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蹤拳又名迷宗拳迷蹤藝練手拳等別稱。原名燕青拳。傳說是水泊梁山的浪子燕青根據「燕青十八翻」創立,又有說是因為該套拳法源於河北的燕州和山東的青州一帶,故名燕青拳。因來源不明,故又被稱為「迷宗拳」,又因為拳法奇特,又名「迷蹤拳」,後被郭於翔所發揚光大。 [1]但這些說法都無法確定其可靠來源。還有人說,迷宗拳本為霍元甲所創的迷蹤拳或迷蹤藝,直到1981年拍攝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的時候,才被編導根據電視情節而改名為「迷蹤拳」。[2]

迷蹤拳的身法輕靈,拳快步鬆,上三路占七分,下三路占三分,霍家迷蹤拳是各家武術套路的綜合,由於霍元甲對各家武術種類的了解才能融會灌通這套重實戰的拳法。

迷蹤拳其中一個套路迷蹤長拳,動作緩慢輕鬆,呼吸自然,有不少人誤以為是太極拳

關於拳法的來源説法不一,有以下幾種傳説:一,有人認爲最早為達摩所創;二,唐代少林寺僧外出至一高山,見到一種猿狀動物相鬥,遂得到啟發,後造此拳遂名為猊猔拳。 圍繞著秘宗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説,拳法的名稱也因之眾說不一,如「燕青拳」、「秘宗拳」、「迷蹤藝」、「猊拳」等等;三,最早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燒火僧緊那羅王"所創。相傳,他原不在少林寺出家,他遊遍天下訪遍名師。後來少林當了一名燒火僧,他頭不剃,臉不洗,穿破僧衣, 目的為掩蓋起真面目。元朝時紅巾軍攻打少林寺,眾僧不能抵抗,緊那羅王手持一條鐵棍打退百萬紅巾之兵,後借燕青為名創燕青門,其有一師姐(為道姑),練秘宗拳,故稱"一路秘宗。二路燕青。燕青秘宗不分家

流派

  • 陳善派
  • 霍家派
  • 張耀庭派
  • 葉雨亭派(迷蹤羅漢)

相關鏈接

參考

  1. ^ [1][永久失效連結]
  2. ^ 存档副本. [2006-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