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英語:Time 100: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of the Century)是在1999年時,美國雜誌《時代》评选的20世紀100位重要人物。整個列表共分成「領袖與革命家」、「科學家與思想家」、「創業家與巨擘」、「藝術家與演藝人」和「英雄與時代象徵」五大類組,每一個類組又挑選出20名成員。

1999年12月31日,《時代》雜誌為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專文,將其列為20世紀風雲人物;另外印度國民大會黨領導人聖雄甘地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則被列為風雲人物亞軍,同樣也有專文報導。

在全部100名影響20世紀的重要人物中,包括美國企業家比爾·蓋茲、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南非反種族隔離革命家納爾遜·曼德拉和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溫芙蕾,則在後來2004年開始舉辦的年度時代百大人物評選中亦有上榜,溫芙蕾更是時代百大人物排行榜中上榜次數最多的人物。

歷史

評選與發表

1998年2月1日,在越南河內市召開的研討會上,首次就提出20世紀重要人物列表有所討論。之後評選者轉而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討論人選問題,參與辯論的成員包括有前《CBS晚間新聞》主播丹·拉瑟、歷史學家多莉絲·基恩斯·古德溫英语Doris Kearns Goodwin、前紐約州州長馬里奧·科莫史丹佛大學教務長康朵麗莎·萊斯、發行人歐文·克里斯托英语Irving Kristol、及《時代》雜誌執行總編沃爾特·艾薩克森。1999年6月14日時,隨著「英雄與時代象徵」特刊發表後,全部「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名單都已經公布。

1999年12月31日,《時代》雜誌在新發行的一期中,從選出的100人中做出決定,將猶太裔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列為20世紀風雲人物,亞軍分別為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聖雄甘地和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當時《時代》雜誌的封面設計,則是使用美國肖像攝影師非力普·哈斯曼英语Philippe Halsman在1947年為愛因斯坦拍攝的著名照片。照片拍攝當時,愛因斯坦正向哈斯曼提到自己因為向富蘭克林·羅斯福致信,造成相對論等理論成為美國發展原子彈的基礎;而在愛因斯坦對此感到難過時,哈斯曼便將其表情拍攝下來。

風雲人物

《時代》雜誌之所以最後選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為20世紀風雲人物,是因為在以科學為主導的20世紀中,他是最為傑出的科學家。《時代》雜誌編輯認為,20世紀「最值得記住的是它的科學和技術」,並表示愛因斯坦「作為所有科學家的象徵——如海森堡、波耳、理察·費曼和以他為基礎工作的人們」[1]。不過在另一方面,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猶太人大屠殺的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是否因其對於20世紀的影響而該被列為世紀風雲人物,也一度引起討論。相對地,《時代》雜誌挑選人物的明確標準,僅有對於20世紀影響力最大者,而不論結果好壞。

為此,散文家南希·吉布斯英语Nancy Gibbs在1999年12月31日發行的《時代》雜誌中,發表文章《必要之惡?》(The Necessary Evil?)回答這一問題。在文章中,她認為希特勒「只是在一長排凶狠人物中最近的一名,而這源頭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之前。唯一的區別是技術:希特勒從事的駭人大屠殺其所有效率都源自於現代工業已經完善。」之後她則是反問提到:「邪惡可能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一個誘人的想法,但它是否比天賦、創造力、勇氣和寬容還要來得強大?[2]

人物

領袖與革命家

科學家與思想家

創業家與巨擘

藝術家與演藝人

英雄與時代象徵

之後

未獲選者

 
常被稱作「搖滾樂之王」的艾維斯·普里斯萊沒有入選「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而引來部分批評。

在《時代》雜誌提出「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後,亦遭到部分批評。其中部分人士認為,所提出的名單過於美國化,而不認為這份排名具有代表性。對此,《時代》雜誌編輯回應批評表示:

另外在特定人物的選擇部分,也引起爭議性。特別是著名的美國搖滾樂歌手艾維斯·普里斯萊,並沒有被列入「藝術家與演藝人」類組中,很快就引起種種討論。對此,布魯斯·漢迪(Bruce Handy)發表文章回覆說:「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於搖滾樂來說創新的東西是,詞曲作家在唱自己作品時能夠即時表達整個概念。由於艾維斯不曾寫過他自己的內容,不像披頭四樂團、巴布·狄倫或者是羅伯·強生等被列入的人一樣。也許這樣是在攻擊他……我認為披頭四樂團所推進的影響還要更多。[3]

人選批評

 
紐約市長的魯迪·朱利安尼曾批評將查理·盧西安諾列為「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

對於著名電視連續劇《辛普森家庭》虛構角色霸子·辛普森,得以獲選「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的疑問,漢迪則同意《時代》雜誌的決定,並表表示:

另外對於「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中,以「將黑手黨組織現代化,把其塑造成一個流專注於灰色地帶流暢運作的國家犯罪集團」為由,而把美國黑手黨領導人查理·盧西安諾列為「創業家與巨擘」,同樣也遭到批評。時任紐約市長的魯迪·朱利安尼,便批評《時代》雜誌將美國黑手黨「浪漫化」,並表示:「認為它將黑手黨文明化的觀點極為荒謬,他為了得到他的位置而選擇殺害對方,然後他授權成千上百次的謀殺進行。」

其他還有像義大利裔美國籍皇后學院教授菲利普·卡尼斯查羅(Philip Cannistraro),對於這項選擇感到「憤怒」;慈善團體費利紐約州副主席湯瑪斯·維塔英语Thomas Vitale則批評,《時代》雜誌針對義大利裔美國人「延續神話」。對此,《時代》雜誌商業編輯比爾·薩波裏托(Bill Saporito)解釋選擇盧西安諾的原因,是由於他是「一名邪惡的天才」,並對於地下經濟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他並提到:「我們不是出來幫那些人炫耀,而是說出這些影響了我們生活的人……每一件從成衣商圈拿到的商品,都已經有犯罪組織在這裡收取一點點額外的費用。[4]

百大人物

2004年,《時代》雜誌開始提出年度時代百大人物評選後,在「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中獲選的20世紀最具影響力人物,則僅有4人持續列入排名,分別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前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和美國主持人歐普拉·溫芙蕾。比爾·蓋茲在20世紀時,由於對於電腦發展帶來的影響而獲選「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到了21世紀後,他則因為在慈善事業的影響力,再度獲選時代百大人物。若望·保祿二世則是在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瓦解時,因為其發揮的作用而獲選「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到了21世紀後,則是因為領導羅馬天主教會進入現代化,而獲選時代百大人物。

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在20世紀宣告結束後,納爾遜·曼德拉因其扮演的角色,獲選為「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到了21世紀後,他則因為被視為寬恕的象徵,再度獲選時代百大人物。另外曾經入選「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和8次時代百大人物的歐普拉·溫芙蕾,在20世紀創造更為親密的媒體報導方式,創造所謂的人物自白文化[5];他並成功讓美國主持人菲爾·唐納修首創的熱血談話節目英语Tabloid talk show能夠普及及進一步改良,另外也讓LGBT族群進入主流市場[6]。到了21世紀時,她則藉由創辦讀書俱樂部讓社會大眾能夠接觸文學,而被視為能鼓舞人心且最具影響力的榜樣,她之後也幫助英语Oprah Winfrey's endorsement of Barack Obama美國首位非裔總統候選人巴拉克·歐巴馬參選美國總統[7]

參見

註釋

  1. ^ 照片为奥维尔·莱特(左侧)和威尔伯·莱特(右侧)
  2. ^ 照片为瑪麗·李奇(左侧)和路易斯·李奇(右侧)
  3. ^ 照片為弗朗西斯·克里克(右側)和詹姆斯·杜威·沃森(左側)。
  4. ^ 照片為理查·羅傑斯(左側)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右側)。
  5. ^ 照片為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乔治·哈里森(從左至右)。
  6. ^ 照片為羅伯特·弗朗西斯·甘迺迪愛德華·甘迺迪約翰·甘迺迪(從左至右)
  7. ^ 艾德蒙·希拉里(左側)和丹增諾蓋(右側)在完成珠穆朗玛峰首登后合影。
  8. ^ 照片為1968年時越南美湫市一處燃燒中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基地,前面是手持90毫米M67無後座力砲,隸屬於美國第9步兵師第47步兵團第3營C連的一等兵雷蒙德·倫姆巴(Raymond Rumpa)。

參考資料

  1. ^ Einstein as Person of the Century (or Not?). AIP History Newsletter. 2000年 [2014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日) (英语). 
  2. ^ 南希·吉布斯英语Nancy Gibbs. The Necessary Evil?. 《時代》. 1999年12月31日 [2014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3日) (英语). 
  3. ^ 3.0 3.1 布魯斯·漢迪(Bruce Handy). Q&A: TIME Writer Bruce Handy. 《時代》. 1998年6月4日 [2014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1日) (英语). 
  4. ^ Michael Finnegan. IT'S NO TIME TO LAUD LUCIANO, SAYS RUDY. 《紐約每日新聞》. 1998年12月1日 [2014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1日) (英语). 
  5. ^ 黛柏拉·泰南英语Deborah Tannen. Oprah Winfrey. 美國紐約: 《時代》. 1998年6月8日 (英语). 
  6. ^ Joshua Gamson. An interview with Joshua Gamson.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2000年 [2014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21日) (英语). 
  7. ^ 史蒂芬·列維特. So Much for One Person, One Vote. 《紐約時報》. 2008年8月6日 (英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