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阿舍

安東尼·D·阿舍爾(Anthony "Tony" D. Asher, 1939年5月2日- ),英裔美國歌曲作者、廣告文案作家,1960年代因與Roger Nichols和海灘男孩樂隊的布賴恩·威爾遜合作而知名。阿舍爾合作了海灘男孩1966年專輯《寵物之聲》中的8首歌,包括單曲"God Only Knows," "Wouldn't It Be Nice," "Caroline, No"。阿舍爾自稱只寫了歌詞,但有時也貢獻樂思。阿舍爾也創作廣告歌,如美泰兒的口號「You can tell it's Mattel - it's smell!」,並為《鷓鴣家庭》創作歌曲。

Tony Asher
出生Anthony D. Asher
(1939-05-02) 1939年5月2日85歲)
London, England, UK
職業Songwriter, jingle writer, copywriter
活躍年代1960s–present

背景

托尼·阿舍爾1939年5月2日出生於倫敦,母親是美國演員Laura La Plante,父親是電影製片人Irving Asher。[1]6個月大時母子移居洛杉磯,而父親Irving留在英國,二戰中服役於美國陸軍。童年,阿舍爾彈鋼琴、作曲阿舍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新聞學學位畢業,受僱於Caron/Roberts/Inc.廣告機構。[2]阿舍爾設計了美泰兒的廣告口號:「You can tell it's Mattel - it's smell!」大獲成功,後創作了芭比娃娃和Chatty Cathy玩偶的廣告和口號。[3]在廣告機構與其共事的有Terry Gillian和Joel Siegel。[4]阿舍爾還與范·戴克·帕克斯合作歌曲。[5]

《寵物之聲》

與布賴恩·威爾遜相識

我問托尼,為廣告公司寫廣告詞是什麼感覺。我覺得這種工作似乎很有意思。我說:「你能寫廣告詞,文字功底一定很強吧。」他說:「我文字功底很強。」我突然冒出一句:「你願意跟我合作寫幾首歌詞嗎?」他說「我試試看」。於是就有了《寵物之聲》
—Brian Wilson, 2007[6]

大多數資料認為阿舍爾與布賴恩·威爾遜與1965年在西部聯合錄音室錄音時相識。[7]阿舍爾當年是26歲寫廣告的文案作家,覺得海灘男孩與眾不同,發行的一系列熱曲「聽第一小節就知道是海灘男孩的唱片」[4]然而雖然是歌迷,但他「手裏沒有他們的專輯。倒是有比爾·艾文斯的專輯若干。」[8] 阿舍爾解釋道:「當時可能是在錄音樂,也可能是廣告配音,聽說海灘男孩在另一間錄音室。休息室,在走廊里閒逛,偷偷溜進去,錄音室里只有布賴恩·威爾遜一人,……最終,與他相識。」[4]布賴恩·威爾遜想與過去已經成名的(以衝浪、汽車為題材的)沙灘男孩之聲徹底了斷,不想再與之前的作者合作,他1965年12月左右聯絡阿舍爾,10天內便開始練習創作,《寵物之聲》成形。[4] 另有資料稱二人在共同好友Loren Schwartz家的聚會上相識。[7]阿舍爾說:「Schwartz是在聖莫尼卡學院的同學……,在Schwarts家偶爾見過威爾遜,但他從不久留。」[9]布賴恩·威爾遜的傳記作者Peter Ames Carlin考據阿舍爾和威爾遜見面時間是1963年初。[7]Schwartz本人在西部聯合錄音室稱阿舍爾是「大學最好的夥伴」,並介紹了布賴恩·威爾遜認識。[10]問威爾遜為何選擇與阿舍爾合作,他說他認為阿舍爾是「很酷,竟認識Schwartz這個很聰明、能說會道的人。」[11]

合作

布賴恩·威爾遜和阿舍爾合作了大約三周時間。[12]據阿舍爾說,創作過程一般是威爾遜先在鋼琴上彈奏旋律或和弦片段的素材,或是談論他最近喜歡的唱片,或是討論他有意的創作題材。阿舍爾的貢獻不大,主要是在威爾遜試探做出旋律和和弦進行的同時提出一些補充性的意見,不過過程中二人也交換想法。[4]阿舍爾認為整個過程像在「寫自傳」,但「不單是布賴恩·威爾遜的自傳。」[4]創作「God Only Knows」這首歌時,威爾遜回憶:「托尼·阿舍爾摯愛經典歌曲,我想這影響了我的音樂品味。」[11]而阿舍爾也欣賞威爾遜「像在打字一樣尋找和弦進行。」[4]

阿舍爾爭辯稱他在「I Just Wasn't Made for These Times」「Caroline, No」「That's Not Me」中貢獻了重要音樂創意。[12]他說,他們的八首歌中,有三首的歌名和主要素材都是他構思的。[13]版稅方面,阿舍爾同意25%的分成,但覺得與自己的貢獻不成正比,他原話是:「微不足道……但想到我只是名不見經傳,而合作對象卻是900萬銷量的大佬,也不算太壞吧。」[14] 幾年後,阿舍爾回憶與布賴恩·威爾遜及其樂隊成員的關係,覺得是「尷尬」的往事。他記得威爾遜展現出糟糕的品味。比如,他喜歡的電影無不糟糕,「我們每寫四個小時歌曲,就會有差不多48個小時的弱智對話,討論他剛讀的一本(關於神秘主義的)愚蠢的書。不然就是沒完沒了地討論女人。」[15]又補充道。他對威爾遜的印象是「他所認識的最不負責任的人」,曾在他家到處見過多達10萬美元未兌現的版稅支票。[12]他又覺得布賴恩·威爾遜與妻Marilyn維持的奇怪關係很可笑,像是《摩登原始人》,我個人永遠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娶她。」[16]

當問到布賴恩·威爾遜是否表現出「發瘋」的徵兆,阿舍爾回答說:「威爾遜憤怒失控,發作過幾次,然後精神崩潰,錄音回放時就開始哭。」[16]他認為「威爾遜本人和家人的幽閉恐懼症更多由於威爾遜的雙相情感障礙,而非服用致幻劑LSD所致。」[16]後來阿舍爾稱威爾遜是「天才音樂家,業餘人類」[15]2013年他辯稱當時「辭不達意」,解釋道:人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而威爾遜全部身心都投入在音樂上。」[17] 歌曲完成後,阿舍爾探訪了幾次錄音,大部分是後期弦樂疊錄。[18]阿舍爾在得知專輯的標題時,反應不悅。他會想起當時威爾遜給他「看了一些在動物園拍的照片樣張,並說打算把專輯叫做《寵物之聲》。我覺得作為專輯名太蠢——貶低了我們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我也意識到威爾遜的很多古怪想法最後都被證明是高明的。」[19]樂隊沒有再叫阿舍爾創作下一張專輯。他說:「我不奇怪。別忘了,當時都認為《寵物之聲》是失敗的。歌曲還沒錄音時,我就知道樂隊其他人認為布賴恩·威爾遜與我合作不是個好主意。」[20]

後期生涯

《寵物之聲》之後,阿舍爾與Roger Nichols合作。他還與作曲/編曲家John Bahler合作了幾首歌,由《鷓鴣家庭》錄製並用在其電視節目中。阿舍爾作為幾家廣告代理商(包括Carson/Roberts/Inc.)的文案作家和創意總監,為美泰兒Gallo Wines蜜絲佛陀、Glendale Federal Savings等公司製作了幾十首廣告歌。 離開廣告行業後,阿舍爾與John Bahler搭檔在荷里活成立一家廣告歌配樂製作公司「製片人音樂服務」。阿舍爾最終供職於設計師索爾·巴斯在洛杉磯的圖形設計公司Bass/Yager & Associates(合夥)長達十二年,最後八年任總裁。 1990年代末,威爾遜和阿舍爾重拾夥伴關係,合寫了至少四首歌曲。只發行了兩首:「This isn't Love」和「Everything I Need」。「This isn't Love」的純鋼琴版1997年在合輯Songs without Words中發行,威爾遜2002年專輯Live at the Roxy Theater發行了全樂隊現場表演版。1997年,「Everything I Need」出現在威爾遜與女兒Carnie和Wendy的合作項目The Wilsons中。

參考文獻

  1. ^ White, Timothy. The Nearest Faraway Place: Brian Wilson, the Beach Boys, and the Southern Californian Experience . Macmillan. 1996: 252. ISBN 0333649370. 
  2. ^ Granata 2003,第78頁.
  3. ^ White 1996,第253頁.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Interview with Tony Asher. The Pet Sounds Sessions (Booklet). The Beach Boys. Capitol Records. 1997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7). 
  5. ^ Badman, Keith. The Beach Boys: The Definitive Diary of America's Greatest Band, on Stage and in the Studio . Backbeat Books. 2004: 114. ISBN 978-0-87930-818-6. 
  6. ^ Kubernick, Harvey. Beach Boys "Feel Flows" Box Set. Music Connection. July 2, 2021 [April 25,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7. ^ 7.0 7.1 7.2 Lambert, Philip (編). Good Vibrations: Brian Wilson and the Beach Boys in Critical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6: 188 [2022-12-14]. ISBN 978-0-472-1199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8. ^ Carlin, Peter Ames. Catch a Wave: The Rise, Fall, and Redemption of the Beach Boys' Brian Wilson. Rodale. 2006: 76. ISBN 978-1-59486-320-2. 
  9. ^ Granata 2003,第54–55頁.
  10. ^ Carlin 2006,第64頁.
  11. ^ 11.0 11.1 Interview with Brian Wilson. The Pet Sounds Sessions (Booklet). The Beach Boys. Capitol Records. 1997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7). 
  12. ^ 12.0 12.1 12.2 Gaines, Steven. Heroes and Villains: The True Story of The Beach Boys.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86: 143–145. ISBN 0306806479. 
  13. ^ Granata, Charles L. Wouldn't it Be Nice: Brian Wils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Beach Boys' Pet Sounds . Chicago Review Press. 2003: 88. ISBN 978-1-55652-507-0. 
  14. ^ Carlin 2006,第79頁.
  15. ^ 15.0 15.1 Kent, Nick. The Last Beach Movie: Part 1. NME. June 21, 1975: 24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16. ^ 16.0 16.1 16.2 Kent, Nick. The Last Beach Movie Revisited: The Life of Brian Wilson. The Dark Stuff: Selected Writings on Rock Music. Da Capo Press. 2009: 20. ISBN 9780786730742. 
  17. ^ Sharp, Ken. Interview with 'Pet Sounds' Lyricist Tony Asher. Rock Cellar Magazine. September 4, 2013 [202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7). 
  18. ^ Granata 2003,第114頁.
  19. ^ Granata 2003,第82頁.
  20. ^ Granata 2003,第204頁.

深入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