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號計劃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3年10月31日) |
第十九號計劃是俄羅斯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東線擬定的作戰計劃,然而該計劃不顧俄國軍隊有種種弊端,俄國陸軍組織、備戰、集結以及後勤補給的糟糕狀況,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東線坦能堡會戰中以失敗而告終。但迫使德國從西線調動兵力來抵抗俄軍,影響了西線對法、英聯軍的戰事。
計劃制定
第十九號計劃其前身是G計劃,G計劃的戰略是對德軍預期的攻勢採守勢,是純粹防禦性的,預計初期俄國會受重大兵力及領土損失,以空間換取時間足夠動員,以待動員後以地利、氣候及龐大的人力反攻德國,一如其在1812年抗擊拿破崙率大軍進攻俄羅斯一樣。
但法國認為G計劃過於保守,幫助俄國制訂的軍事計劃為兩種可能性作準備。在法國人眼中俄國陸軍數量龐大,如果德國在西線先進攻法國,法國執行第十七號計劃能否成功,讓俄國陸軍在東線牽制住一部分德軍,減輕德軍對西線的壓力是至關重要的。
故俄國在其盟友法國的請求下,在1910年擬定一個較進取的作戰方案,即此一第十九號計劃,其後在1912年經過修訂。第十九號計劃假設德軍在開戰後主攻法國,而俄國則以兩路同時進攻,以四個集團軍的兵力進攻奧地利的加利西亞,兩個集團軍的力量在東普魯士入侵德國東境。俄國要在其總動員的第15天以兩個集團軍的兵力主動發起對東普魯士的攻擊,由南北兩路經馬祖里湖地區兩側發動鉗形攻勢。
參看
這是一篇歐洲歷史相關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