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維西王朝

布維西王朝(Buyid dynasty,Buyids,波斯語آل بویهĀl-e Buye,也被用Buwaihids、Bowayhids、Buyahids、或Buyyids來表達)是945年至1055年間統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個王朝,由裡海南岸(吉蘭省)的德萊木人建立[1]。王朝名稱來自創建者布維西。是由從德萊木起源的什葉派伊朗王朝[2][3],加上這地區其他伊朗朝代的興起,布維西王朝統治的大約一個世紀,代表伊朗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時它被稱為「伊朗人中興」時期,這時期發生在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之後,是在阿拔斯王朝塞爾柱帝國統治時期之間的一段插曲。[4]

布維西王朝
آل بویِه
Āl-e Buye
934—1062
公元970年 布維西王朝的版圖
公元970年 布維西王朝的版圖
首都設拉子
法爾斯布維西,934–1062)
雷伊
吉巴爾英語Jibal布維西,943–1029)
巴格達
伊拉克布維西,945–1055)
常用語言
政府世襲君主制
埃米爾/沙阿 
• 934–949
伊馬德·道萊英語Imad al-Dawla(934-949)
• 1048–1062
阿布·曼蘇爾·富拉德·蘇通英語Abu Mansur Fulad Sutun
歷史 
• 建立
934
• 伊馬德·道萊英語Imad al-Dawla自立為埃米爾
934
• 阿杜德·道萊成為王朝最高統治者
979
• 終結
1062
前身
繼承
薩曼王朝
齊亞爾王朝
Banu Ilyas
加茲尼王朝
塞爾柱帝國
Kakuyids
Uqaylid dynasty
Marwanids
Shabankara
今屬於

布維西王朝由阿里·伊本·布維西英語Ali ibn Buya所建立,他在公元934年征服法爾斯,在設拉子建都。他的弟弟哈桑·伊本·布維西(Hasan ibn Buya)在公元930年代後期征服吉巴勒英語Jibal的部分地區,並在公元943年佔領了雷伊,在此建都。公元945年,阿里·伊本·布維西最小的弟弟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征服伊拉克,在巴格達建都。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獲得了穆儀茲·道萊(國力增強者)的榮譽稱號(laqab)。哥哥阿里·伊本·布維西的榮譽稱號是伊馬德·道萊(國家的支持者),哈桑·伊本·布維西的榮譽稱號則是魯肯·道萊(國家的支柱)。

由他們德萊木伊朗人的出身,布維西王朝自覺地恢復了伊朗薩珊王朝的象徵和習俗。[5]從「阿杜德·道萊(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之子,統治時期公元949年-983年)」開始,他們使用了古老的薩珊王朝的名稱「Shahanshah(شاهنشاه)」,即「萬王之王」。[6][7]

布維西王朝的領土在最大程度的時候,涵蓋今日大部分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以及阿曼阿聯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區。在公元10和11世紀,就在塞爾柱突厥人入侵之前,布維西王朝是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王朝。[8]阿杜德·道萊國王的領導下,它有段短暫的時期是中東最強大的王朝。[9]

起源

Būya(阿拉伯語 Buwayh)一詞是中古波斯語中的人名,以指小後綴ـویه結尾(中古波斯語-ōē,現代波斯語-ūyeh阿拉伯語-uwayh)。布維西氏族是來自德萊木(Daylam)的瑣羅亞斯德教信奉者Panah-Khusrow的後裔。他有一個兒子叫布維西(Buya),他是拉希詹的一名漁夫,[10],後來捨棄瑣羅亞斯德教,而皈依伊斯蘭教[11]:274布維西後來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叫艾哈邁德、阿里和哈桑,他們三兄弟在日後共同創立了布維西王朝。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布維西一族出自德萊木[11]:251–52[12][13][14][15][16][17][18]布維西王朝號稱他們的皇族血脈可追溯至薩珊王朝的第15任皇帝,巴赫拉姆五世[19]

歷史

崛起(公元934年-945年)

王朝的創建者阿里·伊本·布維西最初是在德萊木軍閥馬坎·伊本·卡奇英語Makan ibn Kaki麾下當兵,[20]但後來改而跟隨建立齊亞爾王朝伊朗人統治者馬爾達維英語Mardavij,而他本人也與吉蘭的統治王朝[21]建立關係,吉蘭與德萊木接壤。阿里·伊本·布維西的兩個弟弟,哈桑·伊本·布維西和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後來加入。公元932年,阿里·伊本·布維西被授予卡拉季的地方作為封地,因此能夠將其他的德萊木人招募進入自己的軍隊。但是,阿里·伊本·布維西的獨立行動讓馬爾達維有將之除去的計劃,但被他自己的維齊爾(宰相)向阿里·伊本·布維西洩漏。

三位兄弟兄弟帶著400名德萊木支持者隨後逃往法爾斯[22],在那裡他們設法控制了阿拉詹英語Arrajan。但是,布維西王朝族人和阿拔斯王朝將軍雅古特(Yaqut)不久就為控制法爾斯而爭鬥,布維西王朝族人最終獲得勝利。[23]這次的勝利為征服法爾斯的首府設拉子鋪下坦途。[24]

阿里·伊本·布維西還與法爾斯的地主們結盟,其中包括法桑賈斯家族英語Fasanjas family,該家族後來為布維西王朝提供了許多傑出的政治家。此外,阿里·伊本·布維西招募更多的士兵,其中包括加入騎兵部隊的突厥人。阿里·伊本·布維西隨後派他的弟弟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遠征克爾曼,但在俾路支人和卡夫人(Qafs)反抗後,被迫從那裡撤出。然而,馬爾達維試圖廢除在巴格達阿拔斯王朝,並重建一個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的伊朗帝國,不久他就從阿拔斯王朝手中奪德胡齊斯坦,並強迫阿里·伊本·布維西承認他為宗主國。[25]

對布維西族人來說,幸運的是馬爾達維在公元935年被刺殺,在齊亞爾王朝的領土上造成混亂,對這三位兄弟來說是一個完美的機會。阿里·伊本·布維西和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征服胡齊斯坦,哈桑·伊本·布維西佔領齊亞爾王朝首都伊斯法罕,並於公元943年佔領雷伊,在那兒建立自己的都城,從而征服整個吉巴勒英語Jibal地區。公元945年,艾哈邁德·伊本·布維西進入伊拉克,將阿拔斯王朝變為附庸,同時接受榮譽稱號穆儀茲·道萊(國力增強者),而阿里·伊本·布維西則被授予伊馬德·道萊(國家的支持者)的榮譽稱號,哈桑·伊本·布維西獲得魯肯·道萊(國家的支柱)的榮譽稱號。

國力的高峰和黃金時代(公元945年-983年)

接續布維西王朝征服的其他領土外,克爾曼(在公元967年),阿曼(在公元967年),賈茲拉英語Upper Mesopotamia(又稱上美索不達米亞,在公元979年),塔巴里斯坦(在公元980年)和戈爾甘(在公元981年)陸續被征服。然而此後,布維西王朝進入緩慢衰落時期,邦聯的各部逐漸瓦解,其統治下的地方王朝實際已經算是獨立。

衰敗和覆亡(公元983年–1,048年)

阿杜德·道萊之死被認為是布維西王朝衰落的起點;[26]阿杜德·道萊過世時,他的兒子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英語Abu Kalijar Marzuban人在巴格達,他首先對父親之死秘不發喪,以確保他的繼承順利,並避免內戰。當他公開宣布父親過世的消息,他被冠以「薩木薩木·道萊」的榮譽稱號。然而,阿杜德的另一個兒子,ShirdilAbu'l-Fawaris,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哥哥,挑戰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政權,導致內戰爆發。[27]同時,一位名叫Badh的馬瓦尼德英語Marwanid部族的頭目佔領迪亞巴克爾英語Diyabakr,並強迫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承認他是那個地區的附庸統治者。[27]此外,哈桑·伊本·布維西的兒子,穆阿亞德·道萊英語Mu'ayyad al-Dawla也在此期間去世,他由法赫爾·道萊英語Fakhr al-Dawla繼任,他在穆阿亞德·道萊時期的維齊爾(宰相)薩希卜·伊本·阿巴德英語Sahib ibn Abbad的襄助下,成為父親所遺留領土的統治者。阿杜德·道萊的另一個兒子Abu Tahir Firuzshah確立了自己作為巴斯拉的統治者,並冠上「迪亞·道萊」的稱號,而另一個兒子Abu'l-Husain Ahmad確立了自己作為胡齊斯坦的統治者,冠以"塔傑·道萊"的稱號。

Shirdil Abu'l-Fawaris(以擁有「舍萊弗·道萊」的稱號而為人知)迅速從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手中奪取阿曼,在公元983年,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突厥人軍隊發動叛亂,並離開伊拉克,前往法爾斯,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受到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的親戚齊亞爾·伊本·沙赫拉卡維英語Ziyar ibn Shahrakawayh的勸說而留在伊拉克。但是,伊拉克處於嚴峻的局勢中,發生了幾次叛亂,但他設法將這些叛亂壓制。最危險的一次叛亂是由阿斯法爾·伊本·庫爾達韋赫英語Asfar ibn Kurdawayh所發動,他試圖推阿布·納斯爾·菲魯茲·哈沙德英語Abu Nasr Firuz Kharshadh(以「伯哈義·道萊英語Baha al-Dawla」的稱號為後世所知)成為伊拉克的統治者。在同一時期,阿布·卡利雅爾·馬祖班也成功奪取巴斯拉胡齊斯坦,迫使他的兩個兄弟逃往法赫爾·道萊的領土。

連年內戰讓布維西王朝國勢江河日下,在10世紀末期,布維西王朝對東羅馬的戰爭開始逐漸失利,東羅馬軍隊甚至一度兵臨巴格達。在11世紀中葉,布維西王朝的領土逐漸落入加茲尼王朝塞爾柱突厥人手中。公元1029年,面對他的德萊木部隊在雷伊的叛變,馬季德·道萊英語Majd al-Dawla加茲尼的馬哈茂德請求援助。[28]馬哈茂德抵達後罷黜了他,代以加茲尼王朝的總督,結束了以雷伊為都的布維西王朝。[29][30]公元1055年,塞爾柱王朝創立者圖赫里勒·貝格征服巴格達,罷黜了最後一位的布維西王朝統治者。[31]像布維西王朝的做法一樣,塞爾柱人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留下,作個有名無實的統治者。[32]

政府

布維西王朝在伊拉克伊朗西部建立了一個聯邦。這個邦聯由三個埃米爾國組成——一個在法爾斯,以設拉子為都;第二個在吉巴勒英語Jibal,以雷伊為都,最後一個在伊拉克,以巴格達為都。在後期,有更多的埃米爾國形成。權力的繼承為世襲,父親將土地分割,分給兒子們。

布維西王朝統治者使用的頭銜是埃米爾,通常,其中一位埃米爾會被認為比其他的埃米爾更資深;這位資深的埃米爾將使用眾埃米爾之埃米爾的頭銜[7],即資深埃米爾的意思。儘管是布維西王朝的正式領導人,但他通常在自己個人的領地之外沒有任何重要的控制權。每個埃米爾都在自己的領土內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如上所述,一些更強大的酋長國使用了王中之王(沙漢沙)的薩珊王朝頭銜。此外,布維西王朝還使用了其他幾個頭銜,例如malik(「國王」)和malik al-muluk(「國王之王」)。布維西王朝領土也曾被其他家族的統治者(如馬瓦尼德英語Marwanid家族)的統治。

軍事

在布維西王朝初期,他們的軍隊主要由其德萊木的同鄉組成,他們主要是尚武,勇猛的農民出身,組成步兵。德萊木長久的軍事活動歷史可追溯到薩珊王朝時期,擔任僱傭軍到伊朗伊拉克甚至遠到埃及等地作戰。德萊木的軍人在戰鬥中通常會攜帶劍,盾和三支長矛。此外,他們還以其強大的盾牌陣而聞名,很難突破。[33]

但是,當布維西王朝的領土擴增時,他們開始招募突厥人加入他們的騎兵部隊,[24]這些突厥人在阿巴斯王朝的軍隊中也發揮了突出的作用。[34]布維西王朝的軍隊還有庫德人,他們與突厥人都是是遜尼派,而德萊木人則是什葉派穆斯林。但是,吉巴勒英語Jibal布維西王朝的軍隊主要由德萊木人組成。[35]德萊木人和突厥人經常爭吵,試圖讓自己成為軍隊中的主導力量。[36]為提供待遇給他們的士兵,布維西王朝的埃米爾經常透過分配伊克塔的方式,即從一個省獲得一定比例稅收收入的權利(契約代理人課稅英語tax farming),但也也經常使用實物配給的做法。[37]突厥人受到伊拉克的布維西王朝青睞,而德萊木人則在伊朗的布維西王朝受到青睞。[38]

宗教

布維西王朝跟當時的大多數德萊木人相同,是什葉派,被稱為十二伊瑪目派。然而,更有可能他們最初是宰德派[39][40]至於從宰德派轉變為十二伊瑪目派的原因,近代學者穆政·莫門英語Moojan Momen認為,由於布維西王朝的族人不是首位什葉派伊瑪目阿里的後裔,因此,宰德派會敦促他們從阿里的後裔族人中迎來一位伊瑪目。出於這個原因,布維西王朝傾向於十二伊瑪目派,後者信仰隱遁的伊瑪目(參考:穆罕默德·馬赫迪·蒙塔扎爾),這在政治上對他們更具吸引力。[39]

布維西王朝除非是在政治上有利的情況下,很少會嘗試對他們的臣民強迫灌輸某種宗教觀點。遜尼派阿拔斯王朝哈里發被布維西王朝保留,但他的一切世俗權力全被剝奪。[41]此外,為了防止什葉派遜尼派之間的緊張關係擴散到政府機構,布維西王朝的埃米爾偶爾會任命基督教徒,而不是什葉派遜尼派的穆斯林,來擔任高級職務。[42]

統治者

主要統治者

一般來說,統治法爾斯、吉巴勒英語Jibal(首府為雷伊)、伊拉克的三個埃米爾是布維西王朝較強大的統治者,有時一些君主會同時統治多個地區,但沒有一位布維西家族成員能同時統治這三個地區。

法爾斯

雷伊

伊拉克

次要統治者

分封兒子們統治一個地區,或是某一家族成員奪取一個地區建立統治的情況在布維西王朝並不少見,此處的列表不完整。

巴斯拉

哈馬丹

克爾曼

胡齊斯坦

參考

  1. ^ Iranica,Iranica: DEYLAMI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most successful actors in the Deylamite expansion were the Buyids. The ancestor of the house, Abū Šojāʿ Būya, was a fisherman from Līāhej, the later region of Lāhījān.
  2. ^ Grousset, René. The Empire of the Steppes: A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trans. Naomi Walfor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813506272. 
  3. ^ Felix, Wolfgang; Madelung, Wilferd. Deylamites. Encyclopaedia Iranica, VII/4: 342–347. [28 Nov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The most successful actors in the Deylamite expansion were the Buyids. The ancestor of the house, Abū Šojāʿ Būya, was a fisherman from Līāhej, the later region of Lāhījān.
  4. ^ Blair, Sheila. The Monumental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Islamic Iran and Transoxiana. Leiden: E.J. Brill. 1992. ISBN 978-90-04-09367-6. 
  5. ^ Goldschmidt, Arthur.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7.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2002: 87. ISBN 978-0813338859. 
  6. ^ Clawson, Patrick; Rubin, Michael, Eternal Iran: Continuity and Chaos, Middle East in Focus 1s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9, 2005, ISBN 978-1-4039-6276-8 
  7. ^ 7.0 7.1 Kabir, Mafizullah. The Buwayhid Dynasty of Baghdad, 334/946–447/1055. Calcutta: Iran Society. 1964. 
  8. ^ Wink, André. Al-Hind: The Making of the Indo-Islamic World, Vol. 2, Slave Kings and the Islamic Conquest 11th–13th Centuries.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ISBN 978-0391041745. hdl:2027/heb.03189.0001.001.  – 透過Questia  
  9. ^ Ch. Bürgel & R. Mottahedeh 1988,第265–269頁.
  10. ^ Felix, Wolfgang; Madelung, Wilferd. Deylamites. Encyclopaedia Iranica, VII/4: 342–347. [28 Nov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11. ^ 11.0 11.1 Busse, Heribert. Iran Under the Buyids. Frye, Richard N.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4: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ISBN 9780521200936 (英國英語). 
  12. ^ ʿAżod-Al-Dawla, Abū Šojāʾ Fannā Ḵosrow (936-83)伊朗百科全書
  13. ^ Buyids伊朗百科全書
  14. ^ Bosworth, Clifford Edmund. The New Islamic Dynasties: A Chronological and Genealogical Manua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4–155. ISBN 978-0231107143. 
  15. ^ Rypka, Jan. History of Iranian Literature. Springer. 2013 [2020-01-09]. ISBN 978-94-010-347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 page 146
  16. ^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6th to the 11th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2015 [2020-01-09]. ISBN 978-1-317-3763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 page 211
  17. ^ Houtsma, Martijn Theodoor (編). E.J. Brill's First Encyclopaedia of Islam, 1913–1936 Reprint. Leiden: E.J. Brill. 1993 [2020-01-09]. ISBN 978-90040979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18. ^ Karsh, Efraim. Islamic Imperialism: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2007 [2020-01-09]. ISBN 978-0-300-1226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19. ^ Alram, Michael. The Cultural Impact of Sasanian Persia along the Silk Road – Aspects of Continuity. E-Sasanika: 10. [2020-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The article uses Wahram Gūr for the king's name.
  20. ^ Nagel 1990,第578–586頁.
  21. ^ Kennedy 2004,第211頁.
  22. ^ Kennedy 2004,第212頁.
  23. ^ Bosworth 1975,第255頁.
  24. ^ 24.0 24.1 Kennedy 2004,第213頁.
  25. ^ Bosworth 1975,第256頁.
  26. ^ Kennedy 2004,第234頁.
  27. ^ 27.0 27.1 Bosworth 1975,第289頁.
  28.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53,59,234.
  29.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994-1040, 53,59,234.
  30. ^ The Political and Dynastic History of the Iranian World (A.D. 1000-1217), C.E. Bosworth,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V, ed. J. A. Boy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37.
  31. ^ André Wink, Al-Hind: The Making of the Indo-Islamic World, Vol. 2, (Brill, 2002), 9.  – 透過Questia  
  32. ^ Bernard Lewis, The Middle Eas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Last 2,000 Years, (New York: Scribner, 1995) p. 89.
  33. ^ Bosworth 1975,第251頁.
  34. ^ Sohar and the Daylamī interlude (356–443/967–1051), Valeria Fiorani Piacentini,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for Arabian Studies, Vol. 35, Papers from the thirty-eighth meeting of the Seminar for Arabian Studies held in London, 22–24 July 2004 (2005), 196.
  35. ^ Kennedy 2004,第244頁.
  36. ^ Busse, Heribert, Iran Under the Buyids, Frye, R. N.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4: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5, 298, 1975, ISBN 978-0-521-20093-6 
  37. ^ Sourdel-Thomine, J. "Buwayhids."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ume I. New Ed. Leiden: E. J. Brill, 1960. p. 1353.
  38. ^ Bosworth 1975,第252頁.
  39. ^ 39.0 39.1 Momen, Moojan, An Introduction to Shi'i Islam, Yale University Press: 75–76, 1985, ISBN 978-0-300-03531-5 
  40. ^ Berkey, Jonathan. The Formation of Islam: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he Near East, 600-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20-01-09]. ISBN 978-0-521-5881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6). , p. 135
  41. ^ Abbasids, Bernard Lewis,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Vol. I, ed. H. A. R. Gibb, J. H. Kramers, E. Levi-Provencal, J. Schacht, (E.J. Brill, 1986), 19.
  42. ^ Heribert, pp. 287-8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