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文學

芬蘭文學指的是在芬蘭創作的文學。在歐洲中世紀早期,最早記錄芬蘭語支一種語言的文字記錄是在大諾夫哥羅德發現的源於十三世紀早期的樺樹樹皮信件第292號英語Birch bark letter no. 292。在芬蘭發現的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在芬蘭中世紀(大約1200—1523年)用瑞典語拉丁語寫成的。在主教及芬蘭路德派改革者米卡埃爾·阿格里科拉創建芬蘭書面語文字之後,芬蘭語文學才從十六世紀起開始慢慢發展。阿格里科拉在1548年把《新約聖經》翻譯成芬蘭語[1]

米卡埃爾·阿格里科拉

在十九世紀早期在當今為芬蘭的地區列為俄國的統治之下。民族主義的高漲表現在文學運動當中,並被其進一步推動。當時的文學運動聚焦在芬蘭民俗中。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作品,用瑞典語及新興的芬蘭語寫成的,是圍繞着建立和保持一種強烈的芬蘭民族認同之上(見卡累利阿主義)。成千上萬的民謠詩歌收集編撰成《芬蘭民族古典詩歌英語Suomen kansan vanhat runot》。最著名的詩集是最初出版於1835年的《卡勒瓦拉》。最早用芬蘭語寫成的小說是阿萊克西斯·基維寫成的《七兄弟》(1870年)。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的作品《逆來順受的後嗣》(Hurskas kurjuus)[2]使他成為第一位芬蘭諾貝爾獎獲得者。另外一位著名的作家是韋伊諾·林納。其他著名的作家有歷史小說家米卡·瓦爾塔里和詩人埃諾·雷諾等。

芬蘭作家

參見

參考文獻

  1. ^ Agricola, Suomen kirjakielen isä. agricola.fi. [2017-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6) (芬蘭語). 
  2. ^ 馮平、劉東嶽、牛江濤.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 海乾坤文化公司. 2017: 第220–223頁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