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辞汇
天文学辞汇是天文学上的一些术语。这项科学研究与关注的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天体和现象。天文学的领域有丰富的辞汇和大量的专业术语。
内容: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参看 |
A
- A-type star:A型主序星是在哈佛光谱分类系统中光谱为A,以氢的巴耳末吸收线为主,亮度为V的主序星。其质量在太阳质量的1.4到2.1倍之间,表面温度为7,600到10,000K,颜色通常是蓝白或白色。
- absolute magnitude:绝对星等是衡量恒星绝对亮度的尺度。它被定义为如果恒星位于距离地球10秒差距,即32.6光年,它将显示的视星等。
- accretion disk:吸积盘是以大致呈圆形,在轨道上环绕中心天体(例如恒星或黑洞)的弥漫性物质。这些物质是从外部的来源被中心的天体所攫取,而摩擦会使物质以螺旋的路径朝向内部的天体行进。
- active galactic nucleus(AGN):活跃星系核是星系中心的一个致密区域,在电磁频谱的某些部分显示出比正常光度高得多的亮度,其特征表明光度不是由恒星产生的。拥有活跃星系核的星系被称为活跃星系。
- albedo:反照率是一个天体(如行星)所接收的太阳辐照度比例,该辐射被漫反射离开天体。它是一个无量纲量,量测的结果通常以0(表示所有入射辐射全被吸收,如黑体)到1(表示全反射)的数值呈现。天体的反照率可能因入射辐射的光谱和角度分布、被测天体的“层”(例如高层大气与表面)以及这些层内的局部变化(例如云量和地质或环境的表面特征)而有很大差异。
- albedo feature:反照率特征是反射物体表面的一个大区域与相邻区域相比,其亮度或暗度(反照率)有显著的对比。
- Am star:金属线星是一种化学性质特殊的恒星,通常是A型恒星,其光谱显示某些金属的异常增强或减弱。参见 metallicity。
- aphelion:远日点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点。相对的点是perihelion(近日点)。
- apparent magnitude:视星等是地球上的观测者量度天体所看见的亮度,调整后可以呈现不受大气层影响情况下的值。显示时,天体看起来越亮,其星等越低。
- apsis:拱点是一颗行星(天体)在轨道上,该天体与其主天体之间的两个极端距离点之一。最接近或最小距离点,称为近心点;最远点或最大距离点,称为远心点。该术语也可用于指距离的值,而不是点本身。所有椭圆轨道正好有两个apsides(近焦点与远焦点)。
- argument of periapsis:近心点幅角是依据天体在轨道上的运动方向上测量,从天体轨道的升交点到其近心点的角度。它是用于表征轨道的六个典型轨道元素之一。也称为argument of perifocus或argument of pericenter。
- artificial satellite:人造卫星是人类有意将其送入轨道的物体,通常围绕地球,但也有些是围绕太阳系内的其它天体。相对的是natural satellite。
- ascending node:升交点是轨道上的物体通过参考平面向北移动的轨道节点(在地心和日心轨道上),也称为north node;或轨道上的物体远离观察者的位置(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升交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位置,称为升交点的经度,与其它参数一起用于描述轨道。相对的点为descending node(降交点)。
- aspect:视方位是从地球上看,行星或地球的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1]。
- asteroid:小行星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一种,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即绕太阳运行的距离不大于木星轨道的小天体。小行星在某种程度上与许多不同类型的类似天体有所区别:主要由尘埃和冰而不是矿物和岩石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被称为彗星;直径小于一米的小天体被称为流星体;非常大的小行星有时被称为矮行星或星子;在大小和组成上与小行星相似但位于木星之外的小天体被称为遥远的小行星。
- asteroid belt: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中的星周盘,大致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被许多形状不规则的太阳系小天体占据,大小从尘埃颗粒到小行星和矮行星不等。小行星带通常被称为主小行星带或主带,以将其与太阳系其它地区的其它小行星族群区分开来。
- astrobiology:天体生物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研究宇宙中生命系统的起源、进化、分布和未来,包括太空中的有机化合物、地球上的非生物发生和极端环境适应、太阳系外行星的适居性、地外生命的可能存在,以及人类如何能够探测地外生物特征的研究,以及其他主题。也称为exobiology。
- astrodynamics:参见orbital mechanics(轨道力学)。
- astrogeology:天体地质学是研究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和陨石等固体地质的领域。研究与调查的重点是这些物体的组成、结构、过程和历史。也称为planetary geology(行星地质学)
- astrometric binary:天文联星是联星系统的一种,其可见分量的周期性引力扰动揭示了一个看不见的轨道伴星的证据。另见spectroscopic binary。
- astrometry: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对恒星和其它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精确量测。
- astronomical body:天体也称为 celestial body,是可观测宇宙中一种自然存在的物理实体、关联或结构,是一个单一的、紧密结合的、连续的结构,如恒星、行星、月球或小行星。尽管astronomical body和celestial body这两个术语经常互换使用,但在科技上还是有区别的。
- astronomical catalogue:天体目录是天文物体的清单,通常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类型、形态、起源、检测方式或发现方法,才会被组合在一起。也称为astronomical catalog。
- astronomical object:天体也称为celestial object,是存在于可观测宇宙中的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实体、关联或结构。这些天体包括复杂、凝聚力更小的结构,可能由多个天体甚至其他具有子结构的物体组成,例如行星系统、星团、星云或星系。虽然术语"astronomical object"和"astronomical body"经常互换使用,但存在技术上的区别。
- astronomical symbol:天文符号是任何用于表示一个或多个天体、事件或理论结构的抽象图形符号,例如太阳系行星、月相、黄道星座以及至点和分点。这些符号中的许多在历史上很常用,但在现代,它们通常仅限于历书和占星术,并且它们在科学文献中的出现变得越来越少。不过仍有例外,例如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符号,仍常用于天文常数和其它形式的速记。
- astronomical unit:天文单位是长度单位,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系内的距离,其次是测量地球与遥远恒星之间的距离。最初被认为是地球绕太阳轨道的半长轴,现在更严格地定义为149,597,870.7公里(92,956,000英里;4.8481×10-6秒差距;1.5813×10-5光年)。
- atmosphere:大气层是由行星引力固定的气体包层。这种气体壳没有明确的外部边界,而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脆弱。该术语也可以应用于恒星大气层,指的是恒星的可见外层。
- Autumnal equinox:秋分点是在一年当中,太阳由北向南穿越天球赤道时所经过的点。它也代表地球倾斜自转轴的北极点开始偏离太阳的时刻(秋分)。
- axial precession:岁差是天体旋转轴的方向由重力引起缓慢、连续的变化(进动)。该术语通常特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的方向在大约25,772年的周期内逐渐改变。这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影响引起的。这种现象与地轴排列的其它变化(如章动和极移)相似,但幅度要大得多,并且是分点岁差在夜空中视进动的原因。
- axial tilt:转轴倾角是天体的旋转轴与其轨道轴(平面)之间的角度,或者等效地是其赤道平面和轨道平面之间的角度。轴向倾斜通常在单个轨道周期内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地球的轴向倾斜是季节的成因。转轴倾角也称为obliquity,且不同于轨道倾角。
- axis of rotation:自转轴也称为rotational axis,是转动的一种。当旋转轴通过物体质心时,该轴就是自转轴。
B
- barycenter:质心是受引力约束的系统中,任何两个或多个物体绕其轨道运行的共同引力中心。质心是参与系统的每个物体的椭圆轨道的焦点之一;它的位置受到每个物体的质量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强烈影响。例如,在一个中心恒星的质量明显大于绕轨道运行的行星质量的行星系统中,质心实际上可能位于恒星的半径内。因此,尽管两个天体实际上都绕着共同的质心运行,但行星似乎绕着恒星本身运行。
- baryogenesis:重子生成是在早期宇宙中产生一类被称为重子的次原子粒子的过程,包括重子数量超过反重子的管道。
- black hole:黑洞是一种质量非常紧凑集中,以至于它创造了一个连光都无法逃离的空间区域。这个区域的外部边界被称为事件视界。
C
- celestial equator:天球赤道是天体在天球上的一个假想的大圆,与天体赤道有着共同平面;换句话说,天球赤道是天体赤道投影在太空的影像。在地球上,天球赤道平面是赤道坐标系的基础。由于地球的转轴倾角,天球赤道现时相对于黄道倾斜23.44°。
- celestial pole:天极是地球天空中的两个座标点之一,假设地球自转轴的无限延伸与天球“相交”,即天空中直接位于地球北极和南极上空的两个点,所有恒星似乎在一天中都围绕这两个点旋转一周。天极形成了赤道坐标系的北极和南极。
- celestial sphere:天球是围绕地球整个天空的假想球体,相对于背景恒星是静止的。它是球面天文学的基础。
- centaur:半人马小行星是分布在外行星之间的太阳系小天体,其近日点或半长轴通常在古柏带内,但在木星特洛伊小行星之外。半人马小行星是海王星外天体,通常表现出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征。此外,因为它们的轨道与一颗或多颗巨行星的轨道交叉,通常轨道也不稳定。
- central massive object(CMO):中央大质量天体 是星系中心的任何非常大的质量聚集,通常是超大质量黑洞或致密恒星核,但有时两者都有。
- chromosphere:色球是太阳大气层主要三层中的第二层,厚度大约2,000公里,位于光球层的上方和过渡区的下方。
- chromospheric activity index:色球活动指数是表示恒星色球层中磁活动的参数。这种活动的一种测量方法是logR′HK,其中R′HK是恒星单电离钙H和K线的等效宽度,在对光球的光进行校正后。与辐射热通量的比值[4]。Schröder等人(2009年)根据太阳型恒星的活动指数将其分为四级:非常活跃(log R′HK−4.2以上)、活跃(−4.2〜−4.75)、不活跃(−4.75〜−5.1)和非常不活跃(低于−5.1)[5]。
- circumstellar disc:星周盘 也可以拼写为circumstellar disk,是由气体、尘埃、微行星或轨道中围绕恒星的碰撞碎片等,组成的薄饼状或环状堆积物。
- clearing the neighbourhood:清除邻近的小天体意味着该天体在引力方面占据此处的主导地位,因此除了其天然卫星或受其引力影响的天体之外,周围没有其他大小相当的天体存在。根据国际天文学联会(IAU)2006年通过的定义,“清除邻近其他天体”被视为太阳系行星的三个必要标准之一。
- color index:色指数是一种数值,用于比较从电磁波谱的不同频率波段测得的恒星光度。由于恒星的能量在不同频谱上的输出是温度的函数,因此色指数可以用来表示恒星的温度
- comet:彗星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一种,是相对较小、结冰的天体,但当它接近太阳时会显示出扩展的特征。来自太阳的能量在彗星表面蒸发挥发物,在彗星本体周围产生可见的彗发。有时彗星会产生一条长长的,背离太阳方向的彗尾。
- common proper motion:共同自行是一个术语,用于表示两颗或多颗恒星在观测误差范围内共享相同的空间运动。也就是说,它们要么具有几乎相同的自行和径向速度的参数,这可能表明它们之间有引力结合能或共享一个共同的起源[6],要么已知它们是引力束缚的(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自行可能相当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是相同的)。
- constellation:星座是在天球上围绕着一组特定的、可识别的恒星的区域。星座的名称是根据传统分配的,通常有一个基于神话的相关民间传说,而现代对其边界的划分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30年确定的。相似但仅由一些亮星或特定恒星组成的是星群。
- cosmic distance ladder:宇宙距离尺度是天文学家用以决定天体距离的一系天体演化学列方法。
- cosmic dust:宇宙尘,也称为space dust,是存在于太空或已落在地球上,但来自太空的微小固体颗粒。宇宙尘通常由比地球的尘埃颗粒小得多的细微固体颗粒。
-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宇宙微波背景 ,也称为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CMBR,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cosmology:宇宙学是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最终命运的科学。
critical rotation:临界旋转
critical velocity:临界速度,也称为解体速度(break-up velocity)是旋转体赤道处的表面速度,离心力平衡牛顿引力。在这样的自转速度下,物质很容易从赤道流失,形成星周盘[7]。
D
- Declination:赤纬是赤道坐标系统的一个单位量,相当于地理座标的纬度。在天球赤道以北的数值从0°至90°,以南的度数值是负值。,
- Decretion disk:侵蚀盘是从中央恒星喷出的气体在接近开普勒轨道跟随着所形成的吸积盘。在许多的Be星可以发现环绕着的这种盘面[8]。
- Double star:双星是在天球上出现,彼此靠得很近的一对恒星。这可能只是发生于偶然的机会,从地球看过去在几乎同的视线上。如果这两颗星在物理上彼此接近,它们会形成共同运动的一个联星系统。
- Dwarf star:矮星通常是指分类上像太阳这样的主序星,是相对于恒星演化中像参宿四和心宿二这样的巨星的称呼。令人混淆的是,矮这个词也包括低质量的恒星残骸,像是白矮星,以及次恒星的棕矮星。
E
- Early-type star:早型星是热且大的恒星,这是相对于冷且小的晚型星的旧名词。这个词源自历史上的恒星模型,假定恒星的早期开始于较高的温度,然后随着时间逐渐冷却。它可以用来指称任何特定恒星集团中温度较高的恒星或类别,而不是一般所有恒星中的。
- Eccentricity:离心率是确认轨道偏离完美的圆圈有多少的一个参数。对一个椭圆轨道,离心率的范围介于0与1之间。
- Ecliptic plane:黄道面是黄道所在的平面,这个平面是由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定义的。因此,从地球看太阳的位置定义出这个平面与天球的相交。黄道平面被用作描述太阳系其它天体位置的参考平面。它不同于天球赤道,因为它对地球有转轴倾角。
- Effective temperature:有效温度是一颗恒星或行星发出的电磁波辐射总额与辐射出相同辐射的黑体所对应的温度。
- Evolutionary track:演化轨迹是单独的一颗恒星在赫罗图上演化,特别是质量和结构,所遵循的预期路径曲线。这条曲线的预测与温度和亮度相结合,一颗恒星会在部分或所有区段都有留存期[9]。
- Extinction:消光是天体的电磁辐射被在观测者和天体之间的物质(气体和尘埃)吸收和散射。大气消光对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量,在蓝光的衰减比红光多。
F
- field galaxy:视场星系是不属于任何星系团,绝大多数都存在于星系团之外,但是有自身引力场的星系。
- field star:视场星是在是观测者的视线上存在于研究主体,像是星团,前方随机存在的恒星。
G
- Geometric albedo:几何反照率是有相同横截面的天体在从0到理想平片等不同相位角的全反射、漫反射(蓝伯特反射)的比率。它是衡量被照明的天体散射回观测者的亮度,其值从0到1之间。
H
- H II region:电离氢区(H II区)是由年轻的大质量O型星提供动力,使氢原子被电离发出氢原子光谱的区域。来自这些炽热恒星的紫外线光子使周围环境中的气体电离,星云气体在氢光谱线和其他元素中闪耀着明亮的光芒。由于O型恒星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为几百万年),电离氢区的存在表明最近在该位置发生了大质量恒星的形成。电离氢区通常位于螺旋星系的螺旋臂中,以及恒星形成中的不规则星系。
- heliocentric:日心论的。参考或与太阳的几何中心有关的;以太阳为中心,例如日心轨道。
- heliopause :太阳圈顶是太阳圈的外缘界,也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外层边界。
- heliosphere:太阳圈是由太阳发出的等离子产生,在星际介质中巨大的气泡状空腔。太阳圈包括整个太阳系和太阳系以外的广阔空间区域。它的外缘界限通常被认为是源自太阳的物质和源自银河系的星际物质之间的边界。
-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赫罗图是恒星的光度与有效温度的关系图。根据使用情况,恒星的绝对星等可以代替光度,色指数或光谱类型可以代替温度。一颗已知质量和成分的恒星在其演化过程中会沿着可预测的轨迹穿过这张图表。因此,了解恒星的质量和金属量可以估计其年龄。同一类型的恒星也被发现聚集在图表的特定区域,包括主序星、红巨星和白矮星等等。
- Hill sphere和Hill radius:希尔球是天体引力在其附近区域内可以主导其卫星运动,而不受到比其更大天体引力摄动的近似区域。它是根据第二个最具引力的物体,比如最近的恒星或星系核,来计算的。在这个半径之外运动的卫星,往往会受到其它天体的摄动而远离[10]。
- hour angle:时角是对于给定的天体,从观测者的本地子午线到穿过该天体的时圈,沿天球赤道向西量测在天球上的角度距离[11];或者,等效地,包含地球自转轴和天顶的平面与包含地球自转轴和给定天体的平面之间的角度。与赤经类似,时角是给定天体在天球上经线位置的常用方法之一。
I
- Inferior planet:内侧行星是一个古老的术语,有时用来指水星和金星。这是基于它们的轨道比地球更接近太阳的事实,因此在托勒密的地心宇宙观中,这两颗行星似乎是伴随着太阳穿过天空。这与所谓的superior planet,例如火星不同,它的移动似乎与太阳无关。
- Interstellar medium:星际介质是存在于星系中的恒星空间之间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的成分是氢和氦,但也会有一些由恒星贡献的其他元素,会因为被增强而留下痕迹。
- Interstellar reddening:星际红化是由星际物质增强的吸收或散射电磁辐射产生的效应,在天文学上产生影响的一种效应为消光。这种效应会导致,像是遥远恒星的光,会比预期的偏红或变得黯淡。不要将这种现象与单独的红移混淆。
- Isochrones:等龄线是赫罗图上的曲线,显示不同质量但有相同年龄的演化位置。与此相对的是有相同质量但不同年龄的演化轨迹。事实上,多个演化轨迹可以用于汇流等龄线的曲线。当恒星的质量可以被测定时,等龄线可以用来估计恒星的年龄。
J
- Jeans instability:金斯不稳定性是星际气体云将开始坍缩形成恒星的物理状态。当它是足够冷或具有扰动的密度,使得重力足以克服气体的压力时,气体云会因为不稳定而坍缩。
M
- Magnetosphere:磁层由等离子所形成的凸起区域,像是太阳风与行星或其他恒星的磁场进行交互作用。
- Main sequence:主序带是恒星类别的一个区域,光度是连续和独特的恒星。这些恒星的特性是在流体静力平衡和在核心区域经历氢的核聚变。例如,太阳是一颗主序星。
- Meteor:流星是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产生的电离踪迹。
- Meteoroid:流星体是已经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小颗粒或巨石。如果它能够存活下来而落到地面,就被称为陨石(meteorite)。
- Meteor shower:流星雨是一系列看似从天空上一个点辐射出来的流星。这些是由一些较大的天体,例如彗星的所产生的碎片,因此它们遵循大致相同的轨道。因此它们每年会再次出现,这使得流星雨可以预测。
- Metallicity:金属量是氢和氦以外元素的丰度。要注意,这儿所谓的金属并不是一般人所认知的金属。
- Minor planet:小行星是在轨道上绕行太阳运转的天体,但它既不是主要的行星,也不是源自彗星。卫星不是小行星,因为它绕行着另一个天体。
- Molecular clouds:分子云是星际云的一种,那儿的条件允许分子,包括氢分子的存在。
- Morning width或rise width:Morning width是在东方的天体,从地平升起的方位至所在高度的角距离。
- Moving group或stellar association:移动星群或运动群是组织松散,但一起穿越太空的天体。尽管这些成员是诞生在同一个分子云,但彼此间经相隔太远,而不再受引力约束的集团。
N
O
- OB association:OB星协是不被引力束缚住的一组大质量恒星,但在空间中通过松散的结合一起移动。名称中的OB是因为这些恒星的光谱分类是O型或B型的恒星。
- Opacity:不透明度是测量能量的辐射传输所受到物质的阻力。在恒星内,它是确定对流是否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Open cluster:疏散星团是在一个分子云中,受到引力束缚,而由数千颗恒星聚集所形成的集团。
- Opposition:冲是两颗天体在天空中位于相对于地球两侧时的位置。例如,当一颗外侧行星最接近地球时,通常是在冲日的位置。
- Orbital elements:轨道根数是定义轨道唯一性的参数。
P
- Parsec:秒差距是视差和角秒的混成词。从地球轨道观察一颗恒星的视差恰好是1角秒时的距离。1秒差距相当于3.2616光年,或是206265天文单位。
- Periapsis:近点是在轨道上的两个天体最接近的点。
- Phase angle:相位角是从一个特殊的观点,像是从地球,观察轨道上的天体与太阳之间的距角或角度。它可以测量一颗行星或月球可见表面位于阴影中的量。像金星这种内侧行星,从地球观察通常有较小的相位角,所以通常看起来是眉月形。像是火星和木星这种外侧行星,通常有高相位角,所以能看见的阴影部分较少。
- Planetary differentiation:行星分异是行星分离出不同成分,使它发展出不同层次结构(例如金属的核心)的过程。
- Precession:进动物体自转轴的方向缓慢改变的物理现象。对地球而言,这称为岁差。拱点进动的意思是指轨道的拱点稳定的改变,例如水星的拱点进动,经由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获得解释。
- Proper motion:自行是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通常是好几年,的角移动量。对恒星而言,通常是毫角秒/每年。以前称为固有运动。
- Protostar:原恒星是星际云坍缩形成的质量凝聚体。依但有足够的质量凝聚在核心,它就会成为主序前星。
R
- Radial velocity:径向速度是物体沿着视线方向的速度,正值是指示一个渐行渐远的物体。一个天体,像是恒星,会由于另一个天体的引力摄动,或是表面的径向脉动而改变径向速度。例如后者,出现在仙王座β型变星。
- Right ascension:赤经是赤道坐标系统的一个单位量,相当于地理座标的经度。它将天球赤道等分为24时,每时60分。
- Roche limit:洛希极限是天体的潮汐力匹配在轨道上的天体自身引力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之内,潮汐力会造成轨道上的天体瓦解,通常会分解和形成环。在这个极限之外,松散的材料将趋向于结合。
S
- Semi-major axis:半长轴是椭圆最大长度的一半。它用来给开普勒轨道上两个天体,像是一个联星系统,实际的规模。然而,当系统的实际距离未知时,给出的半长轴可能是一个角度。
- Spectroscopic binary:光谱联星是使用望远镜还无法分辨出个别元件的一种联星。取而代之的是,联星的证据来自于在光谱中观察到的变化,因为这两者在各自轨道上径向速度的改变造成多普勒效应。
- Starfield或star field:星场指的是在任意大小的一套望远镜的视野中可以看见恒星的范围,通常是在天球上感兴趣的范围内。
- Stellar atmosphere:恒星大气层或恒星的环境,是一颗恒星最外层的区域。虽然它只占恒星质量很小的一部分,但在一些演化中的恒星,可以占有半径值得注意的很大一部分。
- Stellar classification:恒星分类是依据恒星的光谱所进行的分类。现代的MK光谱分类系统是基于温度和亮度的二维分类。
- Superior planet:外侧行星是一个古老的术语,用来指出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的行星,像是土星。 这个名词起源于托勒密地心说的宇宙观。
- Synodic period:会合周期是以恒星做背景,计算给定的天体完整地绕行另一个天体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T
- Telluric stars:碲星有着几乎平淡无奇的连续光谱,可以用来校正地球大气层对其他恒星光谱造成污染的影响。例如,在大气层中的水汽在6800Å创造出明显的吸收带。这些特征需要进行修正以达到一个更准确的光谱。
- Thin disk population:薄盘族是在银河系的旋臂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大多数恒星组成的族群。它围绕着银河平面的中心,深度大约300-400秒差距(980-1300光年)。相对于厚盘和星系晕的成员,属于这个族群的恒星,其轨道通常都躺在或接近这个盘面[14]。
- Tidal braking或tidal acceleration:潮汐制动或潮汐加速是天体和轨道上的卫星之间因潮汐力造成动量转移的结果。这可以造成两个天体自转周期的改变以及改变相互间的轨道。在逆行轨道上的卫星因为主体而逐渐减速,同时减缓这两个机构的自转速率。
- Tidal locking:潮汐锁定是卫星始终以同一面朝向母天体,这是受到潮汐制动的最后结果。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锁定的一个例子。
- Transit:凌是小天体横越过大天体前方的一种天文事件。2012年的金星从太阳前方跃过的金星凌日就是这种事件的例子。因为凌会导致两个天体的净亮度降低,因此当系外行星过宿主星的前方时,可以用凌日法检测出太阳系外的行星。若凌的天体与被凌的天体大小相当或更大,则称为掩星。
V
- Vernal equinox:春分点是太阳由南向北横越天球赤道所经过的点,它也代表着地球的北极开始朝向太阳倾斜的时刻。
W
Z
参看
参考资料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Mitton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Maeder, Andre, Physic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otating Star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ibrar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ISBN 978-3540769491.
- ^ Walker, Gordon,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 Opt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9, 1987 [2023-05-10], ISBN 97805213390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7).
- ^ Noyes, R. W.; et al, Rotation, convection, and magnetic activity in lower main-sequence sta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Part 1, April 15, 1984, 279: 763–777, Bibcode:1984ApJ...279..763N, doi:10.1086/161945.
- ^ Schröder, C.; Reiners, Ansgar; Schmitt, Jürgen H. M. M., Ca II HK emission in rapidly rotating stars. Evidence for an onset of the solar-type dynamo (PD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January 2009, 493 (3): 1099–1107, Bibcode:2009A&A...493.1099S, doi:10.1051/0004-6361:200810377 .[失效链接]
- ^ Perryman, Michael, Astronomical Applications of Astrometry: Ten Years of Exploitation of the Hipparcos Satellite Dat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0, 2009, ISBN 978-0521514897.
- ^ Townsend, R. H. D.; et al, Be-star rotation: how close to critical?,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May 2004, 350 (1): 189–195, Bibcode:2004MNRAS.350..189T, S2CID 14732824, arXiv:astro-ph/0312113 , doi:10.1111/j.1365-2966.2004.07627.x.
- ^ Silaj, J.; Jones, C. E.; Tycner, C.; Sigut, T. A. A.; Smith, A. D., A Systematic Study of Hα Profiles of Be Sta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March 2010, 187 (1): 228–250, Bibcode:2010ApJS..187..228S, S2CID 122679154, doi:10.1088/0067-0049/187/1/228.
- ^ Salaris, Maurizio; Cassisi, Santi, Evolution of stars and stellar populat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110, 2005 [2012-02-29], ISBN 0-470-09220-3.
- ^ Chebotarev, G. A., Gravitational Spheres of the Major Planets, Moon and Sun, Soviet Astronomy, April 1964, 7: 618, Bibcode:1964SvA.....7..618C.
- ^ 11.0 11.1 11.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TAAO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Forbes, John C.; Loeb, Abraham, On the Existence of Brown Dwarfs More Massive than the Hydrogen Burning Limi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February 2019, 871 (2): 11, Bibcode:2019ApJ...871..227F, S2CID 119059288, arXiv:1805.12143 , doi:10.3847/1538-4357/aafac8, 227
- ^ Einasto, J., Hypergalaxies,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Tallinn, Estonian SSR, September 12-16, 1977. (A79-13511 03-90) 79,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 51–60, 1978, Bibcode:1978IAUS...79...51E.
- ^ Components of the Milky Way, Galaxies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Physics in Hawaii), [201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4)
- ^ Jaschek, Carlos; Jaschek, Merced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7, 1990, ISBN 0-521-38996-8.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Heller2011a”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Heller2011b”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Husser2012”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McEvol_Tirion2015”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Schrijver_Zwaan2008”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sanders2015”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Ridpath2012”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Rodono1986”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Bychkova2009”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Rufener1982”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Aitken1935”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Hansen1999”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Yuan200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Pace2003”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Ridpath2018”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Andersen2000”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CMF”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KMSF”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UTGD”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Miller198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Sterken_2005”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外部链接
- 天文学名词 (中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术语在线 (中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 Astronomical Glossary, A Knowledgebase for Extragalactic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NASA/IPAC), January 10, 2006 [2012-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ESO Astronomical Glossary, Public Outreach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201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6)
- Glossary of (comet and) astronomical terms,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Harvard University), [201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