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夾雜

中英夾雜,又稱中英混雜中英相雜英漢夾雜[1]中英文夾雜,是一種語碼混用現象,指在漢語口語中文書面語中,夾雜英語單詞短語或個別短句的現象[2]

各地情況

香港,中英夾雜是常見現象,文詞較佳者甚至被稱為新三及第文體[3]。作為對比,很多外語也有相雜的現象,在特定的環境或政治狀況下,更會形成皮欽語

這種現象在曾經同樣受英國殖民統治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亦有出現,當地華語亦有來自馬來語印度語言等的詞彙。

評論

張艷玲《說「中英夾雜」》一文認為,中英夾雜作為一種語碼混用現象,產生於開放的社會環境,英語作為全世界範圍內的強勢語言,被夾雜在漢語運用中不足為奇;文學作品中常被作家用來刻畫帶有「洋」味的人物形象[2]

參見

參考

  1. ^ 田行宇. 汉语口语中的英汉夹杂现象与自我认同研究. 北京工業大學. 2012. 
  2. ^ 2.0 2.1 張艷玲. 说"中英夹杂". 湖北社會科學. 2009, (8): 124–126. doi:10.3969/j.issn.1003-8477.2009.08.034. 
  3. ^ 琴台客聚:為三及第辯. [201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