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英語: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主要关注有机化学的专业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直属正局级单位,其前身为1928年正式创立于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将上海有机化学所定位为卓越创新中心[4]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立时间1928年
研究方向化学
负责人唐勇
预算127,962.49万元(2023年)[1][2][3]
人数865
所有方中国科学院
曾用名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
详细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345号
网址官方主页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5],正高级科技人员86人,副高级科技人员144人[6]

历史

1927年11月20日,蔡元培主持召开中央研究院筹备会议[7],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并决定优先筹备设立理化实业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机构[8]。理化实业研究所分为物理组、化学组和工程组,主要关注基础科学研究,但也包括实用的工程学[9]。1928年6月9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务会议在上海召开,蔡元培宣布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10]。院务会议之后不到一个月,理化实业研究所筹备工作即宣告完成。事实上,理化实业研究所正式成立之时就分为物理、化学和工程三个研究所,由王璡出任化学研究所所长[11]。起初三个研究所合设于上海市霞飞路899号办公,后又一同搬至白利南路理工实验馆。抗日战争期间,化学研究所先后迁往昆明重庆[12]。1946年,化学研究所返回上海迁入岳阳路320号开展工作[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开始接收并改组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50年5月,由原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原北平研究院化学所与药物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14],是中国科学院最初的15个研究所之一。1952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有机化学组调入[15][16]。1953年,药物研究室调出,组建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956年,王葆仁领导的高分子化学组和钱人元领导的高分子物理组调出参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7],成为那里的主要部分[18]

1968年,有机所划归国防科委,改名“国防科委十六研究院第十研究所”。1970年,研究所复归科学院,定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9]

研究领域

研究所设有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调控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20]。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有《化学学报》和《有机化学》[21]

研究成果

2000年以来研究所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列表(第一完成单位)
年度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链接
2002 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6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7 一些氨基酸衍生物的反应、合成及性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 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剂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 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 基于边臂策略的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3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6 高效不对称碳-碳键构筑若干新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7 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新策略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9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历任所长

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28年-1949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950年-)[36]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23年部门预算 (PDF).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23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1-05) (中文). 上海有机所2023年收支总预算127,962.49万元。 
  2.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22年部门预算 (PDF).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22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1-05) (中文). 上海有机所2022年收支总预算112,237.77万元。 
  3.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21年部门预算 (PDF).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21 [2021-0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11) (中文). 上海有机所2021年初部门预算总额76,352.55万元。 
  4. ^ 中国科学院 “四类机构”. 中国科学院.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中文). 
  5.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17-02-13 [2019-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中文). 
  6. ^ 黄智静; 蔡正骏.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 编. 中国科学院年鉴(2019). 科学出版社. 2019 [2020-01-27]. ISBN 978-703-062-57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中文). 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44人 
  7. ^ 陶, 英慧. 蔡元培與中央研究院 (一九二七~一九四〇) (PDF).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78, (7)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7) (中文). 十月,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根据此条,着手筹备中研院,聘请学术界人士王希同、胡刚复、王璡、王世杰、周览(鲠生)等三十人,于十一月二十日召开中研院筹备会及各专门委员会联合成立大会,讨论该院组织大纲及筹备会进行方法。 
  8. ^ 追求卓越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卷一 任重道远 全院篇 (PDF). 中央研究院. 2008 [2019-03-24]. ISBN 978-98601447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4) (中文). 蔡元培、杨杏佛和其他筹备委员都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包括以下领域:(1)数学;(2)天文学与气象学;(3)物理学;(4)化学;(5)地质学与地理学;(6)生物科学;(7)人类学与考古学;(8)社会科学;(9)工程学;(10)农林学;(11)医学。但是限于经费,只能择要筹设研究机构。1927年年底,蔡元培和杨杏佛开始筹备理化实业研究所、地质调查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观象台四个研究机构。 
  9. ^ 追求卓越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卷一 任重道远 全院篇 (PDF). 中央研究院. 2008 [2019-03-24]. ISBN 978-98601447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4) (中文). 理化实业研究所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但也包括实用的工程学,筹备委员在电学领域有王季同、温毓庆、李熙谋、张廷金等4人,化学领域有曾昭抡、赵燏黄、宋梧生、陈世璋、张乃燕、曹梁厦和吴承洛等7人,物理领域有丁燮林、颜任光和胡刚复3人,在工程学领域有周仁1人。 
  10. ^ 追求卓越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卷一 任重道远 全院篇 (PDF). 中央研究院. 2008 [2019-03-24]. ISBN 978-98601447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年3月24日) (中文). 有了五个研究机构以后,蔡元培和杨杏佛在1928年6月9日假上海东亚酒楼召开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次院务会议,出席者有天文研究所所长高鲁、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社会科学学者陶孟和、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和研究员徐渊摩、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端六和研究员周鲠生、理化实业研究所所长丁燮林(又名西林,伯明罕大学硕士)和研究员王季同以及宋梧生。在这第一次院务会议上,蔡元培宣布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将以「Academia Sinica」为名走向全世界。 
  11. ^ 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 中华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 国立中央研究院. 1948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2) (中文). 
  12. ^ 追求卓越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卷二 任重道远 所(处)中心篇 (PDF). 中央研究院. 2008 [2019-03-24]. ISBN 978-98601447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4) (中文). 1937年对日抗战爆发,化学所随中央研究院迁到昆明,1941年冬,中央研究院由昆明迁至重庆。 
  13. ^ 追求卓越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卷一 任重道远 全院篇 (PDF). 中央研究院. 2008 [2019-03-24]. ISBN 978-98601447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4) (中文). 原来在南京的天文、气象、地质、历史语言和社会五所相继回到故址,而原来在上海的工学所也终于回到前法租界旧地,其余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心理和医学七个研究所则暂时栖身于上海。原来朱家骅已经知道无法将这些所安置在南京,所以抗战一告结束,他立即以教育部部长身分下令准由中央研究院接收日本人办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和「北平人文学研究所」,因此回到上海的七个所不致流离失所。 
  14. ^ 刘, 晓. 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的科研机构调整工作.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3, 34 (3) (中文). 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有6名研究员,除所长吴学周专长物理化学外,其余研究以有机化学为主。平研院的化学研究所有5名研究员,所长周发岐,研究领域也大多集中在有机化学。平研院药物所在所长赵承嘏的领导下,工作相当突出,曾任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庄长恭也在药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并担任过所长。就在军管期间,中研院又成立药物研究所,以曾广方为所长,使合并更加复杂化。可能考虑到两个化学所都侧重有机化学,两个药物所均只有1名研究员,而药物研究也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因此《人科院草案》试图将所有的有机化学研究集中起来(甚至还包括中研院医学所的汪猷和王应睐),成立一个大一统的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拟让有机化学领域唯一的中研院院士庄长恭担任。4个所除平研院化学所在北京外,其余均在上海,因此所址拟定在上海。 
  15. ^ 严, 月敏. 有机化学家汪猷教授. 化学通报. 1990, 53 (12) (中文). 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汪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所研究员,1952年底调任有机化学所任研究员并担任副所长。 
  16. ^ 冯, 德培. 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生理科学进展. 1986, 17 (3) (中文). 1952年汪猷的有机生化大组转移到有机化学研究所去,成为那里的骨干 
  17. ^ 万, 立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五十年. 化学通报. 2006, 69 (10) (中文). 上海的有机化学研究所规模大、组织的好,是一个工作上很有成绩的研究所。……最好不要硬性执行全部迁移北京的决定,应进一步地加以研究。有机化学研究所应留在上海,而在北京另外建立一个化学研究所,吸收中国科学院各所和各高等学校的有机化学家、无机化学家、物理化学家、胶体化学家参加工作……同意除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组迁京作为新建所的组成部分外,其余各研究组仍留在上海 
  18. ^ 刘, 子中.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化学通报. 1984, 47 (10) (中文). 1956年化学所正式成立。由柳大纲领导的无机化学研究室、梁树权领导的分析化学研究室、蒋明谦领导的有机化学研究室、王葆仁和钱人元领导的高分子化学研究室以及胡日恒领导的物理化学研究室等五个领域相继开始了研究工作。先后由著名化学家曾昭抡、柳大纲、钱人元任该所所长。按照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化学所的研究工作后来有过几次大的变化。在建所初期主要有无机、分析、有机、高分子和物化几个领域,其中高分子化学的工作占比重较大。……高分子研究是化学所建所以后变动较少、历史最长、领域最广、人力最雄厚的学科领域…… 
  19.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2020-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0) (中文). 1970年,本所易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组织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2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3) (中文). 
  21.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2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4) (中文). 
  22. ^ 刘艳琼.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工程 34 (9).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2020-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3) (中文). 锂-6是制造氢弹的重要材料。1967年3月,有机所开始研究锂同位素分离新工艺。该所40多位科技人员在二机部有关工厂协作下,经数年,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先后合成萃取剂200余种,并对上千个萃取体系进行了筛选,找到了分离系数较高并具有工业化价值的萃取体系。 
  23. ^ 王辰阳.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 追忆“两弹一星”功臣袁承业. 新华每日电讯. 2018-01-15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中文). 经过一年多努力,袁承业带领研究组胜利完成了核燃料萃取剂的研究任务,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关键萃取剂。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后来评价:六十年代初,提取铀用的萃取剂研究,在当时是对国防建设起关键作用的。没有它就提不出铀。 
  24. ^ 张劲夫. 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人民日报. 1999-05-06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中文).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退专家。当时受影响最大的是浓缩铀厂,关键材料苏联不给了,整个厂就停顿了。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有三个:第一是氟油。科学院以上海有机化学所为主,其它所配合,终于研究出来自己的氟油,并把上海一个小厂要了过来。这个厂有个工人当厂长叫杨庆年,很能干。他不但配合研究室把氟油研制出来了,而且在他的厂生产,保证了供应。这个厂的总工程师顾子恺也有贡献。当时,石油部还不能生产一些特种油品和石化产品,就靠上海有机所生产。氟油我们自己能够供应,浓缩铀厂的机器就又能运转了。当时边伯明当所党委书记,人不错,很开明。 
  25. ^ 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人民日报. 1966-12-24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 
  26. ^ 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 科学通报. 1966, 17 (6) [2018-04-20] (中文). 
  27. ^ 龚岳亭等. 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科学通报. 1965, 16 (11) [2018-04-20] (中文). 
  28. ^ 刘艳琼.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工程 34 (9).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2020-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3) (中文). 1965年,中科院有机所和硅酸盐研究所分别开始研制有机温控涂层和无机温控涂层,为“东方红一号”卫星采用自然平衡的被动式温度控制方案作出了贡献。有机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出了高辐射有机温控涂层,涂于卫星壳体的内表面,起绝热作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但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采用该方案,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出了用于卫星外蒙皮的无机温控涂层。 
  29. ^ 王德宝; 郑可沁; 裘慕绥; 梁镇和; 吴仁龙; 陈常庆; 汪恩璧; 朱莹书; 申庆祥; 余允华; 汪猷; 陈海宝; 杨再完; 陆蕴华; 陈慎; 王贵海; 胡美浩.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13 (5). 中国科学 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3 [2020-01-12] (中文). 
  30. ^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 27 (2). 科学通报. 1982 [2020-01-12] (中文). 
  31. ^ 黄辛.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助力新一代载人飞船. 中国科学报. 2020-05-18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 
  32. ^ 辉煌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科研经纬. 科学时报. 2010-10-14 [2020-01-07] (中文). 
  33. ^ 追求卓越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 卷三 大事纪 (PDF). 中央研究院. 2008 [2020-01-15]. ISBN 978-98601447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4) (中文). (1938年3月)化学所迁往昆明,所长庄长恭未随所内迁,居留上海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工作,由任鸿隽总干事兼任化学所所长。 
  34. ^ 赵, 慧芝. 任鸿隽年谱(续). 中国科技史料. 1989, 10 (1) (中文). 
  35. ^ 刘, 永懋. 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学周教授. 化学通报. 1985, 48 (11) (中文). 1942年他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1947年以后,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学院物理化学教授。1949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一级研究员。 
  36.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历任领导.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7) (中文).