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特曼–斯特勞斯勒–申克綜合徵
格斯特曼–斯特勞斯勒–申克綜合徵(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syndrome,GSS,簡稱格斯特曼綜合徵)是一種家族遺傳性朊粒病。患者年齡在20至60歲之間。據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及中風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該病為遺傳性疾病,且在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家庭中發現該疾病。然而,由於該病是由朊粒導致的,因此它被歸類為傳染性海綿狀腦病。[1]該病於1936年由奧地利醫師約瑟夫·格斯特曼 , 恩斯特·斯特勞斯勒和伊利亞·申克首次告。[2][3]GSS與其他傳染性海綿狀腦病有相似的症狀,例如進行性共濟失調、錐體束征以及成年性痴呆。隨着疾病的進展,症狀現會進一步加劇。 [4]
格斯特曼–斯特勞斯勒–申克綜合徵(GSS) | |
---|---|
患者小腦出現萎縮,這是GSS的典型特徵。 | |
症狀 | 共濟失調、感覺遲緩、動作笨拙等 |
類型 |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遺傳性海綿狀腦病[*]、疾病 |
病因 | 朊粒 |
診斷方法 | 核磁共振成像、活體組織切片、病史、組織病理學[*] |
治療 | 支持治療 |
預後 | 極差,絕大多數病例為致死性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神經學 |
ICD-11 | 8E02.1 |
ICD-9-CM | 046.71 |
OMIM | 137440 |
DiseasesDB | 30729 |
Orphanet | 356 |
病理學
GSS是由朊粒引起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之一,病原體為朊粒。目前的研究發現在大多數患者的PRNP 基因中,其102位密碼子為亮氨酸,而正常人則為脯氨酸。[5]因此,21號染色體上PRNP102位發生突變極有可能導致GSS。 人腦解剖結果表明,GSS的基本神經病理改變與其他朊粒病是類似的,腦組織中存在Kuru樣斑。區別在於大多數GSS患者的小腦具有極高密度的Kuru樣斑,這些斑塊是多中心性的,也有放射狀小刺,伴有小神經膠質細胞改變。病理組織染色顯示患者腦組織斑塊中含PrPSc且PAS陽性,在一些家族中患者腦組織神經纖維交錯成神經纖維網,與阿爾茲海默病的病理改變類似。[6]
臨床表現
GSS早期臨床症狀表現為記憶力減退,[7]在疾病發展階段可能會出現錐體外系綜合徵、錐體束征以及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與克雅氏病相比,GSS患者陣發性肌肉痙攣的發生率較低,更多表現的是小腦退行性變的症狀,如動作笨拙、動作失調、共濟失調步態、感覺遲鈍、反射減退以及下肢近端肌肉無力等。[6]許多患者會出現眼球震顫、視力障礙,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失明或耳聾。[8]根據過往病例研究可以將GSS分為四種臨床表型:典型GSS、反射和感覺異常型GSS、痴呆型GSS和克雅病型GSS。[9]
流行病學
GSS非常罕見,且由於該病症狀與其他朊粒病臨床表現相似,因此很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遺傳學研究表明GSS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0]1989年,人類首次在患有GSS的家族患者中發現了第一個導致GSS的遺傳基因突變位點(即21號染色體PRNP102位突變)。之後的研究發現GSS具有許多不同的基因表型,其中一些表型有不同的臨床症狀表現。
GSS的發病率為每年1-10例/1億人,好發於中年,老年病例亦有報告。[6]目前有關該病的遺傳學研究樣本最大的是B. Ghetti等於1996年的研究,該研究以印第安人家庭為對象,跨越8世代,研究對象共計3,000多人,其中已知有57個人確診GSS。
診斷
除了通行的朊粒病檢測方法,GSS亦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識別。[8] GSS的測試涉及血液和DNA檢查,以檢測PRNP等基因是否出現異常。如果PRNP存在突變,則患者在未來患有GSS的可能性很高。
治療
包括GSS,所有朊粒病均缺乏特效治療,主要為支持治療。有關金剛烷胺、阿糖腺苷等可以穩定或改善病情的個別報道尚待進一步證實。另有研究表明阿昔洛韋、干擾素和兩性黴素B對朊粒病無效。[6]目前倫敦醫學研究中心正在對單克隆抗體PRN100進行測試,該藥物有望能治療朊粒病。 [11]
預後
與其他朊粒病相似,GSS預後極差,此類疾病均為致死性疾病。GSS發病後的生存期從3個月至13年不等,平均生存期為5至6年。 [7]
預防
由於GSS為家族遺傳性疾病,故患病家庭監測、遺傳諮詢及產前DNA篩查是較為有效的預防手段[6]
參考文獻
- ^ Liberski, Paweł P.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Disease.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2012, 724: 128–137. ISSN 0065-2598. PMID 22411239. doi:10.1007/978-1-4614-0653-2_10.
- ^ synd/2269 - Who Named It?
- ^ Gerstmann, J.; Sträussler, E.; Scheinker, I. Über eine eigenartige hereditär-familiäre Erkrankung des Zentralnervensystems. 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Frage des vorzeitigen lokalen Alterns. Zeitschrift für die gesamte Neurologie und Psychiatrie. 1936, 154: 736–762. doi:10.1007/bf02865827.
- ^ Farlow, M.R.; et al.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disease. 1. Extending the clinical spectrum.. Neurology. 1989, 39 (11): 1446–1452. PMID 2812321. doi:10.1212/wnl.39.11.1446.
- ^ Early clinical signs and imaging findings in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syndrome (Pro102Leu). Neurology. June 2006, 66 (11): 1672–8. PMID 16769939. doi:10.1212/01.wnl.0000218211.85675.18.
- ^ 6.0 6.1 6.2 6.3 6.4 楊紹基,李蘭娟. 传染病学 第9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05. ISBN 978-7-117-17120-5 (中文).
- ^ 7.0 7.1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syndrome, fatal familial insomnia, and kuru: a review of these less common human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J Clin Neurosci. September 2001, 8 (5): 387–97. PMID 11535002. doi:10.1054/jocn.2001.0919.
- ^ 8.0 8.1 Gambetti, Pierluigi.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Disease. The Merck Manuals: Online Medical Library. [April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Gambetti」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Tesar A, Matej R, Kukal J, Johanidesova S, Rektorova I, Vyhnalek M, Keller J, Eliasova I, Parobkova E, Smetakova M, Musova Z, Rusina R (2019) Clinical variability in P102L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Syndrome. Ann Neurol
- ^ Variable phenotype in a P102L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Italian family. Can J Neurol Sci. August 2003, 30 (3): 233–6 [2020-12-22]. PMID 12945948. doi:10.1017/S03171671000026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 ^ "PRION DISEASES AND PRN1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 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綜合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edicine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