁设立“白色恐怖纪念公园”,以纪念白色恐怖时代牺牲之政治犯。[66] | |
原台湾省警务处刑事警察总队拘留所 | 台北市大同区宁夏路87号 | 1949年 | 1949年5月,警务处将辖下刑事室及刑事警察大队整并为刑事警察总队,掌理全省刑事警察事务。并在1950棉袋前后重大政治案件的侦办,如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等,位于台北北警察署的设施为当时刑事警察总队设置的拘留所,并在1949-1984年间使用,作为关押白色恐怖政治犯的监狱使用。[67] | |
原极乐公墓 | 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崇德街山区 | 1940年代后期 | 极乐公墓为194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政治案件当事人受枪决后埋葬尸骨之场所使用,据相关档案及现场勘查,葬于此处的政治犯至少有287人,至今仍无法完整厘清埋葬者确切名单。当前该墓地中有约两百余座墓冢,其中有些立有刻有死者姓名之小型石碑,但亦有许多无可辨认,该地区当前设有“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纪念公园”。[68][69][70] | |
原台湾省生产教育实验所 | 新北市土城区仁爱路23号 | 1954年 | 此处为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于原台北县土城乡清水坑觅地兴建之营区,由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直接指挥督导感训政治犯工作之机关;该设施主对政治异议者进行思想检查,并透过生产教育进行劳动改造,而徒刑执行期满者尚需经考核通过方可出狱,在解严前,生教所至少曾对2,260人实施过感化教育。[71] | |
原国防部情报局龙潭看守所 | 桃园市龙潭区中兴路670之1号 | 1969年 | 1957年,情报局即规划合并台北看守所和桃园感训所,并在1968年以第七处处长私人名义收购“长虹中队”驻地附近龙潭黄泥塘段6笔土地,建立看守所,该营区内设有办公室、警备队宿舍、监房、法庭、管训人员宿舍、课堂、中山室、医务所、会客室和监犯工作厂房等,拘禁涉及“叛乱”、“匪谍”案件之军政人士,该建筑群后于2000年代拆除。原址现为国军桃园总医院“陶然园日间照顾中心”使用。[72] | |
原海军总司令部情报处拘留所 | 高雄市凤山区胜利路 | 1949年 | 此处原为1917年创设之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战后,海军总司令部于此设置拘留所,低阶军犯监禁于电信室,军官以上等级则拘禁于砖造办公厅舍内的讯问间与押房。1962年,海军训导中心于此成立,1976年改为海军明德训练班,由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派员编组担任辅训任务,该训练班于2001年裁撤后。建筑群目前由高雄市政府代管,并委托高雄市高县眷村文化发展协会管理维护。[73][74] | |
原台湾省保安司令部职业训导第三总队 | 屏东县琉球乡中山路5-10号周边区域 | 1955年 | 职三总队曾于1955-1974驻扎于小琉球营区,并收容“重大流氓”、无法觅保、延长管训之叛乱犯;曾关押部分政治案件人,该设施曾作为政治犯延长管训之场所,并施以强制劳动及思想教育。其主要建筑现在位于八七高地附近山岗上,租用土地于解严后即陆续发还原地主,尚有部分遗构仍留存。[75][76] | |
原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训导处 | 台东县绿岛乡公馆村将军岩20号(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 台东县绿岛乡公馆东段2地号(第十三中队、燕子洞) |
1951年 | 新生训导处前身为“新生总队”。1951年4月17日,当局鉴于绿岛地处僻远而适合感训教育,将新生训导处迁往绿岛东北部流麻沟下游、原日治时期火烧岛浮浪者收容所旧址。同年5月17日正式将关押于内湖新生总队及青岛东路3号军法处看守所的叛乱犯及感化犯近1千人移监绿岛。关押人最多时达2,000人,1970年,新生训导处改编为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绿岛地区警备指挥部,建筑数度改移转使用,此处目前为国家人权博物馆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77] | |
原国防部泰源感训监狱 | 台东县东河乡北源村32号 | 1962年 | 该设施为国防部于泰源设置之军事监狱,关押政治犯期间约为1962-1972年。该处在泰源事件发生前,以对受刑人进行感训及外役工作为主;事件发生后,狱方大幅加强监管及戒护措施,并执行“叛乱犯”感化任务。1988年,该设施一并由法务部接管并设置“台湾泰源监狱”,其后改制为“法务部矫正署泰源技能训练所”,现仅留存少数原建物遗构。[78][79] | |
原国防部绿岛感训监狱 | 台东县绿岛乡公馆村将军岩20号 | 1972年 | 该设施为国防部因应泰源事件后于绿岛新生训导处旧址西侧新建之军事监狱,总面积约2公顷,为典型高墙封闭式监狱建筑,建筑群包括牢房、会客室、独居房、医务所、宪兵连、礼堂等,被称为称“绿洲山庄”,在启用后曾将泰源监狱和各地军事监狱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绿岛监禁,转型为重刑犯和帮派份子的收容所,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将绿洲山庄规划成立史迹馆或纪念馆,现该设施则作为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开放参观。[80] |
参见
注释
- ^ 吴书纬. 【台灣不義遺址】認識不義遺址:走進歷史,貼近當時. 台北: 自由时报. 2017-09-30 [2018-06-30] (中文(台湾)).
- ^ 陈熙文. 文化部盤點45處「不義遺址」 柯建銘辦公室入列. 台北: 联合报. 2017-12-08 [2018-06-30] (中文(台湾)).
- ^ 標誌不義—不義遺址視覺標誌與紀念物示範設計展. 台北: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18 [2023-01-23] (中文(台湾)).
- ^ 4.0 4.1 张维修(计划主持人).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調查案總結報告書. 台北: 游观创意策略有限公司. 2015-03 [2018-11-07]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林上祚. 國家人權博物館5月成立 鄭麗君:不義遺址若已改建,擬以虛擬博物館技術再現. 台北: 风传媒. 2017-12-28 [2018-06-30] (中文(台湾)).
- ^ 王靖怡. 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 全台有45處. 台北: 中央通讯社. 2017-03-01 [2018-06-30] (中文(台湾)).
-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審定不義遺址作業要點. www.rootlaw.com.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 ^ 臺北原天馬茶房前.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天馬茶房|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文(台湾)).
- ^ 陈钰馥. 國家公告25處二二八不義遺址 天馬茶房、警總大直勞動營入列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1-03-28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暨廣場.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臺北郵局前.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郵政總局|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文(台湾)).
- ^ 臺北橋.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臺北大橋|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臺北南港橋.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专题撰文/洪泰阳、邱国荣、林宜莹. 【二二八事件75週年】你我身邊的二二八事件(上) |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繁体)).
- ^ 原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大直勞動訓導營.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臺北縣野柳碼頭.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野柳碼頭|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基隆要塞司令部.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基隆港.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基隆港|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黄惠君. 《二二八反抗運動》:基隆港發現受難者遭鐵絲貫穿手掌腳踝,丟入大海,浮屍一具又一具.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2-03-07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陈政宇. 基隆二二八檔案證實 鐵絲穿手掌腳踝、多人成串拋海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3-02-26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基隆八堵車站.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八堵車站|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中文(台湾)).
- ^ 丁世杰. 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曝光 八堵車站事件最初死者 --- 一位外省軍人 - 政治. 中时新闻网.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文(台湾)).
- ^ 基隆南榮派出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南榮派出所|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文(台湾)).
- ^ 旭橋.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新竹旭橋|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臺中原干城營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雲林虎尾原馬場.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嘉義原水上機場.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水上機場|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嘉義市警察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嘉義車站前.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嘉義火車站|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文/杨碧川 摄影/潘小侠. 嘉義的228故事:濫殺槍決,血染機場、火車站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中文(台湾)).
- ^ 民生綠園.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湯德章紀念公園|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文(台湾)).
- ^ 蔡文居. 湯德章追思會 續充實台南228紀念館史料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3-03-13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中文(台湾)).
- ^ 臺南新營圓環.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新營圓環|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高雄要塞司令部.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高雄市政府.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原高雄市政府(今高雄歷史博物館)|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原高雄車站.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屏東市圓環.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屏東市三角公園.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花蓮鳳林公墓.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4) (中文(台湾)).
- ^ 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 鳳林公墓|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www.228.org.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二二八消失的偏鄉醫師:張七郎/沃草. watchout.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 ^ 花蓮鳳林二二八(花蓮地區)_張炎憲序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促轉二字第1115200029號, 行政院公報 (PDF).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30).
- ^ 原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安康接待室-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3)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軍事法庭與看守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國防部保密局臺北看守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軍事法庭與看守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陈钰馥. 解開歷史謎團!促轉會查出空軍看守所舊址位置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2-01-09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原司法行政部調查局誠舍/原臺灣臺北監獄.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馬場町刑場.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省警務處刑事警察總隊拘留所(臺北寧夏路).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極樂公墓(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张子午. 歷史迷霧中的六張犂──白色恐怖時期亂葬崗保存爭議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中文(台湾)).
- ^ 陈钰馥. 解開歷史迷霧 那些年被葬在六張犁的政治受難者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05-07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土城清水).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國防部情報局龍潭看守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海軍總司令部情報處拘留所.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赵静瑜. 傳承白色恐怖歷史記憶 政治受難者走訪不義遺址 | 文化. 中央社 CNA.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職業訓導第三總隊(小琉球).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陈钰馥. 送小琉球強制勞改!促轉會調查「職三總隊」不義遺址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1-04-06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中文(台湾)).
- ^ 原國防部泰源感訓監獄.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台湾)).
- ^ 陈钰馥. 促轉會勘查舊泰源監獄 警總廢棄「鬼屋」首度曝光 - 臺北市.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9-10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文(台湾)).
- ^ 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 不义遗址数据库.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