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區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市辖区

新津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人口約36.5萬,區人民政府五津街道模範街56號

新津區
市轄區
新津觀音寺
坐標:30°25′00″N 103°48′35″E / 30.41665°N 103.80968°E / 30.41665; 103.80968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成都市
政府駐地五津街道
面積
 • 總計329.02 平方公里(127.04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363,591人
 • 密度1,105人/平方公里(2,862人/平方英里)
 • 城鎮254,608人
語言
 • 母語方言岷江話四川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電話區號028
車輛號牌川A
行政區劃代碼510118

歷史

在新津龍馬鄉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城遺址,現代考古研究認為屬於成都平原史前的寶墩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新津古遺蹟也是寶墩遺址中面積最大一處,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2]

漢代以前,新津屬蜀郡。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新津由犍為郡管轄。西漢元鼎二年(前115年),新設武陽縣管轄。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因彭山江口水患嚴重,犍為郡守李嚴深開闢了溝通成都平原與眉山一帶的新渡口,新津這一地名由此誕生。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析隆山縣北部設立新津縣,隸屬犍為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除犍為郡,蜀郡改為益州,新津縣屬益州。大業三年(一說大業二年),益州改為蜀郡,僰道縣併入新津縣,新津縣屬蜀郡。此後,新津縣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屬劍南道[註 1]益州[註 2],唐垂拱二年(686年)屬劍南道蜀州[註 3],唐天寶元年(742年)屬劍南道唐安郡[註 4],至德二年(757年)屬西川節度[註 5]蜀州[註 6],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屬西川路蜀州,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屬益州路[註 7]蜀州,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屬成都府路[註 8]蜀州,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屬成都府路崇慶府[註 9],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屬成都路[註 10]崇慶府,至元二十年(1283年)屬成都路崇慶州[註 11],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屬成都府[註 12]崇慶州。清朝初期,新津縣直屬成都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雙流縣因「土曠人稀」併入新津縣。雍正八年(1730年),恢復雙流縣建制。嘉慶七年(1802年),新津縣屬成綿龍茂道(清末改名川西道)成都府。[3]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道制,新津縣直屬成都府。民國2年(1913年),廢除府制重新建立道制,新津屬西川道。民國24年(1935年),廢除道制設立行政督察區,新津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即溫江專區)。1949年12月25日,新津縣歸屬中國共產黨政權,仍屬溫江專區,1950年5月改屬眉山專區,1953年3月眉山專區撤銷後改屬溫江專區,同年原屬彭山縣青龍鄉的董河壩、韓河心及隔河鄰金華鄉葉店附近的一小塊地因凸入新津縣境,為方便管轄劃歸新津縣鄧雙鄉。1957年5月,永商鄉的雙江村劃歸邛崍縣永豐鄉。[4]1959年6月,新津縣與大邑縣合署辦公。1960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新津縣,併入大邑縣。1962年4月,新津縣與大邑縣分開辦公。1962年10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恢復新津縣。1983年3月3日,實行市管縣,撤銷溫江專區,新津縣劃歸成都市管轄。[3]

2020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5]

行政區劃

新津區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6]

五津街道、​普興街道、​花橋街道、​花源街道、​興義鎮、​安西鎮、​永商鎮寶墩鎮

方位環境

新津區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主城區西南,是成都的南大門,面積330平方公里。新津區東與成都雙流區相鄰,西分別與成都邛崍市大邑縣毗鄰,西北接成都崇州市,而南邊與眉山市彭山區接壤[7]:539。新津地勢平坦,處於成都平原邊緣,面積方圓,主要為河流、漫灘和階地構成地平原地貌,由平壩(76.6%)和丘陵(14.1%)、水面(9.3%)構成,海拔高度442~673米,境內河屬岷江水系,分為岷江正源金馬河和分支河流西河、南河。環境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雲霧,日照短。年均氣溫16.4℃,其中7月時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5.6℃;1月時氣溫最低,平均氣溫5.7℃。[8]全年平均總降水量為976.8毫米,年際變化在1330-756.2毫米之間,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通常夏半年(5至10月)雨水充足,占全年降水量的88%,其中七八月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易出現洪澇;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降水稀少,常伴有冬旱和春旱。[9]新津地帶性植被應為常綠網葉林帶,因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原始森林已遭破壞,現有樹種為次生人工林。按植被群落可分平壩、丘陵兩區。[10]

新津(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8.1
(64.6)
23.4
(74.1)
31.3
(88.3)
33.0
(91.4)
35.5
(95.9)
35.4
(95.7)
36.6
(97.9)
37.2
(99.0)
36.0
(96.8)
30.0
(86.0)
25.8
(78.4)
18.6
(65.5)
37.2
(99.0)
平均高溫 °C(°F) 9.6
(49.3)
12.1
(53.8)
16.6
(61.9)
22.2
(72.0)
26.9
(80.4)
28.4
(83.1)
30.0
(86.0)
29.8
(85.6)
26.0
(78.8)
21.0
(69.8)
16.5
(61.7)
10.9
(51.6)
20.8
(69.5)
日均氣溫 °C(°F) 6.1
(43.0)
8.3
(46.9)
12.0
(53.6)
17.0
(62.6)
21.6
(70.9)
24.0
(75.2)
25.6
(78.1)
25.1
(77.2)
22.0
(71.6)
17.5
(63.5)
12.8
(55.0)
7.5
(45.5)
16.6
(61.9)
平均低溫 °C(°F) 3.4
(38.1)
5.6
(42.1)
8.7
(47.7)
13.3
(55.9)
17.7
(63.9)
20.9
(69.6)
22.4
(72.3)
21.9
(71.4)
19.3
(66.7)
15.2
(59.4)
10.4
(50.7)
7.5
(45.5)
13.9
(56.9)
歷史最低溫 °C(°F) −3.7
(25.3)
−2.2
(28.0)
−1.3
(29.7)
4.8
(40.6)
7.5
(45.5)
14.9
(58.8)
17.0
(62.6)
16.6
(61.9)
12.2
(54.0)
4.2
(39.6)
−0.3
(31.5)
−4.3
(24.3)
−4.3
(24.3)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9.8
(0.39)
13.9
(0.55)
24.0
(0.94)
49.7
(1.96)
77.9
(3.07)
129.3
(5.09)
238.7
(9.40)
222.1
(8.74)
127.1
(5.00)
37.0
(1.46)
15.4
(0.61)
6.5
(0.26)
951.4
(37.47)
平均相對濕度(%) 85 83 80 79 76 81 85 86 85 85 84 85 83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11]

經濟人口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運-5新津機場

2018年,新津國內生產總值337.41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10.35億元人民幣,三次產業結構比為5.4:59.3:35.3,民營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77.0%,其境內有3個產業功能區(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和梨花溪文化旅遊區)和1個省級開發園區(四川新津工業園區)。2018年新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6元人民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2元人民幣。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53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10.3億元,財政支出96.71億元。[7]:540

2018年,新津戶籍人口31.8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5.02萬人,鄉村人口16.87萬人;男性人口15.67萬人,女性人口16.22萬人。[12]

2020年末,成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新津區常住人口為363591人[13],男性人口占比50.53%,女性人口占比49.47%,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2.31%,15-59歲占比65.75%,60歲以上占比21.94%,65歲以上占比17.26%。

著名人物

資源

新津平壩區開發歷史早,因有都江堰灌溉成為水田農業區,大春主產水稻,小春主產油菜、小麥。林木主要以桉樹、千丈、榿木、機楊、慈竹為主,其次是法國梧桐、泡桐、苦楝、柏木、楠木、香樟、楊柳、杉樹、桑樹等,個別河灘地帶有榿木中幼人工林。新津盛產竹子,有慈竹、斑竹、毛竹、水竹,刺竹、硬頭黃、白夾竹、黑竹等18種,其中慈竹分布最廣。經濟林木以水果為最,新津果樹種類有10科25類99個品種,其中著名的有永商姜灣的梨,鄧雙獅子山的李,花橋蔡灣、順江張勃山的柚,牧馬山的紅桔等。糧食植物主要為水稻、玉米、小麥、葫豆、豌豆、綠豆、泥豆、紅苕、馬鈴薯、白苕,其中水稻產量最多。經濟植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甘蔗、地瓜、生薑、煙葉、茶葉、紅心黑瓜子、茉莉花及藥材(如鬱金、川芎、澤瀉)等18種。[10]

新津由於平壩面積廣,丘陵開發早,人口稠密,不適宜大型野生動物生存,中小型的野生獸類有黃鼠狼、野貓、野兔、老鼠等。由於成片森林遭到破壞,鳥類也大量減少。飼養動物主要有約30種,其中毛豬在農村幾乎家家飼養;水牛是農村的主要役畜;山羊屬成都麻羊,主要在長秋山;澳洲黑、來航、蘆花、巴白、紅育等雞為引進品種;鴨鵝主要有成都麻鴨、新津白鵝;魚類有13種共5目10科42種,加上龜、鱉(甲魚或團魚)、河蟹、淡水毛蝦、河蚌及各種螺蚌共50多種。[14]

新津礦藏資源比較貧乏,有芒硝沙金石油泥炭,而作為建築材料的河沙、卵石和頁岩則比較豐富。[15]

交通

註解

  1. ^ 將領土劃分為十道,道下設立州、縣
  2. ^ 蜀郡改為益州
  3. ^ 益州拆分為蜀州、彭州、漢州
  4. ^ 蜀州改為唐安郡
  5. ^ 劍南道拆分為分東、西川節度
  6. ^ 唐安郡改為蜀州
  7. ^ 四川下設益路、利路、梓路、夔路
  8. ^ 益州路為成都府路
  9. ^ 蜀州升為崇慶府
  10. ^ 成都府路改為成都路
  11. ^ 崇慶府降為崇慶州
  12. ^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廢路存府

參考文獻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何錕宇. 宝墩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大型聚落考古新进展. 中國文化遺產. 2015, (06): 26頁–31頁. ISSN 1672-7819. 
  3. ^ 3.0 3.1 第二篇建置沿革第一章县的建置沿革. [2020-06-19]. [失效連結]
  4. ^ 第二篇建置沿革第二章区划. [2020-06-19]. [失效連結]
  5.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的批复. [2020-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8). 
  6. ^ 2023年新津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7. ^ 7.0 7.1 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成都年鉴2019. 成都: 成都年鑑社. 2019-12 [2021-12-22]. ISSN 1004-99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5). 
  8. ^ 新津地理环境. 新津區政府官網. 2018-07-11 [2020-06-20]. [失效連結]
  9. ^ 第二章气候第二节降水. [2020-06-19]. [失效連結]
  10. ^ 10.0 10.1 第五章自然资源第一节植物. [2020-06-20]. [失效連結]
  11. ^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1981-2010).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中文(簡體)). 
  12. ^ 2018年新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PDF).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21). 
  13. ^ 中國: 四川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30). 
  14. ^ 第五章自然资源第二节动物. [2020-06-20]. [失效連結]
  15. ^ 第五章自然资源第三节矿物. [2020-06-20]. [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