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喜特王朝
加喜特王朝(𒁄 𒁉𒋗;阿卡德語:palû kaššu,英語:Kassite Dynasty;前15世紀-前1155年),亦稱喀西特王朝、巴比倫第三王朝,是巴比倫自波斯征服之前持續時間最長的王朝。在這個王朝的鼎盛時期,巴比倫在西南亞的政治、科技和商業生活的廣泛接觸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巴比倫有大量關於這個時期的考古和文獻資料,特別是前14-前13世紀的資料;但尚未進行系統研究,尤其是對大量檔案的研究,因此我們對這個時期的歷史知識了解仍然不夠全面。[1]
前15世紀—前1155年 | |||||||||||
首都 | 巴比倫 杜爾·庫瑞噶爾祖 | ||||||||||
常用語言 | 阿卡德語-蘇美爾語 | ||||||||||
族群 | 蘇美爾-阿卡德人、加喜特人 | ||||||||||
宗教 | 巴比倫宗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國王 | |||||||||||
• 前1390-前1374 | 庫瑞噶爾祖一世 | ||||||||||
• 前1359-前1333 | 布爾那布里亞什二世 | ||||||||||
• 前1332-前1308 | 庫瑞噶爾祖二世 | ||||||||||
• 前1307-前1282 | 那茲·瑪魯塔什 | ||||||||||
歷史時期 | 青銅時代晚期 | ||||||||||
• 加喜特人被目擊 | 前1741年 | ||||||||||
• 加喜特人進入巴比倫 | 前15世紀 | ||||||||||
• 阿古姆奪回神像 | 前15世紀中期 | ||||||||||
• 統一巴比倫尼亞 | 前15世紀晚期 | ||||||||||
• 被亞述人滅亡 | 前1225年 | ||||||||||
• 復國 | 前1216年 | ||||||||||
• 被埃蘭人滅亡 | 前1155年 | ||||||||||
|
根據巴比倫王表A的傳統,加喜特王朝由36位國王組成,統治時間為「576年零9個月」(這個數據一定誇大了)。該王朝的大多數君主都是加喜特人,並且擁有加喜特人的名字;他們中的許多人屬於一個家族,該家族在位長達幾個世紀;偶爾會有篡位者打斷這一順序,例如前14世紀的那茲·布噶什和前13世紀的恩利爾·那丁·舒米、卡達什曼·哈爾帕二世和阿達德-舒馬-伊丁那。從庫杜爾·恩利爾開始,巴比倫式的人名出現在國王列表之中,儘管他們仍然是加喜特人。[1]
歷史
該王朝的記載從甘達什(他可能是薩姆蘇伊魯納的同時代人)開始,他應該並沒有統治過巴比倫,直到公元前1595年左右古巴比倫帝國覆滅後,巴比倫才漸漸被加喜特人控制。
第一位被公認為巴比倫尼亞之王(或至少是其北部之王)的是第十位君主布爾那布里亞什一世,儘管後來有一篇據稱以其父親阿古姆二世名義撰寫的文本副本,認為後者在薩姆蘇·地塔那統治後不久就占領了巴比倫。海國第一王朝也與早期的加喜特王朝同時統治,可能重疊了兩個半世紀之久;但在前15世紀初,最後一位海國王朝統治者埃阿·伽米勒逃亡埃蘭時,加喜特王朝確定地統一了巴比倫尼亞的南部和北部。
接下來,加喜特王朝很快從默默無聞的開端發展成為西南亞的主要強國之一。加喜特君主與亞述、埃及、赫梯、埃蘭等近東各國都建立了外交、軍事和商業聯繫。巴比倫作為國際貿易中心而繁榮發展;該國的經濟實行金本位制,至少一直持續到阿達德·舒瑪·伊迪納統治時期。主要城市在此時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建築計劃,此時還在北方戰略要地興建了杜爾·庫瑞噶爾祖作為第二首都;巴比倫語也成為近東大國(包括埃及)之間通信使用的外交語言。
加喜特王朝與埃及、亞述的宮廷之間以外交婚姻的形式安排了家族聯盟。但在前1335年庫瑞噶爾祖二世繼位後,加喜特王朝與亞述開啟了漫長的軍事對抗,巴比倫軍隊屢屢入侵北方屬於亞述的土地,亞述的軍隊也會侵入巴比倫領土。在這些攻擊中,最嚴重的是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一世征服並隨後統治巴比倫尼亞(前1225-前1216年),這導致了加喜特王朝的第一次覆滅。
亞述此時無力在巴比倫維持穩定,因此加喜特王朝不久就恢復了在南方的統治。但此時埃蘭的舒特魯克·那宏特一世又成為巴比倫的新威脅。前12世紀早期,埃蘭入侵巴比倫,在前1155年消滅了最後一個抵抗者,加喜特王朝第二次覆滅。
統治
加喜特人在入主兩河流域後,將侵占的土地分配給本族的朝臣、貴族和官吏,形成大地產私有主。這一時期的重要遺物「界碑」,實際是國王所授地產的憑證。史稱此時為界碑時代,即得名於此。界碑的右面或上部刻神像或神的象徵,如以圓盤象徵太陽神沙馬什,以月牙象徵月神欣,以鋤頭象徵馬爾杜克等;左面或下部的銘文多為王授土地情況。固有觀念往往認為此時是巴比倫的「封建社會」[2],但新觀點已經普遍不支持此理論[3],因為此類土地並不能擅自出售轉讓。
其政治體制基本上是貴族政治,後期貴族勢力日趨強大,王權削弱。在地方行政上,加喜特人將國家分為多個省份(pīḫatu),以「地區總督」(šakin mātim)或「命令總督」(šakin ṭēmim)統治,在以部落為建制的地區也派遣部落首領(bēl bītim)統治。[4]
加喜特人恢復了兩河流域的秩序、和平和統一,特別是在其統治的中後期,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巴比倫、尼普爾、西帕爾等城市經濟相當繁榮。人們在兩河流域推廣用於牽引的馬和戰車,並在建築物上以磚刻浮雕代替石雕。這一風格為以後的新巴比倫王國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所繼承。
藝術
在研究加喜特人歷史時,最困難的問題之一是評估加喜特王朝時期他們在巴比倫尼亞的作用。儘管此時都是由加喜特家族統治該國,但加喜特統治階層官員或巴比倫尼亞境內加喜特人人口比例過大的情況並不存在。加喜特國王似乎在宗教問題上遵循了更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傳統。蘇美爾語是大多數皇家建築銘文的語言;阿卡德語繼續作為信件、賬目和法律文件的語言。在對巴比倫尼亞當時的社會和民族模式進行更實質性的研究之前,評估加喜特人對當代巴比倫尼亞的影響(除了在政治領域的最高層)往往很困難。與此同時,人們必須特別注意加喜特人作為一個民族的歷史與加喜特統治家族統治下的巴比倫歷史之間的區別。[1]
加喜特人全面接受兩河流域固有的文化、宗教和阿卡德語言文字,迅速塞姆化。其國王重建和修飾尼普爾、拉爾薩、烏爾、烏魯克等地的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