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青少年
戀青少年(英語:Ephebophilia)是指對青春期中期和晚期的青少年(通常是15歲到19歲)有着性偏好的行為。[1] 這個名詞最初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被使用。[1] 它是年齡偏好下針對不同年齡組性偏好中的一個亞型。戀青少年嚴格來說是指對青春期中晚期性伴侶的性偏好,而不是某種程度性吸引力。
在研究中會使用不同的名詞來區隔年齡偏好中的某一個亞族群,例如:戀青少年特指對青春期中晚期的青少年有性偏好,[1] 戀少年特指對前青少年期的少年有性偏好;戀童則是對青春期前的兒童有着主要或完全的性偏好。 [1][2]但是在公眾語境裏,戀童指的是任何對未達到最低合法性交年齡的未成年人有性偏好的行為,而不論未成年人的身體或心理發育情況如何。[3]
詞源
戀青少年(Ephebophilia)這個單詞由詞根「Ephebo」和後綴「-philia」構成,Ephebo源自古希臘語「ἔφηβος」(ephebos),其含義比較豐富,包括「長成青春期」、「接受了任職資格審查並註冊為雅典公民的18歲青年」等;而-philia則是「φιλία」,意為「愛」。[4] 荷蘭心理學家弗里茨·伯納德早在1950年使用過,[5] 並於1960年在同性戀支持雜誌《友誼》(Vriendschap)以化名「維克多·瑟法斯(Victor Servatius)」轉載,[6] 把這個名詞首創權給了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7] 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其實是在法語(éphébophilie)中,在喬治·聖保羅(Georges Saint-Paul)於1896年出版的書籍《缺陷和毒藥:性偏離與性反常(Tares et Poisons: Perversion et Perversité Sexuelles)》之中。[8]
這個名詞在1980年被法國人菲利克斯·比費耶爾(Félix Buffière)[9] 和巴基斯坦學者塔里克·拉赫曼[10] 引用過。拉赫曼認為這代表新波斯語、土耳其語和烏爾都語的古典文獻中成年男性對於青春期少年的審美和性興趣。這個名詞被雷·布蘭查德重新使用,用來指代那些對15歲至19歲有性偏好的人群。[1]
特點
青春期中後期的青少年在身體體徵上基本與完全成年的男性相近(或在某些情況下相同);精神病學家與性學家弗雷德·柏林認為,大多數人可以在這個年齡段找到適合自己的性吸引力,但是「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會採取行動。一些與青少年有複雜聯繫的人可能不會變的特別困難。機會或其他因素可能會促使他們去做這樣的事情。」[3]
戀青少年只用於描述對青春期中後期性伴侶的性偏好,而不僅僅是某種程度的性吸引力。一般來說,心理學家並不認為戀青少年會干擾到當事人的生活領域的其他主要方面,因此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和《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中,戀青少年與性偏好一樣沒有被列為精神疾病。但是,如果因此導致功能障礙或剝削行為的後果,那麼可以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的「其他未指明的性偏離」診斷為精神疾病。[11]
研究人員指出,對前青少年期少年有主要持續性偏好的戀少年可能會與對青春期中後期的青少年有主要持續性偏好的戀青少年的定義混淆;即便在長期與性犯罪者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中,戀少年這個名詞也沒有被廣泛應用。[1] 結論是,「很少有人會將對青春期後期或青春期中期青少年的性興趣當作心理學病態來標記,因而戀少年混在戀青少年中一起被人忽略掉了。」[1]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Blanchard, Ray; Lykins, Amy D.; Wherrett, Diane; Kuban, Michael E.; Cantor, James M.; Blak, Thomas; Dickey, Robert; Klassen, Philip E. Pedophilia, Hebephilia, and the DSM-V.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9, 38 (3): 335–50. PMID 18686026. doi:10.1007/s10508-008-9399-9.
- ^ Reply to Blanchard.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17–318. [2014-01-02]. doi:10.1007/s10508-008-9422-1.[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S. Berlin, Frederick. Interview with Frederick S. Berlin, M.D., Ph.D.. Office of Media Relations. [2008-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3).
- ^ Rahman, T. Ephebophilia: the case for the use of a new word.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988, 24 (2): 126–141. doi:10.1093/fmls/XXIV.2.126.
- ^ Sexology. [200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9).
- ^ Bernard, F. (1998). Selected publications of Dr Frits Bernard - A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Rotterdam: Enclave.[頁碼請求]
- ^ Servatius, V. (1960, March 15). Ephebophilie en wetenschap [Ephebophilia and science]. Vriendschap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8., 35-35.
- ^ Janssen, Diederik F. 'Chronophilia': Entries of Erotic Age Preference into Descriptive Psychopathology. Medical History. 2015, 59 (4): 575–98. PMC 4595948 . PMID 26352305. doi:10.1017/mdh.2015.47.
- ^ Buffière, F. (1980). Éros adolescent : la pédérastie dans la Grèce antique, Paris, p.11.
- ^ Rahman, T. Boy-Love in the Urdu Ghazal. Annual of Urdu Studies. 1990, 7: 1–20.
- ^ Foley, Sharon R.; Arthur, Ken; D. Kelly, Brendan. Psychiatric sequelae of Parkinson disease: a case report. European Psychiatry. 2006, 21 (3): 211–3. PMID 16137863. doi:10.1016/j.eurpsy.2005.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