鵟號巡洋艦
鵟號[註 1](德語:SMS Bussard[註 2])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艦[註 3]。它是同名船級的首艦,同級還有另外五艘艦。該艦自1888年開始鋪設龍骨,至1890年1月下水並於同年10月交付使用。鵟號是專為執行海外任務而設計,裝備有八門105公釐口徑的主炮,航速可達15.5節(28.7公里每小時)。
鵟號於1890年代在雪梨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鵟號 |
艦名出處 | 鵟 |
建造方 | 但澤帝國船廠 |
鋪設龍骨 | 1888年8月 |
下水日期 | 1890年1月23日 |
入役日期 | 1890年10月7日 |
結局 | 1913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鵟級 |
船型 | 四等巡洋艦(小巡洋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82.6公尺 |
型寬 | 12.5公尺 |
吃水 | 4.45公尺 |
動力輸出 | 2,800 PS(2,800 ihp)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15.5節 |
續航力 | 2990海里以9節 |
乘員 | 9名軍官、152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鵟號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過,先是於1890年代中期被編入東亞分艦隊,繼而於20世紀的頭十年被派駐德屬東非。它的役期相對平和;其唯一參與的重大行動是1894年駐紮在亞洲期間曾協助鎮壓了薩摩亞當地的叛亂。1910年,該艦回到德國,在本土僅繼續服役了兩年,便於1912年10月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至次年在漢堡拆解報廢。
設計
隨著1871年後德意志帝國的經濟擴張,帝國海軍有必要將軍艦常駐在海外殖民地,以保護德國公民在當地的權益。由於船員宿營空間的侷促和低適航性,既有的炮艦並非合適的艦種。它們的武器裝備也被視為過於薄弱。相反,所需船具應具有較大的排水量並通過輪機驅動,以使它們能夠監控大片海域。這類艦隻還應繼續配備適當的風帆索具,以便在長途航行中節省煤炭。這些要求在1886-1887財年獲得撥款的兩艘燕子級巡洋艦得到落實,它們為更大的鵟級奠定了基礎。[5][3]
鵟號的船體採用橫向鋼框架構造,並有一直延伸至上甲板的黃松外板,表面再覆裹一層蒙次合金以保護木材免受船蛆的侵害。艦隻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9.62公尺和82.6公尺,有12.5公尺的舷寬以及4.45公尺的前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1559噸,滿載時則可達1868噸。推進裝置由兩台臥式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組成,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公尺的三葉螺旋槳。蒸汽由四台燃煤圓柱形火管鍋爐提供,它們通過管道匯入一具單座煙囪。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2,800匹公制馬力(2,100千瓦特),設計航速15.5節(28.7公里每小時),並能夠以9節(1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990海里(5,540公里)。艦隻最初配備有一套總表面積為856平方公尺的輔助用前桅橫帆三桅式索具;但在1899-1900年改裝為雙桅縱帆樣式(約600平方公尺)過程中,主桅被拆除,後桅僅保留了一副不帶斜桁索具的三角帆。其標準船員編制為9名軍官及152名水兵。[6]
該艦的主炮由八門單座安裝的105公釐35倍徑箍炮組成,共配備800發彈藥。它們的射程為8200公尺。其中兩門並排放置在艏樓,四門分居兩邊舷側:一對在舷外平台上、一對在炮眼內,最後兩門則並排安裝在後甲板。副炮則由五門37公釐轉膛炮組成,用於防禦魚雷艇。此外,艦隻還配備有兩具350公釐魚雷發射管和5枚魚雷,均安裝在甲板上。[6][7]
服役歷史
鵟號是以「C號四等巡洋艦」(Kreuzer IV. Classe C)作為合同代號,於1888年8月在但澤的帝國船廠開建。它於1890年1月23日下水;隨後的舾裝工作進展迅速,使這艘新巡洋艦於1890年10月7日便已準備好交付帝國艦隊使用。此後,它便被部署至德意志帝國的海外駐地。[6]在運用生涯的早期階段,鵟號曾跟隨東亞分艦隊在東亞基地服役。1892年5月在奧克蘭完成大修後,該艦奉命前往新幾內亞的威廉皇帝領,連同政府專員和部分當地警察部隊一起對巴布亞人進行了懲罰性討伐——這是由於在1891年夏天,他們在哈茨費爾德港殺害了三名德國傳教士和當地工人。[8]1893年7月,鵟號與姊妹艦隼號協助鎮壓了在薩摩亞由馬塔阿法·尤瑟福領導的當地叛亂。英國的老式護衛艦庫拉索號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這三艘艦於7月7日炮擊了叛軍陣地,迫使對方投降。馬塔阿法被帶往首都阿皮亞,而鵟號則留在後方,以確保對其支持者解除武裝。[9]
1898年,鵟號返回德國,於3月抵達易北河。在回程途中,它還為柏林動物園帶回了幾隻熱帶鳥類。[10]抵埗後,該艦便進入但澤帝國船廠的旱塢接受重建。其三桅式索具由此被替換為雙桅縱帆樣式,並獲得了一個全新、更大的司令塔建築。工程於1900年完結,鵟號隨即重返服役。[11]為了應對同年早些時候在中國爆發的義和團運動,它被派往增援東亞分艦隊。[12]8月6日,在前往中國的途中,由於窨井襯墊破裂,鵟號的鍋爐艙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水兵死亡,另有3人重傷。[13]抵達中國後,該艦夥同其姊妹艦海雕號和禿鷲號一起攻擊了大沽口炮台。其船員在戰鬥過程中沒有傷亡。[12]
1904年,鵟號與燕子號巡洋艦一同被部署至德屬東非的東非基地。當時在非洲的德國軍艦隻有炮艦蒼鷹號和狼號;但這兩艘艦都駐紮在德屬西非。[14]鵟號於1904年4月26日離開青島,至6月30日抵達三蘭港,彼時燕子號已被其姊妹艦雀鷹號取代。[15]而在去程途中,鵟號的船員已在科倫坡被從不萊梅哈芬搭乘郵輪美因號(Main)而來的輪替班組所取代。輪替船員中包括繼任艦長、海軍上尉奧托·巴克以及漢斯·帕舍,後者開始在鵟號擔任導航官,為期兩年。[16]
鵟號參與了對馬及馬及叛亂的鎮壓。1905年7月末,魯菲吉河南岸的薩曼加地區發生大規模騷亂,起義爆發。德國殖民政府於8月1日知悉事件。時值德屬西南非洲爆發赫雷羅人和納馬人起義(1904-1907年),為了避免德屬東非南部再次爆發衝突,總督古斯塔夫·阿道夫·馮·葛岑要求國家海軍辦公室立即通過帝國海軍提供支援,以便迅速將部隊部署至叛亂區。8月3日傍晚,鵟號搭載著時任防務部隊總司令的庫爾特·約翰內斯少校、4名軍官和2名士官,連同120名非洲土著兵和搬運工啟航。在隨後幾天裡,海軍和防務部隊的幾個分遣隊從鵟號登陸各海岸,以保護岸防基地並與叛亂分子作戰。其中,由帕舍率領的分遣隊曾分別在基盧瓦基溫傑、莫霍羅和薩曼加等地參與戰鬥。[17]
在叛亂初期直至大約1905年9月底,鵟號是帝國海軍中唯一一艘支援東非殖民政府和防務部隊行動的軍艦。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對向叛亂地區運送部隊和物資的需求自然增長,因此批准了從青島調配海雕號和忒提斯號小巡洋艦。到1908年,雀鷹號被轉移至德屬西非,海雕號則接替了它的位置。[18]鵟號一直留在非洲,直至1910年,其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回到德國。它在國內僅服役了很短一段時間,便於1912年10月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至次年在漢堡拆解報廢。[6]
注釋
腳註
引用
- ^ 葉本度,第362頁.
- ^ 日本海人社,第24頁.
- ^ 3.0 3.1 Sondhaus,第166–167頁.
- ^ 日本海人社,第128頁.
- ^ Nottelmann,第102–103頁.
- ^ 6.0 6.1 6.2 6.3 Gröner,第97頁.
- ^ Lyon,第25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9頁.
- ^ Clowes et al.,第414頁.
- ^ Krämer,第505頁.
- ^ Gröner,第97–98頁.
- ^ 12.0 12.1 Sundries,第547頁.
- ^ Phelps,第175頁.
- ^ Lange,第27頁.
- ^ Buchholz.
參考資料
- 葉本度 (編). 《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600-8943-0.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Clowes, William Laird; Markham, Clements; Mahan, Alfred Thayer; Wilson, Herbert Wrigley & Roosevelt, Theodore. The Royal Navy: A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Death of Queen Victoria VII.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903. OCLC 1296915.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Krämer, Augustine. The Samoa Islands: Material Culture I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ISBN 978-0-8248-1634-6.
- Lange, Werner. Hans Paasche: Militant Pacifist in Imperial Germany. Victoria: Trafford. 2005. ISBN 978-1-4120-5246-7.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December 1901, XLV: 1496–1510.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109418906.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June 1904, XLVIII: 1071–1081.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409418368.
-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June 1908, LII (363): 704–715. ISSN 0035-9289. OCLC 723657282. doi:10.1080/03071840809418822.
- Nottelmann, Di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uiser in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Jordan, John (編). Warship 2020. Oxford: Osprey. 2020: 102–118. ISBN 978-1-4728-4071-4.
- Phelps, Harry. Notes on Ships and Torpedo Boats. General Information Series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1, XX: 9–182.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Sundries. The United Service Magazine (London: William Clowes & Sons). 1902, XXV: 545–550.
- Buchholz, Bernhard. Erlebnisse des Maschinisten Otto Gehring von SMS „Bussard“ während des Maji-Maji-Aufstandes in Deutsch-Ostafrika (PDF). Traditionsverband.de. [2022-1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