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指專為近距離作戰使用的斧頭。根據使用方式分為短柄斧和長柄斧。在中國古文中,斧以「戉」稱呼,後逐漸被「戚」[參1]所代替。而比較重的斧頭則稱之為

騎士戰斧 大約1475. 通過斧刃的裝飾推斷應該是德國製造的。

簡述

戰斧通常來說遠比現在的砍斧要輕,即使是重戰斧也比錘斧要輕很多。這是因為戰斧的主要目標是敵方人員或坐騎的四肢而不是厚重的木石,因此傳統上戰斧會有比較尖細的鋒刃。這樣可以對敵方造成大面積的深入傷口。作為短兵器,戰斧可以更簡單和迅速的進入作戰狀態。

熟鐵碳鋼的新月形歐洲戰斧在羅馬時代後羅馬時代就已經出現,並在之後的許多個世紀裡慢慢發展着。對於西方人來說,戰斧是維京人的標誌武器。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維京人的全盛時期,斯堪的納維亞的步兵和海盜們就把戰斧作為標準配備兵器。

中世紀歐洲的斧槍(halberd)與長柄斧(pollaxe)這些長柄武器亦是戰斧的變體。

而在中國,商周時期就有戰斧的記錄。斧鉞兩者樣式雷同而被放在一起稱呼。其中鉞因為其重量造成使用者不靈活,而成為專一的禮儀兵器。史記周本紀 中記載武王用黃鉞和玄鉞斬下已經死去的紂王和其親屬的頭顱。[參2]

宋代為了對抗北方的騎兵,士兵裝備重斧以對抗。在郾城之戰中,對陣金兵的重裝兵鐵浮屠的時候,宋將劉錡就獲得了相當的戰果。[參3]

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急先鋒索超的兵器就是一把金蘸斧。李逵用板斧。

參考文獻

    參:

  1. ^ 戚字解釋
  2. ^ 史記·周本紀》:「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
  3. ^ 列傳·劉錡傳》:「方大戰時,兀朮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檐。三人為伍,貫以韋索,每進一步,即用拒馬擁之,人進一步,拒馬亦進,退不可卻。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大斧斷其臂,碎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