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5月19日) |
口径 | 75公釐 |
炮管长 | 1.650公尺 |
炮身重 | 52kg |
炮全长 | 2.080公尺 |
炮架重 | 34.2kg |
炮全重 | 86.2kg |
高低射角 | 27度至65度 |
水平射界 | 360度 |
最大射程 | 6675公尺 |
43式75公釐无后座力炮是联勤61兵工厂于1950年逆向工程美国M20无后座力炮而来,由于物料欠缺,虽然是自M20设计制造,但实物上仍和M20有些微不同。
发展
美国陆军在1946年将57公厘与75公厘无后座力炮运抵中国进行技术演示,随后即将这两款无后座力炮赠与给兵工署,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厂团队进行测绘。而在中国大陆战况转坏后,兵工署在民国38年7月指示第61兵工厂接替五十厂进行75公厘无后座力炮研制工程。美军赠与的1门T21型75公厘无后座力炮与1枚炮弹在四川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之前于民国38年(1949)10月抢运到台湾,并移交给61兵工厂。但五十厂的测绘图没有运达台湾,因此61厂是以同门样炮重新进行零件测绘。61厂在测绘的同时,向美国订购了炮管来复线拔线机以及水压式炮弹制造机等。
民国39年,61厂工务处长吕则仁上校在订购机具与兵工物料未到货前开始尝试自制此款无后座力炮。吕则仁从当时在61厂改装的M10驱逐战车收缴了安装在M10上,但因作为剩馀物资而被破坏炮闩等火炮零件失去功用的75公厘M7战车炮。因炮管仍为可用,因此改造成无后座力炮之炮管,火炮的直射瞄准镜则是自60迫炮的光学瞄具与M62肘型瞄准镜组合的代用品。脚架则是从采购布伦轻机枪获得的三脚架替代。
第一批总数为36门的四十式无后座力炮在美国定制的制造机抵台后,从民国39年9月开始制造,10月底完成2门原型炮。于1950年11月28日在淡水进行实弹射击展示,参观的人有美国国会参议员,并且在12月14日架设在吉普车与摩托车上进行快速机动射击展示,架设在摩托车上的版本与法国伟士牌150TAP设计雷同,将无后作力炮贯穿整个车身,骑士的作垫放置于炮管上,后车身两侧各携带3枚炮弹,摩托车本身充当射击的炮架。第一批四十式无后座力炮在民国40年(1951)5月14日完成解缴。在美国恢复军援后物料也自美国采购,不再需要使用代用物料,因此与M20的外观不再有区别。
40式75公釐无后座力炮于民国40年至44年(1955)间量产了722门,但任职61厂兵工上校陈笏在回忆录中提到实际量产是到1963年,共生产了1232门。
43式75公釐无后座力炮的炮弹也是自制的,美国原弹是一体成型,而61厂的75弹是采三件组合式,由于技术尚无法直接制做一体成型的弹筒,便把筒底与筒口用传火杆当螺杆锁上,中间的筒身自然夹紧,而那时台湾尚无法制造塑胶,因此衬纸的问题也得另外解决,改用薄绢替代,弹头一开始因工具机缺少而无法自制,便用日军库存中的九四式山炮配赋之九四式榴弹改造,称为一式无后座力炮榴弹,反装甲用的成形装药弹头则是从75山炮配赋的反甲榴弹弹头改装,解决了初始产能不足的窘境。在民国39年9月在美国订购的生产机具运台后,包括榴弹与成形装药反战车炮弹皆陆续可自行产制。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缴获了美制M18型57mm无后坐力炮和M20型75mm无后坐力炮后,也进行仿制,命名为为:使用轻型三脚架的52式57mm无后坐力炮、使用轻型三脚架的52式75mm无后坐力炮、使用带一对小轮的炮架的56式75mm无后坐力炮、配备可折叠的轻型轮架的56-1式75mm无后坐力炮、配备没有轮子的三脚架的56-2式75mm无后坐力炮。与三六式七五无后座力炮、四十式七五无后座力炮系出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