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歷史 (1953年—1964年)

1953年約瑟夫·斯大林死後,尼基塔·赫魯雪夫領導蘇聯在冷戰中繼續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維護自身勢力範圍,直到1964年他在權力鬥爭中敗給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而淡出為止。赫魯雪夫譴責斯大林主義的個人崇拜,間接削弱了蘇聯共產黨中央權威。

赫魯雪夫時期
1953年-1964年
蘇聯在1959年古巴革命至1961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惡之間的最大勢力範圍
之前史達林時期英語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1927–1953)
包括冷戰
之後布里茲尼夫時期英語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1964–1982)
領袖格奧爾基·馬林科夫
尼基塔·赫魯雪夫

政治

集體領導

拉夫連季·貝利亞被罷免後的一段時間裏,格奧爾基·馬林科夫通常被認為是蘇共中央政治局中資歷最深的人物。馬林科夫是一個具有藝術氣質的人,他喜歡接近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對流血事件或國家恐怖主義幾乎不感興趣。他呼籲更大力度地支持私人農田,解放藝術,使其擺脫僵化的社會現實主義束縛,他還批評了生物學家特羅菲姆·李森科偽科學。在1953年11月的一次演講中,馬林科夫譴責了各個政府機構中的腐敗現象。他還重新評估了蘇聯對外界的看法和與西方的關係,認為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沒有不能和平解決的爭端,與西方的核戰爭只會導致所有參與方的毀滅。

在同一時期,尼基塔·赫魯雪夫同樣成為蘇聯政治中的一個突出人物。赫魯雪夫提出了更大的農業改革措施,儘管他仍然拒絕放棄集體農業的概念,並繼續支持李森科主義。在1955年的一次演講中,他認為蘇聯農業需要振奮精神,認為繼續把低生產力和農作物歉收歸咎於已經去世近40年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愚蠢的。他還開始允許普通人漫步克里姆林宮的庭院,當時這個地方除了高級國家官員外,已經封閉了20多年。

與此同時,已故的斯大林的聲譽開始減弱。1954年12月,他75歲生日時,國家媒體進行了廣泛的頌揚和紀念,1955年3月他去世兩周年時也是如此。然而到了年底,他的第76個生日幾乎未被提及。

新領導層宣佈對某些類別的罪犯實施大赦,宣佈降價,並放寬了對私人土地的限制。去斯大林化將意味着大規模強迫勞動在經濟中的角色走向終結。

內部矛盾

內政

外交

南斯拉夫和東歐集團

赫魯雪夫試圖通過1955年5月訪問貝爾格萊德來恢復與鐵托的南斯拉夫的關係,但是南斯拉夫領導人對赫魯雪夫試圖將與南斯拉夫斷交的責任歸咎於貝利亞的嘗試並不為所動。赫魯雪夫堅持不懈,開始敦促東歐集團國家恢復與南斯拉夫的聯繫。他還解散了用作打擊貝爾格萊德的共產黨信息局(Cominform)。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在1956年5月回訪莫斯科,受到了王室般的歡迎,巨大的人群出動迎接他。政治局成員試圖在討好鐵托和為斯大林的行為道歉方面相互競爭,但這次訪問對鐵托的外交政策立場沒有最終影響,他仍然拒絕加入蘇聯集團,放棄他的不結盟立場,或切斷與西方的經濟和軍事聯繫。更糟的是,鐵托開始向其他國家,特別是波蘭匈牙利,提供他的不結盟社會主義。

在1956年10月的事件期間,匈牙利領導人伊姆雷·納吉(Imre Nagy)短暫地在布達佩斯的南斯拉夫大使館尋求避難後,鐵托對蘇聯鎮壓匈牙利起義保持了距離,從那時起蘇聯-南斯拉夫關係開始衰退。鐵托拒絕參加1957年11月布爾什維克革命40周年的慶祝活動,並在次年3月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大會上繼續積極推廣他的不結盟立場。赫魯雪夫拒絕派任何代表參加大會,並授權在《真理報》上發表了一篇長篇譴責文章。赫魯雪夫指責鐵托是一個類似於伊姆雷·納吉的叛徒,並下令處決了這位已經被監禁了幾個月的匈牙利領導人。

1956年波蘭和匈牙利的起義,與赫魯雪夫對斯大林主義的軟化立場相吻合(他在莫斯科中國大使館的一個接待會上告訴客人「斯大林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不可分割」),引發了蘇聯社會各界的新一輪抗議。除了知識分子通常的抱怨外,還有學生示威和報告稱工廠中蘇聯領導人的肖像被破壞或撕毀。儘管這種公眾不滿的規模很小,中央委員會迅速批准了嚴厲的對策,1957年初有幾百人被逮捕,並被判處幾年的勞改營。

東德

東德繼續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赫魯雪夫最初希望從西方國家獲得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DR)的承認,但最終使情況變得更糟。大批東德公民繼續不受阻礙地向西德大量流出,這些人主要是年輕、健康的成年人,導致東德的勞動力隊伍人力枯竭。東德領導人華特·烏布里希特請求使用蘇聯的客工來彌補勞動力短缺,這一提議讓赫魯雪夫感到警惕,因為它讓人想起了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使用蘇聯奴隸勞工的情況[來源請求]。除此之外,西德公民還前往東部購買由莫斯科補貼的低成本商品,進一步增加了東德欠蘇聯的債務金額。

與西德簽署和平條約的問題變得嚴重,幾乎構成了難以克服的問題。簽署和平條約很可能導致西德對東德實施經濟封鎖,這將需要蘇聯援助增加一倍,而這是莫斯科難以承擔的。

中國

當赫魯雪夫提議建立一個中蘇聯合艦隊以對抗美國第七艦隊時觸怒了中國。1958年7月,蘇聯駐中國大使帕維爾·尤金在一次會議中被毛澤東拒絕。毛澤東要求與赫魯雪夫當面交談,後者遂飛往北京。會議並未比之前尤金與毛的會面更成功,毛繼續拒絕建立聯合艦隊的想法,認為在和平時期允許蘇聯海軍戰艦停靠中國港口和運行聯合雷達站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赫魯雪夫回國後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了位於台灣海峽的金門馬祖島,引來美國第七艦隊以重大武力展示進入該地區。在美國對中國使用武力威脅後,莫斯科勉強支持中國對這些島嶼的炮擊,毛澤東告訴震驚的安德烈·格羅米科,他非常願意與帝國主義勢力開始一場核戰爭。

此後,中蘇關係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平靜下來,但在1959年夏天再次惡化,當時赫魯雪夫批評了大躍進,並在中印邊境衝突期間保持不置可否的態度。8月20日,莫斯科通知北京,他們不會提供一個擬議中的原子彈樣品。當赫魯雪夫在9月下旬剛從美國訪問回來後前往北京時,他受到了冷淡的接待,並且他對美國人和艾森豪威爾的熱情描述進一步疏遠了中國。蘇聯總理提議釋放在韓戰期間被中國俘獲的美國飛行員的建議也被拒絕,北京在台灣海峽和印度邊境的最近行動也是如此。談話僅持續了三天,赫魯雪夫沮喪地回國。

美國

赫魯雪夫訪問美國

1959年9月,赫魯雪夫成為首位訪問美國的俄羅斯國家元首。這次開創性的旅行是乘坐新型圖-114遠程客機進行的,儘管該飛機仍處於試驗階段,但由於蘇聯沒有其他能夠進行無停歇跨大西洋飛行的飛機,赫魯雪夫只能選擇它。這次為期13天的訪問包括與美國商界人士和勞工領袖、荷里活演員會面以及訪問艾奧瓦州的羅斯威爾·加斯特農場。當赫魯雪夫被告知他不能參觀迪士尼樂園,因為很難保證他在那裏的安全時,他公開表示失望。

1960年美國總統選舉

赫魯雪夫急切地等待着196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他更偏愛甘迺迪而不是李察·尼克遜,後者在他看來是一位強硬的反共冷戰戰士,並在11月8日甘迺迪勝選時公開慶祝。然而,實際上赫魯雪夫對甘迺迪的看法是複雜的。他知道這位新總統出身富裕且畢業於哈佛。另一方面,甘迺迪是以43歲的年齡當選的美國最年輕的總統,並給人一種缺乏經驗和「小孩穿着父親的褲子」的印象,赫魯雪夫認為他可以利用這一點來主導甘迺迪。如果甘迺迪真的那麼軟弱,那麼他可能只是「反動」勢力和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傀儡。選舉日投票結束後不久,赫魯雪夫就試圖向當選總統提出提議,並希望改善美蘇關係,特別是希望回到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時期那種寬容的外交氛圍。然而,赫魯雪夫被告知他行動過快,直到甘迺迪1月份上任之前,不可能有正式的峰會,即使那時,安排這樣的會議仍然需要時間。

甘迺迪時期

赫魯雪夫對甘迺迪1961年1月20日的就職演講感到滿意,並立即提出釋放在蘇聯上空被擊落的美國飛行員作為和平的象徵。甘迺迪也採取了相應的舉措,他下令停止美國郵政服務對蘇聯出版物的審查,取消了對進口蘇聯蟹肉的禁令,並指示軍方官員在演講中降低反蘇言論的調門。

在1月6日關於前一年秋天在莫斯科舉行的81個共產黨世界會議的報告中,赫魯雪夫表示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是不可避免的,但與此同時,在核武器時代,大國之間發生二戰那樣規模的重大衝突已經不可想像。他還表示,必須避免局部戰爭,因為它們可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演變成重大戰爭。赫魯雪夫認為,唯一可接受的衝突是反殖民的民族解放戰爭,如阿爾及利亞對法國的獨立戰爭。

儘管艾森豪威爾可能會將這場演講視為蘇聯的虛張聲勢,但缺乏經驗的甘迺迪感到緊張,並將其視為莫斯科的戰爭召喚。在1月30日的首次國情咨文演講中,他警告說:「任何人都不應該認為蘇聯或中國已放棄他們對世界統治的渴望,這是他們不久前才強勢重申的野心。相反,我們的目標是展示,他們的侵略和顛覆行為不是實現這些目標的可接受手段。」這番言論兩天後,迎來了第一次民兵一號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

赫魯雪夫對甘迺迪最初的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逐漸黯淡。當剛果領袖帕特里斯·盧蒙巴被暗殺時,赫魯雪夫將其歸咎於西方殖民主義勢力。赫魯雪夫對蘇聯導彈力量的誇耀為約翰·F·甘迺迪在196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提供了一個關鍵問題,用以對抗李察·尼克遜——所謂的「導彈差距」。但是赫魯雪夫(可能是真誠的)試圖與新總統建立牢固的個人關係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因為他典型的虛張聲勢、誤判和失誤導致了古巴導彈危機。在柏林和古巴危機之後,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有所緩和。

赫魯雪夫在1963年11月甘迺迪遇刺的消息傳來時公開哭泣,擔心新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會採取更加激進的反蘇立場。結果約翰遜比赫魯雪夫假設的更傾向於緩和政策,但最終讓超級大國關係退居其偉大社會計劃和越南戰爭的次要位置。

參考資料

[1][2][3][4][5][6][7][8] [9]

  1. ^ 1964: On Khrushchov's Phoney Communism and Its Historical Lessons for the World. www.marxists.org. [2024-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2. ^ Wydra, Harald. Commun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 Internet Archive, John Lewis. The Cold War : a new history. New York : Penguin Press http://archive.org/details/coldwarnewhistor00gadd. 2005. ISBN 978-1-59420-062-5.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4. ^ Knight, Amy W. Beria: Stalin's first lieutenant. 3. pri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 1996. ISBN 978-0-691-01093-9.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5. ^ Garthoff, Raymond L.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Recent Soviet Politics. The Russian Review. 1957, 16 (2) [2024-02-21]. ISSN 0036-0341. doi:10.2307/126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9). 
  6. ^ Hardy, Jeffrey S. The gulag after Stalin: redefining punishment in Khrushchev's Soviet Union, 1953-1964. Ithaca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978-1-5017-0279-2.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7. ^ Internet Archive, Geoffrey A. The first socialist society :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from within.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ttp://archive.org/details/firstsocialistso0000hosk. 1993. ISBN 978-0-674-30443-7.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8. ^ Lomb, Samantha. Corn Crusade: Khrushchev’s Farming Revolution in the Post-Stalin Soviet Union, by Aaron Hale-Dorrell.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2020-01-02, 135 (572). ISSN 0013-8266. doi:10.1093/ehr/cez365. 
  9. ^ Archive, Marxists Internet.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www.marxists.org. [2024-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