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
以弗所(希臘語:Ἔφεσος,土耳其語:Efes)又譯厄弗所、艾菲索斯或愛菲索斯,是古希臘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一個大城市,位於加斯他河注入愛琴海的河口(今天屬於土耳其)。最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傳說聖母瑪利亞終老於此。今日以弗所城的廢墟已是土耳其一個著名的旅遊點,土耳其更特別為遊客開闢從庫薩達斯港出發的遊船航線。
以弗所 | |
---|---|
Ἔφεσος Efes | |
類型 | 城鎮 |
位置 | 土耳其伊士麥省塞爾柱 |
座標 | 37°56′28″N 27°20′31″E / 37.94111°N 27.34194°E |
面積 | 邊境周長: 415 ha(1,030 acre) 佔地面積:224 ha(550 acre) |
時期 | 希臘黑暗期至中世紀晚期 |
建成時間 | 西元前10世紀 |
建造者 | 阿提卡與愛奧尼亞的希臘殖民者 |
廢棄時間 | 西元15世紀 |
發掘日期 | 1863–1869, 1895 |
考古學家 | John Turtle Wood, Otto Benndorf |
網站 | Ephesus Archaeological Site |
官方名稱 | 以弗所 |
位置 | 土耳其 |
標準 | 文化:(iii)(iv)(vi) |
參考編碼 | 1018 |
登錄年份 | 2015年(第39屆會議) |
面積 | 662.62公頃(1,637.4英畝) |
歷史
古代
許多人相信赫梯文獻的記載,以弗所就是阿爾薩瓦(Arzawa)王國的首都Apasa(Abasa)。在該遺址的挖掘過程中發現了很多邁錫尼的陶器。根據保薩尼阿斯(4.31.8)和世界七大奇蹟之說,亞底米神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建築,亞底米神廟里供奉着被希臘人稱作阿耳忒彌斯的「以弗所女神」。亞底米神廟現在只能找到很少的遺蹟。
從羅馬共和國開始,以弗所就是亞細亞省(小亞細亞西部)的省會,被譽為"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 它以亞底米神廟(女神戴安娜的首要神龕)、圖書館和戲院著稱。戲院能容納25,000觀眾。這裏如同所有古代戲院,是露天的;主要用來演出戲劇,在羅馬晚期角鬥士表演還在戲院裏舉行。以弗所的人口擁有40萬到50萬居民,最繁榮的時期維持了約100年,是當時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弗所在羅馬統治下還建造了幾個不同的大浴室。
以弗所是早期基督教的一個重要中心。保羅以此為基地。他激怒了這裏靠亞底米神廟謀生的銀匠(《使徒行傳》19:23–41),從以弗所寫《哥林多前書》。後來保羅寫了《以弗所書》給以弗所的基督徒團體。
《天主教百科全書》記載,「使徒約翰1世紀90年代住在小亞細亞,從以弗所帶領該省的眾教會...圖密善死後使徒回到以弗所度過圖拉真統治時期,100年在以弗所以高齡去世」。以弗所教會是《啟示錄》提到的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之一(2:1–7)。
還有一封2世紀早期,安提阿的伊格那丟寫給以弗所人的信,開頭說,"伊格那丟,又名提阿甫若,給亞洲的以弗所教會,值得極大的喜樂,在父神的偉大和豐富里蒙祝福,在創世以前被預定,將要一直在不朽的和不能改變的榮耀里"(《以弗所書》)。
聖母瑪利亞故居離塞爾柱7公里,天主教認為以弗所的此地,乃是耶穌之母聖母馬利亞最後的家。傳說她因猶太人迫害而逃離巴勒斯坦,最後使徒約翰遵守對耶穌之承諾,將馬利亞迎接至小亞細亞此地奉養,最後她平安終老於此,再未回巴勒斯坦的故鄉。如今本地也是一個十分流行的朝聖地,和土耳其著名的旅遊景點。
以弗所的羅馬港都,在6世紀因港口完全被注入愛琴海的泥沙淤滿,失去出海口後因經濟受創而被放棄。
現代
這個曾經著名的城市,今天一部分成了土耳其小鎮塞爾柱,那裏還坐落着聖約翰教堂,位於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士麥南邊大約50公里的地方。
這是一個大型的遺址至今只挖掘了一部分。已經挖掘出的那部分向我們展現了該城原來的繁華。戲院非常之大,是通向海港的海港街道的主要景觀。
些索斯圖書館已經根據原來的造型仔細地重建。該圖書館是一個羅馬人為紀念他父親而建的壯觀建築。該建築面向東方,使閱覽室可以充分利用早晨的光線。有一個地下通道可以從圖書館通向旁邊的一幢被認為是酒吧或妓院的建築。
很不幸,亞底米神廟,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只留下一些圓柱。1869年大英博物館出資的調查隊發現了神廟遺址,並將神廟出土的大部分藝術品盜走,今天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土耳其每年一度的駱駝摔跤冠軍賽每年冬天在古代以弗所的競技場舉行。
當地景觀
參考文獻
- 1897年《伊斯頓聖經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