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笑話
波蘭笑話(Polish joke)是在英語環境中用來嘲笑波蘭人的種族笑話,其根基就是對波蘭人的負面刻板印象。「波蘭笑話」屬於條件性笑話的一類(聽眾首先得知道波蘭笑話是什麼,之後才能明白該笑話的可笑之處)。與所有的歧視性笑話類似,所謂的波蘭笑話的存在的根基就是聽眾對波蘭人的偏見以及在情感上的厭惡。要追溯對波蘭人的這種內在的負面刻板印象與關於他們的層出不窮的種族笑話之間的關係並不簡單,儘管很多人都能明白這類笑話[1]。通常,波蘭笑話中對波蘭人的稱呼也是帶有歧視性的,比如英語中的「Polack joke」中的「Polack」就是對波蘭人的蔑稱[2]。
例子:
- 問:換一個燈泡需要幾個波蘭人?
- 答:三個。一個握着燈泡,另外兩個轉梯子。
歷史
一些在20世紀初出現的波蘭笑話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波蘭邊境爭議地區,比如西里西亞。這也就意味着波蘭笑話並非起源於納粹德國,這些笑話更接近於由於社會階級的歷史差異而產生的地緣性笑話[3]。儘管如此,後來,德國軍閥以及納粹主義宣傳還是利用並豐富了這些帶有詆毀性質的種族笑話。納粹宣傳機器試圖用這種笑話將波蘭人描繪成一個骯髒且低等的民族(原因就是他們不是德國人),用這種方式來為納粹對波蘭民族的罪行辯護 [4] [5]。
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6]和沙皇尼古拉一世對波蘭人進行迫害的時期,大量波蘭人背井離鄉移民美國,而這些波蘭移民在美國又成為了被嘲笑的目標 [7]。這些波蘭移民在美國一般只能進行體力勞動。甚至到了20世紀中期,儘管波蘭裔美國人已經進入了美國的中產階級,但這些和他們的工作相關的刻板印象還依然存在。冷戰時期,儘管美國人對波蘭處在共產主義的控制下抱有同情,但對波蘭裔美國人的負面刻板印象依然持續存在,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好萊塢和電視媒體的介入 [8] [9]。
19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蹂躪着歐洲,一些德國人也因此離開故鄉來到美國,他們帶來的還有波蘭笑話[4]。1980年代,在由蘇聯控制的東方集團內部發生政治變革的時期,在東德也出現了針對波蘭團結工聯的反波蘭情緒,這種反波蘭情緒其實在德國由來已久,從奧托·馮·俾斯麥的政策到德意志帝國對波蘭人的迫害,而1980年代的這次潮流只不過是一次德國反波蘭情緒的復甦。在這個時期,波蘭笑話開始變得普遍,也讓人們想起納粹統治下波蘭笑話如日中天的年代[10]。
據Christie Davies稱,美國版本的波蘭笑話是「純粹的美國現象」,與「來自舊世界的歷史仇恨」沒有關係[11]。但《波蘭裔美國人期刊》的研究人員也對這種說法提出過質疑,他們認為正是納粹和蘇聯的政治宣傳塑造了整個世界對波蘭人的看法[12]。
負面刻板印象
美國
關於1960年代早期在美國出現的波蘭笑話潮流,人們一直存在爭論[3],有人認為這一潮流出現的直接原因就是德國移民把波蘭笑話帶到了美國(如威斯康辛州這樣的地區)。從1960年代末開始,波蘭裔美國人組織一直在致力於消除那些在美國媒體上頗為流行的對波蘭人的負面刻板印象。在1960年代及1970年代,像一家子、今夜秀以及Laugh-In這樣的電視節目在美國的波蘭後裔的眼中通常是帶有侮辱性的[9]。流行於1970年代的波蘭笑話最終導致波蘭外交部向美國國務院提出了抗議[9],但這一舉動最終也沒能帶來什麼變化。在2010年的紀錄片《Polack》(James Kenney導演)中,導演探尋了波蘭笑話在美國的源頭,從歷史角度一直追蹤到當代政治[13] [14]。由David Ives指導的演出《Polish Joke》中出現的對波蘭裔美國人的描寫則在美國引發了波蘭裔群體的多次抗議[15]。
一本名為《好萊塢與波蘭的戰爭》(Hollywood『s War with Poland)展現了好萊塢在二戰時期(以及二戰後)對波蘭人民的負面描寫,在好萊塢的視角下,波蘭人被描述成「落後的」,這也就讓美國人民也認為波蘭人智力低下。這本書也支持了波蘭裔美國人期刊的觀點,認為在歷史上好萊塢就是反波蘭民族偏見的沃土,原因就是波蘭的左翼立場以及親蘇維埃情緒[16]。
1980年代早期,波蘭後裔們創建了波蘭裔美國人代表大會反偏見委員會,目的就是與反波蘭情緒作鬥爭,其中也包括「波蘭笑話」[17]。
德國
1990年代,德國國內的流行文化中出現了一股強烈的波蘭笑話風潮。在德國的電視節目中,一些喜劇演員和脫口秀主持人開始針對波蘭經濟開玩笑,與波蘭人相關的德國汽車失竊率的上漲也是這類笑話的主題:
- 問:波蘭旅遊業的最新廣告語是什麼?
- 答:「來波蘭吧!你的車已經在這兒啦!」
德國小報《圖片報》也曾將針對波蘭的刻板印象用語當成過標題。這在德國和波蘭的知識分子中引發了眾怒,但在1990年代的後五年中,對波蘭國內的偷竊犯罪行為的恐懼甚至導致了前往波蘭的德國遊客的數量的下降 [18] [19](其實在波蘭的外國遊客中,來自德國的遊客比例最大,每年超過130 萬人次)。直到2003年,在德國國內,民眾對波蘭的印象還是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波蘭的刻板印象性質的笑話[20][21]。
參考文獻
- ^ Ted Cohen. Joke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Joking Matters, p. 78. 1999 [2011-07-22]. ISBN 9780226112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0).
- ^ Ted Cohen. Joke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Joking Matt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21 [2009-09-10]. ISBN 0-226-112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0).
- ^ 3.0 3.1 Christie Davies, The Mirth of Nations. Page 17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ldine Transaction, 2010, ISBN 978-1-4128-1457-7.
- ^ 4.0 4.1 Tomasz Szarota, Goebbels: 1982 (1939–41): 16, 36-7, 274; 1978. Also: Tomasz Szarota: Stereotyp Polski i Polaków w oczach Niemców podczas II wojny światowej; Bibliografia historii polskiej – 1981. Page 162.
- ^ Critique of Alan Dundes,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folklore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Berkeley in The Mirth of Nations by Christie Dav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aciej Janowski, Frederick's "the Iroquois of Euro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Polish liberal thought before 1918,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63-9241-18-0 Accessed August 4, 2011.
- ^ "January Uprising RSCI", The Real Science Index; in: "Joseph Conrad, March 12, 1857-August 3, 1924"; Contemporary Authors Online, Gale, 200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May 29, 2007,.
- ^ "The Origin of the 'Polish Jok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9-28. Polish American Journal, Boston New York.
- ^ 9.0 9.1 9.2 Dominic Pulera, Sharing the Dream: White Males in Multicultural Americ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ublished 2004 b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448 pages. ISBN 0-8264-1643-8. Page 99.
- ^ John C. Torpey, Intellectuals, Socialism, and Dissent Published 1995 by U of Minnesota Press. Page 82.
- ^ Christie Davies, The Mirth of Nations ibidem. Page 18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Archived copy. [201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8).
- ^ IMDb entry for Polack, 2010 documentary
- ^ Homepage of Polack 2010 documentary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2-08., including credits and press announcement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10-07.
- ^ Marek Czarnecki, Commentary on the play "Polish Jok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osted at the American Council for Polish Culture website.
- ^ Hollywood’s War with Poland, 1939–1945: A Review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1-22.
- ^ Milewski, Frank. WWII and Holocaust: Just A Big Joke At Disney's ABC-TV. canadafreepress.com. [2021-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2).
- ^ Jäger-Dabek, Brigitte. Polen: Eine Nachbarschaftskunde für Deutsche [Poland: A Neighbourhood Study for Germans]. Ch. Links Verlag. 2012: 137 [2021-09-10]. ISBN 978-3-86284-1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0) (德語).
- ^ Lewandowska, Anna. Sprichwort-Gebrauch heute: ein interkulturell-kontrastiver Vergleich von Sprichwörtern anhand polnischer und deutscher Printmedien [Today's Use of Proverbs: An intercultural constrastive Comparison of Proverbs using Polish and German Print Media]. Peter Lang. 2008: 258–259 [2021-09-10]. ISBN 978-3-03911-65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0) (德語).
- ^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 Overnight stays in accommodation establishments in 20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 8.75 MB), Central Statistical Office (Poland), pp. 174–177 / 254. Warsaw 2015.
- ^ Urban, Thomas. Polen [Poland]. C.H. Beck. 2003: 84 [2021-09-10]. ISBN 978-3-406-4479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0)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