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605发动机

Daimler-Benz DB 605发动机是二次大战期间服役于纳粹德国空军的一款发动机。DB 605是由DB 601发动机发展而来的,DB 605使用于1942年到1945年,装备于Bf 109战斗机Bf 110战斗机Me 210战斗机重战斗机。 DB 610由两具DB 605发动机相互并联,共同推动同一个螺旋桨,并被运用在德国唯一历经实战的战略轰炸机He 177重型轰炸机

DB 605
A DB 605 Engine at the RAF Museum in 伦敦.
类型 活塞V12航空发动机
原产国 纳粹德国空军
制造商 戴姆勒-奔驰
首次运转 1940s
使用机种 Bf 109战斗机
Bf 110战斗机
制造数量 42,400
前型 DB 601发动机

DB 605发动机也同时装备于意大利的Macchi C.205G.55战斗机Reggiane 2005与其它机种。也被瑞典模仿成为萨博-21战斗机初期的发动机。DB 605各式机型大约为42,400架。[1]

设计与开发

DB 605与DB 601这两款发动机的首要差异在于DB 605在排气量,转速方面,压缩比方面皆高于DB 601并拥有更强力的机械增压器。借由细心研究,工程师可以将现存气缸体的直径给予稍稍放大而不影响其结构强度,DB 601缸体直径为150 mm而DB 605缸体直径为154 mm,总排气量却从33.9升增加到35.7升。 改变气门定时增加进气周期与改善清碳能力为的就是增大容积效率以求更高的速度,转速从DB 601的2600 RPM增加到2800 RPM。这些改变的结合让推力从1,350 PS (1,332 hp)提升到1,475 PS (1455 hp)。该型发动机其它方面尤其是体积部分与DB 601颇为类似。只是重量从700 kg提升到 756 kg。

 
Daimler-Benz DB 605A

其它方面DB 605发动机与DB 601发动机是完全相同。点火开关系统使用双博世磁力发电机中的双火星塞进行启动。 燃油注入系统主要是由一具可以加压到90 bar的泵组成,燃油系统使用三具泵与一具35公生的油槽组成。 机械增压器是在那个发动机世代中颇具先进的设计,它使用一具气压控制的液压离合(液力耦合器)并允许自动补偿高度的变化。

就如同DB 601发动机一样,DB 605也规划用辛烷值87的B4航空燃料。 在1944年开始推出一系列的新型发动机,开始使用辛烷值100的C3航空燃料并选用推力提升系统,例如甲醇-水紧急推力装置英语MW50氮气注入装置英语GM-1注入系统。 DB 605AM初期采用C3航空燃料 + MW-50可以在将输出推力提升到1,800 PS (1775 hp)。 在1944年中期,由于C3航空燃料短缺故被迫采用B4航空燃料 + MW-50。 The DB 605AS(M) 借由安装DB 603发动机上更大型机械增压器来提升在高高度的最大输出效率,但其它方面则与DB 605 A(M)一样。 DB 605ASB则将输出推力提升到1,800 PS (1,775 hp),然而高高度性能则与The DB 605AS(M)相当。 DB 605ASC则是A系列的最后一型于1945年出厂,将输出推力提升到2,000 PS (1,973 hp)。

戴姆勒关于提升D系列的工作早于1942年展开,可以选用C2或C3 航空燃料。 但这些发动机在1944年之前都还未能投产,之后才推出DB 605DB发动机在采用B4 + MW-50或是采用C-3 而不需 MW-50时可输出1,800 PS (1,775 hp)与可输出2,000 PS (1,973 hp)的DB 605DC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在战争后期被广泛的采用在Bf 109 G-10与 Bf 109 K-4。

各式型号

量产型号
 
DB 610
  • DB 605 A(M) 标准战机机型,输出推力达1,475 PS,配备甲醇-水紧急推力装置英语MW 50(MW-50)时推力可达1800 PS。
  • DB 605 AS(M) 高高度选用版,选用较大DB 603发动机机械增压器,配备MW-50时推力可达1800 PS。
    • DB 605 ASB(M) 战争后期高高度选用版,选用B4燃料,配备MW-50时推力可达1800 PS。
    • DB 605 ASC(M) 战争后期高高度选用版,选用C3燃料,配备MW-50时推力可达2000 PS。
  • DB 605 DM 首型DB 605 D机型,配备MW-50时推力可达1700 PS。
    • DB 605 DB 改良型的605 DM,配备MW-50时推力可达1850 PS。 [2], B4 fuel
    • DB 605 DC 改良型的605 DM,选用C3燃料,配备MW-50时推力可达2000 PS。
  • DB 610 两具DB 605发动机并联式边对边配置,用来推动单一螺旋桨主要用于He 177轰炸机,推力可达2950 PS (71.53L / 4364.8in3)。
原型机/预产机型
  • DB 605 BS 针对双发动机军机的建议机型,DB 605 AS的衍生型。
  • DB 605 E 针对双发动机军机的建议机型,DB 605 D的衍生型。
  • DB 605 L 类似于605 D机型但安装两段式机械增压器时推力可达2000 PS。
  • DB 616 DB 605的衍生型。
  • DB 620 并联式 DB 628 发动机。
  • DB 621 建议DB605机型,两段式机械增压器。
  • DB 625 涡轮增压器DB605。
  • DB 628 原DB 605,配备两段式机械增压器,于1944年4月取消。

注意: 所有的动力输出皆以马力做为标准。

Survivors

A Hispano Aviación HA-1112 a license-built Messerschmitt Bf 109 G-2 has been rebuilt by EADS/Messerschmitt Foundation in Germany with a Daimler-Benz DB 605 engine.[3]

Applications

Engines on display

A preserved DB 605 engine is on display at the Royal Air Force Museum, London.

主要性能参数 (DB 605AM)

 
Partially sectioned DB 605


数据来源 Jane's[4]

基本参数

  • 型号: 12-汽缸机械增压液冷式60°倒V型直列式航空发动机
  • 腔径: 154 mm (6.06 in)
  • 行程: 160 mm (6.30 in)
  • 排量: 35.7 L (2,176 in³)
  • 长度: 2,158 mm (85 in)
  • 宽度: 760 mm (30 in)
  • 高度: 1,037 mm (41 in)
  • 干重: 756 kg (1,667 lb)

组件

性能

  • 功率输出:
    • 1,324 kW (1,800 PS - 1,775 hp) at 2,800 rpm for takeoff with MW-50 injection
    • 1,250 kW (1,700 PS - 1,677 hp) at 2,800 rpm at 4,000 m (13,120 ft) for maximum power with MW-50 injection
    • 794 kW (1,080 PS - 1,065 hp) at 2,300 rpm at 5,500 m (18,000 ft) for max continuous
  • 功率密度: 35.0 kW/L (0.77 hp/in³)
  • 压缩比: 7.5/7.3:1 with 辛烷值87的航空燃料; 8.5/8.3:1 with 辛烷值100的航空燃料
  • 功率重量比: 1.68 kW/kg (1.02 hp/lb)


参见

相关连结

相关开发

类似机型

参考资料

注释

  1. ^ Page 349, Messerschmitt BF 110/Me 210/Me 410, by Heinz Mankau/Peter Petrick.
  2. ^ Daimler-Benz A.G. Niederschrift Nr. 6730. von 20.1.45. (PDF). [2011-05-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7-27). 
  3. ^ EADS - Messerschmitt muse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 September 2009
  4. ^ Jane's 1998, p. 291.

Bibliography

  • Gunston, Bill. World Encyclopedia of Aero Engines. Cambridge, England. Patrick Stephens Limited, 1989. ISBN 1-85260-163-9
  • Jane's Fighting Aircraft of World War II. London. Studio Editions Ltd, 1989. ISBN 0-517-67964-7
  • Neil Gregor Daimler-Benz in the Third Reich.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