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馬調臺灣歌仔戲主要唱調之一,自「雜碎調」衍生曲調,由邵江海結合民間戲曲的唱調與曲改良而來。於1948年時「廈門都馬劇團」傳入臺灣,遂改為「都馬調」,該曲調因演唱速度多平緩,多用於敘事、抒情、感嘆與遊樂等場合,且旋律悅耳動聽,被歌仔戲演員廣泛學習,用於演出之中,蔚為風行。

都馬調
閩南語名稱?
全漢 <都馬調>
臺羅 <Too-má-tiāu>

歷史

都馬調為邵江海以臺灣歌仔戲的「錦歌」、「雜念調」、「雜碎調」為基礎,揉合「京劇」、「白字戲」的唱調曲牌與民間小調,創作出全新的唱腔與曲調,名為「改良調」,並將抗戰期間受禁演的歌仔戲中改稱「改良戲」。[1]:365-366[2]因於1948年演出改良戲「廈門都馬劇團」來臺演出,而傳入臺灣,其旋律悅耳動聽,抒情或敘事皆宜[2],深受觀眾的喜愛,被歌仔戲演員廣泛學習應用於演出之中,因該曲調來自於「都馬班」,遂稱之為「都馬調」,遂漸成為歌仔戲曲調中與「七字調」一樣重要的聲腔[3]:29

廈門都馬劇團

「廈門都馬劇團」成立於1940年,原為改良戲班「新來春」,當局為加強抗戰宣傳,改名為「抗建劇團」,於1948年由葉福成重組劇團,再異名為「廈門都馬劇團」,簡稱為「都馬班」。「廈門都馬劇團」於利用淡季來臺灣演出,但受國共內戰影響[4],而滯留臺灣,後於1957年解散[5]

唱詞格式、曲調

唱詞格式

都馬調的詞、曲結構比七字調更自由而多變化,在臺灣最為常見唱詞格式為「七言四句」的形式,又稱為「四句聯」或「四句正」,結構規律方正,講求押韻,可加入襯字或虛字,使節奏生動靈活,富有變化;「長短句」的形式,於演唱中不拘字數、句式,押韻平仄皆自由運用,易懂且口語化,但在臺灣較為少見。[2]

曲調變化

都馬調的演出深受情感變化所影響演唱速度與板式,中板為基本板式,表現抒情、寫景與對答等情緒;慢板為表現較為深沉的哀傷情緒,將速度放慢,節奏拉寬;快板使用快節奏,以表現情緒的激動與憤怒,演唱中多使用十字句、十一句字句。[2]

參考資料

  1. ^ 徐, 麗紗. 臺灣歌仔戲演進及其曲形式探討. 台中師院學報. 1991, (5): 355-390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2. ^ 2.0 2.1 2.2 2.3 張炫文. 都馬調.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10-06-01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3. ^ 柯銘峰. 電視調對台灣歌仔戲曲調運用的研究. 2006 [2023-08-01]. 
  4. ^ 游, 素凰. 從「曲牌八律」觀察歌仔戲載體「歌謠小調」之質性. 戲曲學報. 2019-06-01, (20): 25 - 100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5. ^ 都馬班|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taiwaneseopera.ncfta.gov.tw. [2023-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