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克林伯格

奧托·克林伯格(Otto Klineberg;1899年11月2日—1992年3月6日)是一個加拿大出生的心理學家,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巴黎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他在1930年代進行美國白人和黑人學生智力的研究工作,在1954年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中,他在德拉瓦州作為專家證人作證,最終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學校中的種族隔離非法。他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其他地方的工作,幫助在國際上推廣心理學。

奧托·克林伯格
出生1899年11月2日 編輯維基數據
魁北克市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92年3月6日 編輯維基數據 (92歲)
母校
職業心理學家、大學教師 編輯維基數據
雇主
獎項古根海姆獎、APA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ment of Psychology、Kurt Lewin Award 編輯維基數據

生平

奧托·克林伯格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市,在蒙特婁長大。他於1919年獲得麥吉爾大學學士學位,1920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25年獲得麥吉爾醫學學位,1927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留在哥倫比亞,擔任新成立的社會心理學系主任。在那裡,他受到了德國人類學家弗朗茨·博厄斯的影響,後者在哥倫比亞大學創建了文化人類學博士課程[1]

1929年,他開始研究非洲裔美國人和美洲原住民之間的心理差異,雖然在當時存在爭議,但這有助於糾正以前對種族自卑的看法。[1] 克林伯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族問題、少數民族、移民、國籍、和其他與文化和個性相關的主題上。[1] 1931年,他認為種族優越論沒有科學依據的觀點引起爭議[2]

1933年,他與塞爾瑪·金茨勒結婚,育有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克林伯格操多種語言,除了主要的羅曼語族語種外,還講英語、德語、漢語。[1]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克林伯格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科學的高級職務。他幫助建立了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和國際心理科學聯盟,在執行委員會任職(1951-1969年),擔任秘書長(1955-1960年)和主席(1960-1963年)。

1961年至1982年,他任教於巴黎大學,並領導國際集團間關係中心。1963年,克林伯格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17屆國際心理學大會擔任主席。他還是世界精神衛生聯合會、美洲心理學會、美國東部心理學會和社會問題心理研究學會會長。

1982年退休後,他住在曼哈頓,在紐約市立大學兼職,直到1990年。他在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1992年在貝塞斯達 (馬里蘭州)去世。

參考

  1. ^ 1.0 1.1 1.2 1.3 Rich, Grant. Pathfinders in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 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 2015: 121–129. ISBN 9781681231433. 
  2. ^ Lambert, Bruce. Otto Klineberg, Who Helped Win '54 Desegregation Case, Dies at 92. New York Times. March 10, 1992 [26 Octo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