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是一尊古埃及雕像,是在埃及底比斯拉美西姆神廟發現的的兩個巨大的花崗岩雕像的其中一座,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它描繪了頭戴聖蛇冠和尼美斯頭巾的第十九王朝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這尊雕像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受損,失去了四肢和下半部分。它是最初位於拉美西姆神廟門口側翼的一對拉美西斯雕像中的一個,另一尊雕像的頭部目前仍然在拉美西姆神廟的門口。

拉美西斯二世(年輕的門農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材質花崗岩
尺寸高: 267 cm(105英寸)
寬: 203 cm(80英寸)
年代1270 BC
時期或古文明埃及第十九王朝
發掘地點拉美西姆神廟入口處
現存於大英博物館4號展廳
編號EA 19

這座雕像高2.7米,寬2米,重達7.25噸,由一整塊雙色花崗岩切割而成。和傳統的雕像不同的是,它的目光視角略微向下看,除此之外,雕像的頭部和身體有着兩種不同的顏色。

獲得過程

貝爾佐尼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中的另一個,仍在拉美西姆神廟入口處

拿破崙的手下在1798年遠征埃及期間曾嘗試將其挖掘並運回法國,但未能成功。在此期間拿破崙獲得了羅塞塔石碑,但隨後又遺失了。據說這座雕像軀幹右側的洞就是在這次嘗試中被打了出來。 1815年,英國駐埃及總領事亨利·索爾特根據朋友約翰·路德維希·布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向他提出的挖掘雕像並將其帶到英國的想法,在開羅聘請了意大利探險家喬瓦尼·貝爾佐尼幫忙。貝爾佐尼巧妙地運用水力學和工程技術的知識,通過數百名工人用繩索在滾木上將它拉到盧克索對面的尼羅河岸邊。然而,當時還沒有船可以將它運送到亞歷山大港,貝爾佐尼為此去了一趟努比亞來研究可行的方案,並於10月返回。在得知該地區的法國收藏家也有獲得該雕像的意圖後,他立刻派工人前往埃斯納尋找合適的船,同時在底比斯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最終,他成功將這些挖掘出的文物以及拉美西斯二雕像都裝載到這艘船上,並於1816年12月15日將它運到了開羅。在那裡他收到了索爾特的指示,卸下了除這座雕像以外的所有貨物,然後將雕像單獨運往亞歷山大港,最後順利抵達倫敦。

雪萊的詩《奧茲曼迪亞斯》預示着這個雕像於1818年抵達德普特的韋茅斯。在倫敦,它最初被稱為「Memnonianum」(古典時期對拉美西姆的稱呼——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廟入口處的兩尊雕像在古典時期與門農相關聯,如今它們仍被稱為門農巨像,但這其實是一個錯誤命名,大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最初為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命名時可能也犯了類似的錯誤),隨後改為「年輕的門農」。

大英博物館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的下半部分仍在原址,這是經過數字修復後將其與大英博物館的上半部分合二為一後的圖像

1821年,大英博物館從索爾特那裡收購了這尊雕像。它最初在老湯利畫廊(現已拆除)展出了數年,然後於1834年在皇家工程師的幫助下安裝在新的埃及雕塑畫廊(現為大英博物館4號展廳),這尊雕像如今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的代表性文物。滑鐵盧老兵查爾斯·康沃利斯·丹西(Charles Cornwallis Dansey)少校負責指揮士兵們幫助移動這座雕像,這件雕像的博物館編號EA19。 [1]

 
另一個角度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2010年2月,在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Neil MacGregor)主持的BBC Radio 4節目100件物品中的世界歷史這座雕像是其中的第20件文物。 [2] [3]

 
記錄貝爾佐尼當時搬運雕像的插畫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在原址的下半部分

參考

  1. ^ The Younger Memnon › The British Museum. Britishmuseum.org. [16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2.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 Object: Statue of Ramesses II. BBC. [6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3. ^ Colossal bust of Ramesses II, the 'Younger Memnon' › The British Museum. Britishmuseum.org. 14 May 2010 [6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