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林業局森林鐵路

興隆林業局森林鐵路,也稱「烏隆森林鐵路」,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通河縣烏鴉泡鎮巴彥縣興隆鎮。全長514.17公里,其中主幹線長188.14公里,現存主幹線長146.5公里,為單線非電氣化窄軌鐵路。

興隆林業局森林鐵路
概覽
營運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技術數據
營運長度514.17千米
正線數目單線鐵路
軌距762毫米
營運資訊
營運者興隆林業局

隨着木材商品性採伐的全面停止,運輸木材的任務已經成為歷史,但興隆雞冠山林業局保存完整的森鐵線路、蒸汽機車、設備廠房以及森林鐵路運輸的整套架構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不可多得的反映森林工業文化的寶貴資源。將雞冠山森林工業遺址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在一起,藉助旅遊推動興隆林區文化品位提升,對助推興隆林區轉型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歷史

興隆雞冠山林業局(原通河林業局)1948年建局[1]

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三師600餘名官兵轉業,來到興隆雞冠山林業局[2]。4月,國家林業部工程公司第六工程隊及林業三師轉業官兵開始修建森林窄軌鐵路,歷時12年,興隆至烏鴉泡全線通車,幹線全長188.14公里,支岔線、專用線總長度為541.17公里,途徑24個站點、9個林場所、5個鄉鎮、72個村屯,橫跨巴彥木蘭通河三縣[1]。小火車鐵軌寬762毫米,每根鐵軌長十米,每公里不足200根,每米有3根枕木

1969年7月24日、25日南部降雨153.7毫米,森林鐵路部分沖毀,5處國家糧庫受到威脅,淹死3人,沖毀攔河壩6處、公路橋5座、鄉道橋150座,26個生產隊屯內進水。房屋倒塌39間,搬家534戶,有140萬斤貯備糧被水浸泡[3]

2000年,興隆雞冠山林業局森林蒸汽小火車旅遊線路開通,吸引了來自省內外各界遊客前來乘坐觀光[2]

2002年,中央電視台《見證》欄目攝製組三次來到興隆雞冠山林業局,專題拍攝電視紀錄片《穿越森林的鐵路》,在五集專題片中,有兩集內容專題反映興隆局小火車的建設歷史[4]

2014年,興隆雞冠山林業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5],作為過去的木材生產大局,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成為必然,興隆林業局經過多方論證,確立了「天保育林、轉型發展、產業強局、項目富民」的16字發展方針。同年4月,興隆林業局職工轉崗暨「興隆號」旅遊專列掛牌儀式在興隆局舉行,興隆雞冠山林業局森林蒸汽火車旅遊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

2016年8月,興隆雞冠山林業局邀請跨界藝術家孔寧、著名藝術家吳迪、中國著名攝影家郭柏林、旅遊與攝影雜誌社社長馬如營、北大繁星詩社社長李曉雯召開座談會,確立了建設「中國·興隆雞冠山小火車國際藝術區」的轉型發展思路[2]

興隆雞冠山小火車國際藝術區的建設,將通過製造內燃式「蒸汽機車」,製造各類車廂,使森林小火車重燃新活力,實現「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發展目標。通過維修線路,枕木眾籌等方式,讓這條世界最長的森林窄軌鐵路實現全線暢通。打造鐵路沿線雞冠山百里畫廊,將「世界最長的森林窄軌鐵路」規劃為2段,以局址為起點,80公里前以廣闊的玉米稻田、麥浪為基調打造田園畫廊,80公里後以森林景觀為基調,打造林海畫卷[2]

使用車輛

牽引機車為石家莊機車製作廠生產的28噸蒸汽機車,最高時速達35公里,常速25公里,載水5.2噸,載煤2.7噸,車內設正、副司機各一名,司爐二人,在一定的時間清爐加水,各地站點設有給水站。現仍保存完好,其最開始在木材運輸工作中可牽引森鐵台車運輸木材,後牽引客貨混合列車運送旅客和運輸貨物,目前作觀光用途[3]

客車由齊齊哈爾紅星車輛廠製造。

相關路線

1984年9月,興隆鎮至老黑山專用線通車,全線長44.17公里(正線38.8公里,岔線2.52公里,站內側線2.85公里),用以運輸石灰石末巴彥開墾之初,即有人在山中設窯燒灰,開採利用[3]

參考資料

  1. ^ 1.0 1.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兴安岭森林火车变身旅游专线. 2014-04-15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2. ^ 2.0 2.1 2.2 2.3 2.4 年代留下的脚印,兴隆鸡冠山伐木工人的交通工具森林蒸汽小火车. ishare.ifeng.com.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中文). 
  3. ^ 3.0 3.1 3.2 巴彦县志(一)_哈尔滨史志网. www.hrbswszyjs.org.cn.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4. ^ CCTV-国家地理-穿越森林的铁路. www.cctv.com.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5. ^ 兴安岭森林火车 变身旅游专线-文摘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