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向應(1902年9月10日—1946年7月21日),原名關致祥,又名應稟,筆名始炎仲冰,曾用名李仕真鄭勤滿族遼寧省金縣(今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人,中國共產黨高級軍事將領。

關向應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書記
任期
1928年7月 - 1930年代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原名關致祥,又名關應稟
出生1902年9月10日
 大清奉天省金州大關家村( 俄羅斯帝國關東州金州行政區)
逝世1946年7月21日(1946歲—07—21)(43歲)
 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延安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秦曼雲
馬丹
兒女兒子:關拯
專業軍人
宗教信仰

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團中央組織部工作。中共六大後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後從事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委員會及中共中央長江局工作。1932年,任湘鄂西軍委主席和紅三軍政治委員。長征途中,任紅二方面軍副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政治委員,與賀龍一起開闢了晉綏根據地。1946年病逝於延安

生平

早年經歷

關向應是滿洲鑲白旗人,出身長白山瓜爾佳氏[1]。1922年,自當地伏見台商業學校畢業,進入一家日資印刷企業工作,不久與日本雇員發生矛盾,憤而辭職[2]。1924年4月在李震瀛介紹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5月隨李前往上海,進入上海大學讀書,並在中國國民黨第一區黨部從事秘密活動。同年12月,被派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3]。次年,經陳喬年介紹,在莫斯科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關向應主動要求回國,在上海工作。8月,前往濟南青島負責當地共青團活動。次年初回到上海。1927年四一二事變發生後,逃亡武漢七一五事變後,被派往河南,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4]

1928年,被調回上海,後前往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並擔任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書記[5]。1930年3月,關向應任中央軍委書記,主持軍事工作。同年冬,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調上海工作[6]。1931年4月在上海被捕,7月被營救出獄,前往湘鄂邊蘇區[7]

 
紅軍長征勝利後,紅二方面軍部分領導人合影,前排左起甘泗淇賀炳炎、關向應、王震李井泉朱瑞賀龍。後排左起張子意劉亞球廖漢生朱明陳伯鈞盧冬生

紅軍時期

1932年1月,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員、湘鄂西軍事委員會主席、紅三軍政委,同賀龍一起領導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建設和紅軍的發展。在這期間,關向應曾執行了肅反擴大化的路線[8]。1934年10月,紅三軍與紅六軍團會師,創建了湘鄂川黔蘇區[9]。11月,部隊攻入湖南,並建立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關向應任紅二軍團兼軍區副政治委員,先後參與指揮陳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園等戰鬥。1935年10月,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採用分進合擊進攻湘鄂川黔邊。11月,他與賀龍、任弼時等從湖南省桑植縣統一指揮紅二、六軍團突圍國軍封鎖,開始長征[10]

1936年2月,在黔西縣城參加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會議,決定兩軍團創建川滇黔邊根據地,之後與賀龍、任弼時率紅二、六軍團在烏蒙山區與國民革命軍周旋。7月2日,紅二、六軍團到達四川甘孜,與張國燾徐向前紅四方面軍會合[11]。紅二、六軍團及紅三十二軍組成紅二方面軍,關向應任紅二方面軍副政治委員兼紅二軍副政委[12],期間與張國燾作鬥爭[13]。10月,紅二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將台堡會師,長徵結束[14]。12月,關向應任紅二方面軍政委、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5]

抗日戰爭時期

 
1938年,組建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時,關向應、彭真聶榮臻三人合影

1937年8月22日,關向應出席洛川會議,隨後任命為中央軍委前方分會組成人員。25日,紅二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0師,關向應任政訓處主任[16],同賀龍率部參加抗日戰爭。10月,關向應率領工作團到晉西北地區開闢根據地[17]。1938年2月,與賀龍指揮晉西北七城戰役,收復七座縣城。1938年12月,與賀龍率120師主力開赴冀中,任冀中區總指揮部政治委員,參與指揮齊會陳莊等戰鬥[18]。1940年2月,關向應與賀龍率部回師晉綏。1940年11月起任晉西北軍區政治委員,參加指揮百團大戰[19]

1941年,關向應患有的肺結核病情惡化,被迫退職回延安休養。1942年,他擔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委員[20]。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當選中央委員。1946年7月21日,關向應在延安病逝。毛澤東為其題的輓詞是:「忠心耿耿,為黨為國,向應同志不死」。劉少奇廬山會議上則提到關向應在死前曾流著淚說:「彭總,你不要反對毛主席,鬧派別。我是快死的人了。」

家庭

關向應第一任妻子秦曼雲,1928年6月與關向應結婚,1929年回國之後相繼擔任團中央女工部、軍委秘書處機要秘書、共產國際代表聯絡處主任兼上海中央執行局總會計。二人有一子關拯,後下落不明[21]。秦曼雲於1934年被捕後投降(一說後經保釋出獄),後又說服中央上海中央局宣傳部長盛忠亮投降,後與其結婚。

關向應第二任妻子馬丹,1938年10月10日與關向應結婚。1940年5月,馬丹到興縣婦女救國會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廣東省民政廳辦公室主任、省旅遊局副局長[22]

參考文獻

  1. ^ 李林. 满族宗谱研究. 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6: 150. ISBN 7807221712. 
  2. ^ 王凌雲. 关向应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10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3. ^ 范濟國主編.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7: 83. ISBN 7-5351-0043-0. 
  4. ^ 周鴻、朱漢國 主編 (編). 中国二十世纪纪事本末 附卷·人物.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0: 197. ISBN 7-209-02403-4. 
  5. ^ 董志正編著. 旅大史话.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4: 232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6. ^ 李蓉,張延忠主編.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增订本.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 70. ISBN 978-7-5098-0330-1. 
  7. ^ 高翠蓮 (編). 戎马双星.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8: 159. ISBN 7507304671. 
  8. ^ 曹英. 中共选择了毛泽东. 華文出版社. 2013: 530. ISBN 978-7-5075-3944-8. 
  9. ^ 許福蘆. 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实.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6: 3. ISBN 7-5033-0801-X. 
  10. ^ 尹潞西,魏丹編. 《任弼时》. 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17. ISBN 7-220-01731-6. 
  11. ^ 中共汨羅縣委員會編;甘徵文,韓少功執筆. 《任弼时》. 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1979: 136. 
  12. ^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3: 145. 
  13. ^ 雷秀珍 編著. 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介绍.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1: 42. ISBN 978-7-300-01040-3. 
  14. ^ 陝西省志. 陝西人民出版社. : 184. 
  15.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0: 430. ISBN 978-7-80237-381-5. 
  16.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八路军·文献. 解放軍出版社. 1994: 19–20. ISBN 7-5065-2325-6. 
  17. ^ 魏國英等編著. 八路军将领故事集. 解放軍出版社. 2005: 314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18.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二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0: 129. ISBN 978-7-80237-381-5. 
  19. ^ 張明金、劉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 94. ISBN 978-7-5033-2252-5. 
  20. ^ 《賀龍傳》編寫組. 贺龙传.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7: 198. ISBN 978-7-80092-175-9. 
  21. ^ 关向应. 大連新聞網. 2010-10-25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8). 
  22. ^ 餘音. 关向应:从满族底层走出来的革命家. 和訊網. 2012-08-03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