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坟场
香港坟场,俗称跑马地坟场,是香港的坟场之一,位于香港岛跑马地黄泥涌道,跑马地马场对面,邻近有印度教、拜火教、天主教及回教坟场。该坟场的土地在1841年已有人安葬,首位使用者是英国军舰响尾蛇号舰长William Brodie,至1845年该坟场才正式开放,为香港开埠早期成立的坟场之一。早年埋葬该处的都是英国人及日本人,直到1913年才有华人。
墓地资料 | |
---|---|
修建时间 | 1845 |
国家 | 香港 |
地点 | 香港岛跑马地黄泥涌道1J |
香港坟场 | |||||||||
繁体字 | 香港墳場 | ||||||||
---|---|---|---|---|---|---|---|---|---|
|
由于埋葬于此坟场多是基督新教信徒及西洋人士居多,是以又称为红毛坟场。置地创办人遮打、当时华人首富何东与其元配麦秀英、行政局及立法局华人议员何启均葬于这个坟场。
现时此坟场成为香港电视剧拍摄常用取景地点。
历史
该坟场的土地在1841年已有人安葬,首位安葬者是英国军舰响尾蛇号舰长William Brodie[1]。1845年坟场正式开放[2]。最初的殡葬记录出现在1853年,该殡葬编号为807[3]。1889年,因应城市发展,位于星街和圣佛兰士街一带湾仔墓地关闭,该处坟墓被迁往跑马地[4]。
1909年,坟场被重新命名为“殖民地坟场”。政府同时修订基督教坟场条例,并规定非基督新教教徒也可安葬于此[5]。鉴于日本人扫墓时有烧香的习俗,引起部分西方人不满,但港府认为无须禁止[6],所以为日本裔下葬者于坟场边缘位置划定一个特殊的区域[3]。1970年代,随着香港仔隧道工程开展,香港坟场部分土地被征用[7],故此部分坟墓被搬迁至其他墓段[8]。部分坟墓内的遗体则被火化,骨灰被收藏于1983年兴建的骨库[9]。
坟场建筑
自然面貌
二十世纪初,政府以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为蓝本大幅修建香港坟场,将其设计成为“墓地庭园”,在墓园种植大量观赏用植物[10][11]。此外,香港坟场亦有动物栖息,例如蝙蝠、蝴蝶[12]。
喷泉
香港坟场有一喷泉,灵感来自圣经创世记2章10节[11]。喷泉由四个圆形组成,上面立有一喷水雕像[13]。
香港坟场教堂
香港坟场教堂建于1845年,与香港坟场成立时间相同[13],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教堂,由香港圣公会管理[14]。教堂为一座单层建筑,尖拱的门窗及正方形的装饰线条均反映出其都铎复兴式建筑风格[14]。建有扶壁、三角山墙、圆窗。屋顶为双坡顶十字形[14]。教堂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15]。
坟墓
埋葬于香港坟场的死者多为军人、公务员、商人、专业人士[16]。香港坟场的某些墓段是为特定的死者群体保留的,例如陆军、海军、香港警察[17],第23墓段埋葬的死者多为长时间定居在香港的西方人[18],香港坟场亦有墓段专门埋葬早逝的孩童[19]。
坟墓设计亦随着时间而演变。开埠初期的坟墓多为线条简单的大理石墓石[10],顶部为简单的圆边或三角边[20]。1860年代至1880年代,墓碑开始有复杂的图案,亦出现凯尔特式,拉丁式和亚美尼亚式的十字架雕塑[21]。1880年代起更有富有维多利亚风格的墓碑,上面刻有象征不同意义的图案[22]。
军人墓地
香港坟场军人墓碑的树立年份从19世纪末到1960年代初[23][24]。在殖民地时代初期,英国驻军、印度驻军和警队部分成员不能适应香港的热带天气,染上热带疾病而死亡[25][23],部分队员则在义和团运动期间殉职[26]。香港坟场约有100座立于一战时期的军人坟墓[27],其中死于香港和九龙军医院的士兵占大多数,因为这两所军医院接收了来自德国租借领土青岛的伤病员。有证据表明,他们大多数是海军军人[27]。
1941年日军入侵香港前,英国曾派苏格兰皇家军团和米杜息士团的两个营驻守香港。香港坟场亦埋葬了该两营的军人[27]。所有二战英联邦军人的坟墓由英联邦战争公墓委员会保养。战后,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队继续埋葬死去的部队士兵于香港坟场[27],直到1965年。
此外,香港坟场还有两座由皇家炮兵部队为纪念阵亡士兵而竖立的纪念碑,现已移至香港海防博物馆展出[28]。
平民坟墓
香港坟场埋葬了不同阶级和职业的平民,体现了殖民地早期的社会结构[2]。下葬于香港坟场的大部分是英国人。大多数来香港的基督教传教士也葬在这里,著名的例子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他在香港建立了路德会的据地,并被认为是第一个来中国的路德会传教士[29]。另一位埋葬在这里的著名人物是传教士叔何显理,她是第一位来华的美国女传教士[14]。
香港坟场的下葬者中有一部分是华人,大部分是基督徒,部分人甚至参与了辛亥革命,包括被清政府暗杀的杨衢云[30]。
有400多名日本人被安葬在香港坟场[14],其墓碑大多靠近香港仔隧道一带[31]。当中大部分是殖民初期居住在香港的日本人[32]。
纪念碑
香港坟场竖立了不同的纪念碑(坊间俗称“石笔”),均是于1968年由他处迁来[33]。当中包括原竖立于九龙加士居道与佐敦道交界的投石号纪念碑,纪念1906年丙午风灾罹难的5名法籍船员[34][35];原竖立于湾仔皇后大道东与湾仔道交界的海员纪念碑(高栏岛纪念碑),纪念1855年8月4日英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在珠海高栏岛联手剿灭海盗时殉职的4名英籍海员与5名美籍海员,1934年曾迁往摩利臣山道与礼顿道交界[36];原竖立于湾仔皇后大道东与黄泥涌道交界的韦斯特号纪念碑,纪念英国海军韦斯特号(HMS Vestal)于1844年至1847年期间殉职的24名船员[36];以及原竖立于扫杆埔的万灵塔,因政府兴建香港大球场而将该塔迁入香港坟场内日本人的墓地[37]。
下葬名人
- 布本杰明·福克斯(1812年-1841年5月25日),海军上尉[38]
- 威廉·布罗迪(William Brodie,1785年-1841年6月17日),英国舰长[39]
- 卑特(Captain William Thornton Bate. R. N. ,1820年-1857年)[40]
- 叔何显理(1817年10月28日-1844年11月27日),为西方女士到港、西方宣教士到港、在香港办女校及在香港安息的首位宣教士[41]。
- 郭士立(1803年7月8日-1851年8月9日),首位宣教士,首名来华信义宗传教士。[42]
- 韩山明(1819年-1854年5月12日),“崇真会救恩堂”创办人[43]
- 威廉·奥利斯·哈兰医生(1819年-1858年9月12日),任职香港总医官[44]。
- 威林马礼逊医生,任职香港总医官。
- 高和尔(Daniel Richard Caldwell,或称高三桂及高露云),华民政务司[45]。
- 高三桂太太。
- 梁安统(Rev. Leong On Tong)(1827年-1913年4月2日)香港基督教中华循道会首任牧师
- 史钊域(1836年10月17日-1889年9月29日),香港公立教育之父[46]。
- 湛约翰(1825年-1899年),牧师、汉学家,设计粤语第一套音字“粤语标准罗马字”。
- 杨衢云(1861年12月6日-1901年1月11日),兴中会首任总裁,后被清帝国刺杀。[47]
- 徐善庭,首批加入兴中会投身革命的人。
- 洪春魁(1836年-1904年),太平天国瑛王、天王洪秀全侄儿[48]
- 关元昌(1833年12月19日至1912年1月12日) 关景良(1869年-1945年)之父,“中华牙医鼻祖”,为香港有名的基督教世家[49]
- 黎亚妹(1839年-1902年),香港第一位女护士,关元昌夫人。
- 邓祖(Rev. James Chue)(1843年12月-1910年12月6日)
- 李月娥(1876年-1905年),关元昌之子,关景良元配[50]。
- 关月屏(1865年-1899年),温秉忠元配(关元昌第五女)温清溪之媳。
- 温维庆关月屏之子。
- 韦安(1867年-1907年),是韦光之子,韦宝珊之弟,又名韦华安,英国大律师。[51]
- 蔡立志(1859年1月21日-1909年10月23日),著名买办,富商[52]。
- 何启(1859年-1914年)及夫人雅丽氏(Alice,1852年-1884年)著名医生,大律师,议员。
- 温清溪(1834年-1915年5月22日)伦敦会执事,为香港有名的基督教世家[53]
- 关润发(1835年农历六月初二至1901年8月15日)
- 遮打(1846年9月8日-1926年5月27日),置地创办人兼前行政立法两局议员[54]。
- 何东(1862年-1956年),著名买办,富商[55]。
- 麦奇廉(Hector C. Maclean,1829年-1894年),何东岳父。
- 麦秀英(1865年-1944年2月7日),何东元配。
- 区成璋麦秀英随嫁妹仔,碑上刻“为何东爵绅麦秀英夫人忠诚任事垂四十余年”。
- 简东浦(1884年-1963年11月23日),东亚银行创办人之一兼董事长[56]。
- 简悦强爵士及其夫人简伍宪平,东亚银行主席,香港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及香港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57]
- Henry Smith(1837年-1882年6月25日),早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会计师。
- 周昭岳(生卒年份待查),辅仁文社社员,兴中会会员。
- 松原治三郎夫妇,香港首位日本料理师。
- 邝华汰(1866年-1906年),首位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华人。[58]
- 胡禧堂夫人及子(胡礼垣之媳)
- 黄炳耀(1875年-1967年)- 商人、市政局议员。[59]
- 蒲兰田(Samuel Cornell Plant,1866年8月8日-1921年2月26日)- 英国船长。[60]
- Rachel Richards,英文情诗墓碑。[61]
- 华克曼,拆弹专家、六七暴动期间在狮子山拆弹时炸弹爆炸殉职。[61]
- 毛钧年,大紫荆勋章,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前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61]。
- Peter Alan Lee Vine,著名执业律师[61]
- 杨景煌(1915年-2015年),医生、芳艳芬的丈夫。[61]
- Olive Batley,国泰航空空中小姐,1949年北角宝马山空难遇难身亡。[61]
- Paul,海事工程师及德国纳粹党党员[61]。
- Ernst Schelle,Prisoner of War(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俘)[61]
邻近坟场
- 祆教坟场,亦称波斯坟场
- 回教坟场
- 跑马地天主教圣弥额尔坟场
参考来源
脚注
- ^ Happy Valley cemetery yields lost secrets - and name's origi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nvalid date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 2.1 香港記憶 | Hong Kong Memory. 香港记忆 | Hong Kong Memory.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2.
- ^ 梁美仪.; 张灿辉, 1949-. 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5: P.265. ISBN 9629962047. OCLC 61847325.
- ^ 丁新豹. 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 P.32. ISBN 9789620436680. OCLC 897787758.
- ^ The Colonial Cemetery. The Hong kong Telegraph. 15 February 1909.
- ^ Hong Kong Urban Council. Pilot Tunnel Work in Colonial Cemetery. Committee Paper CEM/26/73.
- ^ Hong Kong Urban Council. Grave Removal at Colonial Cemetery. Memorandum for Members of Cemeteries, Crematoria and Funeral Parlours Select Commitee.
- ^ Christine Thomas. Hong Kong Cemetery: The Ossuary. Hong Kong Cemetery. 2018-12-19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0.0 10.1 香港記憶 | Hong Kong Memory. 香港记忆 | Hong Kong Memory.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1.0 11.1 Nicholson, Ken. The Happy Valley: A history and tour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P.6.
- ^ Cemetery Map |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Cemetery.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美国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3.0 13.1 跑馬地墳場區的歷史建築|陳天權. 灼见名家. 2017-04-25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0) (美国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4.0 14.1 14.2 14.3 14.4 黄棣才. 圖說香港歷史建築1841-1896. 中华书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012: P.34.
- ^ 古物咨询委员会. No.117 (PDF). 1,444幢历史建筑名单和评估结果. [2019-06-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6-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hu, Yiu-Wai. Hong Ko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New Millennium: Hong Kong as method. Springer.
- ^ The Colonial Cemetery. The Hong Kong Telegraph. 10 June 1910.
-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P.452. ISBN 9789888053742. OCLC 768111314.
- ^ Hong Kong Urban Council. Life Expectancy of Colonial Cemetery. Committee Paper CEM/53/73: P.2-3.
-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5.
-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9.
- ^ Lim 2011,第20页.
- ^ 23.0 23.1 Lim 2011,第242-244页.
-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P.541. ISBN 9789888053742. OCLC 768111314.
- ^ Lim 2011,第136页.
- ^ Hong Kong Cemetery [????- ] | Gwulo: Old Hong Kong. gwulo.com.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7.0 27.1 27.2 27.3 Hong Kong Cemetery. www.cwgc.org.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展覽 - 古蹟徑 - 火藥庫. www.lcsd.gov.hk.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arl August Frederick Gutzlaff.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丁 2008,第5页.
- ^ 香港墳場櫻花/陳天權_大公資訊_大公網. news.takungpao.com.hk.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墳場(下)為甚麼香港墳場會有日本人? - 出格: 文路. am730.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陳天權:三大石筆_大公資訊_大公網. news.takungpao.com.hk.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書若蜉蝣:佐敦道老建築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iscoverhkheritage. 【#尋幽探秘:三座移至香港墳場的紀念碑】. 古迹│摄影│历史│文化. 2018-12-17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美国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6.0 36.1 Historic Monuments Removed to the cemeter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6 November 1968.
- ^ 日本人墓地. paper.takungpao.com.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eaths Tell The Story Of Life In Old Hong Kong. NPR.org.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丁 2008,第20–21页.
- ^ 丁新豹. 人物與歷史 跑馬地香港墳場初探. 2005: P.24–25.
- ^ 丁 2008,第30–31页.
- ^ 坟场研究 Cemetery Study 在The Hong Kong Cemetery 香港坟场 www.facebook.com
- ^ 丁 2008,第34–35页.
- ^ 丁 2008,第36–37页.
- ^ Cemetery Map (PDF).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Bickley, Gillian, 1943-. The golden needle :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David C. Lam Institute for East West Studies. 1998. ISBN 9789888167890. OCLC 794413127.
- ^ 坟场研究 Cemetery Study 在The Hong Kong Cemetery 香港坟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facebook.com
- ^ 丁新豹. 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 2012: P.164.
- ^ 丁新豹. 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 2012: P.58.
- ^ 丁新豹. 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 2012: P.62.
- ^ 丁 2008,第46–47页.
- ^ 丁 2008,第48–49页.
- ^ 丁 2008,第55–56页.
- ^ 丁 2008,第56–57页.
- ^ 丁 2008,第57–58页.
- ^ 丁 2008,第60–61页.
- ^ 坟场研究 Cemetery Study 在The Hong Kong Cemetery 香港坟场 www.facebook.com
- ^ 丁新豹. 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 2012: P.102.
- ^ 考察遊歷札記 黃炳耀. www.facebook.com. 维城触迹. 2018-10-24 [2018-12-31].
- ^ BROMFIELD, A.C.; LEE, ROSEMARY. THE LIFE AND TIMES OF CAPTAIN SAMUEL CORNEL PLANT, MASTER MARINER AND SENIOR INSPECTOR, UPPER YANGTZE RIVER,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1, 41: 407–416 [2019-06-03]. ISSN 0085-57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坟场研究 Cemetery Study 在The Hong Kong Cemetery 香港坟场 www.facebook.com
书籍
- 丁新豹. 人物與歷史:跑馬地香港墳場初探. 香港当代文化中心. 2008年3月 (中文).
- Lim, Patricia. Forgotten Soul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emete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02-01. ISBN 9789622099906. OCLC 76811131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