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大區
西罗马帝国大区
意大利大區(拉丁語:Praefectura praetorio Italiae),是羅馬帝國於古代晚期的四個大區之一,囊括了意大利半島、巴爾幹西部、多瑙河省份以及非洲北部[1]。大區首府最初為羅馬,後遷至梅蒂奧拉努,最終定於拉文納。
意大利大區 Praefectura praetorio Italiae | |||||||||
---|---|---|---|---|---|---|---|---|---|
西羅馬帝國的大區 | |||||||||
337年—584年 | |||||||||
公元395年的羅馬帝國區劃,黃色的為意大利大區 | |||||||||
國家 | 西羅馬帝國 | ||||||||
首府 | 拉文納(476年起) | ||||||||
歷史時期 | 古代晚期 | ||||||||
• 成立 | 337年 | ||||||||
• 西羅馬帝國滅亡 | 476年 | ||||||||
• 東哥特人佔領 | 493年 | ||||||||
• 哥特戰爭開始 | 535年 | ||||||||
• 倫巴底人佔據 | 568 | ||||||||
• 成立拉溫納督主教區 | 584年 | ||||||||
| |||||||||
今屬於 | 阿爾及利亞 奧地利 克羅地亞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利比亞 斯洛文尼亞 瑞士 突尼斯 梵蒂岡 馬爾他 聖馬力諾 |
歷史
該大區設立於337年君士坦丁大帝離世之後,最初下轄有阿非利加管區、意大利管區、潘諾尼亞管區、達契亞管區和馬其頓管區(327年,最後兩個管區並為默西亞管區),而意大利管區則一分為二,分別為直轄意大利(羅馬城管轄的意大利,也稱為「羅馬城管區」)和補給意大利(穀物供給的意大利)管區。
347年,伊利里亞大區從中單獨分劃出來,囊括有潘諾尼亞、達契亞和馬其頓。361年,尤利安將其廢除,375年,再被格拉提安恢復[2]。但是其東西帝國就其領土存在爭議,直到395年,潘諾尼亞管區劃歸意大利大區,成為伊利里亞管區[3]。
儘管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奧多亞塞與狄奧多里克大帝依舊沿用了羅馬帝國的行政體制,故大區也得以保留。不過在查士丁尼一世的哥特戰爭後被東羅馬帝國收復。568年,倫巴底人入侵,羅馬控制的領土急劇縮減,最終,東羅馬皇帝莫里斯將殘餘分散的土地重組為拉溫納督主教區[1]。
不過直到7世紀仍有大區長官被證實,639年為最後一位可證實的長官,7世紀末期仍有一些印有「eparchos」(希臘語的「總長」)的印信存世,不過其也可能是代表「exarchos」(「總督」)[4]。
參考資料
- ^ 1.0 1.1 陳志強. 拜占庭帝国通史.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2013.
- ^ Morrison, Cécile (編), Le Monde Byzantin I - L'Empire romain d'orient (330-641), Athens: Polis Editions: 396, 2007, ISBN 978-960-435-134-3 (希臘語)
- ^ Gree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10 Catholic Encyclopedia
- ^ Nesbitt, John W.; Oikonomides, Nicolas (編). Catalogue of Byzantine Seals at Dumbarton Oaks and in the Fogg Museum of Art, Volume 2: South of the Balkans, the Islands, South of Asia Minor.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1994: 16. ISBN 0-88402-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