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凌端魯布

色凌端魯布(1863年—1933年6月29日),屬內蒙古蒙古族,是昭烏達盟敖漢右翼旗人,敖漢右翼旗札薩克多羅郡王[1][2][3]人稱「色王」。[4]

生平

色凌端魯布是郡王察克達爾扎布的預保長子,也是成吉思汗第二十九代孫。光緒三十二年正月(1906年),色凌端魯布襲多羅郡王。宣統三年四月(1911年)[5]敖漢右翼旗扎薩克多羅郡王。根據《德宗實錄》載,色凌端魯布於光緒十三年正月(1887年)奉清廷之命在乾清門行走;光緒二十年正月(1894年),又著加輔國公銜;光緒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命御前行走。根據《宣統政紀》載,為適應新的國內外形勢,宣統二年四月(1910年),根據先帝德宗遺旨設立資政院。甲戌日以宣統帝名義諭內閣,決定色凌端魯布為資政院外藩王公世爵議員(為昭烏達盟的代表),並曉諭曰:「此次召集資政院為中國前此未有之創舉,即為將來成立國會之先聲,務期竭盡忠誠,恪守秩序,克擔義務,代表與情,用副朝廷實行立憲,循序程功之至意,將此通諭知之」。這說明,清廷的重心已從扎薩克王府轉移到了敖漢右翼旗扎薩克(海力王府)。[1]

色凌端魯布即任王位之初,便開始廣招人才,並將常住北京的公爺色曹德伊爾巴拉(末代鎮國公)也召回為其參謀。短短幾年,那順寶顏、瑪克塔欽、巴雅爾朝格套,乃日拉圖、達拉甲尼瑪等蒙古志士仁人齊集海力王府,輔佐色凌端魯布,參政議政,一時間海力王府「興旺」起來。[1]

中華民國時期,色凌端魯布晉封親王。九年後,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農曆閏五月初七日病逝,享年70歲。遺體根據色王生前遺囑,未葬入祖塋地「格格召」,而葬於今薩力巴鄉黃花甸子沙岱山中(葛根坤兌)。[1]

家庭

色凌端魯布原配福晉為哈沙圖烏濟葉特氏(武哲氏)人,歿後不久,色王又續娶了小福晉鄧氏(克力代人)。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避免政治迫害,其後代遷至北京,將蒙姓改為「金」姓。[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武永善. 敖漢部王公及其後裔. 呼和浩特: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年.
  2. ^ 蘇欽、吳賢萍,試析清末資政院少數民族議員的產生及其意義,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3. ^ 高文德、蔡志純. 蒙古世系.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 趙爾巽. 清史稿·藩部世表. 中華書局. 
  5. ^ 《清史稿》曰:宣統二年,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