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心理学 (斯瑞·奥罗宾多)
整体心理学历史
奥氏未曾用过“整体心理学”这个名词,该术语最初系由40年代奥氏及母亲(以下简称双圣)的门徒Indra Sen所用,他也基于奥氏教诲创建了整体心理学领域,尽管他的同名书直到1986年才出现。
其后,整体心理学的含义虽持续发展,但未及细节,70年代奥氏另一名学生Haridas Chaudhuri提出独特、关联、超然此三元法则的假定,对应到人类存在面向的人格、人际及超个人领域。
根据加州整体研究学院Brant Cortright所述,整体心理学源出于奥氏教诲的综整,特别是他在深度心理学的发现。他认为整体心理学综整了两大深度心理学的主流-“人本-存在”及“当代心理分析”-将之汇整入东西架构内。
存在体的面向
奥氏构思出在大宇宙架构下的人类心理学,包含了两大特征或次元类型。“垂直式”中,肉体和精神官沿着潜知觉扬升到更高的超个人界域。与此同时,奥氏也析出了外在生命体、内在生命体等的“同心圆式”的次元。“垂直式”和“同心圆式”系为了方便理解的目的而为,不应全盘接受其字面意思。
身体和精神官能(“垂直式”阶层)
潜知觉(Subconscient)
在奥氏的心理学中,潜知觉是我们内在意识的一部分。我们无法觉知到它的运作。潜知觉受到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影响。潜知觉也是思想和情绪的基石。
肉体
肉体官能也是存在体的一部分,不只意谓著物质体,也意谓著意识。身体正如存在体的精力体和心智体部分一样有意识,但身体以不同的方式来意识。至于存在体其他的官能或构成法则,在奥氏心理学中,肉体能析分为更细微的子级,诸如心智肉体、精力肉体等。西方思想里找不到无意识的身体和有意识的心智二者间的区别。
在奥氏的鹧鸪氏奥义书读后感中,肉体存在(肉体神我[Physical Purusha])称为anna-maya-atma-由食物构成的小我。
- 内肉体-内在生命体的物质组成,较外肉身更宽广、流动。也被称为细微肉体。
- 真肉体存在-即物质层面的神我,一如内肉体较表层身体意识来得大,真肉体存在也与更大的灵性意识相触。
- 心智肉体(类似物质心智体-参见“心智体”)
- 精力肉体或神经存在(似乎等同于西方秘教的乙太体,因此和细微身之一有关。
- 纯肉体或纯身体意识,象征外在肉身自身的意识。
正如构成人的其他法则,肉体不只向上渗入更高的本体层级,也向下渗入潜知觉,即潜意识或较低的无意识,尽管奥氏断言潜知觉一词涵盖的范围比(佛洛伊德)心理学的无意识大得多。
而正如存在体的所有官能,肉体的所有面向都必须透过整体瑜伽的操练来转化和灵化。
细微肉体
细微肉体是奥氏用来描述肉体本质之细微面向的词汇,在粗钝肉体本质中无法找到细微肉体的诸多质素。母亲常在《母亲的话》提到细微肉体。细微肉体可与乙太体及其层界相比,甚或与星光体及其层界相比。“细微肉体”一词有别于粗钝身(sthula)或外在的物质肉体。
精力体(Vital)
精力或生命官能也是存在体的一部分,不仅意指生命力,也指涉各种透过欲望及热忱强烈左右人类动机及行动的激情、欲望、感觉、情绪、情感、冲动、好恶。
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将心智、情绪、直觉及意识全部混为一谈,奥氏将“精力”及“心理”官能强分开来。
除了个别的精力官能,奥氏还提到精力层界或精力界,有部分似乎等同于时兴的神秘学及新时代思想中的星光层界。
心智体
心智官能同样是存在体的一部分,系为概念及认知上的心智。不似西方心理学将心智及意识一视同仁,奥氏强行划分“心智”及“精力”(情绪)官能,并划分心智及纯意识。奥氏将他对心智的概念一部分归因于鹧鸪氏奥义书的读后感,其中,心智存在(或心智神我)称mano-maya-atma-心智的小我模式(manas)。
对奥氏而言,心智体或心智存在并不简单,也未统一,心智体由各种阶层、子区域所组成,全体来说促成了更缜密的心理学整体理论。这种种官能的隐晦描述或轻描淡写散见于奥氏的丛书中,包括《莎维翠》,本书以诗句提供了各种心智体的参考资料(Jyoti & Prem Sobel,1984年,页152–62)。而在他回答门徒问题的信函中,奥氏总结了心智体各种阶层的特征(参见《瑜伽书札集[2]》第I册页324–5)。
各种心智体及心智存在的法则包括:
- 更高的心智体-第一也是最低阶的灵性心智体,位处常态心智阶层之上。
- 灵性心智体-既是灵化的心智,也是常态心智阶层(“纯心智体”)以上的心智阶层之总称。
- 内在心智体-内在生命体的心智成分,位居表层心智体或常态意识之下,仅能为研修士直接经验到。
- 心灵心智体-心灵体主导的心智体行动;心智体内转向神。
- 纯心智体-由思想心智体、动态心智体及外化心智体所构。组成了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想法及价值的总合,引导著有意识的思想、概念化及决策过程,可借由整体瑜伽的操练来转化、拓展及灵化。
* 思想心智体-纯心智体的最高面向,与想法及知识有关。位处眉心轮。 * 动态心智体-常态心智体的一个面向,释出心智力将想法、理性落实为真。亦位处眉心轮。 * 外化心智体-纯心智体的最外部,与日常谈话或任何表达形式中的想法陈述有关。位处喉轮。
- 精力心智体-精力情绪、欲望与纯心智体这些部分的中介。受限于精力体对事物的观点及感觉,表达出心智形式的精力体的欲望、感觉、抱负及其他活跃倾向,诸如宏伟、快乐的白日梦及想像等。如同外化心智体,奥氏将其与喉咙相连。
- 物质心智体-意指外化心智体或肉体中的心智体;受限于物质或唯物主义观点,无法超出其外,除非被上方光启。
- 肉体中的心智体或心智肉体-将外在生活及事物的经验心智化,时而巧妙非常,但仅止于此,不像外化心智体能从理性及较高的智力观点来处理这些事情。
- 机械心智体-为心智肉体远较低阶的行动,在与外在生活及事物相触时,本身仅能重复肉体意识的相同想法及记录其反射行动。
Jyoti & Prem Sobel的一本畅销小书-《心智的阶层[3]》就心智体此一主题网罗了奥氏的参考资料及引言,并根据心智体的类型以系统化方式编排,涵盖范围最贴近奥氏本体论的著述。
心智的更高阶层
包括更高的心智、光启心智及直觉心智体。
上心智(Overmind)
上心智已进到神的领域。上心智是一个人在未超越心智系统的限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意识层界。上心智以外是超心智或统合意识的层界。
关于上心智的详细描述可见奥氏的哲学钜著《神圣人生论[4]》第I册28章。
超心智(Supermind)
主条目:超心智
超心智意指无尽的一元真理意识或真理-念头,超越较低的物质层界、生命及心智。超心智是存在-意识-法喜(Sachchidananda)的动态型式,也是超性的Sachchidananda和显相世界间的必要中介或连结。《神圣人生论[4]》第I册14-16章。
存在体的类型(“同心圆式”阶层)
外在生命体(Outer Being)
外在生命体意指表浅、有限的表象存在,特征是我们的日常意识及经验。包括肉体、精力及心理面向,亦是欲望之魂所在。
整体瑜伽中,超越表象意识进到更大的内在生命以了悟灵性是必要的。外在生命体、内在生命体、至内生命体(心灵体及中央体)均源于“同心圆式(concentric)”序列或阶层,此乃相对于肉体、精力体及心智体从属的“垂直式”阶层。
内在生命体(Inner Being)
内在生命体是一个人更宽广、流动的下意识官能,位处较窄的表象意识之下。
正如许多的密教、荣格及超个人心理学家,奥氏也提到人类本质中可透过灵修及更高的意识状态触及的更大、更深的潜能。此内在生命体包括了肉体、精力及心智存在的内在界域或面向,其意识较日常经验狭小的心智、精力及肉体本质更广大、细微、自由;了悟内在生命体对任何更高的灵性了悟至关重要。内在生命体也是表象或外在生命体及“心灵存在”(为此理由又称为“至内生命体”)的过渡阶段。外在、内在及至内生命体形成了“同心圆式”顺序或位阶,此乃相对于肉体、精力体及心智体的“垂直式”位阶。
人类存在中永远都有两种不同意识,一是对外的日常生活意识,一是对内封存不被个人知晓的意识。当一个人开始实修后,内在意识开始打开,一个人能够走入内在并体验到各种经验。随着实修的进展,一个人越来越处在内在生命中,而外在生命体也变得越来越表浅。起先,内在意识似乎像是梦,而外在意识有如清醒的实相。随后,内在意识变成实相而外在意识却被感知为纷呈的梦或幻象,或仅是某些表浅、外在的东西。内在意识开始成为深沉平安、光、喜乐、爱的居所,开始靠近圣神或神圣临在、母亲。一个人随后能知觉到这两种意识,内在及必须被内在意识同化的外在意识,即是说,外在意识也必须变成全然的平安、光,必须与圣神合一。现阶段,你们正在两者之间移动,你们的所有感觉都极为正常。对此,你们必须放下焦虑,等待内在意识的完全开展。
— 斯瑞·奥罗宾多, 瑜伽书札记[1], 307
心灵体(Psychic Being)
心灵体是奥氏用来指涉个别进化中灵魂的用语,神圣精神的法则就在每个人里面。
心灵体是“至内生命体”(Craig Hamilton引述Amal Kiran《灵魂的神奇力量-会见Amal Kiran,本地治里》[5]),心灵体是我们内里那个恒久不变的存在,矗立在肉体、精力及心智法则背后支持我们。自然里,心灵体从无知中汲取经验的精华来型塑成长的核心;它“创造并使用心智、生命及身体为其工具,刻意被这些工具的条件包裹,但心灵体却远比它的组成成分都来得大。”(《神圣人生论》,页891)
本文中,“心灵体”或心灵存在一词源于Max Théon的神秘学卡巴拉教导,由母亲传授。奥氏审慎区分瑜伽中所定义的心灵体及一般意义的“心灵”,后者更指欲望之魂,或者心理学现象、超常现象,与内在心灵、精力或细微肉体的下意识本质有关,与真正的灵魂无关(《神圣人生论》,页227注记)。
心灵体开始它的进化时完全是隐晦、藏匿的,但随着此生的连续成长,心灵体逐渐施展出更大的影响力、组成存在体的要素,甚至担负起灵性指引的角色。(《神圣人生论》,页891-4)。
整体瑜伽的目标是向内移动以发现心灵体,后便能带动外在本质的转化。借由心灵体来转化外在生命体或小我的过程又称“心灵化”;为了悟超心智意识的三个必要阶段之一。此心灵转化也是透过连结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或神圣质素力量来启动永不休止的进展之决定性动作。
奥氏断言心灵化及灵化是吸引超心智降临的同等必要、互补之先备条件。
...我们里面的心灵实存恒久不变、不移:它包含了显化我们的所有必要之可能性,但非由这些可能性所构;它不受限于其所显化之物,也不包含在不完全的显化形式之中,它不被表象生命体的瑕疵、不洁及恶化所玷污。它是有无相生中最纯净的神圣火花,进入我们经验中的没有什么能够污染它的纯净或扑灭这朵火花。
— 斯瑞·奥罗宾多, 神圣人生论, 891
中央体(Central being)
中央体是奥氏用来指涉超性及永生灵魂的技术用语,相对于化身及进化中的灵魂,奥氏谓之为心灵体,惟心灵体一词有时也用来表示永生及化身灵魂,两者俱属存在体的灵性精华核心。《瑜伽书札集[2]》第一册“存在体的层界和部分”可找到这些定义(三版265页)。
中央体统管“一世又一世的不同出生,但中央体未曾被生出过”(269页)。此超性中央体或中央精神也称为Jiva或Jivatman,虽然在奥氏哲学中这些词汇的意义与传统吠檀多(特别是不二论)大部分的定义大不同。
参见
注记
外部链接
- 斯瑞·奥罗宾多的心理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根据奥氏教诲的各种心理官能描述
- 明日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斯瑞·奥罗宾多整体心理学及其他相关主题的免费线上大学课程
- 整体心理学第二国际会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总结多页;奥氏观点
- 整体心理学第二国际会议报告
- 斯瑞·奥罗宾多意识研究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人类进化课程-成长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